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觀影指南,帶你認識電影中出現的14+1種恐龍

2021-01-08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14+1種恐龍,你真的都認識嗎?

2018年6月15日,可是個大日子,並不是因為世界盃開幕,而是因為《侏羅紀世界2》上映,對於無數恐龍迷來說,這部電影真的是盼望已久。小盜龍興奮的刷過首映,然後以認真科普的態度給大家科普一下電影裡出現了眾多恐龍們,這些恐龍有的是老面孔,有的是新面孔,如果你傻傻分不清楚也不要緊,看過這篇文章你就認識了,去看電影的時候第一個說出它們的名字,有面兒!(無劇透,可以放心閱讀)

霸王龍(又名暴龍)

屬名:Tyrannosaurus

學名含義:暴君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10至14米,臀高5.5米,體重約10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圖註:霸王龍,圖片來自網絡

無論是三部《侏羅紀公園》系列,還是上一部的《侏羅紀世界》,霸王龍都是最重要的恐龍,而且總是「閃亮」登場。《侏羅紀世界2》中的霸王龍還還是上一部中那隻,再往前都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了,是真正的老戲骨,大家都親切地稱它「老奶奶」。

圖註:霸王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侏羅紀世界2》中的霸王龍,圖

霸王龍由布朗在1902年命名,到現在已經有116年啦。自霸王被發現之後,它就成為中生代陸地上的王者,即便發現了更長的棘龍,它在我們心中的皇者地位也沒有被動搖。霸王龍身材高大,身體健壯,其典型特徵是巨大的腦袋和不成比例的小短手(不許笑!後面還有更短的)。霸王龍的大嘴是可怕的殺戮工具,這張嘴中長有60顆20釐米的大牙齒,其咬合力更是超過5噸。憑藉著巨大無比的咬合力,別說是肌肉,就算是骨頭暴龍也能咬斷。在侏羅紀公園系列中,人們總是用火焰在夜晚吸引霸王龍的注意力,研究顯示霸王龍在夜間的視力的確不是很好,不過它們的嗅覺異常靈敏,就算是一點異常氣味它們都能感覺到。霸王龍的危險程度應該是最高的,但是在電影它總能救好人於水火之中!

迅猛龍(又名伶盜龍)

屬名:Velociraptor

學名含義:敏捷的盜賊

體型特徵:體長1.8米,高0.8米,體重2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亞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圖註:迅猛龍,圖片來自網絡

迅猛龍可是《侏羅紀公園》系列裡捧出的恐龍大明星,它們聰明、狡猾、兇殘。《侏羅紀世界》升華了迅猛龍的智力,它們懂得服從,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真的是讓觀眾大開眼界啊!《侏羅紀世界2》中迅猛龍依然是主角,歐文的「布魯」回來啦。

圖註:歐文與布魯重逢,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歐文與年幼時的布魯,圖片來自網

迅猛龍於1924年由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本命名,其化石發現於蒙古共和國和中國的內蒙古省。其實無論從外形上看,還是從體型上看,電影中的迅猛龍都要比現實中的迅猛龍大很多,其參考了發現於北美洲的恐爪龍。根據最新的研究,迅猛龍並不是光禿禿的,它的全身上下是長有羽毛的,不過導演又一次讓它「全裸」出鏡了。迅猛龍的智商被電影神話了,它們雖然是恐龍家族中最聰明的恐龍之一,但是還無法達到與人類交流並聽從人類命令的能力。如果你在「侏羅紀世界」中遇到迅猛龍,不要試著和它建立某種聯繫,趕緊藏起來!

食肉牛龍

屬名:Carnotaurus

學名含義:吃肉的牛

體型特徵:體長8米,臀高3米,體重1.5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高

圖註:《侏羅紀世界2》中的食肉牛龍,

在預告片裡食肉牛龍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還被霸王龍欺負了,看來只能當個陪襯啦。食肉牛龍最大的特點就是腦袋上長有一對像牛一樣的角,這正是其得名的原因。我們總是嘲笑霸王龍長有一對小短手,其實食肉牛龍的前肢更短,短到什麼用都沒有呢。

圖註:大長腿的食肉牛龍,圖片來自網絡

食肉牛龍在1986年被命名,是南美洲白堊紀末期最大的食肉恐龍。儘管食肉牛龍沒有霸王龍強悍,但是它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跑得快。食肉牛龍長著一對大長腿,其最高奔跑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6公裡,絕對是大型食肉恐龍中的飛毛腿。如果遇到食肉牛龍儘量躲起來吧,因為逃跑絕對是死路一條!

