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汽車訊就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東風公司和裕隆或已達成共識。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由於整體車市大環境不太理想,裕隆集團籌劃新一輪縮減開支和轉型計劃,而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是該計劃的一部分。
據報導,裕隆和東風公司就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已達成公司共識,目前正就具體細節在討論評估中。
財經網汽車就此事採訪了東風公司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覆。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裕隆成立於2010年底,兩大股東東風公司和裕隆集團各持股50%,總投資規模34億元。東風裕隆生產基地位於杭州,一期規劃年產能24萬輛,一期一階段年產能為12萬輛產能,並配套年產能20萬臺的發動機廠和汽車研發中心。該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銷售納智捷品牌產品。
成立初期,納智捷因抓住了自主和合資品牌之間的價格空檔,銷量增長較快。納智捷2013年銷量為3.2萬輛,到2015年升至6.04萬輛。
但此後由於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納智捷銷量連年下跌。到2019年,納智捷全年銷量僅為1000多臺,產品口碑下滑嚴重。
因銷量慘澹,東風裕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東風公司在2017年進行業務戰略調整時,將其管理層撤出東風裕隆,僅作為東風裕隆投資方參與運營。東風公司2018年發布的全新品牌戰略中,也未包括東風裕隆的規劃。
不過,納智捷仍試圖自救,於去年年底推出了全新中型SUV URX。
但值得注意的是,URX僅滿足國五排放標準。而在6、7月份國內車市經歷一波「國五車型清庫」,主流市場已經全面切換到「國六」車型。可見,URX難以滿足主流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財經網汽車發現,納智捷目前在售的幾款車型,都只滿足國五標準。
另外,URX的最大賣點——ARD增擴實景抬頭顯示屏,雖是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但根據某品牌智能網聯研究員的說法,「現在ARHUD並不是很成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根據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他認為ARD在自動駕駛到來之後,也會隨之逐漸消亡。
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曾表示,納智捷這類品牌逆風翻盤的機率不太大。「(納智捷)以不到1萬輛的銷量,無法支撐龐大的研發費用,研發沒有錢,就沒有好產品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從納智捷當前的銷量數據,以及兩大股東的決策來看,東風裕隆退出大陸市場或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