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著預備出測評的AJ34 Low去球館打球,純白,不花哨,再配上雙深色的耐克精英襪。
個人認為這算是比較低調的裝扮了。
在場邊等著下一輪上場,結果聽到對面小夥伴在那兒嘟囔:
「下一隊是群裝備黨,乾死他們。」
聽到這套說辭的我一臉懵逼,裝備黨??
我們妹帶護臂護膝護具全套,也妹穿球衣啥的咯,咋就裝備黨了?
然後低頭看了下自個兒隊的球鞋:
Nike LeBron 17 Low
Anta KT5 Low
LiNing 全城8 V2
Air Jordan 34 Low
都是近期出的新款,哦......
可能在他們看來:
上腳當季新款球鞋,就屬於裝備黨的範疇。
再加上髮際線的問題,頭帶不離身的我,被貼上」裝備黨「的標籤,貌似也說得通了。
我個人印象裡的裝備黨:
球星球衣是必備的;
然後護臂這種惹眼的東西必須來一副;
專業護膝得戴好;
騷氣的Stance球襪;
最後來一雙帥氣的球鞋。
配上這身裝備去打野球,不僅會成為全場焦點,還會成為被重點針對的對象。
因為在大眾眼中,
裝備黨更多是在「顯擺」和「炫耀」。
沒點本事還一身「貴重物品」,
被針對,可以理解。
想要獲得尊重,實力是在球場證明自己的唯一方式。
若空有一身裝備附身,也別怪別人會唾棄你。
當然,我相信群體中也不乏單純喜愛球鞋,而非純正籃球愛好者的球友:
他們對鞋的熱愛,遠高於對籃球的熱愛。
就像那些愛好跑車的小夥伴:
他們不一定有做賽車手的想法,但他們對於賽車的渴望和追求完全不輸那些專業選手。
沒開賽車的能力,並不影響他們做著賽車夢。
可能他駕照剛到手不到一年,但天天踩著油門「嗡嗡嗡」的快感,能引起周邊人的注意的那一刻,對他來說就已經成功了。
即使在同一片跑道上,
大家所追求的結果並不相同。
就像有些人打職業是為了熱愛而投入,有些打職業是為了薪水而付出。
熱愛為主的人往往更有機會奪冠,而只是為了薪水而動身的球員則很難打出名堂。
有意思的是,因熱愛投入比賽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高薪,即使那不是它的首要目標。
上場的目的就是要贏,贏得越多,代表越有實力,自然就掙的越多。
為什麼喬丹和科比值得尊敬?
因為他們都是渴望贏球的人。
對比賽和對競技抱以更高尊重的人,理應獲更高的回報。
如果「裝備黨」們的實力不會給人一種:
「他浪費了這身裝備」的印象,那自然地,他們會在後期贏回那份尊重。
熱愛球鞋沒錯,熱愛跑車也沒錯,但想讓周圍人認可你的熱愛,對球場和賽道最基本的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吳亦凡與說唱一樣,我願意相信凡哥是真的熱愛說唱音樂,但自己的實力如果達不到優質Rapper的級別,那也別怪周遭人對你的實力指指點點。
對「裝備黨」有意見或許是種偏見
但能督促你變得更好
我覺得這不失是一種變向的「鼓勵」
鼓勵你變得更好
鼓勵你去超越自己
你是怎麼定義「裝備黨」的?
你認為「裝備黨」應該背負異樣的眼光嗎?
*部分素材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