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還是潮玩?泡泡瑪特到底動了誰的蛋糕?

2020-12-17 騰訊網

上周五泡泡瑪特的上市,直接衝擊千億市值讓不少投資人大跌眼鏡。這家靠賣「盲盒」出圈的潮玩公司,當年在新三板摘牌的時候估值也只有小几十億,三四年的時間裡估值漲了幾十倍,任誰都會面紅心赤。

如果看泡泡瑪特的業績成長,的確是如同坐上火箭般快速向上。

泡泡瑪特的盲盒到底是賭博還是潮玩,市場上眾說紛紜。u1s1,小愛看來儘管盲盒只是一種手段,和遊戲裡面的「十連抽」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但這到底是不是賭博?其實國家和行業已經有了明確的界定——只要不涉及官方代幣回收,就不能算是賭博。所以網易可以大搞「十連抽」泡泡瑪特也可以用盲盒。

不過人家泡泡瑪特也說了,我們做的是潮玩,是IP運營,盲盒只是手段,不是模式。

反對者也不少,你做的是潮玩,為啥還要搞一個「抽獎式營銷」?你既然是潮玩,那不應該一視同仁麼?說實話,這有點不講道理。泡泡瑪特的玩偶標價都是59-79,稀有款、隱藏款的高價是二級市場的炒作,泡泡瑪特並沒有介入其中。我賣東西還要管它的二級市場交易,那公司的責任未免也太重了吧?該去負責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不也有那麼多不要FACE的麼。我一賣玩具的廠商,要做這個,這不是強人所難麼。

從泡泡瑪特的主力消費群體來看,年輕女性居多,受過高等教育,收入在8000到2萬元不等。說白了都是年輕漂亮的打工人。相比於傳統的營銷模式,盲盒更切合她們的心態——時尚,刺激,有趣。盲盒的千億市值不是靠簡單粗暴的砸錢砸出來的,而是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實實在在的買出來的。

那麼多好的營銷套路,為什麼偏偏要用盲盒呢?

一言以蔽之:刺激。盲盒這個行為其實跟酒香菸香水咖啡,檳榔,pub,蹦迪都差不多,無非就是為消費者貢獻那短短一瞬間的多巴胺。有錢有閒的人們可以為了滑雪去阿克蘇買上一套房。年輕人為了開心一瞬間花上幾十塊錢買一個盲盒,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可能有人要問了這些年輕人,買點什麼不好,天天就想著遊戲啊,蹦迪呀,喝酒啊,為什麼就不能攢點錢幹點有用的事呢?說實話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還是要放在社會的大環境下思考。最願意跑馬拉松的人,肯定不是成績最好的,也不是成績最不好的。成績最好的人往往每年只選擇兩三場比賽,成績最不好的,頂多選擇一場湊湊熱鬧。那些成績可上可下的人才是馬拉松的骨幹——放在社會中就是中產階級。

活在國貿、陸家嘴、深南大道的人們,不能既要站在財富的制高點,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年輕人不願意努力,年輕人眼高手低,年輕人怎麼怎麼樣。把千萬年輕人向上努力夢想打碎的不就是一邊享受著房價上漲、時代發展的紅利,一邊指責年輕人人心不古的人們麼?這跟中國傳統文人最喜歡做的兩件事有什麼區別?

80 90年代出生的Z時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前輩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的生活簡單而實際:即便住在出租房裡,也希望每個早晨陽光灑在臉上元氣滿滿;願意為了健康瘋狂跑步,也願意享受一頓美食,不顧溢出屏幕的卡路裡;可以為了省錢,騎著共享單車,也能夠一擲千金,買下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用為物質而發愁的,他們更願意為了自己的精神,為了自己的價值而去追求去行動。

但是在他們成長以後,直接面對的就是世界的殘酷——高企的房價,昂貴的生活成本——如果沒有家裡支持,僅靠自己的努力,大家都會淪為打工人——有人會說,別叫我打工人,叫我無產階級!

