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都有「相似」之處,成為學霸並不難,從小學就能看出不同

2020-12-23 十分父母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往往藏在父母的遠見之中。

編 輯:柔山

每年的高考季,都是備受矚目的時候,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候,然而最受家長們和媒體們關注的還要數那些「狀元們」。

這些高考狀元們,往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這也是很多家長們所羨慕的,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算了還是別看了,氣大傷身體。

為啥高考狀元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說起高考狀元,讓我印象深刻的還屬這幾位高手:

李瑾文,安徽省的文科狀元,高考分數669分,她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坦言,其實心態好就是自己的經驗,平常心去面對考試就好了。

楊晨煜,廣西省的理科狀元,他憑藉著數學英語雙滿分,理綜290分、語文140分的佳績拿下了廣西的高考理科狀元。

而且楊晨煜的成績也創下了,廣西省從恢復高考以後的理科最高分數,真的很想問一問楊晨煜的家長,這麼優秀的孩子是咋培養的?

李昊,河南省的理科狀元,高考總分725,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想去的大學是清華,不過當前還有個小目標,就是減減肥,並且多看些自己喜歡的小說。

最後介紹的這位高考狀元叫做謝欣穎,是重慶的理科狀元,高考總分726分,更讓人佩服的是,謝欣穎在中考時也是重慶市第一。

如果你認為她只會學習那就錯了,她還有非常廣泛的興趣愛好,比如在5歲的時候就通過了鋼琴十級。

對於高考,謝欣穎透露了她的減壓方式,就是去爬山,她認為自己在爬山的時候內心覺得很輕鬆,自己每星期都回去爬一次山。

今天提到的這幾位學霸,都非常的厲害,我也在分析和歸納了近百位高考狀元的資料中,找到了一些他們的相似之處。

高考狀元都有「相似」之處,成為學霸並不難,從小學就能看出不同

廣泛的閱讀

一個堅持閱讀的人,他的內心是常人無法企及的,閱讀的好處數不勝數,對孩子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寫作文積累了大量的優質素材。

另外,堅持閱讀的習慣,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豐盈我們的內心,讓思想上升到另一個高度,看問題看事情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這也是學霸們的一個共性。

◆ 全局思維

以一場考試來說,遇到了一道難題,自己想不出答案的時候,很容易陷在這個地方,耽誤大量的時間,而這個時候能夠跳出困境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要知道,高考得分也是有技巧性的,一張捲紙中不都是難題,也有基礎題,而且基礎題的比重還是很大的,如果基礎題分數能拿好,分數也不會差很遠。

所以對於考試和學習模式來說,很多時候都需要你跳出當前的問題去全局思考,掌握整個試卷的脈絡,這也是學霸們的必備技能。

◆ 父母的言傳身教

一位高考狀元表示,自己在兒時總是喜歡提出很多的問題,自己的母親並沒有選擇隨意應付自己說個答案,而是耐心的接到自己的疑惑。

如果碰到母親也不懂的地方,母親會選擇和自己一起翻閱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而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更加熱愛探索和求知。

這3點就是學霸們的共性,所以你的孩子也是有可能成為學霸、高考狀元的,不過有些人認為,身處寒門則不容易出現狀元,真的如此嗎?

為何現在寒門難出狀元了?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身處寒門想成為狀元,是難上加難,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值得每個人去思考,給大家舉個寒門學子的例子吧。

那個來自河北的姑娘王心怡,高考總分707,順利的進入了她的理想院校——北大,她寫的《感謝貧窮》也讓無數人為之震撼和感動。

她寫道:「有一種窮是精神上的貧瘠,而有一種窮是精神上的豐盈,而我選擇了後者。」從王心怡的文字中,我們讀到了即便身處寒門也依舊內心豐盈。

所以並不是說寒門就出不了狀元,那些寒門學子依舊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即便自己的學習資源並不佔優勢,也無法阻止自己對知識和理想的嚮往。

所以成為學霸其實並不難,有些時候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多麼好的學習資源和環境,而是抓住學習的關鍵階段,從小學就能看出孩子學習的不同。

學霸背後的共性,小學是關鍵

其實孩子們的智商沒有差別很大,孩子的中考高考成績如何,往往從小學的時候就註定了。

因為小學是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思維方式、學習模式的敏感階段,如果在小學的6年中培養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那麼初中高中的學習也會輕鬆很多。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一本實戰型的書籍,針對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特點進行逐一的分析和總結,其中重點講解了小升初階段孩子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畢竟小升初的轉折把握好了,孩子上初中後,才不會因不適應初中學習的模式而被落下,現在正值優惠階段,29.8元就能入手一本,這性價比太划算了。

小學6年為以後的10年20年打好堅實的基礎,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小學時的成績如何呢?

