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回應大熊貓塑化標本爭議:用於科普教育

2021-01-19 澎湃新聞
8月12日,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標本入駐大連金石灘生命奧秘博物館。受訪者供圖

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標本於8月12日入駐大連金石灘生命奧秘博物館展出。

該博物館對外宣傳稱,這一標本製作項目藉助生物塑化技術,在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批准後,將一隻不幸因病死亡的大熊貓製作成包括皮毛、肌肉、骨骼、內臟等四件完整標本,並用於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

此舉引發了部分大熊貓「粉絲」的異議,他們表示無法接受死亡的熊貓被塑化,並稱該博物館是借科普名義進行商業展出。

對此,博物館方面在8月17日晚上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傳統的剝製標本無法保留動物的內臟和肌肉,而塑化技術卻能克服這個問題,且大熊貓塑化項目獲得了相關部門審批;作為沒有政府補貼的民營單位,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是維持博物館運營的需要。

大熊貓「粉絲」:缺乏對生命尊重,難以接受

「巡展票價是100元,而且在展出前,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在微博等平臺上以調侃語態對此進行描述,令廣大熊貓愛好者難以接受,這缺乏對生命的尊重。」

8月18日,「關愛大熊貓保護聯盟」相關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說,其所指的「調侃語態」是指博物館負責人隋鴻錦在其微博上,針對即將揭幕的熊貓標本所發的「掀起你的蓋頭來」、「你的眼圈黑又大,好像被人打一圈」等話語。

隋鴻錦表示,「掀起你的蓋頭來」的調侃是克服標本製作種種難題後喜悅心情的體現。受訪者供圖

對此,大連金石灘生命博物館負責人隋鴻錦在8月17日晚回應澎湃新聞稱,該項目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合作,單純進行可行性論證和辦理各級審批手續就足足用了近一年的時間。

隋鴻錦還稱,事實上,以往很多熊貓都被製成了剝製標本,但這種技術卻只能保留動物皮張,無法保存內臟和肌肉,塑化技術卻能把熊貓的皮張、骨骼、肌肉、內臟都保存下來,對熊貓軀體的損害更小。

隋鴻錦表示,這一熊貓標本和博物館一道,主要用於科普教育;作為不拿政府補貼的民營單位,維持博物館運營已屬不易,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是維持博物館運營的需要;而微博上的調侃語態是克服標本製作的種種難題後的喜悅心情的體現。

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合作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12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便在其官方微博上就大熊貓塑化標本問題發表情況說明。

該說明稱,2016年2月26日,熊貓「新妮兒」因十二指腸梗阻醫治無效死亡,隨後經過批覆,該中心與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大熊貓塑化標本製作保存及保護教育展示合作。

說明稱,合作旨在開展大熊貓獸醫學知識培訓和醫學教學,同時通過塑化標本科普展示大熊貓的演化、生理結構和生命奧秘。

8月18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再次確認了這份說明的真實性。

今年1月24日,國家林業局在其官方網站上也介紹了這一合作項目,並稱生物塑化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生物組織保存得像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該技術在大熊貓標本塑化和保存方面的運用,會在解剖學、獸醫學、組織學、病理學及科研教學、保護教育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專家:如果是科普目的,可以理解

8月18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高級科學顧問孫全輝對澎湃新聞表示,傳統標本製作確實需要把動物的皮剝開,取出內臟、肌肉,而塑化技術是在動物體內注入化學物質,起到防腐和保留動物原貌的作用。

「標本製作沒有太多可說的,主要還是看標本拿來做什麼。如果是出於科普(的目的),我覺得可以接受、可以理解,並不是每一個公眾都有機會看到活體的大熊貓,去博物館也能有更多了解。」孫全輝說道。

