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訂閱住範兒裝修獲取更多的裝修相關內容 ↑↑↑
喜歡裝修知識乾貨的可以關注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一些裝修家居方面的知識。
宜家出空氣淨化器了,大家關注沒?
跟之前的小音箱同系列,很薄很好看,只要399,小米看了都要直呼好傢夥。
來源:宜家官網
宜家會做空淨,其實不意外,因為這幾年的爆款小家電裡,空氣淨化器算是「技術含量最低」之一。
別急,先按住你的鍵盤,看看住範兒「內部」資料:現場製作一臺空氣淨化器。
來源:住範兒自攝
機器是小會議室用的「空氣循環扇」,其實是一個大功率風機;濾網是技術小哥在網上定做的HEPA濾紙。
濾網塞上,機器打開,淨化開始,全程6秒。
原理就是這樣,用織物濾網、HEPA濾紙、活性炭等,過濾不同類型、大小的雜質。
當然,這是非常粗糙基礎版,便宜、效率高,但是噪音很大,損耗也快,你只當看個原理嘛!
跟那些幾千塊的產品,差距一定有,但「核心科技」沒啥,只在於性能配置差別和優化程度。
空淨只適合汙染不嚴重的小房間
恕我在最前面直言,只有汙染不太嚴重的地區、小房間(30平以內),買空淨產品才划算,屬於「改善型」電器。
當然,有錢想買、有特殊需求不算在內。
比如住範兒的一位客戶著急入住,就在家裡搞了兩臺新風、三臺淨化器、兩臺除甲醛淨化器,心裡踏實。
客廳就有壁掛新風+空淨
來源:住範兒自攝
提出這個建議有兩方面原因:
1、空氣淨化器作用有限,只是針對室內已有空氣來回過濾;
過濾內容也有限,比如二氧化碳它就沒招,屋裡悶了還是得開窗。
大多數空氣淨化器,只對這兩部分汙染有效
來源:住範兒自製
2、大空間需要大功率高性能的,價格很高,有大幾千塊錢,真的建議你以壁掛新風為主、實在需要再加個一般的淨化器就好。壁掛新風相關戳這裡
角落裡的壁掛新風,只需在牆上打一個孔
來源:住範兒自攝
及格容易、高分巨難,空氣淨化器就是這類產品。
買到80分產品可能只要一兩千,是性價比最高的區間;而90分產品得翻一倍,成本全都攤在消費者身上。
現在買空氣淨化器,其實也不複雜,國標的幾個數值已經很有參考價值了:
CADR值(淨化能力,基礎性能)
CCM值(濾網耐用性,省耗材)
這兩個是基礎,低於P4和F4,基本不用考慮。
像是宜家那款,高效除霾吸甲醛就不用考慮了,主要是買個設計(確實挺好看!)
CADR是硬指標
CADR值是空氣淨化器的核心也是基礎,有國標要求,只要是正經品牌都有說明,低於P4不買。
為了提高CADR值,不同商家會用不同策略,比如把柱狀活性炭碾碎、做成夾碳濾網,增大接觸面積。
跑分是跑上去了,卻容易吸水變潮,濾網壽命衰減。
夾碳布
來源:網絡
所以可以這樣理解:最先看CADR值,其他優化都是在他的基礎上做的。
比起H幾,濾網面積大小更重要
各品牌都會擺出來幾層濾芯、分別是什麼,其實大差不差,真正高效的就是HEPA和靜電。
靜電集塵因為會產生臭氧,不但難聞,還傷身體,逐漸不再主流。
封裝好的HEPA濾紙,方的、筒的本質都是這種濾紙
來源:住範兒自攝
至於「離子能」、「能量流」、「淨離子」,一律視為瞎掰,廣告文案罷了。
初效過濾大顆粒灰塵毛絮、中高效對付小顆粒物比如PM2.5,這是常規配置。
可能加個活性炭來吸附甲醛、搞一些別的技術針對TVOC、延長濾紙壽命……
主流濾芯配置
來源:網絡
HEPA濾紙有不同級別,數字越大過濾越細。
一般來說,H10-11就挺夠用,比起這個,濾網面積大更重要,濾網大,就能保持高淨化性能久一點、買新濾芯晚一點。
此處提名352,不愧是多位業內人士推薦的空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尤其對於汙染嚴重的環境,要格外重視濾網。
比如你家有長期抽菸的人,說明書上估算的那個換濾網時間根本不夠用,很可能早就失效了你還在呼呼轉它。
HEPA濾網就看折數,折越多層濾網面積越大:
活性炭濾網掂量輕重,越重越好。
南方一定別買粉末活性炭
「除甲醛」主流就是活性炭,加引號是因為活性炭不能除甲醛,只能吸附,就跟硅藻泥一樣的原理。
常見的活性炭形態有兩種:柱狀、粉末狀。
柱狀活性炭一般裝在蜂窩濾網中
來源:住範兒自攝
粉末狀的活性炭一般就是上面說的,夾碳布,能提高吸附效率,但它更容易吸溼變潮、發黴發酸。
如果在北方,霧霾重溼氣輕,其實挺合適粉末狀活性炭。
南方就一定別用,要麼買柱狀活性炭,要麼乾脆別用活性炭濾紙,放棄空氣淨化器的除甲醛功能。
講設計不如講效果
這個思路其實來自空氣堡的「承諾空氣品質」,也算一個頓悟!