重爪龍(又名堅爪龍)

屬名:Baryonyx

學名含義:沉重的爪子

體型特徵:體長7.5至9米,臀高2.5米,體重1.3至1.7噸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

生存地點:歐洲西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高

圖註:新品種重爪龍,圖片來自網絡

重爪龍的出場還是相當酷的,這個預告片裡就能看到哦。重爪龍是一種大型的食肉恐龍,但是樣子卻非常特別,它的腦袋(特別是嘴巴)細長,就像鱷魚一樣。其實重爪龍主要以魚類為食,所以才長出了如此特化的腦袋的。除了長嘴巴,不要忘記重爪龍手上的大爪子,足有40釐米長呢。

圖註:電影中作惡的重爪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重爪龍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重爪龍在1986年由艾倫·查理格等人命名,其最早發現於英國。不要以為重爪龍主要以魚類為食就不危險,它嘴中成排的尖牙可不是吃素的,咬起人類依然輕鬆。

異特龍(又名異龍、躍龍)

屬名:Allosaurus

學名含義:與眾不同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8.5至9.5米,臀高2.5米,體重1.5至2.3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圖註:預告片中出現的異特龍,圖片來自

說實話,在電影中第一眼看到異特龍愣是沒認出來,我的第一反應是發現於新疆的中華盜龍。異特龍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它是侏羅紀晚期北美洲最著名最常見的食肉恐龍,其化石發現量也非常多。異特龍或許不是最大的食肉恐龍,但卻是身形最勻稱的食肉恐龍。

圖註:異特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異特龍在1877年由馬什命名,它的身形健美,嘴中長有鋒利的牙齒,手上有彎曲的爪子,是完美的大型殺戮機器。異特龍兼具了霸王龍的高大和迅猛龍的靈活,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食肉恐龍。

美頜龍(又名秀頜龍、秀顎龍)

屬名:Compsognathus

學名含義:美麗的頜

體型特徵:體長1米左右,臀高約0.4米,體重3至5千克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歐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美頜龍,圖片來自網絡

美頜龍是《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系列中出現的最小的恐龍啦,它們看上去古靈精怪,但是內心卻充滿了殺戮的本性。在《侏羅紀公園2》裡,成群的美頜龍曾經殘忍地殺死了一個成年人。

圖註:《侏羅紀公園2》中攻擊小女孩的

美頜龍在1859年由華格納命名,它是一種小而靈巧的恐龍。我們不確定美頜龍是否成群活動,但是它們的危險性並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高,這些小傢伙的主要食物是蜥蜴、昆蟲,見到人應該會害怕地躲起來的。

腕龍

屬名:Brachiosaurus

學名含義:前臂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26米,臀高4.5米,體重40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預告片中出現的腕龍,圖片來自網

腕龍是一種身形高大的恐龍,多少人認識這種恐龍都是因為看了《侏羅紀公園》,它以優雅的步態出場無疑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我印象裡最深刻的橋段還是感冒的腕龍打了小女孩一臉的鼻涕。

圖註:《侏羅紀公園》中的腕龍,圖片來
圖註:巨大的腕龍,圖片來自網絡

腕龍由格裡斯在1903年命名,化石發現於美國。作為一種巨型的蜥腳類恐龍,腕龍站立的姿態挺胸抬頭,其腦袋距離地面的高度足有10米,絕對是侏羅紀的「瞭望塔」,那個時代的第一高度。

腕龍總是以溫和的姿態出現在人類面前,所以當腕龍出現的時候,你只要保持距離欣賞就好。

雷龍

屬名:Brontosaurus

學名含義:雷聲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22米,臀高4.5米,體重15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迷惑龍的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雷龍與腕龍同屬於蜥腳類恐龍,它們曾經生活在一起,在上一部影片中,雷龍的戲份還是挺多的,但都是苦情戲,各種被暴虐龍虐殺。我本以為島上的迷惑龍都死光了,沒想到還有不少呢。

早在1879年雷龍就被發現和命名,其命名者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學家馬什,他在描述雷龍時是這麼說的:當一大群雷龍從遠處走來時,一定是塵土蔽日響聲如雷。