孫全輝同時強調稱,如果主要出於商業目的則需要三思而行,否則一旦監管出現紕漏,便會有人藉此牟利,危及物種的生存。

「熊貓是明星物種,受人關注,但在生態系統中,熊貓只是一種動物,很多面臨更大困境的動物沒有那麼受關注,這些問題更應該去關注。」孫全輝說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隻生物塑化大熊貓標本亮相成都
    4月25日,全球首隻應用生物塑化技術而成的大熊貓「新妮兒」標本在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亮相。圖為小朋友參觀塑化大熊貓標本。 安源 攝大熊貓「新妮兒」於2016年2月因患十二指腸梗阻搶救無效死亡。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應用生物塑化技術將大熊貓「新妮兒」塑化成標本用科普展覽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科普大熊貓知識,宣傳大熊貓保護,提高公眾野生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的意識。 安源 攝塑化大熊貓標本展覽揭幕儀式現場。 安源 攝民眾參觀塑化大熊貓標本。 安源 攝民眾用手機拍攝塑化大熊貓標本。 安源 攝工作人員向小朋友介紹大熊貓知識。
  • 人體塑化標本 | 「活著」的屍體?
    還有四位編輯最近去到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接觸了人體塑化標本。人體塑化標本,是屍體經過一系列特殊技術處理而形成的標本。外形栩栩如生,內部結構保存良好。但凡涉及到對人體的利用,倫理爭議在所難免。模糊了真與假、生與死、人與物、自我與他者界限的人體塑化標本更是如此。爭議背後有對人類尊嚴的維護,還有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 蘇州團建: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一日團建行
    01生命奧秘博物館介紹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首次以「反腐」技術——生物塑化技術為核心,集真實海洋生物、陸地脊椎動物、人體塑化展品收藏、科研、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全球僅三家(周莊、大連和成都)。
  • 世界上最大單體生物塑化標本即將登陸金石灘
    運送大連過程中的「洋洋」4月9日下午,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柳金紅率隊一行到抹香鯨製作基地——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塑化基地調研,並發出邀請,雙方達成共識:抹香鯨標本不久將在金石灘進行為期大半年的展出
  • 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抹香鯨「洋洋」首次展出
    中新社大連5月29日電 (記者 楊毅)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主辦的《巨鯨傳奇》特展新聞發布會29日在遼寧大連舉行,展覽方宣布將首次展出世界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抹香鯨「洋洋」。2016年2月,有2條抹香鯨在江蘇南通擱淺,其中名叫「洋洋」的一條被運往大連進行生物塑化處理。
  • 巨鯨傳奇:與世界最大塑化生物標本「洋洋」零距離
    如今,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專家團隊,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塑化技術,將它製成了世界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用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目前,「洋洋」正在大連金石灘金石文化博覽廣場展出,下面我們就「零距離」了解一下它的「前世鯨生」。
  • 世界最大塑化標本展出!首隻被塑化抹香鯨「重生」
    專家決定將沙沙採用傳統的剝製技術製作成骨架和皮製標本;沙沙的內臟和洋洋製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物塑化標本。生物塑化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組織保存得像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它通過真空物理過程,用矽橡膠、環氧樹脂、聚酯樹脂等活性高分子多聚物對生物體進行浸滲,替代生物組織中的水分和脂類。塑化標本具有乾燥、無味、耐用、可以長久保存而且易於學習的特點。
  • 【部落活動】10月29日科普專家講解生物標本形成的全過程,參觀保密級加工車間,了解抹香鯨現狀,送市面絕版透明魚塑化標本一個!
    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  中國解剖學會科第十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解剖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委員佔世界塑化標本產業90%的工廠生物塑化技術研發企業生物科技項目開發企業……最神奇的標本塑化工廠!!!本周末我們一同進入神秘保密級塑化加工廠,我們來實地的跟隨科普專家講解了解生物標本形成的全過程,參觀保密級加工車間,了解抹香鯨現狀,送市面絕版透明魚塑化標本一個!
  • 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成都亮相
