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晴
張曉風
落了許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覺得似乎撿回了一批失落的財寶,天的藍寶石和山的綠翡翠在一夜之間又重現在晨窗中了。陽光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陳,就覺得非去拜訪她不可。在這種陽光中如果不帶有幾分醉意,隨興而行,就顯得太不調和了。
一路走著,不覺到了。我站在竹籬面前,連吠門的小狗也沒有一隻。門上斜掛了一把小鈴,我獨自搖了半天,猜想大概是沒人了。低頭細看,才發現一個極小的銅鎖——她也出去了。
我又站了許久,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想要留個紙條,卻又說不出所以造訪的目的。
其實我並不那麼渴望見她的。我只想消磨一個極好的太陽天,只想到鄉村裡去看看五穀六畜怎樣欣賞這個日子。
我信步徐行,發現自己正走向一片廣場,黃綠不勻的草在我腳下伸展著,奇怪的大石在草叢中散置著。我選了一塊比較光滑的斜靠而坐,就覺得身下墊的和身上蓋的都是灼熱的陽光。我陶醉了許久,定神環望,才發現這景致簡單得不可置信——一片草場,幾塊亂石。遠處惟有天草相粘,近處只有好風如水。沒有任何名花異草,沒有任何仕女雲集。但我為什麼這樣痴呆地坐呢?我是被什麼吸引著呢?
我悠然地望著天,我的心就恍然回到往古的年代。那時候必然也是一個久雨後的晴天,一個村野之人,在耕作之餘,到禾場上去曬太陽。他的小狗在他的身邊打著滾,弄得一身的草。他酣然地躺著,傻傻地笑著,覺得沒人經歷過這樣的幸福。於是,他興奮起來,喘著氣去叩王室的門,要把這宗秘密公布出來。他萬沒有想到所有聽見的人都掩袖竊笑,從此把他當作一個典故來打趣。
他有什麼錯呢?因為他發現的真理太簡單嗎?但經過這樣多個世紀,他所體味的幸福仍然不是坐在暖氣機邊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我們肯早日離開陰深黑暗的墊居,回到熱熱亮亮的光中,那該多美呢!
頭頂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樹,葉子不多,卻都很青翠,太陽的影像從樹葉的微隙中篩了下來。暖風過處,滿地圓圓的日影都欣然起舞。唉,這樣溫柔的陽光,對於庸碌的人而言,一生之中又能幾遇呢?
坐在這樣的樹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對人品的觀察。我常常覺得自己的浮躁和淺薄就像「夏日之日」,常使人厭惡、迴避。於是在深心之中,總不免暗暗地嚮往著一個境界——「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卻毫不刺眼。是暖熱的,卻不致灼人。什麼時候我才能那樣含蘊,那樣溫柔敦厚而又那樣深沉呢?「如果你要我成為光,求你叫我成為這樣的光。」
我不禁用全心靈禱求:「不是獨步中天,造成氣焰和光芒。而是透過灰冷的心,用一腔熱忱去溫暖一切僵坐在陰溼中的人。」
漸近日午,光線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調開始變得濃重。身旁有一袋點心,是我順手買來,打算送給陳的。現在卻成了我的午餐。一個人,在無垠的草場上,咀嚼著簡單的乾糧,倒也是十分有趣。在這種景色裡,不覺其餓,卻也不覺其飽。吃東西只是一種情趣,一種藝術。
飯後有些倦了,才順手翻了幾頁隨身攜帶的詞集子。不覺沉然欲睡,手裡還拿著書,人已經恍然踏入另一個境界。
等到醒來,發現幾隻黑色瘦胚的羊,正慢慢地齧著草,遠遠的有一個孩子蹺腳躺著,悠然地嚼著一根長長的青草。我拋書而起,在草場上紆迴漫步。難得這些靜的下午,我的腳步聲和羊群的齧草聲都清晰可聞。回頭再看看那曲臂為枕的孩子,不覺有點羨慕他那種「富貴於我如浮雲」的風度了。幾隻羊依舊依頭擇草,恍惚間只讓我覺得它們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裡半發的綠意,以及草場上無邊無際的陽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光輝卻仍舊不減,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愛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頌朝雲,有人愛戀晚霞,至於耀眼的日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慣受人們的鐘愛。唯有這樣平凡的下午,沒有一點彩色和光芒的時刻,常常會被人遺忘。但我卻不能自禁地喜愛並且瞻仰這份寧靜、恬淡和收斂。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茫茫草原,就只交付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嗎?叫我們如何消受得完呢?偶抬頭,只見微雲掠空,斜斜地排著,像一首短詩,像一闋不規則的小令。看著看著,就忍不住發出許多奇想。正在痴想之間,發現不但云朵的形狀變幻著,連它的顏色也奇異地轉換了。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著草地也有三分紅意了。不仔細分辨,就像莽原盡處燒著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時已把他的羊聚攏了,村落裡炊煙嫋升,他也就隱向一片暮靄中去了。
我站起身來,摸摸石頭還有一些餘溫,而空氣中卻沁進幾分涼意了。有一群孩子走過,每人抱著一懷枯枝幹草。忽然見到我就停下來,互相低語著。
「她有點奇怪,不是嗎?」
「我們這裡從來沒有人來遠足的。」
「我知道,」有一個較老成的孩子說:「他們有的人喜歡到這裡來畫圖的。」
「可是,我沒有看見她的紙和她的水彩呀!」
「她一定畫好了,藏起來了。」
得到滿意的結論以後,他們又作一行歸去了。遠處有疏疏密密的竹林,掩映一角紅牆,我望著他們各自走向他們的家,心中不禁憮然若失。想起城市的街道,想起兩側壁立的大廈,人行其間,抬頭只見一線天色,真仿佛置身於死蔭的幽谷了。而這裡,在這不知名的原野中,卻是遍地泛濫著陽光。人生際遇不同,相去多麼遠啊!