不管討論風道設計、風機優化還是零部件密封……最終導向的就是效果。
效果是啥呢,淨化顯著、作用範圍大、噪音不高。
至於它是靠前傾風機後傾風機控制噪音,靠風道設計還是靠帶個輪子來擴大淨化範圍,我們消費者沒那麼在乎。
住範兒測評過的所有空淨,最大功率噪音都不小
買大功率、平時開小點,才是好辦法
來源:住範兒自攝
各品牌的區別,主要也就是做平衡取捨:如何在淨化效率高、淨化範圍大的情況下,控制噪音,價格便宜。
——讓他們廠家費心去吧,我們只想要效果好、價格公道的產品。
空氣淨化器選購補充tips:
● 不買帶加溼器的,更容易使濾網受潮
● 所用空間需要的CARD值=
房屋面積×高度(一般是3米)×5×80%×2
比如20平米,需要20x3x5x80%x2=480
簡單版就是面積×高度×5,也能算個大概
● 目前不建議買戴森淨化扇,不符合淨化器國標,無法衡量
●除甲醛這事兒,開2小時淨化器不如開5分鐘窗戶,選淨化器的重點放在顆粒物上
熱門品牌
眼看2020就要過完了,國內空氣淨化器市場也算發展的不錯了,各類型、各價格區間的品牌都有,可選項很多。
在選購時,可以先拿活性炭篩選一遍:潮溼地區不買粉末狀活性炭。
然後再挑家裡所需的CADR值,再看噪音情況、耗材費用。
小空間低需求:千元內
這個價格段主要是及格型:效果說得過去、做工還可以,操作方面亮點不多但也不難用,主要是價格有優勢。
六七百的空氣淨化器,百把塊錢的濾芯,能減少冬天咳嗽、春天過敏,還要啥自行車?
華為C400
華為的空淨產品我們以前做過測評,總體評分很不錯,在千元檔裡算高性價比產品。
華為C400
來源:住範兒自攝
C400和EP500兩款,CADR和CCM都在4級,甲醛靠活性炭,有UV殺菌。
差別主要是適用面積不一樣,價格差一二百。
小米3
小米的出現確實惠及了更多人,即便有很多產品比它更好/更便宜,也無法抹殺它在小電器普及上的功勞。
3算是2s的優化版,電機和風道設計不一樣,所以3的CADR值高一點,價格高100塊錢左右。
不過小米這款氣態CADR值不高,只有60m/h,CCM也只能達到F3級別,比起2s也沒有優化。
算不上性能很好,勝在受眾多。
廣泛適用型:1000-4000元
有三千左右預算,可以買到優秀級別的空淨,總體跑分高一些(可能有瘸腿)、易用性好一些、做工更精細些。
格力KJ500G
對除甲醛有期待的話可以考慮格力,桌面款三四百,更適合整個空間的KJ500G大概在2000以內。
格力這款就是把活性炭加在複合濾紙中,效率是會比較高,但也容易受潮,南方小夥伴慎入,或者記得勤換濾芯。
松下F-VJL55C2
松下空淨是個很例外的產品,叫「空氣消毒機器」。
日本人很早就做空氣淨化器了,但主要不是針對PM2.5,這幾年在國內市場賣的起來的也就松下。
空氣品質OK、裝了新風作為補充、目標是過敏原和粉塵的,可以入手鬆下,除霧霾和甲醛就別考慮它了,3000以上更沒必要。
松下產品一大特點:萬物皆可納諾怡,在空淨上,納米水離子主要作用是結合粉塵讓它們沉降,延長濾芯壽命。
352 X83C
從好幾個不同品牌的供應商口中聽到:現在買352的空淨很合適。從新風轉空淨的品牌,也算是降維打擊。
他家的新品X86C,價格略高於4000,但也不算太奢。
用柱狀活性炭、同時CADR值還保持很高,還是很有水平的。
價位差不多的AO史密斯,也用柱狀活性炭,CADR能差352這款將近一半。
帶萬向輪,方便挪動位置淨化全屋,是大多數家庭都合適、南方潮溼地區也能用的款。
高效型:5000+
3000元左右,基本的性能和智能化都足夠大部分家用了。
更貴的,就是我們說的「優秀很難」部分,也有很多研發成分、品牌溢價在裡面——從性能上講,只推薦霍尼韋爾和IQAIR。
霍尼韋爾KJ900F
淨化行業巨頭,淨水新風空淨數據都很好。
KJ900F這款四千左右,活動價也就3000出頭,CADR值超900,堪稱行業天花板。
他家標明了是柱狀活性炭,加了Hisiv分子篩技術分解甲醛,不過建議只看作是延緩活性炭濾芯飽和的時間,還是要換的!
Iqair
瑞士的專門型空淨品牌,他家的產品亮點是巨高的CCM值,就是淨化效率很持久、壽命很長。
還有就是非常貴,萬元級。
HealthPro 100,不除甲醛,主要是針對粉塵、PM2.5、細菌、TVOC。
顆粒物CCM值100多萬,是國標P4(12000mg)的100倍。
對SO2\NO2\NH3\O3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基本只有他家才具備,性能很全面。
GC Series有除甲醛功能,柱狀活性炭很足量,也還是以顆粒物CCM高為特色,不過實在是貴,小兩萬了。
如果真心想依賴淨化器除裝修汙染,這個是最好的選擇。
盆友們,準備買哪款、買了哪款,評論區聊聊吧。
文末提醒,快看看你家的濾芯是不是該換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您家裝碰到難題,記得私信小編哦,針對您家問題幫您1V1解決,如果恰好在我們服務城市(北京、上海、成都、蘇州)住範兒很高興為您服務或者您有裝修需求都可以私信小編。
看完別忘了收藏+關注哦,如果你們有發現更好的建議,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住範兒
▼文末長按點讚,送3連哦,一鍵三連,祝我c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