圖註:雷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雷龍是蜥腳類恐龍的代表,其長有小小的腦袋、胖胖的身體以及長長的脖子和尾巴。雷龍不但體型巨大,而且還喜歡扎堆,它們總是成群結隊的出沒。別看雷龍笨頭笨腦的,它們可有自己獨特的防身武器,那就是細長的尾巴。當雷龍揮動尾巴時能夠起到鞭子的效果,不過面對我們這些「無害」的哺乳動物,它們還是相當溫順的。

劍龍

屬名:Stegosaurus

學名含義:有屋頂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9米,挺高3米,體重約4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劍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介紹了腕龍和雷龍,就一定要介紹劍龍,因為劍龍和這兩個大傢伙也生活在一起。劍龍在1877年由馬什命名,在最早發現劍龍背上巨大的骨板時,馬什以為這些骨板是水平長在它們背上的,就像屋頂上的瓦一樣,所以名字本意是「有屋頂的蜥蜴」。

圖註:劍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劍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劍龍可是恐龍世界中最奇特的恐龍,它的背上有17塊菱形骨板,尾巴上有四根骨刺。別看劍龍樣子傻傻的,但是一點也不好惹。在電影《侏羅紀公園2》中它們就展示了自己的攻擊力,差點把貿然靠近的人類達成篩子。儘管劍龍以植物為食,但是相當危險,所以不要靠近哦。

甲龍

屬名:Ankylosaurus

學名含義:僵硬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6.5米,臀高2米,體重約6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與劍龍一樣奇特的恐龍還有甲龍,這種恐龍因為全身長有骨片和骨刺組成的裝甲結構而聞名於世。在上一部《侏羅紀世界》中,甲龍終於有機會好好漏了一把臉,但還是被暴虐龍被虐了。

圖註:甲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甲龍的骨架,圖片來自網絡

甲龍在1908年由布朗命名,這種滿身長有甲片的恐龍堪稱恐龍世界中的重裝步兵,它們的防護已經做到了極致,就連眼睛都有骨片保護。甲龍在做到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不忘打擊對手,它的尾巴上長有一個重50千克的骨錘,當尾巴甩動時,骨錘就變成了流星錘一樣的武器。甲龍與劍龍一樣,都有足夠的手段保護自己,它們雖然不會主動攻擊,但是對靠近的動物也不友好。

冥河龍

屬名:Stygimoloch

學名含義:冥河惡魔

體型特徵:體長2.5米,臀高0.8米,體重1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冥河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眼看到冥河龍,我把它看成了腫頭龍,不過仔細看它的腦袋,長而突出的骨棘和比人大不了多少的體型暴露了它的真實身份。在《侏羅紀公園2》中,冥河龍的大哥腫頭龍展現了自己「鐵頭功」的絕技,把人和車輛撞了個人仰馬翻,這一部中冥河龍也不會吝嗇自己的頭上功夫。

圖註:冥河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

冥河龍在1983年由高爾頓等人命名,它的身形健美,靠後肢奔跑和行走。冥河龍就像是一頭氣勢洶洶的小野豬,會用腦袋撞擊對它有威脅的動物,所以不要輕易招惹它哦。

三角龍

屬名:Triceratops

學名含義:長有三隻角的臉

體型特徵:體長9米,臀高3米,體重6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三角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腦袋上長有三根大角的三角龍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侏羅紀世界裡當然少不了它們啦。

圖註:三角龍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三角龍是馬什在1889年命名的,其巨大的帶著頭盾的腦袋和三根大角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角龍是角龍家族演化的終極產物,它們曾經與霸王龍生活在一起,兩個傢伙是一對生死冤家。當面對危險的時候,三角龍會晃動腦袋上的大角作為武器,成群的三角龍會用大角組成一堵牆來保護自己。最近的發現顯示在三角龍的臀部一帶長有長而尖的剛毛,這些剛毛的作用是保護它的大屁股!忘了告訴大家,雖然三角龍是植食性恐龍,但是它們的脾氣一點也不好,所以勸各位離成年三角龍遠一點。

中國角龍

屬名:Sinoceratops

學名含義:來自中國長角的臉

體型特徵:體長6米,臀高約2米,體重2至3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山東諸城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中國角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你仔細觀察《侏羅紀世界2》裡出現的角龍類,會發現除了特徵明顯的三角龍還有一種大型的角龍類,它就是來自中國的中國角龍。中國角龍的外形其他和三角龍差不多,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眼睛上方沒有兩根大角,頭盾邊緣的褶皺更加複雜。中國角龍是在山東省諸城市發現的,它可是北美洲之外發現的唯一一種大型角龍類,在世界上名氣還是很大的。電影中出現中國角龍或許是考慮到中國市場對於電影票房的巨大貢獻吧。

