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氏風採丨河南修武縣仝氏族人仝真真散文欣賞《逆流》

2021-02-22 仝氏宗族

仝姓在中國姓氏中是小姓,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統計的全國前五百個姓氏中的排序為第478位,人口總數百萬,屬於較小的姓氏,但自古以來,仝氏族人英才輩出,或為武將保家衛國,或為文人著書立說,為仝氏宗族的發揚光大做著貢獻。

本次分享展示河南修武縣仝氏族人仝真真的散文作品。

【作者簡介】

        仝真真,河南省修武縣人。1983年生,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焦作文學》編輯。在《短篇小說》、《奔流》、《牡丹》、《鐵觀音》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中短篇小說若干,作品入選2015年《河南省文學作品選》、獲得首屆「奔流文學獎」新秀獎。

其個人原創訂閱號童言錦瑟,掃描即可關注。   

  【寫作觀】

文學不僅給了我最安靜的海,同時也給了我最狂暴的風,無論年華新舊,境遇泰否,我都會以最大的熱情冷靜地寫下去。

《逆流》

 ◆ ◆

文丨仝真真

我長得既不像我媽,也不像我爸。我媽矮個子,白皮膚,大眼,小嘴,黑頭髮,一套傳統美女的基因全給了我大姐。大姐是美人坯子,得天獨厚,無可挑剔。我爸高個子,小眼睛,黃皮膚,闊嘴,吃飯吧唧嘴,喝酒二兩倒,這套毫無優勢的基因,二姐也瘸子挑將軍地撿了那麼一兩樣。唯獨我既不像我媽,也不像我爸地讓人猜測著,等到春節祭祖,祖宗牌位,遺像擺出來時,一眼看出我長得像誰的人眼中的驚喜一閃,瞬間又被強壓下去了。

沒錯,我長得像奶奶,那個連她親生兒子也不願多提,想永久忘記的女人。

我三四歲時,她就沒了,理論上我該對她毫無印象的,然而我卻記住了一些細節,並且清晰可感。發黃的繡花白布門帘,剛學會走路的我,她在門帘那邊學貓叫,門帘被風吹開,縫隙裡一個梳著髻子細瘦修長的身影在窗邊抽著旱菸袋。如果剛學會走路,那我應該不到兩歲,那時能有記憶於理不合,但作為第三個在場方,我媽證實了這個場景的真實性。這是我與她最直接的一次聯繫,雖然隔著門帘我看不清她的臉,然而這是唯一一次與她在同一空間時間的共存。

我一天天長著,天性撲朔,然而父親按著他的心意去補救他沒有男丁的缺憾,他一心一意把我往勇猛男子的方向引導:做粗重力氣活,爭強好勝,忽略吃穿,發不過耳……似乎我也不負眾望地在質樸勤勞、果敢堅強的大道上勇往直前。然而,所有這些刻意的規劃與引導,不過是命運這風高浪急無涯瀚海上的一次徒勞逆轉,落葉上的螻蟻再怎樣奮力逆轉,也不過是在漩渦裡兜轉一圈再順流而下而已。

二十歲那年,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浩劫」,至少那時對我來說是一場浩劫。這件事如同一個契機一般粗暴剝落表象,迅速暴露事物的本質,或許契機一直都等在那裡伺機而動。我迅速變化,宛如重生。首先是在身體上,原本豐滿結實的身體在一個月內變得細瘦削利,圓圓的臉也變得稜角分明,眼睛就開始顯得狹長,眼球深深地嵌在其中。隨之改變的是性格,一開始的拘謹、羞怯忽然成為一種無畏、隨性。原本誠懇單純的臉孔會隨時被突如其來的輕蔑佔據,連笑的時候,輕蔑也會不經意爬上嘴角。我開始學會用迷戀來代替喜歡,對一件事物可以刨根問底地糾纏咀嚼,傾盡全力,縱情享樂,這其中尤以能麻醉神經的事物為最:煙、酒、茶、咖啡、書、失蹤……等我穿戴得拖拖拉拉,披著散亂過肩長發回到家時,嚇壞了父母。

