甘迺迪遇刺:20世紀政壇待解之謎

2020-12-26 騰訊網

1963年11月22日,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乘坐敞篷轎車經過達拉斯市時遭槍擊身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四名遇刺身亡的總統。

「暗殺從不曾改變過歷史的進程。」19世紀英國首相迪斯雷利曾這樣說道。但這一點對於甘迺迪被刺並不適用。有人說,甘迺迪的死,不僅改變了美國60年代以後的歷史進程,更影響著之後的世界格局。

總統遇刺

在美國的政治世家中,甘迺迪家族的影響力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

二戰結束後,甘迺迪步入美國政壇,隨著知名度的逐步提升,在1960年的美國大選當中,甘迺迪當選為第35任美國總統。其時,甘迺迪要面臨的問題除了蘇美冷戰,還有戰爭之後經濟的蕭條。他演講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一下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

在他就職期間,甘迺迪提出了許多政策,一些改革甚至被列為機密,就在他大刀闊斧改善美國時,他卻遭遇了刺殺。

1964年是美國的大選之年。為了更好地募集競選資金、獲得選民的支持,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和夫人傑奎琳搭乘專機前往達拉斯進行訪問。乘機抵達後,甘迺迪夫婦乘坐敞篷汽車接受市民的歡迎,這輛總統車本來是有配備防彈罩的,但甘迺迪為了拉近跟市民的距離感,表示自己對這裡絕對信任,同時也為了讓市民能一睹夫人的芳容,便提前通知工作人員不必安裝防彈罩。

下午12時30分,當甘迺迪的車隊通過達拉斯迪利廣場附近時,意外發生了。等候多時的槍手奧斯瓦爾德連開三槍,第一槍擊中甘迺迪脖子動脈,頓時鮮血直流;第二槍擊中甘迺迪後腦勺,一部分頭骨被打飛出去,掉落在汽車後蓋上,傑奎琳飛快去撿車尾部的頭蓋骨;第三槍,擊中了州長康納利。

遇刺後,甘迺迪被迅速送往6.4公裡外帕克蘭醫院,但傷勢實在太嚴重,最終醫生當場宣布甘迺迪死亡。甘迺迪被宣布死亡後半小時,在運送甘迺迪遺體的飛機機艙內,副總統詹森當著所有人宣布就職第36屆總統,在隨後第二年的總統大選中,詹森得到了一邊倒的支持,連任了總統一職。

誰刺殺了甘迺迪?

甘迺迪遇刺後第二年,聯邦政府負責調查案件的特別委員會公布了調查結果,認定奧斯瓦爾德從教科書倉庫大樓6層的窗口向乘坐敞篷車正從樓下經過的總統開槍將其射殺,奧斯瓦爾德屬於單獨行刺,無關更大陰謀。這就是著名的《沃倫報告》。

然而,在甘迺迪遇刺案發生後的三年時間裡,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從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事件中「自殺」或被殺,其中包括甘迺迪的一名情婦也慘遭殺害。

多年來,關於甘迺迪遇刺,仍有很多懸而未決的疑點,甚至不乏陰謀論者,被懷疑的對象包括中情局、美國總統詹森、蘇聯克格勃、美國黑手黨等。

5年以後,約翰·甘迺迪的弟弟羅伯特·甘迺迪競選總統,他繼承了哥哥的各種主張,受到民眾的信任和擁戴,卻在競選過程中就被刺殺身亡,這是從未出現過的情況。直到2013年,仍然有61%的美國人相信,刺殺甘迺迪的真兇仍然逍遙法外。很多人相信,甘迺迪死於利益集團和他們所控制的影子政府的合謀,這是一場政變,法律成了罪犯的工具。

