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是從華科畢業的研究生,她們家裡對子女這種要求一直都是,儘管家裡條件不是太好,但是只要願意去讀書,怎麼樣都會鼎力支持。
在大學本科畢業的時候,小美也有考慮過要不要直接出去找工作,但是當時她猶豫了,因為周圍的同學都在考研,並且她也想逃避找工作的這件事情,於是選擇了去考研。
可是沒想到讀研並不是緩解焦慮最好的方法,即使等到她研究生畢業了,從985學校畢業出來之後找的工作也都不滿意。
在研究生階段她沒有好好認真去學習做研究,或者說去外面實習,所以基本上就是用三年的時間混了一個文憑,找工作自然成了很大的難題。她想去的單位看不上她,看得上的單位她又不想去。
在家裡蹉跎著,考公務員沒考上,教師編制沒考上,又考了一年還是失敗,家人終於逼著她去找工作。但是,研究生畢業就已經26歲了,再耽誤2年,都28歲了,很多單位都會考慮她近期的婚嫁意向。
所以找工作處處碰壁,到最後她能夠去的,就只有在家那邊的小縣城裡面暫時先去當一個奶茶店的服務員,然後再繼續準備考教師編制。但是她又嫌棄奶茶店服務員的工資實在太低了,所以。心裡並不是很想去,但是家人又要求她必須去。
我想說,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去做這樣的工作,無論這份工作多麼吃苦有多麼累,賺錢有多麼少,我都會去做,原因如下。
一、成年人該養活自己
既然都已經畢業了,又有那麼高的文憑,從畢業那一刻起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自然不能再指望父母提供生活費,不能一直在家裡宅著花父母錢啃老了。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必須要承擔起自己該有的責任,父母已經養了我們20多年了,他們活的也很累,很不容易,如果都已經過了上學的年紀,還一直讓他們去幫忙的話,那我們真的太沒能力了。
父母都已經四五十歲了,應該是我們掙錢孝敬他們,讓他們好好在家裡休息養老的時候,怎麼好意思還繼續讓他們操勞呢?
二、改變評判標準
以前都說讀書改變命運,書讀得越多,生活得就越好。
的確如此,像我媽她們家幾個姐妹,老大老二因為家裡窮,連小學都沒有讀完,所以一輩子都只能當農民,沒有個穩定的工作,而我媽僅僅是讀了一個中專,就能夠進體制內當老師,一輩子穩定無憂。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很多研究生畢業的這個形式也沒有本科生那麼好,而且高學歷並不在代表這個人能力強,更能夠掙錢混的更好的也並不是那些成績好學歷高的人。
我們以前從小到大只會學習,只要成績好就是優秀,那個評價標準太過單一了,而真正走到社會上,評價一個人優秀與否的標準是非常多維度的,要先改變自己的評判標準,不要認為高學歷就高人一等。
有些人總認為高學歷就該有好的工作,如果沒有好工作,那就對不起學歷,要一直等著,這就是毒雞湯,千萬不要信以為真!
三、接受現實重頭開始
作為高學歷的人,應該要放棄自己以前很優秀的心態,要接受現在就是沒有工作,現在就是過得比別人更差,接受現實。
先找工作養活自己,之後再提高素質,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當然在工作的選擇上,我可能會選擇讓自己更有成長的工作,而不會願意單純去出賣自己的體力,不過如果實在是沒選擇,那無論做什麼我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