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木牘|您有一封來自秦朝的家書

2021-01-07 探墨藝術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考古發掘中,一封木牘家書混同律法竹簡呈現在世人眼前。

這是一封來自秦朝的家書,主人公是名為「黑夫」與「驚」的兩兄弟。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翦與楚國戰於淮陽,黑夫與驚也在隨行軍士之列。行軍途中,他們給留守家中的大哥「衷」寄去了一封信。

黑夫木牘,睡虎地秦墓出土,

兩件計527字,中國迄今最早的家書實物。

「二月辛巳,黑夫、驚敢再拜問衷,母毋恙也?黑夫、驚毋恙也。前日黑夫與驚別,今復會矣。」

今天是二月辛巳日。黑夫和驚恭祝大哥安好。母親身體還好吧?我們兄弟倆都挺好的。前幾天,我們兩個因為作戰沒在一起,今天終於又見面了。

「驚敢大心問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內同……以衷,母力毋恙也?與從軍,與黑夫居,皆毋恙也……」

驚現在大膽問候大哥,母親的身體好嗎?家裡內外有賴大哥操勞,母親過得可好?自隨軍出徵以來,我和黑夫住在一起,我們都很好。

看到這裡有沒有感覺到熟悉?這封2200年以前的家書,信首寫日期、問候家中長輩,也說明自己的狀況,和如今的信件結構如此相似。沿襲了兩千多年的家書,展現的是人們對於家人相似的關切。

秦 軍吏形象

「黑夫寄益就書曰: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節(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以為襌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以)錢來,黑夫自以布此。」

黑夫寫信來的目的,是請家裡趕緊給我們送點錢來,再讓母親做幾件夏天穿的衣服送來。收到此信,請母親留意安陸的絲布價錢,如果不貴一定要給我們做好夏衣,連錢共同送來。要是絲布貴的話,就把送錢來,我們在這邊買布做夏衣。

戰國 舞人動物紋錦(局部)

「……錢衣,願母幸遣錢五六百,布謹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錢矣,室弗遺,即死矣。急急急。」

錢、衣服的事,希望母親寄五六百來。布要挑選耐磨的,至少二丈五尺……我們借垣柏的錢都用光了,家裡要是再不寄錢來,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

問候過了家裡人,緊接著就是寫信的要緊事了。錢啊,沒錢啦!要生活費的既視感撲面而來。

秦 半兩錢

說到士兵的錢、衣之事,就不得不提秦國的兵役政策。

戰國時期,變法後的秦國在民役上的繁重度堪稱七國之最,《漢書》有載,秦「力役三十倍於古」,兵役方面更是嚴苛——普通民眾的服役年齡在17到60歲,必要時如長平之戰放寬到15歲,服役年限視國家徵戰需要而定。徵戰時,士兵需要自備戰衣錢糧,這也是黑夫與驚在徵戰途中向家裡要錢和衣物的由來。

秦 中級鎧甲軍吏俑

「黑夫等直佐淮陽,攻反城久,傷未可智(知)也,願母遺黑夫用勿少。書到皆為報,報必言相家爵來未來,告黑夫其未來狀。聞王得苟得……」

我們就要開始攻打淮陽了,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意外,請母親送給我們的錢不要太少。收到信後要回復我,告訴我官府有沒有把授爵的文書送到,如果沒到也請告知情況。大王說過軍中立功的文件不會遲誤……

秦國兵役嚴苛,相對的,其軍功制度也相當優厚。秦國士兵殺敵立功便可取得爵位、田地等獎賞,戰死的士兵家庭也會有豐厚的撫恤金,就當時秦國的整體制度而言,兵役立功是普通民眾身份上升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正是這樣的兵役制度,戰國時期秦國才能常年徵戰而國不傾。

秦 將軍俑

「驚多問新負(婦)、妴(婉)皆得毋恙也?……聞新地城多空不實者,且令故民有為不如令者實……為驚祠祀,若大發(廢)毀,以驚居反城中故。驚敢大心問姑秭(姐),姑秭(姐)子彥得毋恙……?新地入盜,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

驚很惦念新媳婦和婉兒,她們都好嗎?……聽說新地城中的百姓大都逃空啦,而且讓這些原住民幹什麼他們也真的不聽招呼。……為我求神祭拜的時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籤,那只是因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緣故,別想多了。問候姑姑,她和她兒子彥還好吧?新地城中有盜賊蜂擁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裡。急急急。

秦始皇陵 兵馬俑坑

訴說徵戰近況,掛念家中妻女,問候相好的親戚朋友,囑咐家人避開動亂之地,末尾甚至再次催促了寄錢。這樣一封家書,語言親切家常,是無數普通人的縮影。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它也是特殊。它是一個普通士兵對戰爭直觀的感受,是秦楚戰爭的一點縮影,是秦國兵役制度直接體現,也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社會關係的表達。

