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16日獲悉,2019年北京市公安局深入實施科技興警和公安大數據戰略,採用智慧刑偵和實戰應用,機動化安排工作。在刑事犯罪、掃黑除惡、入室盜竊、電信網絡詐騙等四個方面均有顯著成效。其中破獲各類刑事犯罪案件8.2萬起,在掃黑除惡行動中直接搗毀140個窩點,刑拘470人、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為群眾及時止損20.3億餘元、將入室盜竊立案率降到十年最低。
刑事案件破案數、刑拘人數呈現「雙增長」
據了解,2019年北京警方共破獲各類刑事犯罪案件8.2萬起,同比上升9.2%;共刑事拘留4.1萬人,同比上升11.3%。其中,八類危害嚴重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7.1%,降至歷史新低,破案率90.9%,創歷史新高。
同時,2019年,命案破案率連續第五年達到100%,搶劫案件破案率首次達到100%,刑事案件破案數、刑拘人數呈現「雙增長」。
針對掃黑除惡工作,北京警方實現近十年北京判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偵辦「套路貸」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的「雙零」突破;同時,藉助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機制措施、聲勢氛圍,主動延伸工作內容,嚴厲打擊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秩序類違法犯罪和社會治安亂點、亂象,期間,搗毀非法傾倒垃圾、「號販子」等團夥、窩點140個,刑事拘留470人,有效整治社會治安頑疾。
在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方面,北京警方在全國率先實現「兩降兩升」。2019年,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數同比上升37.6%,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人數同比上升2.9倍,共為群眾止損20.3億餘元。
此外,盜竊案件立案量和破案率實現歷史突破。入室盜竊、涉車盜竊案件立案數量降至十年最低,破案率升至十年最高。2019年,全市入室盜竊、涉車盜竊案件立案同比分別下降33.3%和31%,破案率同比分別上升12.6個百分點和24.7個百分點,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盜竊汽車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7.7%,降至歷史新低。
從發案上看,在全部刑事犯罪案件中,盜竊、詐騙兩類案件佔比較高,盜竊案件佔35.4%,詐騙案件佔45%。在兩類案件中,電信網絡詐騙、入室盜竊、扒竊、涉車盜竊、盜竊非機動車案件佔到總量的近五成。
破獲入室盜竊案件3800餘起 創歷史新高
入室盜竊案件不僅直接關乎著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更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是衡量公安機關打擊犯罪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北京市公安局始終堅持破「小案」與「大案」並重,將打擊入室盜竊犯罪作為重中之重。2019年,共破獲入室盜竊案件現案3800餘起,創歷史新高,立案數同比下降33.3%,創歷史新低,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300餘名。
「地域性職業犯罪是入室盜竊犯罪中犯罪率最高的一種,犯罪分子是以地緣、血緣或親緣關係為紐帶,結成犯罪團夥,傳授作案方法,流竄全國作案。」北京市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齊世銘表示,對此,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始終堅持以專業應對「職業」,創新完善規模化偵查打擊、源頭打擊工作站、整體移送、「京津冀+」聯動打擊等一系列工作機制,綜合運用專項推進、專案攻堅、掛帳督辦等措施手段,做實做強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打擊力量,逐步構建起「全國聯動、全警出動」的打擊防範入室盜竊犯罪工作格局。2019年,共打掉地域性職業入室盜竊犯罪團夥50餘個,刑拘犯罪嫌疑人300餘名。
2019年,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針對打擊地域性職業入室盜竊犯罪建立了「專班打擊、專業研判、專案攻堅、專項牽動、專題調研」的「五專」工作模式,並逐步搭建起「刑偵專業打擊+派出所靶向防範」的打防格局。
其中,共打掉雲南昭通籍入室盜竊犯罪團夥16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0餘名,並依託地域性高危人員整體移送工作機制,將符合移送條件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回原籍地進行審訊、批捕、起訴、審判,實現雙打、雙整、雙控。同時,打掉其他重點地區地域性入室盜竊犯罪團夥14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90餘名,充分依託源頭打擊工作站、「京津冀+」聯動打擊等工作機制,與犯罪輸出地公安機關密切協作,整體聯動開展打擊。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效果顯著 為群眾止損共計20.3億餘元
2019年,北京市公安局共破獲本市及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同比上升37.6%,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人數同比上升2.9倍,共為群眾止損20.3億餘元,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底除了傳統的電信詐騙手段,也就是冒充公檢法、刷單、虛假購物、冒充客服詐騙之外,今年最突出的一類是貸款、代辦信用卡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發布釣魚網站,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用戶網貸上所需求的信息,然後冒充銀行,或金融人員進行「靶向」詐騙。」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王琪表示。