B站,短視頻,王者榮耀,遊戲,音樂,密室逃脫……新時代自己的方式表達,有自己的方式來與這個世界共處。

很多人在新現象出現的時候,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老思維去思考,認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其實何必呢?活在舊的秩序和世界裡,也很開心啊。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只會用現金的「老年人」並不應該被應該「終將被時代淘汰」。

北京既有繁華的CBD,也有安詳的小胡同。沒有誰對誰錯。同在一片藍天下,沐浴著同樣的太陽,呼吸著相同的空氣——財富可以有多有少,生活方式沒有貴賤高低。

盲盒也好,潮玩也罷,這就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最可笑的應該是,在泡泡瑪特成功之後從嘲笑變為無腦崇拜的人吧。王寧還是那個王寧,molly還是那個molly,泡泡瑪特沒有變,變的是整個資本市場對公司商業模式認同程度。

不過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可能也有一定的壓力。題材變了,但是鐮刀們的套路一直都沒有變。泡泡瑪特從上市開始,就被鐮刀們當做「肉籤」來炒作,在暗盤交易之前,甚至有人喊話有網下投資者提前交易,公司以超過180%的溢價成交。這樣的事情螞蟻集團剛完成募資的時候也出現過。也不過是市場的炒作。

最終首日暗盤漲幅100%,眼看著就是套牢一些人。等到第二天高開低走,又有一些籌碼被套牢站崗。等到後來幾天公司股價基本穩定的時候,相比於發行價漲幅也就在80-100%。180%的天價,從來沒有見過。