之後,我從母親嘴裡斷斷續續、零零散散知道一些奶奶的事。她是爺爺的第四個老婆,她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神漢,據說能讓石磙打架,能讓牙痛、蛇蠍蟄咬不藥而愈,後來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她成分不好,又不能積極與父親劃清界限,父親死後她便跟著兄嫂過活,並無人顧及她的前途,被忽略一般。直到她忽然錯過適婚年齡,成為大齡女子,家裡人才覺察出她的多餘和存在。於是,她成了長她十歲的爺爺的第四任老婆。

我爺爺那時在牲口市當行,做的是袖口裡叫價的行當,手裡見天攥著一條熟皮鞭,好勇鬥狠,酗酒打老婆,是十裡八鄉都知道的流氓。婚後她也像爺爺的前三個老婆一般日日挨打,只是她並不像她們一般低眉順眼,期期艾艾,她骨子裡的傲慢從那雙從未正眼看過他的眼睛裡洩露出來,眼睛狹長如刀,眼神薄利似刃。

想必她嫁過來之前對爺爺的事也是有所耳聞,只是無可奈何、隨波逐流而已。爺爺在她之前有過三個女人,均是香消玉殞。第一個老婆,是李村的女子,性格溫婉,甚至懦弱,據說是被爺爺吊打後的恐嚇嚇住了,沒幾天就高燒不止滿嘴胡話地去了,並未留下一男半女;第二個老婆,是範莊的女子,潑辣靈巧,據說爺爺是極為中意的,可是沒多久就得了邪症去了;之後再沒女子願意嫁過來,太爺爺只得花了四袋糧食,一隻羊換了羅鍋家的女子。羅鍋雖然窩囊,羅鍋家的女子卻最有主意,沒幾天就跑了個沒影。至此,村子裡都說爺爺命硬,平凡女子是熬不住的,爺爺也因此得了個綽號——鐵妞。

人生從來就是一場逆流,用活的方式從生走向死。即使奶奶知曉這些,她又能如何?她來這裡時就該是已經把自己殺死了。她容貌並不美麗,或者說,並非符合當時傳統意義上的審美,她的眼眉狹長,鼻梁高挺,臉龐瘦削,嘴角老是掛著輕蔑,臉上是煙籠霧罩的遼遠,身材細瘦高挑帶著病態的慵懶,不是莊上女子的美。

我常聽老輩說,人和動物一樣,有的是牛馬,辛勞做活卻吃草料,有的是貓狗,一天到晚躺著卻吃魚肉。奶奶大概就是後者,若是生在書香門第或是富貴人家也便罷了,她偏偏生在窮困鄉野。她一切不合時宜的做派,都成了村婦豔羨編排的材料。她身體瘦弱從不下地做活,早上要打豆腐腦或者羊奶,她患有氣管炎,半晌要吃冰糖蒸梨,冬天還要吃不加鹽的清燉白公雞,沒有村婦去她那裡串門,她與她們也無話。但,她們若是去了,回頭一定要用手比劃了她吃飯的盅碗如何小得喬模作樣,腳上的鞋面如何繡著無用繁複的花朵。

她抽菸、喝酒、養花、唱戲。抽的煙是極烈的旱菸,喝的酒是自釀的苞谷酒,養的花是紅白夾竹桃,唱的戲是亢奮的懷邦。她們笑她,罵她,光著腳坐在門口講她挨打的趣事。他們說爺爺奶奶夜裡都不睡覺,一袋煙一袋煙地熬著,誰熬不住睡著了,對方就被子一蒙,一頓毒打。村裡人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她梳著虛籠籠的髻子,趿著妍麗繁複的繡花鞋,扭著慵懶的腰肢,鼻青臉腫地去打豆腐腦。聽這些時我總能想起爺爺手上的那條熟皮鞭,那條鞭子即使打在牲口身上也能立時就起道翎子。

繞是這般,她也生育了五個子女,三男兩女,並不管束地放養著。子女也安然長大,兩個女子,一個隨了她的長相,卻隨了爺爺第一個老婆的溫婉勤勞,一家子的細碎活計一人全擔了;另一個相貌與性格都隨了爺爺,好勇鬥狠,好吃懶做,整日裡除了偷懶便是欺負嫂嫂,不過,從來都是沒婆姨的漢,哪裡會有嫁不出去的女。倒是三個漸漸長成的兒子重新成了村婦的話題。