圖註:中國角龍復原圖,作者:趙闖

中國角龍在2010年由古生物學徐星等命名,屬於角龍家族中的尖角龍亞科。中國角龍或許與三角龍一樣,群居但是脾氣不好,所以怎麼對待三角龍就應該怎麼對待中國角龍。

似雞龍

屬名:Gallimimus

學名含義:雞的模仿者

體型特徵:體長4-6米,臀高約2米,體重4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亞洲中部

食性:雜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似雞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長著兩條大長腿的似雞龍是恐龍家族中的長跑健將,在《侏羅紀公園》中,一群高速奔跑的似雞龍向主人公跑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侏羅紀世界2》中,似雞龍依然會在屏幕前跑過來跑過去,但是不要指望它們成為主角哦。

圖註:《侏羅紀世界1》中的似雞龍,圖

似雞龍在1972年由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命名,這種恐龍長有鴕鳥一樣的體型,長長的脖子、長長的腿,瘦長的身體和尾巴。儘管似雞龍比較害羞而且不會主動攻擊其他動物,但是不要把它惹急了,因為它前肢上的爪子還是具有相當殺傷力的。

最後又是一種該死的人造恐龍:

狂盜龍

屬名:Indoraptor

學名含義:狂暴的盜賊

體型特徵:體長?,臀高?,體重?

生存年代:現代

生存地點:?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繼《侏羅紀世界》裡吳博士創造了暴虐龍之後,本著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精神,吳博士又搞出了狂盜龍這個怪物。在預告片裡大家肯定已經領教了這個怪物的恐怖啦,正片更可怕。不能劇透,關於這貨的資料我也不說了,說了也算是劇透,大家還是去電影院看吧。

除了上面介紹的恐龍,電影裡還有滄龍(Mosasaurus)和無齒翼龍(Pteranodon),不過它們不是恐龍!不是恐龍!不是恐龍!