事實上,歷代總統都有意解開甘迺迪刺殺謎團,就連川普上臺時也聲稱要解密,不過到現在他對甘迺迪一案還是三緘其口,可見其背後的影響之深。

甘迺迪之死影響仍在

甘迺迪執政期間,他和他的家族曾經頂著巨大非議,為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和他的「麥卡錫主義辯護」;他曾發動「豬灣事件」,並在古巴飛彈危機中頂住巨大壓力,迫使蘇聯退讓,贏得西方世界的喝彩;他一手擴大了越南戰爭,並公開以「防止共產主義南下」,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也是在他執政時期,美蘇領導人首次在戰後實現了程式化的互訪和定期會晤,1963年,甘迺迪一手推動美蘇(還有英國)籤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標誌著美蘇兩國在認識到「誰也消滅不了對方」前提下,開始嘗試建立一個共同支配世界的新秩序。

他強力破除種族隔離,給予黑人合法權利;他下令讓財政部發行銀元券,打破私屬機構美聯儲發行美元的壟斷;他還開啟了遠徵太空和深空的「阿波羅計劃」,其倡導的航天夢想和後來者所取得的成就至今領先世界。

甘迺迪時代是美國由戰後收縮轉向重新擴張的轉折點,他在戰後蘇聯強勢崛起、美國在多個領域處於守勢,國內自信心下降的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在艱難中維護和鞏固了美國的霸權。

甘迺迪遇刺被視為對美國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之一,他的死被稱為20世紀的最大醜聞和秘密。按照美國小說家查爾斯·麥卡裡的說法,達拉斯發生的這次暗殺事件給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創傷」。

美國人開始傾向於玩世不恭的懷疑態度,對諷刺和荒謬的喜愛也成為後甘迺迪時代文化上的特點。他們變得更加願意在電影和電視上直接地描寫暴力。著名的澤普魯德電影的影響可謂深遠——這是一部26秒、8毫米的「家庭電影」,內容是由達拉斯服裝店老闆亞伯拉罕·澤普魯德拍攝的甘迺迪頭部中彈的全過程。

甘迺迪是個明星式的總統,他既是豪門公子哥、二戰英雄、暢銷書作家、優秀的新聞記者,同時也是被多種疾病纏身的病人,還有不計其數的豔聞。有人認為他的一生是明星政治家的範本,是美國的精神符號。他的影響延續到了21世紀,直到現在,甘迺迪依然是美國人最愛的總統之一。甘迺迪去世後,回憶或研究甘迺迪的書有4萬多本,有關他的電影、電視與紀錄片更是浩如煙海。他的名字也成為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年輕魅力型政治領袖。

《紐約時報》這樣評價甘迺迪:「甘迺迪是那一代人中的一個,一個奇異新世界的雄辯的代言人。自從威爾遜總統之後,沒有任何總統比他更相信理想的力量。」(記者 周潔)

