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太美了!這是一趟不錯的旅程。」11月13日至15日,來自馬爾他、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奧地利、葡萄牙、瑞典、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塞爾維亞等9個國家的13名歐洲國家駐華使節團一行,對梅州進行了為期3天的考察訪問。
在梅期間,他們深入到梅江、梅縣、五華、興寧等地,走鄉村、賞美景、嘗美食、訪古蹟,品味客家文化,享受綠色生態,感受長壽奧秘,謀求務實合作,共享發展機遇。他們紛紛點讚梅州,處處綠水青山,家家安居樂業,人人樂在其中,是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融合的樣板城市。希望未來雙方能進一步增進友誼、加強交流合作。
一睹美麗鄉村風貌
感受脫貧攻堅成果
使節團首站來到了梅縣區丙村鎮蘆陵村,實地參觀了村內的黨群服務中心、衛生站、老人活動中心等公共基礎設施,聽取該村在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的經驗介紹,對「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目標、「河長制」「湖長制」管理體系等饒有興趣。
考察團參觀考察了農旅相融合的梅縣區丙村鎮蘆陵村。
「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把土地變股份、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不僅給農民群眾帶來就業和收入,更是增強農民的歸屬感,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這為世界減貧事業積累了寶貴經驗。」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說。
使節團一行還隨機走進蘆陵村村民李玉雲的家中。在李玉雲的家裡,囤滿了柚子、香蕉、蜂蜜,庭院外曬滿了黃豆、黑豆、花生,一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到這一幕,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塞利姆·貝洛爾塔亞豎起了大拇指。他說,此次梅州行,讓他全方位、多角度地認識廣東、了解廣東。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基礎設施完善、發展前景廣闊,相對落後的農村一樣可以過得衣食無憂、休閒自在。
興寧市「兩鎮五村」鄉村振興示範片區。
丙村鎮蘆陵村的發展只是我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手抓」的縮影。在興寧市「兩鎮五村」鄉村振興示範片區,麻嶺河溪水潺潺、綠意盎然,構起一條山水相融、景色怡人的生態景觀帶,讓不少駐華大使掏出手機拍下這一美景,直呼「風景如畫」。
考察團一行在興寧磐安圍考察。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梅州53593戶146039名建檔立卡相對貧困人口100%達到脫貧退出標準,全市349條省定相對貧困村100%達到退出標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間,梅州上下同心協力、頑強奮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今後一段時間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明確方向,譜寫了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的新藍圖。此次組織使節團來廣東、來梅州,是為了讓使節團成員感受中國改革發展成果的同時,了解中國對於農村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領略秀美山水魅力
體驗獨特客家文化
近年來,梅州依託優良生態、富硒帶、長壽鄉的優勢,不斷發展大農業、大健康、大文旅等綠色富民產業,壯大大米、柚類、茶葉、臍橙等特色產業,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爭當生態發展區建設先行示範市。同時,不斷挖掘底蘊深厚的客家文化資源,大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考察團在雁南飛茶田考察,工作人員的客家山歌獲全場稱讚。
在雁南飛茶田內,使節團成員近距離領略了千畝茶園的風光,親自體驗品茶、制茶、茶加工等一系列茶文化樂趣。「雁南飛茶園是一個融茶葉生產和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區,在廣東省甚至全國都可能是佼佼者、排頭兵。」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杜尚·貝拉說,他所在的國家是森林覆蓋率特別高,但對於梅州74.35%森林覆蓋率的成績表示十分震驚。他覺得,梅州要繼續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
考察團在中國客家博物館參觀考察,了解客家文化。
談及對梅州的印象,第一次到梅州的吳紅波表示,梅州是華僑之鄉、文化之鄉,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衍播四海,也是葉帥的故鄉,湧現了中國兩院院士37名、大學校長340多名、將軍540多名。「通過看展覽、訪客家圍龍屋……梅州給我的印象更深了。」吳紅波說,梅州因地制宜,利用山多、水多、生態好等自然資源優勢,打造文旅融合發展,像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雁南飛茶田……都是踐行「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共敘友誼覓商機
同謀發展話未來
歐洲國家駐華使節團參訪了在梅州發展的外資企業。使節團走進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的營商環境、生產研發、市場營銷等情況。據了解,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是德國BPW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生產經營各種規格型號的BPW剛性懸掛車軸及空氣懸掛車軸。
考察團在BPW(車軸)梅州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考察。
「這次使節團到公司考察,為我們提供一次展示梅州營商環境,以及德國企業在梅州發展情況的機會。」 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阮茂表示,接下來,將以此次參訪為契機,加強與歐洲國家機構的溝通交流,吸引更多歐洲國家的企業來梅州投資,為梅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梅州與歐洲國家一直有著良好的交流基礎。鴉片戰爭之後,瑞士傳教士畢安、邊德志受基督教巴色差會派遣來華,將現代足球帶進五華元坑,使元坑成為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近年來,梅州與歐洲國家在足球訓練、人才培養和輸送、賽事交流等方面也有著密切聯繫。
五華縣橫陂足球小鎮是以「足球」命名的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集研發服務、體育用品及周邊衍生品製造、體育集訓、體育賽事、旅遊度假等功能一體。
在參觀完全國唯一一個以「足球」為特色的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五華縣國家運動休閒(足球)特色小鎮,塞利姆·貝洛爾塔亞十分驚訝,他說,沒想到五華有著濃厚的足球氛圍,小鎮內完善的設施為年輕的足球學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他覺得,足球已經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一項產業,更是國家交流合作的載體。希望接下來能與梅州在足球上有更深層次的交流。
考察團一行在五華縣國家運動休閒(足球)特色小鎮考察時感受梅州的足球文化、足球氣氛。
此次外交部邀請歐洲國家駐華使節團來梅參訪,不僅是對梅州改革開放、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對外展示梅州改革開放成果、樹立梅州好形象的一次機會,對我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溝通聯繫和推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利用華僑之鄉、世界客都的優勢,積極發揮外事部門職能作用,統籌我市重點僑鄉、歷史文化和產業發展等優勢資源,著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市委外辦主任房科輝說,一是積極拓展友好城市關係,努力擴大梅州國際「朋友圈」。二是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互補性強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世界各地客屬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推動梅州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三是圍繞梅州創建足球特區發展規劃,推動加大有關部門與國外知名足球城市對外交往力度,全力服務梅州推進足球特區創建。四是加強對外宣傳工作,大力實施「三好一正」工程,推動有關部門加大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力度,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梅州故事,推動優秀客家文化走向世界,樹立梅州好形象。
編輯:古九平
【來源:掌上梅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