好啦,我終於用這麼長的篇幅將《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恐龍都扒了一遍,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更快樂的觀影,祝各位觀影愉快啦!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大盤點,第七個是龍中哈士奇
    而該影片作為侏羅紀電影系列的第五部,相信大家也迫不及待的想前往電影院一睹為快,在這裡,我先帶大家了解下該電影中出現的各種恐龍,以便大家前往觀影的時候能有更好的體驗。1、霸王龍說到恐龍,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霸王龍,霸王龍又名「雷克斯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米-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
  • 美泰再曝17種新恐龍,《侏羅紀世界》劇集或出現帝王鱷魚、鯊齒龍
    而最重要的則是,主創透漏,這些恐龍中,有一些會出現在明年的《侏羅紀》衍生動畫劇集《侏羅紀世界:露營白堊紀》中,而《露營白堊紀》從目前來看,世界觀是設定在《侏羅紀世界》的世界觀當中的,這意味著,無論在這部動畫劇集中出現什麼新物種,在電影系列中也有可能會出現。這當然令人有了期待,說不定哪天就能在電影中看到下面這古生物了。
  • 《侏羅紀世界2》來襲 恐龍一聲吼,迎來票房高潮
    《侏羅紀世界2》中咆哮的恐龍。廣安門電影院市場企劃經理張淼介紹,他們影院一共7個影廳,在平時,一部重點影片會安排最大的500人廳再加一個幾十人的小廳,但這次《侏羅紀世界2》又加了兩到三個小廳,爭取2D、3D的中英文版本都能兼顧。   之所以看好該片的表現,張淼解釋,《侏羅紀世界2》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這部電影上映時正好趕上端午小長假,而且這幾天北京天氣不太好,經常有雨,所以很多家庭可能不選擇出遊。
  • 這些你都認識麼?《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侏羅紀公園》在1993年公映,全球共獲得9.7億美元,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這一記錄直到《鐵達尼號》時才被打破。之所以造成如此盛況,全因電影塑造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恐龍世界。
  • 《侏羅紀世界2》明日上映,介紹一種電影裡要出現的新恐龍
    《侏羅紀世界2》明日上映,介紹一種電影裡要出現的新恐龍2018年6月15日,電影《侏羅紀世界2》將在國內公映,恐龍迷們是不是已經按耐不住了呢?在新的電影中又會出現新的恐龍角色,這也是大家所期盼的。至少在電影預告片裡就出現了一條滿臉邪惡的新傢伙,它就是重爪龍,今天我就來把一把重爪龍。
  • 侏羅紀世界中潛藏的九大真相 恐龍的世界你不懂
    跑快一點霸王龍就吃不到你了恐龍電影中,沒有主角光環的人,只要入了小短手的眼,基本上是必掛無疑,而且還是花式掛法,這個不多說已有不少古生物學家蹦出來,稱電影中的恐龍造型在準確性上「倒退一大步」。比如翼手龍沒法像影片中那樣把人從地面上抓走;似雞龍的體型有誤,而且不應該有牙齒。幻想一下兩隻在打架的迅猛龍吧...你們表打了...打壞羽毛就不好看了...
  • 《侏羅紀世界3》終於來了!電影定名為「統治」,恐龍將蔓延地球
    僅僅發行一年後,就被環球影業和導演史蒂文·史匹柏盯上,在1993年~2001年期間拍攝成為了《侏羅紀公園》三部曲系列電影上映!而當時震驚眼球的「恐龍」出現在熒幕中,累計斬獲了20億美金的票房!只不過當時人們對恐龍的知識知之甚少,再加上《侏羅紀公園》的小說和電影並沒有像《人猿星球》、《猩球崛起》那樣鋪墊出更多科幻元素的世界觀,所以後續一度淪為了單純的「逃避恐龍追捕」的冒險片。這也使得2001年《侏羅紀公園3》以3億美金全球票房慘澹收尾後,電影IP被環球影業雪藏了整整14年的時間。一直到2015年的時候,才以《侏羅紀世界》這個名字重啟!
  • 侏羅紀世界1和2:失落的恐龍再次來襲,這裡是侏羅紀世界
    這是閒魚看完侏羅紀世界1和2之後的最深刻的感受,滿腦子都是一群恐龍的吼叫聲,真想對這群恐龍大哥說,大兄弟,咱能安靜點嗎?一直這麼吼著嗓子不累嗎?哈哈哈,以上純屬開個玩笑。看完兩部侏羅紀世界,閒魚覺得還是蠻過癮的,劇情蠻刺激的,略微驚悚卻不噁心人。雖然恐龍這個題材已經被玩了很長時間,拍出來的電影也是多不勝數,但是廣大觀眾至今還是沒覺得膩,比如閒魚。
  • 了解5部侏羅紀電影,這1篇就夠了
    《侏羅紀世界2》上映以後,很多小朋友表示自己年紀尚幼,不了解恐龍大片兒的陳年往事,哭著喊著要出一篇「全系列觀影指南」。好吧好吧,就我自己年紀大,你們都是小鮮肉,行了嗎?話說歲月真是殺豬刀。距離1993年《侏羅紀公園》上映,至今已有25年了。25年是什麼概念?
  • 《侏羅紀世界2》恐龍戰鬥力排行榜top5,「鐵頭功龍」上榜!
    《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恐龍,品種也非常多,有的僅僅只是一閃而過,有的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都知道恐龍分為食肉恐龍跟食草恐龍兩種,破壞力也不同,在電影中就有幾隻讓我們難以忘懷,下面隨著小編來盤點一下《侏羅紀世界2》中5種戰鬥力最強恐龍。