    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成都亮相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楊雪)大熊貓「新妮兒」患病去世一年多後,用另一種方式「復活」了——4月25日,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成都亮相,在天府廣場展出。
  • 製作動物標本 生物塑化標本讓觀眾「看透」生命
    當你看到這些「高齡」標本重新煥發光彩,充滿靈動與野性時,會不會好奇,動物標本究竟是如何製作的?標本能重現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所謂動物標本就是把動物遺體經過各種處理,將其皮毛、骨架或身體器官長久保存,作為收藏、展示或研究用的樣品。」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生物塑化標本專家隋鴻錦教授說。
  • 「五一」相約金石灘:世界第一頭抹香鯨生物塑化標本將跟大家見面啦!
    4 月 9 日,在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抹香鯨 " 洋洋 " 的製作間,這條長 14.88 米重 40 噸,打破世界最大單體生物塑化標本記錄的龐然大物已進入製作尾聲。據了解,這條巨鯨正計劃從旅順往金石灘轉移,五 一就能與市民和遊客見面。
  • 抹香鯨「洋洋」露真容 塑化標本完成後將運回南通
    6月1日上午央視《新聞直播間》走近世界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它就是來自如東洋口港的「洋洋」5月29日,擁有兩項「世界之最」和4項發明專利的抹香鯨「洋洋」,在大連金石灘金石文化博覽廣場首次公開亮相,正式拉開《巨鯨傳奇》特展的帷幕。
  • 「窺探」生命發展的「秘密」,青大人體生命館260個塑化標本填補...
    「窺探」生命發展的「秘密」青大人體生命館260個塑化標本填補我市空白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發育成功能複雜、運行有序的成熟個體,每個生命的誕生都是奇蹟。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青大舉行。人體生命科學館陳列260餘件胚胎學、解剖學標本,填補了我市人體標本館的空白。從一個小小的胚胎,到呱呱墜地的嬰兒,生命是如何誕生的?生命又是如何演變發展的?人體中究竟隱藏著多少知識?
  • 抹香鯨塑化標本大連展出
    展覽的主展品是抹香鯨塑化標本「洋洋」,於2016年在江蘇省如東縣洋口港擱淺死亡,後被送往大連製作成標本,標本製作歷時4年多。《巨鯨傳奇》特展以抹香鯨塑化標本為主線,共設置六個主題展區,觀眾可近距離感受深海巨獸的震撼之美。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影報導↑6月4日,參觀者在《巨鯨傳奇》特展中參觀。
  • 如東開始將抹香鯨做成標本,會爆炸嗎?據說還會刷新世界紀錄!
    而在現場解剖鯨屍的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 其中一條在處置完畢後將落戶大連,沒有懸念!據大連晚報報導,抹香鯨如東擱淺的消息引起了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教授的注意,他通知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的高海斌館長與當地取得聯繫。
  • 【走進名館】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生命科學館:探索人體奧秘追尋生命之旅
    生命又是如何演變發展的?人體中,究竟隱藏著多少知識和奧秘?……如果想了解生命的奧秘,那就到泰州職業技術學院踏上探索和發現人體奧秘的旅程吧。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生命科學館坐落於該校醫學院大樓南側,與基礎醫學實訓中心有機融合。
  • 抹香鯨塑化標本大連展出 標本製作歷時4餘年
    6月4日,參觀者在《巨鯨傳奇》特展中觀看展出的抹香鯨塑化標本。近日,《巨鯨傳奇》特展在遼寧省大連市金石灘金石文化博覽廣場開展。展覽的主展品是抹香鯨塑化標本「洋洋」,於2016年在江蘇省如東縣洋口港擱淺死亡,後被送往大連製作成標本,標本製作歷時4年多。
  • 淘寶售賣人體塑化標本 暴露法律灰色地帶
    文章稱,在淘寶網上你幾乎可以買到任何商品,其中包括人體塑化標本,這暴露了中國在人體標本和器官交易方面的法律非常不完善。 全文摘編如下: 人們曾經用來形容英國哈羅茲百貨商店的話現在可以用來形容中國在線零售平臺淘寶網了: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或許是為了證明這一點,一家公司最近在淘寶網發布了銷售人體塑化標本的信息。
  • 我國製成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 近15米長抹香鯨「死而復生」
    4年後,其中一頭叫「洋洋」的抹香鯨成功「復活」,它不僅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也是世界上第一頭被塑化的抹香鯨標本。目前該標本已正式展出,與公眾見面。4年前,為了留住這隻來自深海的龐然大物,南通、蘇州、大連、廈門等多地專家和部門紛紛趕至江蘇省如東縣,對擱淺的抹香鯨進行現場維護和研究,最終決定將其製作成塑化標本,以另一種方式使它「重生」。
  • 近15米長的抹香鯨「死而復生」,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這樣誕生
    4年後,其中一頭叫「洋洋」的抹香鯨成功「復活」,它不僅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也是世界上第一頭被塑化的抹香鯨標本。目前該標本已於6月初正式展出,與公眾見面。長達14.88米、重達40噸,重量相當於10頭大象的巨大抹香鯨,如何通過塑化標本的製作「死而復生」?科技日報記者日前進行了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