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千餘家影視基地「大而不強」 上海科技影都離「好萊塢」還有...

2020-12-27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截至目前,我國影視基地總數已逾千家,但其中多數發展質量不高,能實現穩定盈利的屈指可數。7月26日,中國經濟信息社在滬發布《中國影都競爭力指數中期報告》《上海科技影都建設對標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指數報告》《對標報告》),建議上海科技影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提升電影工業化、科技化、現代化水平,同時構建針對國內主要影都發展的量化監測體系,打造影視產業和區域高質量共生發展的「導航燈」。

對標國際領先水平,上海科技影都大有可為

影視基地是影視生產製作的重要依託和載體。上海市松江區是國內影視產業重要的聚集區之一。根據規劃,上海科技影都選址位於松江南部新城,佔地60.58平方公裡,旨在打造行業領先的科技影視產業集聚中心和面向全球的中外影視文化交流之窗。截至2020年5月底,松江全區共有4個市級文創園區、12個專業影視拍攝基地和專業影棚、21個市級影視拍攝取景地,匯集了6000多家影視企業。

《對標報告》重點分析總結了上海科技影都發展所擁有的要素聚集、政策扶持、營商環境三大優勢以及面臨的重大項目、長三角一體化、科技賦能三大機遇。總體看,隨著科技賦能成效顯現、扶持政策持續「加碼」、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以及一批「十億級」標杆性項目相繼落地,上海科技影都已聚集了前期立項、中期拍攝、後期製作、院線播放、文旅融合等全產業鏈,構建了「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發展體系,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

2019年以來,由於稅收等監管政策的調整,中國影視產業步入「調整期」。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院線歇業近半年,產業鏈遭受重創,也進一步暴露出影視基地空置率高、模式單一、專業能力匱乏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對標報告》調研了國內外十家主要影視基地,並聯合業內資深專家,為上海科技影都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在影視工業化方面,建議學習好萊塢成熟的產業運作模式,設置行業準入門檻,培育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在長三角影視合作方面,建議與橫店、無錫、寧波象山等地開展錯位發展的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在人才培養方面,建議借鑑英國松林、加拿大溫哥華等影視基地發展經驗,探索在國內高校開設「電影科學院」和「電影商學院」的相關課程,為科技影都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專家建議,上海目前已是國內領先的影視「出品中心」,下一步要發力打造影視「攝製中心」,劇組不但要在上海立項,更願意在上海建組、拍攝、後期製作、宣傳發行、開發衍生產品。同時,應充分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在借鑑美國「完片擔保」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影視產業特點的擔保模式,打造定製化的保險產品,將上海建設成為中國「影視保險之都」。

發布量化指標體系,助力行業科學發展

眾所周知,影視產業具有評價主觀性強、產品非標準化,票房成績波動大等特點,各地影視基地的運營模式也各有側重,如橫店主打「文旅融合」,北京懷柔布局影視後期製作,無錫發力影視IP衍生品開發等。

業界專家一致認為,在電影工業化時代下,我國影視基地亟待建立與工業化相適應的運營體系,實現資源的精細化整合,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可以對區域影視產業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價的標準體系。

為此,中國經濟信息社充分發揮國家高端經濟智庫優勢,研發「中國影都競爭力指數」,以數字形式量化國內影都發展基礎、發展水平與發展潛力。《指數報告》顯示,該指數以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影視產業聚集區域為研究對象,以第三方視角,建立針對區域影視產業的多維度監測體系,全方位展現發展現狀,系統梳理各影都特色影視資源、明晰市場定位,為影視行業管理者、從業者提供決策參考。

據介紹,「中國影都競爭力指數」在樣本選擇上,既充分考慮影都核心指標的數據標準,又全面整合專家委員會建議,同時根據年度數據情況動態調整,建立樣本篩選與更新機制。指數發布頻率為年度,首期暫定於2020年9月對外發布,未來預計於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發布。

指數指標體系擬包含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33個三級指標,充分結合影視產業作為創意性、內容密集型產業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產業特色,從生產要素、產業運行、科技創新、政策法規等維度出發,對影都發展水平進行綜合量化。