相關焦點

  • 哈佛清北:學霸驚人相似之處,他們都鍾愛讀歷史
    哈佛、清北等各大高校、以及媒體對歷年高考學霸的跟蹤採訪,都提到了幾個考取高分的秘訣,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學霸們有好的學習習慣,上課的學習效率高,專注力強。而學渣聽到下課鈴聲響立馬跑了,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並沒有全部放在學習上,還在上課就想著放學後去哪兒玩。
  • 看完高考狀元的採訪,發現「學霸」的家庭教育,有這3大共同點
    「我們好像也沒怎麼教育……」面對記者的提問,一位高考狀元的父母頗為謙虛地回答。家長沒怎麼教育,孩子就能成為學霸?認真你就輸了!有媒體做了一個高考狀元的採訪合集,看完才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如此的相似。「學霸」的家庭教育有這3大共同點:自律是成功的法寶電視劇《小歡喜》裡面,「控制型」的家長宋倩對女兒英子的學習步步緊逼,把自己的期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讓很多家長仿佛看到了自己,高考前的焦慮也渲染得十分濃重。
  • 掌握了這些學習秘訣,成為學霸並不難
    在很多家長眼裡,不管自家的孩子有多優秀,學霸依然是別人家的孩子;不管自家孩子學習有多努力,總覺得他們沒有完全激發自身的學習潛力;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總覺得他們距離學霸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確實,能夠成為學霸的孩子很少,是眾多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但學霸並不是天生的,現實中的學霸只有少部分是天生的高智商,大部分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逼著自己步入學霸的陣營,所以先天條件不是絕對優秀的學生,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秘訣,也有成為學霸的可能。
  • 2020年高考狀元相繼出爐,他們都有這些共同點,值得深思
    各地高考成績接連放榜,每年高考放榜時都是激動人心的時刻,高考成績放榜之日也各位高三學生高中生涯畫上一個句號。想必考生們都帶著彷徨的心情,等待著放榜時刻。放榜過後,許多家長和學生除了關心成績和分數線外,更關注於每個省市的高考狀元。
  • 高考大數據調查:學生考上211、985大學有多難?總結經驗驚人相似
    在我國,高考成功意味著無數人踏上了最公平最有效的改變命運的捷徑,而高考成功中的佼佼者要屬於考上211、985的學霸了!成為學霸,甚至成為「高考狀元」其中的難度係數有多高?憑想像是完全想像不到的。當那些最傑出的學生被大家關注和好奇時,當中國校友會網曾經發布的近40年《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被深度分析時,大家才知道了一個學生考上211、985大學有多難?我們總結經驗發現他們成功的背後總是驚人相似!
  • 2015北京高考文科狀元蔡雨玹各科分數曝光:我不是學霸考上狀元很意外
    都得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幹好。  2015年北京高考分數揭榜,文理科狀元再次分落海澱西城,與去年一樣,都是女生。  理科狀元劉智昕愛彈鋼琴愛寫詞,與「文藝」相比更喜歡「開朗」這個形容詞;文科狀元蔡雨玹則是安靜內斂,自稱像《甄嬛傳》裡的安陵容,不擅表達。
  • 高考大數據調查:學生考上211、985大學有多難?經驗總是驚人相似
    在我國,高考成功意味著無數人踏上了最公平最有效的改變命運的捷徑,而高考成功中的佼佼者要屬於考上211、985的學霸了!成為學霸,甚至成為「高考狀元」其中的難度係數有多高?憑想像是完全想像不到的。
  • 湖北高考女狀元,她不僅只是一位學霸,還有更亮眼的地方
    這幾天,高考分數陸續出來,已有多個省的狀元名單出爐了。每年,高考狀元都備受人們關注和爭議。這些孩子是如何成為狀元的?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有關係嗎?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高考狀元。今年湖北省理科狀元是一個叫唐楚玥的女生。她是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理科的學生。
  • 活動|成為自己的「教官」,堅毅其實不難!
    但是,仔細閱讀後我們發現,這68位狀元的成長經歷並沒有那麼刻板:2012年江西高考文科狀元陳瑒,琴棋書畫都很熟練,尤其喜歡下棋,對西洋棋有獨到的理解;2014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董吉洋,獲得過小提琴專業八級,還有著西洋棋國家二級運動員、運動健將的稱號;2014年廣東中山高考理科狀元王珺珊
  • 高考狀元語錄:「我不是學霸」、「我就是個小菜鳥」
    2015年北京高考分數揭榜,文理科狀元再次分落海澱西城,與去年一樣,都是女生。  理科狀元劉智昕愛彈鋼琴愛寫詞,與「文藝」相比更喜歡「開朗」這個形容詞;文科狀元蔡雨玹則是安靜內斂,自稱像《甄嬛傳》裡的安陵容,不擅表達。  這兩位高考贏家卻一致拒絕了「學霸」這個稱呼,劉智昕說自己是「普通班的小菜鳥」,蔡雨玹就直接自稱「學酥」。
