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讀《水滸傳》的朋友,一定會為梁山好漢的結局而感到惋惜,原本108個好漢在山寨上面大塊喝酒,大碗吃肉,好不快活,梁山泊主宋江卻並不顧兄弟們的反對,一意孤行,接受招安,導致梁山四處徵討疲於奔命,損失慘重最終覆滅。要說宋江的決策是錯誤的吧?梁山泊上如此多人馬,安居在此也始終不是一個長久之計,但是宋江錯就錯在明明朝廷有奸臣,還拼命的往刀口上面撞。
梁山108好漢,各個英勇神武,各有所長,包括販馬的、偷東西的、獸醫,職業五花八門,而此人應當是梁山的戰力第一,如果宋江能夠重用他,梁山也不會覆滅,此人就是排名梁山五十二位的地軸星轟天雷凌振,而他本事,應當要遠遠超過林衝關勝等馬軍的。
凌振是誰?水滸裡面介紹他「是宋朝天下第一炮手」。天下第一這個名稱可不是誰都能擔當的,凌振原本是東京甲仗庫(專門貯藏兵器的倉庫)副使,也就相當於管後勤的副廠長,被呼延灼強行拉到前線打仗,被宋江等人俘虜,相信他心中也是不願意的。
梁山108好漢,無論幹啥,武藝總是會的,宋江的武功能夠指點孔明孔亮兩兄弟,聖手書生蕭讓看見有強盜打劫,也憤怒的提刀去趕。凌振也不能免俗,他刀馬嫻熟,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善於製造火炮,一下就能打「十四五裡遠」。
這個可能作者施耐庵有點吹過頭了,別說宋朝,明代著名打傷努爾哈赤的威遠大將軍銅炮,射程只有3裡,而裝上比較輕的小鉛子,最多也只能打10裡遠。
不管怎麼說,這就能更加襯託出凌振的勇猛了,然而從他排名地煞來說,凌振的地位,在梁山泊明顯不高,就連平日裡光靠一雙腿跑路傳遞消息的戴宗也能排第20名,凌振也太憋屈了一點。不過比較他的軍功,倒也讓人釋然了,梁山泊攻打大名府的時候,凌振在飛虎峪放風火炮,擾亂守軍聞達李成的軍勢,後來又打扮成道童,跟隨公孫勝混入大名府趁機放炮增加聲勢。
此後凌振隨著梁山出徵,無非也就是這樣,梁山打仗前,開幾下火,讓大家聽個響兒,真正打仗,還得靠林衝呼延灼他們衝鋒陷陣,凌振最大的功勞應當出現在攻打方臘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梁山傷亡慘重宋江意識到要多用到凌振。他多次在攻城戰當中放炮並且轟開了敵軍城樓,還將砍斷武鬆手臂的天師包道乙一炮打死,如此大的威力,宋江如果能夠提早重用他,梁山部隊就不會少那麼多人,損失那麼多好漢,奸臣們也不敢肆無忌憚地將他們瓜分開來一一消滅了,
當然,這也有馬後炮的意思在裡面,宋朝對於火藥的使用,很多還將其當作煙花燃放,包括宋江在內,恐怕很多人都沒把火炮當回事,更何況梁山泊偏遠,上哪去給凌振找火藥器材呢?因此他被棄用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有本事的人走到哪裡都餓不死,徵討方臘後,凌振倖存下來,被封為武奕郎的他,又開開心心的到火藥局御營上任去了,這個官職可比梁山泊的小炮手要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