  • 完美視點 | 恐龍粉眼中的《侏羅紀世界2》
    下面就從我這個老粉眼中,談談這一部《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恐龍種類和生存設定~~首先是電影的logo,我們發現這個繼承了老版「侏羅紀公園」的恐龍世界的標牌又碎了……正如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2》與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差別,這當然是表示公園再次成為一片廢墟了,真是替反反覆覆建造公園的人們感到無力,造個恐龍公園,每次都因為小疏忽,說壞就壞。
  • 《侏羅紀世界2》最呆笨的7種恐龍,趕不上船的腕龍只排第二!
    今天卦姐就帶大家看看《侏羅紀世界2》最呆笨的7種恐龍,沒趕上船的腕龍也榜上有名哦!7、三角龍《侏羅紀世界2》最呆笨的種恐龍中三角龍排名第7。其實三角龍擁有食草恐龍中比較高的智商。其智力水平僅在冥河龍之下。但三角龍卻有著與食草恐龍不相符的壞脾氣。主要表現在三角龍從來不害怕戰鬥。而在《侏羅紀世界2》和老版的《侏羅紀公園》中都有三角龍的身影。
  • 侏羅紀系列電影裡恐龍那麼多,你叫得出名字嗎?
    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你看了嗎?雖然劇情套路感滿滿,但在特效的加持下,該片可能不失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劇情驚險之餘不忘溫情元素,尤其是一隻叫blue(布魯)的恐龍,和主角的互動有愛。被認為是萌系擔當的「blue」。
  • 《侏羅紀世界2》:拯救暴虐恐龍反被追殺?侏羅紀系列帶你看個夠
    在人類誕生以前,生活在地球上並成為霸主的是一種外型略微猙獰的生物——恐龍。對於這種史前巨物,人們和科學家都展開過眾多聯想,著名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就執導過一個以恐龍為主題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此系列電影一經上映就大獲成功,火爆全球,更獲得了諸多獎項。
  • 《侏羅紀》系列電影恐龍圖鑑手冊 電影重現消失巨獸
    又名暴龍,字面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恐龍之一,最長可達14.6米,身高超過5米,體重14.85噸。作為整個《侏羅紀》系列裡最著名的恐龍,霸王龍可謂亦善亦惡,既大鬧城市吞噬人命,也數次拯救主角於險境,是當之無愧的霸氣王者。在《侏羅紀》系列電影中絕對是電影高潮的主角擔當。第一集中追著主角們滿場跑,秒滅迅猛龍,第二集將費城攪得天翻地覆,第三集雄性霸王龍在與棘背龍的戰鬥中死亡,最新《侏羅紀世界》雌性龍將會登場虐殺混血暴虐龍。
  • 《侏羅紀世界2》首映人與恐龍就像"父親與兒子"
    2015年《侏羅紀世界》在內地上映時,首周5天便拿下6.14億元票房,上映5周,總共收穫14.2億元票房。時隔三年,《侏羅紀世界2》也要上映了,將於6月15日登陸內地院線,比北美提前一周,可見片方信心十足。5月30日,影片在上海舉行首映式,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主演克裡斯·帕拉特、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攜手出席。
  • 「侏羅紀世界」的恐龍都有啥?
    這些龐然大物在2億1千萬年前統治地球時,人類還未出現。這種並不存在在人類記憶中的生物如今已經人盡皆知,除了生物學家、考古學者們的發現和科普外,好萊塢電影更讓我們對它們有了最直接的認識,這要歸功於《侏羅紀公園》系列。   如今《侏羅紀世界2》即將再次與觀眾見面,時光君將為你科普在這部新片中登場的恐龍們。
  • 侏羅紀世界2霸氣歸來,這三款遊戲帶你走進恐龍世界
    隨著暑期檔的到來,明天就要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掀起恐龍熱潮。說起恐龍,如今的遊戲界也少不了它們的身影。首屈一指的《方舟:生存進化》不用多說,借同名電影之勢登上Steam的《侏羅紀世界》也頗受關注,還有《方塊方舟》、《the ilse》、《恐龍危機》等諸多遊戲,下面就盤點一下近期熱門的恐龍遊戲。1、方塊方舟《方塊方舟》一款開放式體素沙盒生存遊戲。
  • 恐龍統治地球?《侏羅紀世界2》懸而未決的8個重要問題
    至今已有25個年頭的侏羅紀公園系列今年迎來了第五部《侏羅紀世界2》, 該系列獨特的創意概念到現在已經有點單薄了。令人討厭的人物角色, 電影後半部分的倉促廉價, 以及對前幾部電影經典場景的強硬複製等等,一系列問題拖累著《侏羅紀世界2》。最讓人吃驚的是, 《侏羅紀世界2》是整個系列中第一部直接擺明要拍續集的電影。
  • 《侏羅紀世界》恐龍戰鬥力排名一覽
    經典恐龍題材電影「侏羅紀」最新力作火爆熱映中,不知道小夥伴們都看沒有呢,而近日,侏羅紀世界同名手遊公測ing,各類恐龍再次成為觀眾熱議焦點!這一次,你以為又是霸王龍一枝獨秀?NO、NO、NO!全新登場的基因雜交暴虐霸王龍、神出鬼沒的海底巨獸滄龍,都將徹底革新你的恐龍世界觀!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覽《侏羅紀世界》中的恐龍戰力TO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