  • 考上雙一流的高中生,都有著相似的「五官外貌」?學霸表示說中了
    人們經常說,每一個學霸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都是非常相似的,這類學生基本上都可以考上985類型的大學。並且,除了有著相似的「智商」之外,他們的相貌還有五官,也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學霸也表示說中了。考上雙一流的高中生,都有著相似的「五官外貌」?
  • 清北學霸都讀什麼書?調查報考發現,原來他們的優秀全是有原因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學霸都是與生俱來的,在這之中也有很多都積極努力的最後成為學霸的學生,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學生之所以能成為學霸,可不是偶然成功的,都是通過自己一朝一夕的努力換回來的。現在網上充斥著不少關於把孩子培養成學霸的方法,難道掌握了方法學生就能成為學霸?
  • 北京文科狀元:我不是學霸考上狀元很意外
    【分數】  語文 142分  數學 150分  英語 135分  文綜 272分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想幹的事,但只能幹一個,這還挺難選擇的。但無論幹什麼?都得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幹好。  2015年北京高考分數揭榜,文理科狀元再次分落海澱西城,與去年一樣,都是女生。
  • 2020各省高考狀元刷屏:從成績優秀的學霸身上,我們看到了共同點
    高考成績出來以後,各省的高考狀元分數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有不少的網友都在感嘆。現在高考的難度可以算是越來越「難」了,但是還是有孩子能夠考出「歷史新高」。「10年一遇」的語文146分的唐楚玥到重慶省的謝欣穎狀元,這些學霸們的成績讓人驚奇,也令人感嘆。
  • 學霸張楚衣,從不上補習班,高考三科全滿分,考入清華靠這2招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人生有兩大轉折點,一個是高考,另一個是婚姻。對於學生時代的孩子們來說,高考絕對是「重中之重」。學霸張楚衣,從不上輔導班,高考三科全滿分高考對於每個高中生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考上了全家高興,考不上全家跟著痛苦,如果家裡出現了一個高考狀元,那麼喜悅之情可以說是「不言而喻」。
  • 各地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示教育真相:學霸到底如何煉成?
    從7月下旬開始,各地的高考狀元紛紛出爐,「高考狀元」這個話題,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全國上下討論的熱點。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而天下知,也許因為這一天,整個家族的命運就此改寫。在我們的印象裡,高考狀元都是全省乃至全國拔尖的人才,他們應該都出自於與我們不一樣的家庭,他們的家長對教育應該有許多不一樣的秘訣。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如此呢?讓我們來探究一下,這些「神仙孩子」的家庭背景,他們的家庭與我們普通老百姓究竟有什麼不同?看看通過他們揭示出了什麼樣的教育真相。
  • 2020年「清華姚班」31名學生,僅有1名女生,學霸仍有性別之分?
    那麼有人會問了,難道說「學霸目前仍有性別之分」? 筆者不這麼認為,其實從今年高考狀元的性別就能看出來,女學霸也很多! ,高考成績出來的那段時間,全網被這個名字霸屏了,她憑藉總後才能既725分,語文146、數學149、英語143、理綜287,近乎滿分的成績成為人們心中「學神」。
  • 她是黑龍江高考狀元,幾乎每次考試都第一,高考英語只被扣1分
    張姝雅,黑龍江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張姝雅的父母一共兩個雙胞胎女兒,張姝雅上面還有個姐姐叫張姝雯,張姝雅姐妹倆從上小學起,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姐妹的學業。
  • 2020年高考,男狀元多還是女狀元多?湖北、重慶數據出乎意料
    2020年的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中,當我們回頭去看各省的高考狀元,卻發現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省的高考文科、理科狀元都是女生,我們不僅要問,男生為何考不過女生!下面,我們先看看24個省、直轄市的文科或理科狀元,基本每個省份都有女狀元的存在,甚至某些省份文理科都是女孩子。
  • 高考狀元學霸考試前竟然還在練鋼琴
    楊晨煜以730分的高分獲得廣西狀元,數學英語雙滿分,語文140分,綜合290分。重慶學霸劉昶以714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劉昶備戰高考期間每天還堅持半個小時彈琴,鋼琴過10級。學霸高考雙滿分這些學霸們都是學校的佼佼者,有著相似的分數和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