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家喻戶曉,書中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人物眾所周知。把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用雕刻的方式呈現給世人,沒有幾個人敢想。但南寧一金絲楠烏木博物館的姚先生做到了。他把三國故事雕刻在一根一米五粗,十米長的金絲楠烏木上,有人想掏千萬收藏,主人:「不賣!」圖為金絲楠烏木版《三國演義》的一面
俗話說,家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金絲楠烏木更是烏木中的精品。2014年9月2日,湖北鹹豐縣一次特大洪水,把小村鄉河道中的烏木衝露出來,隨後挖出了3根罕見巨大烏木。其中,兩根長27米,一根長18米,直徑均達1米以上。3根巨型金絲楠烏木當時市場估價超過1000萬元。圖為雕刻前去皮後的原木
姚先生是金絲楠烏木界和國際降真香界的知名人士,把《三國演義》雕刻在金絲楠烏木,採用了獨木雙面表達的形式。獨木兩面分別雕刻著三國中的4個故事,精湛細膩的雕工,將三國中的人物形象、刀、馬、山、石、城等刻畫的活靈活現。圖為桃園三結義的場景,劉備、關羽,張飛栩栩如生。
虎牢關之戰,三英戰呂布是劉、關、張成名之戰,三位結義兄弟將呂布圍在中心,從不同方向攻呂布,呂布雖善戰,但無力擊敗三人,逃回虎牢關,八路諸侯聯軍得勝。雕刻中虎牢關城樓上數十個人物惟妙惟肖,神態畢現,呂布,劉備,關羽,張飛戰鬥場面形象生動,如聞戰鼓聲。圖為虎牢關之戰場景
關羽千裡走單騎的故事來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兵敗後,關羽在曹操處,劉備下落不明。關羽得悉劉備在河北袁紹處,即寫信辭別曹操,從河南許昌出發,一路上,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護送二位夫人回到劉備身邊。人們常說的,身在曹營心在漢源於這裡。圖中關羽戰馬前蹄騰空,威風凜凜。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經典故事之一,茅廬在現在湖北省襄陽。當年,官渡大戰,劉備被曹操打敗後,劉備深感人才對他成就霸業的重要性,遍訪奇才。這組雕刻再現了劉備三顧茅廬的場景。諸葛亮端坐茶臺前,右手託著長鬚,劉備面向諸葛亮,左臂下垂站立,關羽雙目平視,張飛仰頭側臉向外。每個人的內心世界表現的淋漓盡致。圖為三顧茅廬場景
有人看到金絲楠木版的《三國演義》,雕工精細,美輪美奐,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珍貴名木相融合,產生了收藏的念頭,想掏千萬買走。工作人員說:「這是我們的鎮館之寶,是姚先生的心愛之物,世界上獨一無二,專家說是無價之寶,給再多錢也不賣。」網友說:「絕品啊!」圖為金絲楠木博物館一樓大廳的遊客
在烏木的另一面,雕刻著另四個故事。俗話劉備摔阿鬥(收買人心),趙雲大戰長坂坡(大顯神威),都源於這個長坂坡之戰。戰鬥中,趙雲負責保護甘、糜二夫人和阿鬥。人員衝散後,趙雲兩次殺入重圍,先後救回了甘夫人和阿鬥。當趙雲單騎連殺50員曹將,把捆在胸前的阿鬥交給劉備,劉備卻把阿鬥摔在地上,「為此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圖為長坂坡之戰
定軍山之戰,源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此戰結束,曹軍默認了與劉備繼赤壁之戰後又一次較量的失敗。從此,三分天下的格局得以確立,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段——三國。此戰,成就了蜀漢老將黃忠的英名和蜀漢王朝的事業。圖為定軍山之戰場景
劉備稱帝。公元221年,曹丕稱帝後不久,劉備在許靖、糜竺、諸葛亮、黃權等人勸說下稱帝,定都成都,國號為「漢」,定年號章武,劉禪為太子,宣告蜀漢政權正式成立。雕刻中,劉備端坐皇位,丞相諸葛亮宣讀詔書,文武大臣站立殿下接受詔封,每個人神態自若,大殿窗戶,房瓦,蜀字大燈等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圖為劉備稱帝場景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金絲楠烏木版《三國演義》南寧面世,是項了不起的事。雕刻三國,十個人花了四年時間。姚先生的目標是把四大名著都雕刻在金絲楠烏木上,西遊記已雕成半成品,水滸、紅樓夢正在策劃中。用不了幾年,四大名著將以這樣的方式展現給世人。這種方式,表現名著,你喜歡嗎?《海鷹視線VV》圖為均為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