參考文獻:

黃盛璋,雲夢秦墓兩封家信中有關歷史地理的問題

屈建軍,秦國兵役徭役制度試探

馮龍飛,戰國中期秦國的軍制變革

相關焦點

  • 一封家書丨讓我們成為彼此的英雄
    動動手指就能發送信息的時代,你還會寫家書嗎?一支筆,一張紙,一盞燈,伏於案臺,待四下寂靜、無人叨擾,打開被包裹的心事,想像著Ta就坐在身旁,任憑想說的話,從筆尖到紙面,直抵內心。見字如面,紙短情長。一封封家書記錄下真切的遊子心聲,記錄下厚重的愛和牽掛,記錄下鮮活的人生故事和時代場景,記錄下這個社會的脈搏與溫度……飛越萬水千山,於經年時光中成為永恆。家書的意義不只於此。抗疫的號角吹響,一封家書抵萬金。
  • 讓人看哭的兩封2000年前的家書,透露出秦朝軍隊打勝仗的秘密
    1975年,考古學家在湖北雲夢一處距今2200年前簡陋的秦朝墓穴裡(睡虎地4號墓),發現了兩封木牘家書。這位墓主人叫做衷,身邊的兩封信是在外當兵的弟弟黑夫和驚寫給他的。二人來信的主旨很明確,希望家裡趕快寄些錢過來,而且天氣轉熱,哥倆還穿著棉衣都快捂出痱子來了,他們催促母親趕快給自己做幾件夏裝。
  • 「一封家書」王怡然:「媽媽您在疫區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劉娟報導 「媽媽,您去湖北已經六天了,您知道我多想你嗎?」打開信,想念便隨著文字湧現。這是環城南路小學三年級一班的王怡然寫給媽媽的一封「家書」,向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媽媽訴說思念。「您看著我們,猶豫了好久,可最後還是遞交了申請書。」王怡然的媽媽李飛亞是衡陽市中醫院消化內科的一名護士,除夕時,向醫院報名加入支援湖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小組,如今她母親一直奮戰在湖北黃岡抗疫一線。「我不知道飯菜是什麼滋味,電視中春節聯歡晚會歡聲笑語不斷,可我絲毫沒有過年的喜悅感。」
  • 椿萱茂心懷感恩做養老,一封家書讓這個感恩節暖意盎然
    (原標題:椿萱茂心懷感恩做養老,一封家書讓這個感恩節暖意盎然) 有人說
  • 【一封家書】情真意切!寧鄉一女黨委書記寫的這封信火了!
    【一封家書】情真意切!寧鄉一女黨委書記寫的這封信火了!近日一封特殊的家書在寧鄉市壩塘鎮群眾的朋友圈裡廣為流傳溫暖著被烏雲籠罩著的父老鄉親的心寫這封家書的是壩塘鎮黨委書記田奇暉疫情發生以來,田奇暉一直堅守在阻擊疫情第一線,帶領鎮村幹部走村串戶
  • 遼寧中醫藥大學:2020級新生一封家書寄真情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為引導大學生注重「傳家風,講家事,愛家人」,增強「家國情懷,忠孝思想」意識,從今年10月底開始,遼寧中醫藥大學在2020級新生中開展「語從信出,恩從心湧」一封家書寄真情活動。
  • 鴻茅藥酒結緣《一封家書》,品讀中國故事,品味中國文化
    齊魯網2月9日訊 山東電視影視頻道 2018-02-09 17:57:23辛凱給觀眾的一封回信很多觀眾看了我們的《一封家書》節目了解到鴻茅藥酒古法炮製精工取繁已有數百年傳承他們會打電話或者發微信甚至寫信問鴻茅藥酒的製作工藝
  • 一封「家書」,助力企業應對公共危機事件
    疫情暴發時,南存輝、倪良正等知名浙商給員工們寫了封「家書(信)」,員工們看完士氣大增,直接幫助企業化危為機。如此重要的一封「家書」,該展現出哪些正能量?所以,一些企業家在面對危機事件時會發布公開信,如非典疫情期間,魯冠球、馬雲等企業家都曾給企業員工寫「家書(信)」,展現個人和企業的態度和舉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並非每一封「家書」都可以達意,一些家書還可能蘊含不必要的疑惑和猜想,甚至造成言多必失的隱患。那麼,一封「家書」該展現出哪些正能量的要義?
  • 濱州籍抗美援朝烈士李仕泉最後一封家書:穿越時空的錚錚誓言
    濱州高新區福生小學教師張金光激動地讀著一封泛黃的家書。「這是我爺爺李仕泉烈士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前夕寫的家書!這是他老人家最後一封家書。」張金光動情地說道。「事因公曆十月,我就離了八連,奉命調九連工作了,又加部隊轉移,如果家中來信也會遺失,現在我在東北,擔負抗美援朝的任務,我是萬分的高興……」這是李仕泉在最後一封家書中說的話,至今讀來,紙面上流淌著豪情壯志和赤膽忠誠。面對世界上最最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他因有機會上戰場為國殺敵而感到高興,年輕的濱州子弟發出了迎難而上的誓言,吹響了前進的號角。
  •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2020-12-03 09: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年度最有愛家書:Hey,宋小妞,我想對你說……