相關焦點

  • 甘迺迪遇刺身亡,18名證人離奇死亡,遇刺前英國記者接到神秘電話
    1963年11月22日下午,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達拉斯迪利廣場遇刺身亡,時年46歲。由於甘迺迪是乘坐敞篷汽車經過鬧市區,結果被躲在暗處的槍手擊斃。槍手當時向甘迺迪連開三槍,甘迺迪中了兩槍,脖子和頭部,其中頭部是致命傷,當時媒體以「一槍爆頭」來形容甘迺迪遇刺。
  • 甘迺迪的葬禮;甘迺迪遇刺背後的陰謀論
    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美國的第35任總統,是美國頗具影響力的甘迺迪政治家族成員,他被視為美國自由派的代表,而且一直被大多數美國人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也是美國歷史上第四位遇刺身亡的美國總統。
  • 甘迺迪家族又發悲劇:近60年了,甘迺迪被刺事件依然是未解之謎
    而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個美國著名的家族就經歷多次悲劇,其中,最為世人關注的是前總統甘迺迪遇刺事件,這位被寄予厚望的政治明星之死,至今仍是一個謎。透過這個事件,或者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社會的複雜之處。這件事至今成謎,沒有解密,主要有以下蹊蹺之處:一是當地報紙在總統到訪前,就公布了行駛線路,按道理,總統先生的行程是不能對外公開的,尤其是提前幾天就公開了,這無疑讓槍手有時間布置最佳作案地點。
  • 從空難、溺水到被刺殺,跨越世紀的「甘迺迪詛咒」真的存在?
    (甘迺迪遇刺瞬間:一段著名的影像資料)接下來警方抓到了那位名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的兇手,但是關於這個案件至今都沒有完整的解釋。值得一提的是,甘迺迪遇刺事件有一些匪夷所思之處,在接下來的三年當中,槍擊現場的18名證人陸續身亡,拋開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5人看似正常死亡外,其餘證人均死於非命。這一切給甘迺迪遇刺事件蒙上了一層陰影。
  • 美國大選中的黑天鵝事件––甘迺迪總統之死(下)
    導讀:在上一期,呱哥分析了甘迺迪之死的前因後果及外部力量(蘇聯、古巴、北越)策劃刺殺事件的可能性,最終綜合分析,呱哥認為甘迺迪不可能死於外部力量策劃的刺殺活動。本期呱哥分析一下各種內部力量策劃的可能性。
  • 「甘迺迪遇刺案」:幹掉所有目擊者就是完美的暗殺
    美國新一代領航者的隕落甘迺迪家族有一個長久懷有的夢想:總統之夢。當約翰.甘迺迪如願獲得總統之位時,其家族自以為終於能夠高枕無憂。然而,"樹無常青,人無常寧"甘迺迪家族的詛咒之雲已慢慢籠罩到甘迺迪總統的頭上。
  • 重回甘迺迪遇刺現場:被人「一槍爆頭」,圖5妻子慌亂中去撿頭骨
    【法醫展示頭部彈孔(右側是打爛的頭骨)】1963年11月22日12:30,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時年46歲。關於甘迺迪遇刺原因,至今依舊是一個謎。多年以來,與這起遇刺事件有關的人員或自殺或被謀殺。
  • 解密期明年將滿,拜登會公布甘迺迪遇刺檔案嗎?
    11月22日是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遇刺57周年紀念日。近60年過去了,官方調查早已蓋棺定論,但這起震驚全球的暗殺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人們依舊抱有無限遐想。美國政府至今仍握有至少數百份從未公開的檔案。有美媒發問,等明年10月解密期限到期,白宮新主人拜登會顛覆川普的做法,放行這些秘密檔案嗎?
  • 目擊者追憶甘迺迪遇刺:看見甘迺迪妻子撿頭蓋骨
    原標題:目擊者追憶甘迺迪遇刺:看見甘迺迪妻子撿頭蓋骨   他曾與兇手撞個正著,親眼看見傑奎琳尖叫著撿甘迺迪被打掉的頭蓋骨  22日,美國達拉斯,79歲的皮爾斯?奧爾曼站在市中心教科書倉庫大樓七層窗戶邊,向下眺望樓旁的埃爾姆大街。他說:「每次來到這裡,一切仿佛昨日,就在眼前。」
  • 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後,為什麼沒過多久,其弟弟也遇刺身亡了
    後來,哥哥約翰·甘迺迪在1963年遇刺身亡。1965年,羅伯特·甘迺迪當選為紐約州參議員。1968年,他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甘迺迪遇刺)刺客隨後被保鏢控制,現場記者也當即拍下了甘迺迪遇刺後的標誌性照片:在一條黑暗的小走廊裡,甘迺迪躺在冰冷潮溼的地板上,血流滿面。
  • 美國總統甘迺迪為何遇刺?兇手被暗殺,背後蘊藏哪些不為人知的事