據了解,2019年北京警方先後打掉以辦理貸款、代辦信用卡、虛假交易、推銷收藏品等為由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窩點4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00餘名。特別是,2019年11月,抓獲3名非法「開卡」犯罪嫌疑人,檢察機關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將3人批准逮捕,由此成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出臺後全國首例以該司法解釋處理的非法「開卡」犯罪嫌疑人。
同時,北京推動實現「源頭防」,依託異地駐勤工作機制,選派經驗豐富的反詐崗位民警前往高危地區駐勤工作,指導當地警方優化反詐系統,提升源頭預警防範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實現「勸阻防」,推動16個區級反詐平臺開展勸阻預警工作,打造響應迅速、信息精確、勸阻精準的「攔截網」,及時發現潛在被騙事主。同時,建立市、區、所攔截體系,通過「電話+實地」雙場景開展勸阻攔截工作,為群眾挽回大量損失。2019年,市反詐中心共推送預警線索32萬餘條,勸阻處置率達到100%。
此外,北京警方還推動實現「布控防」。依託科技手段開展深度分析,進行策略處置。特別是針對冒充公檢法詐騙,實現了止付高危帳戶,核查勸阻潛在受害人,發現處置高危銀行卡的工作效果。
全年打掉「套路貸」團夥130餘個 查繳涉案資金近40億元
2019年,按照公安部「雲劍」行動的總體部署,北京警方緊盯關乎民生安全、群眾反映強烈的「套路貸」犯罪,充分發揮刑偵專業優勢,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全年共打掉違法犯罪團夥130餘個,抓獲涉案人員1500餘名,破案4000餘起,查繳涉案資金近40億元,取得顯著成效。
2018年5月,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陸續接到多名老年人報案,反映林國彬等人以辦理抵押貸款為由詐騙其名下房產,自己無家可歸。對此,市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由刑偵總隊牽頭的專案組,全力展開偵查打擊工作。
經查,涉及68個老人的70餘套房產,價值1.78億餘元。隨後,專案組了解到,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犯罪嫌疑人林國彬通過實際控制的公司,以吸收股東、招收業務人員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林國彬為核心的層級明確、人數眾多的犯罪團夥。
「該團夥通過公證員等人的幫助,以辦理房屋抵押貸款為名,誘騙被害人在公證處辦理賦予借款合同強制執行效力、售房委託、抵押解押委託公證,惡意製造違約事項,利用公證書將被害人房產擅自過戶至該團夥控制之下,後採用暴力、威脅及其他「軟暴力」手段非法侵佔被害人房產,通過向第三方出售或採取虛假訴訟等方式,將騙取的房屋處置變現。」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朱峰介紹道,經過近一年的縝密偵查,專案組先後抓獲涉案人員52名,查封、凍結房產78套。
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宣判,林國彬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51人以上述罪名中的一罪或數罪被判處相應刑罰,其中11人被判處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9人被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此外,2019年6月份,根據公安部「雲劍」行動統一部署,市公安局立即成立由刑偵總隊牽頭的專案組,對「還借錢」「小當家」「花卡速購」APP 及其運營公司涉嫌套路貸案件,全力開展偵破工作。
經查,三個涉案平臺的實體公司分別為北京冠城瑞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道計然(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和先花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實際經營人為核心的層級明確、人數眾多的犯罪團夥。團夥採取公司化運營模式,由技術團隊開發運行平臺、製作APP軟體,與專業風控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數據對接,並採取內設催收部門或與催收公司進行外包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平臺的上線運營。
經進一步偵查發現,涉案公司放款時,通過APP收集借款人個人信息,放款最高額度為2000元,期限為7天和14天,年利率均超過100%,並以手續費名義收取20%至30%左右的「砍頭息」。同時,存在通過高頻次撥打借款人及其關係人電話進行辱罵等非接觸方式,實施軟暴力催收的情況。
2019年11月初,在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的統籌指揮下,專案組會同廣東、吉林、遼寧、湖北等地公安機關聯合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在全國15個省市地區先後抓獲涉案人員360餘人,查繳涉案資金17億餘元。
實習生 徐玉鳳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葉婉
編輯/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