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童年時的遊戲「老鷹抓小雞」?不曾做過老鷹抓小雞遊戲的人,不算擁有完整的童年!真正意義上「老鷹抓小雞」帶給我們的童年不僅僅是歡喜,還有無數的的「與眾不同」!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魯迅
老鷹抓小雞,是一場的戰鬥的開始
每當下課鈴聲響起,三五小夥伴準時一溜煙衝出教室,幾個排成隊伍,排頭的「雞媽媽」敞開胸懷保護著身後的「雞寶寶」們。老鷹在前面晃去晃來、聲東擊西怎麼也無法抓住一隻小雞。這可怎麼了得?
於是來勁兒的老鷹突然地一竄、迅猛無比順勢逮著了後面不太留神兒的「雞尾巴」。就這樣抓住了一隻小雞,接連不斷的又抓住了兩隻、三隻甚至更多……被抓住的小尾巴們總是無神又落寞的站在一旁,卻又是滿心歡喜、滿眼期待地觀看者接下來的「血戰到底」。
究竟是下一盤扮演新的老鷹,還是就此出局?輸了這場遊戲的夥伴們,臉上雖然寫著不快與鬱悶,卻又總是對下一場戰役迫不及待、興奮無比。而繼續戰鬥的夥伴們,卻用歡聲笑語譜寫了校園一角的悅耳之聲。那時候雖然年少,小朋友們既有煩心的事,也有快樂之聲,卻在遊戲中散發出了真性情。
每當只剩下最後一隻小雞了,通常老鷹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到他們身後,抓住了最後一隻小雞,便大呼而出「我勝利啦!」開心地叫著、呼喊著,我們發自內心快樂的笑聲響徹樓間和操場。
這個遊戲對我們而言是童年的一種象徵,一種見證,雖然過去已久,可是現在回憶起來,還是非常開心,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經的玩伴,那些年當過的老鷹、那些年被逮過的雞寶寶、那些年憑藉右小臂膀拼命保護隊友的雞媽媽。
喚醒記憶,捕捉童趣
最初之時,我們的老師總是扮演著「雞媽媽」的角色,我們不斷地成為溫室裡的小雞,備受保護的對象。而後來啊,我們卻嘗試著用稚嫩的臂膀舉託起隊友的一片天。是「老鷹抓小雞」見證了我們從學遊戲到玩遊戲的歷程,教給了我們責任與擔當。
熟練以後,每每做起這個看似簡單的遊戲,內心不由自主的興奮一波。團隊協作能力就此培養,力氣大的、胸懷寬的、善於保護隊友的很容易就被推舉成為雞媽媽角色的對象,而老鷹何嘗不是更加考驗他的勇敢與策略、膽識與魄力呢?「老鷹捉小雞」對我們而言即使只是個遊戲,而怎麼配合默契、玩得精彩,讓大家都有所收穫、有所滿意,在當時看來是一種讓人羨慕的才幹,於今天而言也是需要智慧和策略的。
從學習遊戲到主動遊戲,我們跨越了由被動到主動的漫長階段。可能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但是對於我們而言天真爛漫的童年很短暫又寶貴。有滿村子和院子奔跑的無邪階段、有「課間十分鐘」的年紀,就在這回味無窮的童年和短短的十分鐘裡,大聲地笑,盡情地玩耍吧!
既是童年回憶,又為時代精神
可能時光飛逝,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那些年各種勇敢的嘗試和無畏的樣子,化作當今我們對各種遊戲的真切眷戀和深情感懷,一個簡簡單單的遊戲喚醒的卻是幾代人的記憶。
遊戲可以鍛練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讓我們進入自由自在的天地。體育課上,老師讓我們玩一個遊戲——老鷹捉小雞,於是一場的戰鬥就開始了。歲月的痕跡留在了臂膀上,眼眸裡漸漸失了天真,脈絡紋出了我們不同的名字,我們學會了保存快樂。
後來你偷偷買下各種小物品,據說有種美麗的傳說,你可以把快樂存在瓶子和玩具裡,而在痛苦時挖出。從此以後啊,我們小心翼翼將它埋藏,曾經有過考砸的時候悲傷迫切地想將它挖出,在最後關頭總是說服自己重新埋下。童年的故事呀,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轉瞬即逝。那些埋藏的寶貝,於是在幾年後被誤會委屈之下又把它挖出,最後一刻又停住動作。
反反覆覆無數次嘗試,保存的快樂始終留存在瓶裡,對自己說無論多麼苦我還有快樂。悲傷灰暗總會疑惑頑強,它卻不知有份快樂早已被種在土壤。後來才明白童年是如此的真切難忘,在一無所有的臉上,連傷痕都是美好的點綴。無數的一代人之記憶,就此不斷鑄就了時代精神之靈魂和精華。
兒童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
孩子的天真是果實,整個身體都渴求著新知與陽光,好似花朵又如嫩芽。在滋潤中備受鼓舞,在澆灌下茁壯迎接明天與挑戰。
遊戲是兒童的樂園,在遊戲中長大的孩子總是滿心歡喜,開懷樂觀。樂觀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總是敢於奮進,勇敢追求。就老鷹抓小雞遊戲而言,雞寶寶活躍,雞媽媽擔當,老鷹智謀俱全,這便是將來人生的走向。何嘗不是如此呢?少時看將來,逆時看丈量、順時看氣魄,樂時看胸懷、綜合看志向。
或許正如三毛所說,在童年的每一天、每一時和每一秒中,是溫暖而遲慢的。只有當他在回憶中顯現時,才是那麼完美的!
人生最大的驕傲,就是實現童年的願望
得到如此成就我們需要以下準備:
①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天地和世間萬物都是有情有意的,而我們要從童年開始,就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為未來作為社會的棟梁、人類的繼承人不斷打下堅實的基礎。珍惜時間,從童年開始;棟梁之才,由童年萌芽。
②幼是定基,少是勤學
《禮記》裡講到,「人不學,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上下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告訴我們,教育的重要性對於兒童的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著名思想家洛克曾講道,不如翻開歷史卷書,讓經典的內容褶褶生輝,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看到思想的閃爍,汲取有益的養分。讓價值內涵從幼小的時候開始深入,讓勤學的理念自少時而奠基。
③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玩具是兒童的夥伴。尚未懂事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睡眠期。並非失去理智,而是理智未得到開發和培養。童年的遊戲卻是培養理智和開發潛能的重要工具與鑰匙,只有把握和用好了這把鑰匙,才能夠助其人生一臂之力!
④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質華
書籍既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兒童涉身處世的啟蒙。讓更多的書籍啟迪兒童的心智與智慧的碰撞,才能夠生發出更多耀眼的光輝。用精神的財富培養一片廣闊的天地,得到精神上的滋養於靈魂的滿足,遠勝過於對物質迫切渴求。
在這裡,讓我們一同致敬童年,擁抱未來。
可愛的,孩子們,你們的未來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