7月26日,《指數報告》和《對標報告》在上海科技影都發布會上正式對外發布。據介紹,上海科技影都發布會是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活動之一,由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員會、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松江區委宣傳部、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中國經濟信息社、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提供智庫支持。(工人日報記者錢培堅)

相關焦點

  • 上海電影節|上海科技影都未來這樣助力中國影視發展
    上海科技影都堅持高標準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的重要承載地,辨識度、集聚度、輻射度不斷提升,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貢獻松江力量。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表示,上海科技影都品牌效應的集聚度、辨識度、影響力在不斷提升。
  • 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落戶松江區 助力上海「影視科技」雙翼齊飛
    在發布會上,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人民政府與騰訊籤署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通過騰訊智慧影視科技賦能影視產業、聯動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打造產業、科技、人才的閉環,加速中國影視工業化與智慧化升級。這也標誌著全國影視行業首例集「科技平臺+產業生態+人才孵化」一體的項目正式落地。
  • 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落戶松江區助力上海「影視科技」雙翼齊飛
    早在2017年,上海就明確了要打造「1+3+x」發展格局,建設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視基地,構建三類有特色的影視攝製服務功能集聚區,統籌拍攝和製作工作室資源,加強溝通聯動,形成互補、協調發展的整體格局。2019年6月,《松江區關於促進上海科技影都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松江16條政策」)發布。
  • 助力上海科技影都建設 松江區成立影視藝術家協會
    松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勇對松江區影視藝術家協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並在講話中指出,廣大影視藝術家和影視工作者要始終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為一以貫之的自我要求和使命,通過創作優秀的影視精品來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松江正著力推進上海「科技影都」建設,努力打造上海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的松江樣本。
  • 東方影都:「重工業+新類型」驅動,影視基地集群化的新空間
    其中,在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世界唯一的室內外合一水下製作中心拍攝完成的海上戲份也正式曝光。水戲拍攝歷來是「工業化」棚拍設備的典型代表。作為國內首個經過英國松林認證、符合國際標準的大型影視拍攝製作基地,相較於橫店、無錫影城等外景拍攝地,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更側重現代化、高科技、大製作及基於棚內拍攝,正讓這些更「重工業」的電影場景在銀幕上呈現。
  • 長春國際影都影視基地「領銜」 淨月高新區項目建設春潮湧動
    12日,備受矚目的長春國際影都影視基地項目在淨月高新區開工建設,將為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的發展、騰飛匯聚起強大動能,也是淨月高新區迎難而上謀發展、一心一意建項目的生動寫照。該項目預計將於2022年6月竣工。政企合力 板塊加速崛起在我市高質量發展的「四大板塊」中,明確提出建設長春國際影都板塊。
  • 《長春國際影都影視產業政策白皮書1.0》發布
    為影視劇作品(含紀錄片、網絡大電影、網絡劇、動畫片等作品和綜藝類作品,下同)在長春國際影都板塊影視拍攝基地、5G數字影視基地、長春市內的外景地(如老工廠、公園、市區等)進行拍攝取景時提供特殊車輛通行、公共資源協調、臨建快速報批、取景需求、臨時封路等服務。
  • 300多部電影、900多部電視劇拍攝地,上海影視樂園為你「造夢」
    新華社上海10月26日電(記者姚玉潔、龔雯、程思琪)漫步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在百樂門聽一首「上海味」十足的老歌;坐上叮叮噹噹的綠皮有軌電車,去裁縫鋪定製一套有腔調的海派旗袍……來到上海松江區的上海影視樂園(車墩影視基地),有如坐上「時空穿梭機」,許多影視劇作品曾在此取景,比如《建黨偉業
  • 全國首個「愛奇藝虛擬製作基地」落戶大廠影視小鎮