作為一個韭菜的自我修養就是,自己做好判斷,遠離這些不切實際的聲音。有價值的終究會閃光。不要總想著火中取慄,很有可能那個被燒掉的就是自己。

說實話,要是有希望買得起房,誰會花那麼多錢買泡泡瑪特啊。

那得是有多少套房啊。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的尷尬:潮流、玩具還是賭博?
    在玩樂與沉迷的邊界,泡泡瑪特走向尷尬:是玩具還是賭博?但泡泡瑪特的支持者們依然堅定地下注年輕。此前一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盲盒內容火熱背後,更加凸顯的是年輕群體旺盛的消費力和對情感的需求。或者可以說,資本與其說是熱捧泡泡瑪特,不如說是押注年輕本身。正如有投資者所說,「不了解年輕人不要緊,買了解年輕人的公司就夠了。」
  • 是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
    2)從基本面來看,泡泡瑪特屬於平臺型公司,可以打造圈層文化,能滿足精神文化消費裡的社交需求,堪稱「潮玩文化第一股」,是行業top1,能引領行業發展。3)從行業來看,潮玩賽道發展迅猛。但在筆者看來,泡泡瑪特並非是一家值得追捧的公司,原因也有三點:1. 泡泡瑪特目前為止的玩法是盲盒,不是潮玩;2. 盲盒算不算「有獎銷售」?招股書中有未披露的風險;3. 沒有IP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有待存疑。
  • 當潮玩走向主流,泡泡瑪特的「盲盒泡泡」能吹多大?
    王寧在「敲鐘」現場表示:「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未來,泡泡瑪特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品牌,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有夢想總是好的,但泡泡瑪特的潮玩神話能持續嗎?潮玩的「收集需求」,到底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它拿什麼留住年輕人?泡泡瑪特會變成泡沫瑪特嗎?
  • 泡泡瑪特上市 潮玩的故事才剛開始
    根據招股書,泡泡瑪特的業務將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展開。至於資本市場會給這個潮玩品牌帶來什麼,仍然是未知的。不過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一直在經歷著這種前路未知的狀態:「泡泡瑪特是典型的本來想做A,做成了B,在C成功了,也許有一天會在D偉大。」   他相信,只要消費者們依舊有動力追尋玩具帶來的「無用快樂」,中國市場的潮玩故事還會繼續。
  • 泡泡瑪特上市,潮玩的故事才剛開始
    不可否認的是,泡泡瑪特在中國市場定義並普及了潮玩的概念,書寫了潮玩產業的基本玩法。而泡泡瑪特的成績也使得潮玩成為當下的一個風口,吸引越來越多的投機者進入。大孩子買出來的產業因為疫情,2020年的北京潮玩展沒能召開,推遲了半年、於11月初召開的上海潮玩展成了愛好者們唯一的釋放渠道。
  • 潮玩,玩的就是「潮」——解讀泡泡瑪特的創新之道
    那天,我在泡泡瑪特的店裡,看見了一套日本設計師設計的潮玩,特別可愛,我就買了。從此一發不可收。這幾年,我陸續買了100多個潮玩娃娃,今年初我還通過自薦成為泡泡瑪特公司市場部一名線下銷售員工。」在位於北京朝陽區浦項中心的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裡,張曉陽說起與潮玩的緣分,臉上洋溢著沉醉的笑容。近年來,泡泡瑪特潮玩產品受到市場熱捧。
  • 泡泡瑪特上市 | 潮玩品牌爆火的思考
    圖片源自網絡,泡泡瑪特門店一潮玩生意的長期邏輯Q1>根據您的觀察,潮玩從底層邏輯來看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意?翁怡諾:我們可以從幾個邏輯看潮玩這盤生意。第一,潮玩的興起與現代和未來人們情感寄託的變化有關。儘管眼下潮流玩具仍屬於小眾的亞文化產品,但我個人認為,把時間往後拉得足夠長,它會成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泡泡瑪特的未來前景非常光明。以我們的鄰國日本作為參照,他們的潮玩文化已經很發達。
  • 泡泡瑪特潮玩IP打造秘訣:發掘和培養更多優秀潮玩設計師
    潮玩即是「潮流玩具」的簡稱,在幾年前,潮流玩具還是一個非量產、高售價、不為大眾所知的品類。隨著POP MART泡泡瑪特將Molly等潮玩產品帶到國內市場,將這類藝術家作品轉化成為量產、低售價的大眾化潮玩產品,潮流玩具也開始從小眾走向了大眾。但是要維持潮玩行業的穩定發展,潮玩還需要闖過不少關卡。
  • POPMART泡泡瑪特深耕潮玩模式以完整生態助力潮玩行業發展
    在潮玩風潮中,POPMART泡泡瑪特是不得不提的一家企業,成立十年來,POPMART泡泡瑪特從藝術家挖掘與IP孵化運營,到消費者觸達和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領域,從無到有地探索出了成熟的發展模式,並逐步向更大的市場邁進。作為國內潮玩行業的先行者,POPMART泡泡瑪特又是如何來發展潮玩的呢?
  • 名創優品入局潮玩,能打得過泡泡瑪特嗎?
    那麼,TOPTOY與泡泡瑪特的區別是什麼?「泡泡瑪特是主打盲盒,與TOPTOY的潮玩集合店概念不一樣。」TOPTOY負責人孫元文表示,將堅持做集合店,其中7成是外部品牌,3成是自有或獨家品牌,通過扶持一些中小工作室,讓更多的人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接觸到潮玩產品。