    如果說以上這些話是你的爸爸寫給你的,我想應該也會有很多人相信吧?其實這三段話出自於一封名叫《致女兒書:親愛的宋小妞》的家書,記錄的是一位男子在尚未為人父之時寫給未來女兒的話。這封家書被譽為「豆瓣網2012年度最有愛家書」。而寫出這樣一封「年度最有愛家書」的,就是咱們的青島小夥兒——宋小君。宋小君,著名作家,詩人,編劇。
  • 8本穿越到秦朝的小說,首推《秦吏》,看秦王掃六合,爭霸天下
    黑夫只想笑問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南取百越,北卻匈奴,氐羌西遁,樓船東渡。六合之內,皇帝之土。在他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將分。身為秦吏,又當如何抉擇,是推波助瀾,還是力挽狂瀾?點評:《秦吏》應該是今年最火的一本歷史書了,同時也是作者七月新番的成神作。
  • 燕京理工學院感恩教育舉辦二十屆 「一封家書」寫了十五載
    12月7日,燕京理工學院以「戰疫 感恩 逐夢」為主題的第二十屆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2020級新生一封家書活動舉行。橫豎撇捺愛滿頁,斟字酌句情意濃。2005年建校起,「一封家書」就成為燕京理工學院新生入學「必修課」,成為學校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的特色內容。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朱雷介紹,書信承載著中國人鄭重而真摯的情感,家書是其中最特殊的一種,可以更為充分的表達孩子對父母的敬愛,呈現血濃於水的親情。隨著時代的發展,同學們寫完書信後即可上傳到「一封家書」線上分享庫,形成自己的專屬家書分享給父母。
  • 有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請您及時查收!
    有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請您及時查收!菊地裕太郎在感謝信中說:「今天,當全球正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的陰霾中時,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來自貴會許海霞律師捐贈的裝滿口罩的包裹完好無損地送抵了位於東京的日本辯護士(律師)聯合會。」與此同時,上海瑾之潤申達律師事務所許海霞律師也收到了菊地裕太郎會長的感謝信。
  • 前線家書|蘇佳佳:等春天,我回家,給您種上向日葵
    支援工作越來越順暢從容,對家的思念越發的厚重,在抵達武漢的整好一個月的這天,醫療隊員寫下一封家書,素紙一張,筆尖流轉,平時沒有說過的話傾瀉而出。春天就要來了,你們一定要平安凱旋。來自綏陽縣人民醫院護士蘇佳佳的一封家書我最親愛的奶奶:您好!
  • 有烽無煙的二月 一封漂洋過海的家書溫暖了一城人
    大益陽客戶端訊(通訊員 尹文錦 賈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當桃江縣人民萬眾一心阻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時,2月5日,一封飄揚過海的家書不僅溫暖了一家人,更是溫暖了一群人。這封寫給家鄉兒子的信,字字句句樸實無華,卻最是扣人心扉。
  • 一封無法寄出的家書
    又是一年清明時,在休息間隙,鄧梓俞給父親寫了一封無法寄出的家書。爸爸:您好!又快清明了,往年這個時候,媽媽會領著我,帶上一束美麗的菊花去看您,但是今年,我們要失約了,我剛剛從隔離點回來,此刻我正和我的同事們在抗擊疫情,保衛武漢。
  • 【中林分享】一封真摯的家書,敦敦教誨讓我們感受成長!
    【分享視頻】一封真摯的家書對兒子的敦敦教誨字裡行間都是愛這是來自新疆觀自在第五期學員宋德富你擁有著父親對你全部的愛那麼把這些箴言好好的珍藏在心裡並且勇敢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懼風雨因為心中有愛宋德富家書林文淵父親通過這套手法調理康復後,同時1000多位的糖尿病患者也接受這套手法調理,我們發現除血糖有明顯改善外,各種各樣的亞健康也都得到極大的改善,諸如高血壓、高血脂、月經不調、肩頸痛、失眠、頻繁起夜、手腳冰涼等等。實證了萬病源於堵,疏通萬病消。        中林點筋純手法調理是自然、根本、安全、經濟、簡單卻非常有效的養生調理方法。
  • 「你好,警察節」一封家書——範靜彥
    1一封家書,輕輕提筆橫豎撇捺間透露著對子女的掛念待到拆開信封時映入眼帘的只有濃濃的愛和牽絆親愛的女兒: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你們已經長大,自從你們的生命誕生起,你們就時刻牽動著爸爸媽媽的心,你們成長至今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