    大廠影視小鎮在「十四五」期間將結合新形勢、新業態、數位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影視科技化載體和產業配套優勢,承接和服務北京文化產業和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堅持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在創意集聚、科技引領、資本匯聚、人才孵化、項目拍攝、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形成東方好萊塢戰略新格局和發展新目標。
  • 科技+文化:創新驅動中國影視產業湧起「新磁極」
    好萊塢大片《頭號玩家》也使用了這套系統。」青島西發智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梅鐵錚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之所以與東方影都合作打造這座高度定製化的高科技影棚,是這裡對於電影的科技賦能理念,讓雙方一拍即合。「世界電影正在向數字工業時代邁進,以5G、移動網際網路、數字信息等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在影視文化領域的普及,推動著產業結構不斷迭代升級,為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內驅力。」孫恆勤說。
  • 50億珠海圍城造鎮 南方影視造首個好萊塢影視文化小鎮
    6月25日,珠海南方影視文化產業基地項目合作籤約暨開工奠基儀式在鬥門區鬥門鎮黃楊山下舉行,標誌著南中國最大的影視文化創意旅遊綜合體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中國首個好萊塢式影視文化產業小鎮落戶珠海黃楊山。
  • 象山劇組數量暴增,行業快速復甦,但影視基地的下一個5年怎麼走?
    據寧波市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介紹,在今年疫情補貼並延續至年底的扶持下,象山影視城接待今年接待劇組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數量達166個,而據《剁椒娛投》了解,當下出現影棚供不應求的不只是象山。橫店、東方影都等大型影視基地目前都已「一棚難求」,年底還沒到,今年接待劇組的數量已超過去年,整個行業已處於厚積薄發的態勢。
  • 上海一座落寞的影視基地,曾經遊客如織,如今荒廢為「鬼村」
    而小陸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它被許多網友稱為是最落寞的遊玩景點,也是一塊如今少有人知的影視基地,曾經遊客如織,如今卻被荒廢為一座「鬼村」,它就是上海的東海影視樂園。 上海東海影視樂園是一座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所建立的比較火的一塊影視基地,被很多網友稱為是中國影視樂園的元老,不僅僅是上海地區的一塊重要外景拍攝基地,同時也是整個華東地區拍攝的重要場所
  • 愛上松江的明星還有這些……
    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上查詢後,看到上海趙麗穎影視文化工作室在11月26日成立,由趙麗穎本人百分百持股,經營業務包括演出經紀、影視文化藝術活動交流與策劃、影視文化領域內的技術開發等,註冊地為上海市松江區。
  • 永康11個影視拍攝基地加入金華市影視基地聯盟
    目前,永康市石鼓寮影視城、西溪影視基地、四方集團影視基地、西山景區、總部中心、永康龍川家醫院、江南街道園周村、舟山鎮古民居拍攝基地、舟山鎮巖宕群拍攝基地、大寒山影視旅遊風景區、西城街道郎下村已加入金華市影視基地聯盟。
  • 曾是上海火爆的影視基地,先後拍攝百部影視劇,如今冷清如鬼村
    上海市的繁華並不只是這二三十年來的,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上海也是我國一匹強力的黑馬,從上海的東海影視城就能夠看出。乘坐地鐵,直達蓮花站,然後再乘坐公交車,就可以直達上海的東方影視城了,毫不誇張的說,不管你是哪裡人,東海影視城裡所拍攝的影視劇,總有一部是你的青春。
  • 吉林市大型影視基地建設項目
    (1)國外影視基地發展模式以及規模   好萊塢影視基地之後有8大影視公司入駐,現在變成6大影視公司入駐,以及幾千家小的影視公司集聚在那裡,形成影視之都。好萊塢的標識標牌,一戰之前以電影為主,二戰後商業電視進入好萊塢,50、60年代開始做旅遊。
  • 「十三五」期間新區大事|2018年4月28日,青島東方影都在
    一流的影視硬體設施、一體化的影視服務體系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優惠影視政策,青島東方影都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電影強國的重要使命,助力中國電影走向世界。2018年4月28日,青島東方影都在西海岸新區建成運營,被譽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新的裡程碑,填補了中國重工業電影產業的空白。
  • 開心麻花兩部科幻喜劇電影正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
    2021年1月13日,在新的一年開啟不到兩周時間,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入駐項目啟用攝影棚的數量迎來「開門紅」,攝影棚出租率達到93.88%,各業務板塊穩步向前。來源 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自試運營以來,百餘個精品項目入駐園區拍攝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