    但是,偏偏如此優秀的總統,卻在一次出行中遭到刺殺,而他的死亡也引發後續一系列事故的發生,那麼甘迺迪總統遇刺的背後,究竟蘊藏了什麼呢?同時歹徒連開數槍,不僅擊斃了甘迺迪總統,當時陪同的德克薩斯州州長,也身受重傷;因此,在本次事件中,美國總統和德克薩斯州州長兩位大人物紛紛遇刺;當甘迺迪總統被刺殺後,美國情報部門開始著手調查起射擊者,並很快通過排查搜索的辦法,逮捕了罪犯奧斯瓦爾德,也就是擊殺甘迺迪的兇手。
  • 甘迺迪家族悲劇(二)
    ),還包括約翰·F·甘迺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羅伯特·F·甘迺迪(1925年11月20日-1968年6月6日)和泰德·甘迺迪(Edward Moore "Ted" Kennedy,1932年2月22日-2009年8月25日)。
  • 甘迺迪遇刺事件回顧兇手是誰 甘迺迪家族成員現狀如何都有誰
    甘迺迪家族是美國的一個大家族,出過許多名人。美國的甘迺迪家族原先是愛爾蘭人,後來為了逃荒跑到了美國,如今的甘迺迪家族都是他們的後裔。甘迺迪家族的先祖是一名叫做帕特裡尼·甘迺迪的逃荒者,他的孫子約瑟夫·甘迺迪通過各種投機買賣成為了當時美國的社交名流之一。那麼時隔多年,甘迺迪家族現狀如何呢?
  • 甘迺迪遇刺案:妻子慌亂中撿頭蓋骨,18名證人在3年內相繼死亡
    甘迺迪的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商人,雖未在政界登場,可他一直對從政有著濃厚的興趣,甘迺迪的母親,則是波士頓市長的千金。  「近朱者赤」,年少的甘迺迪在如此家庭氛圍的侵染下,他同自己的哥哥一樣,自然而然地萌生了從政之心。
  • 老照片直擊甘迺迪遇刺全過程:槍手一槍擊碎頭骨,圖9甘迺迪遺容
    (這是一組反映甘迺迪遇刺全過程的老照片)【達拉斯民眾夾道歡迎甘迺迪】當時的甘迺迪在美國有著巨大的人氣,他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立茲獎的總統。甘迺迪的口才極佳,他的很多演講已經成為最經典的演講之一,裡面很多語句經久不衰。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在就職總統演講中的那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 輝煌榮耀的甘迺迪家族,多位成員卻離奇死亡,走進「甘迺迪詛咒」
    至此,甘迺迪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四位遇刺身亡的總統,並且,也成為第八位在任期間去世的總統。 但凡熟悉約翰·甘迺迪的人,應該都清楚,他所在的甘迺迪家族,堪稱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古老、顯赫,同時兼具影響力的政治世家。可這個家族的命運,卻遠遠不止「總統遇刺」這一次坎坷。
  • 甘迺迪遇刺現場:特工擋子彈失敗,圖5為甘迺迪頭部中彈的瞬間
    【甘迺迪攜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抵達達拉斯拉斐爾德機場】1963年11月22日12點30分,甘迺迪在美國德州達拉斯遇刺身亡,這起刺殺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影響。甘迺迪之所以訪問達拉斯,主要目的是為了自己所在的民主黨開展競選活動募集捐款,以至於能在次年的選舉中獲勝。
  • 美國大選中的黑天鵝事件––甘迺迪總統之死
    目前還算平靜的美國政壇正在醞釀著颶風暴雨,黑天鵝事件隨時都會爆發。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件美國著名的黑天鵝事件——甘迺迪遇刺案。美國第36任總統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薩斯州進行競選造勢時連中兩槍,遇刺身亡。這個遇刺案也成為了美國20世紀最大的懸案。
  • 甘迺迪家族十幾人不得善終,是詛咒還是謀殺?
    甘迺迪家族族譜 依照美國商而優則仕的傳統,約瑟夫利用商界的影響力順利地走向政壇,這也是甘迺迪家族在美國漫長政治生涯的開始。 可身為商場老手的約瑟夫卻玩不轉政壇,連總統羅斯福都扶不起,當了3年的駐英大使就結束其政治生涯。
  • 「甘迺迪遇刺」與電影《愛爾蘭人》有聯繫?
    包括他自己的經典之作《好傢夥》、《賭場風雲》和奧利佛·斯通1991年的政治驚悚片《刺殺甘迺迪》。 而在《愛爾蘭人》中,馬丁·斯科塞斯講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他將黑幫與卡車司機的腐敗聯繫在一起,甚至還有甘迺迪1962年11月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