「鐵妞家不壘羊圈,羊跟人一樣住屋子裡的。」「可不是,屋子羊髒一般呢。」「這鐵妞老倆也真是怪了,兒子人高馬大了也不娶媳婦,竟去讀什麼沒用的書,你說怪不怪?」「怪什麼?房子都沒有,媳婦娶到羊圈裡啊?」「不是沒羊圈嗎?」一堆人鬨笑。

三個兒子,一個個穿著摞補丁的衣服,吃著澱粉饃去讀書。村裡來了招工的指標,大伯扔了書本去城裡當了工人,再回來就穿著卡其布衣裳騎了自行車,得意洋洋地去見奶奶,奶奶在裡屋隔著帘子抽一袋煙,「要娶媳婦?」大伯一愣,氣焰頓時頹了下去。

第二個丟了書本的是父親,高中畢業,要麼當兵,要麼推薦上大學,父親當了兵,頂著紅花回去領賞,奶奶隔著帘子「噹噹當」地磕掉一鬥菸灰。一旁的叔叔大氣也不敢出。奶奶的性格便是這般乖戾得讓人無法猜測。

次年叔叔到底也當兵去了。奶奶越發懶散幽閉,爺爺跟她說話她更加帶搭不理,只是喝了酒會在屋子裡撩開嗓子唱著懷邦,蒼涼而遼遠。

父親退伍後並沒有安排工作,一樣回到了村子裡種地。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父親遇到了正值花季的母親。母親那時在隊裡當會計,是個熱鬧又歡快的人。父親說,他在村東頭幹活就能聽到母親在村西頭笑。

母親十四歲那年外公就去世了,舅舅常年跟著老師在外學習,家裡只剩外婆與母親相依為命。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外婆卻硬是活成了一塊牌坊。外婆是個體態嬌小的裹腳女人,讀過幾年私塾,走不得遠路,卻硬是帶著母親一點點刨土,紡線一點工分不少掙。兩人紡線時就點一根香,到了穿梭時吹一口氣,香明滅之間,線就穿過去了。小學都不曾讀完的母親卻打了一手行雲流水的好算盤,有著心算的本事,於是早早就去了隊裡當會計。舅舅娶了舅媽之後也回到了莊上當赤腳醫生,當時會計和赤腳醫生在村子裡是受人敬仰和豔羨的,於是母親越長,登門提親者越多。這種情形下,父親這位追求者是斷斷不佔優勢的。更別說外婆與爺爺還有一段過節。

說起外婆與爺爺的過節,那是很久遠的事了,爺爺早已忘了乾淨,但是對於全靠氣節撐起生活的外婆來說,絕對是一生也忘不掉的恥辱。那時母親還小,正是吃不飽的饑荒年代,為了吃飽肚子,人人自然是要緊盯著秋收,於是有了「遛秋」這個詞。遛秋就是秋收的時候趁著主家忙,顧不上檢查的空檔,快速去人家地裡搜尋一番,趁火打劫。自己的莊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只好去鄰村。

外婆那天和莊上的媳婦們一起去的是梁莊,幾個媳婦剛進地裡還沒開始遛就聽到一聲大喝,出來的正是十裡八村都出了名的流氓——我爺爺鐵妞。爺爺照舊握著熟皮鞭,他吼一聲:「這片是我的。」幾個媳婦就頓住了,再空中抖一下皮鞭,幾個媳婦就拉手往迴轉,只有外婆充耳不聞,繼續遛秋。怒不可遏的爺爺一腳踢飛了外婆的籃子,外婆劈手奪了爺爺的皮鞭扔出去老遠。二人對峙,互不相讓,卻就此結下梁子。

奶奶很快讓人去提了親,媒人灰頭土臉回來:「紅媽說了,良他大是個控,良他媽是個懶。」紅是我舅舅的名字,良是我父親的名字,我們那裡父親叫大,控是二百五。之後父親便找各種機會去外婆家幹活,外婆卻始終沒有吐口。