  • 搶灘千億潮玩市場:泡泡瑪特向左,X11向右
    當然,最大的差異化在於X11給潮玩市場創造了一個區別於泡泡瑪特的玩法,率先推出了多品類聚合的集合店模式。X11對於整個行業最直接的貢獻在於,重新定義了潮玩的品類,在狹義的盲盒之外擴大了潮玩的邊界,給了潮玩市場更多的想像空間,具體而言:一是在於泡泡瑪特更垂直,而X11更多元。
  • 為潮玩設計師搭建發展平臺泡泡瑪特加速打造潮玩IP
    但是細細深究下來會發現,潮玩IP的創新發展之路其實並不平穩,那POP MART泡泡瑪特是如何實現IP戰術的成功呢?原因在於其搭建了完整的設計師發展平臺。圖:POP MART泡泡瑪特人氣潮玩——LABUBU優秀的潮玩設計師對於當下的潮玩行業而言仍然十分稀缺,因此POP MART泡泡瑪特在籤約Kenny Wong、畢奇等一眾知名且有才華的設計師之外,還通過聯合央美舉辦「潮流、玩具、設計」系列講座、與迪士尼聯合舉辦「專『鼠』潮玩MOUSE & MORE」首屆國際潮玩設計評選活動等
  • 劍指泡泡瑪特,估值70億美金名創優品向潮玩賽道「上升」
    差不多是在同一時間,泡泡瑪特的挑戰者登場:12月10日,名創優品(MNSO.US)美股上市後推出的首個獨立新品牌「TOPTOY」潮玩自動售貨機在廣州和業廣場落地。這塊價值近千億的蛋糕,究竟將由誰分得最大的一塊?十元店起家,名創優品開拓潮流版圖這是京東,阿里,每個電商巨頭都在強調朝五環外下沉的時代,這也是下沉大佬們紛紛強調朝五環內上升的時代。細究之下,無非是共同的流量焦慮。
  • 潮玩行業的悲劇:只能有一個「泡泡瑪特」
    12月份,乘著盲盒東風在潮玩賽道一騎絕塵的泡泡瑪特預計在香港衝擊IPO, 據悉,泡泡瑪特的招股書中存在42頁風險因素,但資本拋來的橄欖枝卻是源源不斷,就連優酷、騰訊、B站也紛紛入局潮玩生意。不可否認,有泡泡瑪特造福在前,潮玩制霸消費市場的神話吸引著無數投機者,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潮玩相關企業年註冊量才首次超過100家,截止目前為止,我國潮玩企業已累計達800多家。值得一提的是,偌大的潮玩市場卻只有一家泡泡瑪特出盡風頭,這其中的含義,耐人回味。
  • 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
    這一股風潮也把背後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推上了資本市場,12月11日,泡泡瑪特即將上市。以潮玩為主的泡泡瑪特,主要通過盲盒這種形式來出售,營收三年翻了十倍,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6.8億元。2020年上半年超八成收入靠盲盒產品貢獻,銷量為1351.4萬個。潮玩和盲盒都是舶來品。
  • 聯想小新×泡泡瑪特 | 科技與潮玩首次破壁合作 開創潮玩跨界新玩法
    近日,聯想官方系列微博矩陣被主題為「開『新』就好」的海報刷屏,聯想小新宣布與潮玩界一哥POPMART泡泡瑪特(下方簡稱「泡泡瑪特」)達成官方合作,開創潮玩新玩法。泡泡瑪特官方微博第一時間回應,稱將於本月30日開啟潮酷大事件。這是泡泡瑪特首次與科技品牌合作,也是泡泡瑪特的YUKI系列首次推出聯名款,對於雙方皆是意義非凡。
  • 泡泡瑪特籤約多種風格設計師 打造潮玩IP護城河
    其中中國潮流玩具集團POP MART泡泡瑪特憑藉設計師風格多樣,潮玩作品創意十足等特點,成為中國潮流玩具領域的重要品牌。在POP MART泡泡瑪特看來,在潮流玩具領域,產品就是潮玩IP,而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產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因此POP MART泡泡瑪特一直以來通過潮玩IP授權合作與籤約,打造了多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IP。
  • 「疫」考之下 潮玩企業泡泡瑪特的擔當與應變
    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一位女主播正在直播在POP MART泡泡瑪特線下門店購買潮玩的過程。這是POP MART泡泡瑪特在近期上線的一個小活動,消費者通過參與直播購買盲盒獲得福利。僅僅這一場小型直播活動,POP MART泡泡瑪特便收穫了38萬的觀看總人數。
  • 泡泡瑪特的風險所在:IP熱度易衰退 賭博感或引監管注意
    1潮玩來襲這其實是個零售小店的成長史。泡泡瑪特誕生於2010年,創始人王寧到香港旅行,在一家時尚小超市,看到消費者拎著購物籃,往裡放化妝品、創意玩具和文具,這種新穎的集合店形態啟發了王寧。在此之前,在鄭州上大學期間,他曾經和同學一起開過「格子鋪」。
  • 打造中國本土原創力 泡泡瑪特以多種方式培養潮玩設計師
    潮流玩具集團POP MRAT泡泡瑪特就十分看重在各行各業挖掘潮玩設計人才。事實上,由於中國潮流玩具是近兩年來才開始飛速發展,專業的中國潮玩設計師人才並不多,因此,POP MART泡泡瑪特通過多種形式,不斷挖掘優秀的中國本土設計師,並且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有著不同風格的中國本土優秀潮玩設計師,在潮流玩具中融入更多中國元素,助力中國本土潮玩更具創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