那時舅媽已經生下表哥,表哥從小毒火旺,連做醫生的舅舅也無可奈何。從父親那裡承襲了各種偏方的奶奶便日日拿著手電去捉蠍子。

捉蠍子是技術活,時間要選在天剛擦黑的時候,趁著蠍子外出覓食,手電一照通體發亮的便是蠍子,而抓蠍子更是要穩、準、狠,裝蠍子的瓶子也有講究,上面留一個小口,蠍子進去了便爬不出來。我們地處太行山腳下,是河南與山西的交界,據說我們這裡的蠍子是十條腿,全須全尾的十足全蟲,而翻過山梁,那裡的蠍子就只有八條腿,功效大不如這裡。所以,我們這裡也有捉蠍子的,不過都是男子,一般至少兩人結伴,像奶奶這般隻身一個女子捉蠍子的,也只能用藝高人膽大來形容了。

奶奶那時每天都要梳著虛籠籠的圓頭,扭著細瘦的腰肢給外婆家送蠍子。一周後,媒人再去提親,外婆說:「良他大是個控。」後面半句沒有了。再送一周,外婆雖不同意,卻不再說話。而表哥的熱毒終於解了,舅媽極力贊成,外婆就對母親說:「我是不同意你嫁入那樣的家庭的,你若是執意,將來後悔不要找我。」

我常想起奶奶的情愛,她對爺爺的視若無睹和輕蔑究竟是對情愛的曾經滄海,還是原本就不屑一顧,而她拋擲一生,心心念念的情郎又是何種模樣。她這樣的女子於人間,於煙火都是一種不合時宜地存在,或者說原本就不曾存在過。那麼,關於她的容貌,關於她的性情在我身上的延續,她是否介懷?

她去世時剛過四十,已是美人遲暮之年,然而時間並未在她臉上留下任何煙火痕跡。據說她走得很平靜,沒有半點掙扎,對子女也並無留戀。次日她養的一院子夾竹桃全部枯死。

 

文:仝真真

編輯整理:仝久宏(藍音久兒)



歡迎分享各類仝氏家書,各門分譜,支系宗譜,族譜,歡迎群內討論家風,家規,族訓。鼓勵原創, 歡迎分享讀書學習心得筆記,分享童年趣事,分享原創文章、攝影、繪畫作品/仝氏文化研究等,並有機會在公眾平臺發布,歡迎家人積極投稿,所得讚賞(5日內)歸投稿人/原創作者所有。積極傳播仝氏文化知識,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仝這個稀少姓氏。

推薦閱讀:

點擊可直接閱讀

江蘇睢寧仝氏族人仝久宏的創業故事《我來告訴你,創業狗的真實經歷》

仝氏風採丨河南修武縣仝氏族人仝曉思散文欣賞《我住青龍峽》

仝氏風採|河北滄州仝氏族人仝十一妹散文欣賞

仝氏故事丨抗美援越老兵江蘇睢寧仝氏族人仝道義的故事

公眾號:TongShiZongZu

仝氏宗族已經建立微信群,歡迎仝氏族人加入。

回復「微信群」可查看各群及進群辦法

請根據需要申請進群,避免重複

進群請按照群公告修改群內暱稱

如仝氏宗族全國群:家鄉-真名—現居地

回復」歷史「可查看仝氏歷史資料信息

回復「電臺」可收聽電臺節目

編輯整理:仝久宏(藍音久兒)

小編微信:620710923(號已滿請加新號271255685)

ID:TongShiZongZu

首個華夏仝氏新媒體平臺

長按二維碼識別並關注

相關焦點

  • 追本溯源丨山東仝氏家祠資料及幾大仝氏村莊碑文整理
    清初,人丁繁衍,散居四方,聯姻孔府,代稱書香,外居之人,返裡修墳,皆稱此為仝氏老家。        華溪公諱福新之墓,在仝老家村之東北,墓前立雕龍石碑,上書「大元總鎮仝公諱福新字漢東號華溪配薛宜人之墓」。         大明崇禎四年,第六十五代襲封衍聖公孔胤植為其嶽翁仝公九世祖諱朝式立碑建祠御賜「光祿寺」。
  • 仝氏,一個團結和諧、勇於擔當的大家族
    仝氏家族,是一個傳奇,是一部歷史,是社會發展的時代縮影。我出生在仝家,一直為自己是仝氏族人而感到自豪。在國家處於生死存亡的時刻,我們仝家人義無反顧的投身到抗日戰爭中去。到抗日戰場去的仝家人分為兩類:一是以我曾祖父、祖父為代表的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另一部分是參加了國民黨軍隊前往抗日前線。不管是參加哪一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打擊侵略者,解放全中國。我們仝家人出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 山西安邑三家莊重修<<仝氏宗譜>>序一及敕賜慈雲院牒文兼答仝道榮先生<<對<北魏至北周時期的河東鹽業經濟活動>一文的質疑>>
    仝姓出自夾谷氏,在後續《百家姓》排序486位。先祖「夾谷」姓則在《百家姓》中排序471名。據1990年的權威統計數字,在運城市境內(今鹽湖區)仝氏族人共有1949人『按人口自然增長率19.49‰計算,2016年仝姓人數約在3000人左右。
  • 教育部調查仝卓改往屆生身份 仝卓是誰 仝字怎麼念
    『應屆生』是自己考學失利後復讀時的自我暗示,『我看著像不善良的人嗎』的調侃式回應不能平息網友質疑,期待當事人的真誠回應,期待事實真相早日調查清楚。更希望藝人們能明白,不是藝人說話不自由,而是在公平秩序面前誰都不能例外。」該事件曝光後,有網友找出了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並勾劃重點,指出仝卓這種行為屬於「通過偽造證件、證明檔案及其他資料獲得考試資格」,是高考舞弊行為,是違法的,後果非常嚴重。
  • 腦子不清醒就不要直播 教育部調查仝卓改往屆生身份 仝字怎麼念?
    『應屆生』是自己考學失利後復讀時的自我暗示,『我看著像不善良的人嗎』的調侃式回應不能平息網友質疑,期待當事人的真誠回應,期待事實真相早日調查清楚。更希望藝人們能明白,不是藝人說話不自由,而是在公平秩序面前誰都不能例外。」
  • 誰能告訴我:仝卓的「仝」字,怎麼讀?
    因為仝卓的「仝」字,不要看它筆劃少,講真,第一眼就認識,並能準確讀出來的人,還真不多!許多人看到這個字,往往不知道怎麼讀,憋了半天,愣是不知如何讀。下面,我們就簡單來聊聊這個字兒。雖然只有一個讀音,但是,「仝」字卻有三層意思,分別為:1.通假字,通「同」;2.「一樣」,「相同」的意思;3.中國的一個姓氏,《百家姓》中,有收錄。我們目前,最常見的,多出現在姓氏之中,比如最近的大家聊的仝卓的「仝」。
  • 吃了那麼久的瓜,那麼大家知道「仝卓」的「仝」怎麼讀嗎
    仝(tóng)卓,曾用名胡佳文、李佳文、李振華。仝姓,是中國的一個特有姓氏。祖訓上有亂親不亂祖、亂輩的建議, 仝姓之間不結婚、不聯姻。仝姓在中國姓氏中是小姓,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統計的全國前五百個姓氏中的排序為第478位,仝姓的主要來源有漢族、回族、女真族。全國最大的仝姓聚居地在江蘇省x徐州市睢(suī)寧縣。
  • 這個姓氏很多人都不會讀,全國姓氏排名478位,人口約為一百萬!
    仝(同「同」,念tóng)姓,中國的一個特有姓氏,也是一個小姓氏,人口約為100萬,在全國前500個姓氏中的排在第478位,在全國有152個縣市、359個鄉鎮村有仝姓聚居地!仝姓的來源主要有漢族,回族,女真族。
  • 上面一個人下面一個工是什麼字 仝字讀音和意思介紹
    仝,第一次看到這個漢字,不知道該怎麼念。上面一個人下面一個工是什麼字?仝怎麼讀?  上面一個人下面一個工是什麼字:  仝,漢字。「同」的古字。是相同、一樣的意思。唐代盧仝《與馬異結交詩》:「昨日仝不仝,異自異,是謂大仝而小異。」還可用作姓氏。
  • 仝卓一事沸沸揚揚,這個姓與司馬遷有關,仝字是否讓你想起水滸傳
    仝字,絕對是屬於生僻字行列的。如果不是仝卓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恐怕很多人根本想不起來漢字中還有這麼一位小夥伴的存在。念錯的,一般不是讀成了「紅」,就是讀成了「工」。這當然一點都不稀奇,誰讓漢字表意又表音呢?
  • 仝卓成立工作室?劉亦菲會去《中餐廳》?
    李小璐仝卓成立工作室?仝卓仝卓知道以二人懸殊的路人緣來看,大家肯定不會相信鄭雲龍真的拉踩他,他的目的只是要和鄭雲龍捆綁在一起,破罐子破摔,反正不能讓對方好過。最重要的是仝卓知道鄭雲龍沒有什麼後臺,更沒有什麼背景,所以才敢肆無忌憚的拉踩對方。相比翟天臨就老實多了,其實翟天臨也想復出,可是沒有合適的機會,也就安安穩穩地待著了。劉亦菲會去《中餐廳》?
  • 河南杞縣:仝朝光的扶貧情懷
    一大早,梁寨村駐村工作隊長仝朝光就來到貧困戶李發兵家中,聽到仝隊長的聲音,李發兵急忙從屋裡走出來。「仝隊長好啊,趕緊進屋坐喝點茶。」原來仝隊長專門來告知他李發兵養羊的產業獎補金批下來了,專門來告知他一下。 貧困戶李發兵家裡五口人,養育三個孩子,本人還有殘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難。
  • 2020年河南焦作修武縣第一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2020年河南焦作修武縣第一中學教師招聘公告 http://henan.hteacher.net 2020-11-09 11:22 河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看仝卓演繹捨我其誰!
    這其中牽扯的部門、機構、組織,也不是一個學生可以全部接觸到的,也就是說,其身後,一定是有一些人在幫他,關鍵不是在仝卓篡改信息這件事本身,而是其背後隱藏的無形人群。僅僅是因為仝卓個人的一個念頭、一個條件,就可以在人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做到隨意的更改個人高考身份信息,可以想像,對他們來說,是沒有高考公平這個概念的。
  • 滙豐青少年珠海站首輪烈日下鏖戰 仝揚70桿全場最低曹心羽領先女B
    仝揚「球場的距離不遠,但是並不簡單,水障礙多,開球也比較窄。
  • 虓叕仝勰嫑驫猋贔巭麤嬃愨甴曱...今天的標題你會讀幾個字?
    不過,有點小遺憾的是,這款App並不是完全免費的,完整版需要支付40塊大洋才能查閱,李瑞英每天也只給你免費語音播報兩次。▼虓叕仝勰嫑驫猋贔巭麤嬃愨甴曱你能留言打對兩個拼音,我就服!
  • 修武縣法院原創音樂MV《光芒》首映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月19日,修武縣法院原創音樂MV《光芒》在縣體育中心舉行首映式。人民法治、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河南法制報、大河報、東方今報、焦作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以及修武縣委宣傳部、縣總工會、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主要領導參加了首映儀式。《光芒》是修武縣法院首次推出的一部以「掃黑除惡、平安建設」為主題的原創音樂MV,歌曲由修武縣法院作詞,原創音樂人安建乾譜曲,歷經兩個月、50餘名幹警共同完成創作及拍攝工作。
  • 【一仝攝影】埃及懷古(2)—— 卡爾納克神廟,古埃及帝國遺留下的最大最壯觀的神廟,一部讀不完的史書
    作為埃及最大的神廟,卡納克神廟給人的感覺就是誇張,且不說塔門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連多柱廳中的134根圓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開」的蓮花大圓柱頂可以站立100餘人。中國古代文人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古埃及人則做到了塔不驚人死不休,廟不驚人死不休。卡納克神廟之所以如此著名,不僅因為它的壯麗,而且因為它的建築元素,例如大圓柱和軸線式設計,先後影響了希臘建築和世界建築。
  • 梅溪湖涼了的那位是人工卓,現在出場的是「仝·鈕鈷祿·卓」
    這事還得從前陣子仝卓親口把自己飯碗給摔了的事說起。 先給不太熟悉這位小老弟的網友們簡單科普一下who is 仝卓的問題吧~ 仝卓,2018年參加湖南臺的高分綜藝《聲入人心》走紅,成了那年很受觀眾喜愛的「梅溪湖36子」中的一員,鄭雲龍、阿雲嘎、高天鶴等等這兩年人氣蠻高的歌手都是這檔節目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