我轉身離去,落日在我身後畫著紅豔的圓。而遠處昏黃的燈光也同時在我面前亮起。那種壯麗和寒傖成為極強烈的對照。
遙遙地看到陳的家,也已經有了燈光,想她必是倦遊歸來了,我遲疑了一下,沒有走過去搖鈴,我已拜望過郊上的晴朗,不必再看她了。
走到車站,總覺得手裡比來的時候多了一些東西,低頭看看,依然是那一本舊書。這使我忽然迷惑起來,難道我真的攜有一張畫嗎?像那個孩子所說的:「畫好了,藏起來了!」
歸途上,當我獨行在黑茫茫的暮色中,我就開始接觸那幅畫了。它是用淡墨染成晴郊圖,畫在平整的心靈素宣上,在每一個陰黑的地方向我展示。
(選自《張曉風散文集》,有刪改)
6. 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篇用「藍寶石」和「綠翡翠」兩個比喻,分別寫出天空的湛藍和山的翠綠,表達了作者對天晴景色的異常喜愛。
B. 文章寫來到廣場時,用「一片草場」和「幾塊亂石」突出其景致之簡單,並由此引發了作者對何為幸福思考。
C. 作者面對「冬日之日」真誠地發出了禱求,祈求自己成為冬陽一般的人,為所有無家可歸而僵坐陰溼角落裡的人送去溫暖。
D. 作者之所以望著回家的牧童心中憮然若失,是因為她要離開那片原野,回到大廈壁立、抬頭只見一線天色的城市了。
7. 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理解與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善用對比。將陽光下的「我」與坐在暖氣機邊的人、「夏日之日」與「冬日之日」、城市的街道與不知名的原野等對比,表達了作者鮮明的情感態度。
B. 文章騰挪跌宕。因訪人不遇而信步徐行,享受郊野的陽光;友人歸來後,作者卻認為自己目的已達到,沒再去看她。這樣寫使文章搖曳生姿,意味橫生。
C. 文章以時間為序展開對郊野冬陽的描寫。寫上午樹下的陽光,突出其溫柔;寫中午的陽光,突出其明朗;寫下午的陽光,突出其寧靜、恬淡和收斂。
D. 文章多用想像,意蘊豐厚。如想像往古鄉野之人曬太陽的情形,生動、形象,給人以啟迪;在黑茫茫的暮色中,對晴郊圖的想像,讓人感到言有盡而意無窮。
8. 作者並沒有為天晴後的鄉村景色作畫,為何還要以「面晴」為題?
9.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
6. C C項,「為所有無家可歸而僵坐陰溼角落裡的人送去溫暖」分析錯誤。依據原文「我不禁用全心靈禱求:『不是獨步中天,造成氣焰和光芒。而是透過灰冷的心,用一腔熱忱去溫暖一切僵坐在陰溼中的人』」可知,這裡「僵坐陰溼中無家可歸的人」錯誤,應該理解為「心理灰冷、陰暗」的人。
7. D D項,「在黑茫茫的暮色中,對晴郊圖的想像」理解錯誤。依據原文「歸途上,當我獨行在黑茫茫的暮色中,我就開始接觸那幅畫了。它是用淡墨染成晴郊圖,畫在平整的心靈素宣上,在每一個陰黑的地方向我展示」可知,「晴郊圖」是作者郊外之行的所見所聞留下的心中印象。此處是作者的回想,即聯想,而非想像。
8. ①「畫晴」一詞新穎別致,能夠引發讀者閱讀興趣。②作者沒有用畫紙與色彩呈現畫面,但是用語言文字給讀者呈現了一幅晴郊圖。③與文中小孩「她一定畫好了,藏起來了」的議論相照應,思路嚴密。④作者將晴郊圖畫在了「平整的心靈素宣上」,以「畫晴」為題,有利於突出主題。
9. ①崇尚在自然與簡單中享受幸福。置身郊野廣場上,作者陶醉於陽光中的沐浴;回想往古年代村野之人公布幸福秘密的故事,讓作者領悟到幸福來自於簡單的生活。②嚮往含蘊、溫柔敦厚而又深沉的人生境界。將自己的浮躁和淺薄比作常使人厭惡、迴避的「夏日之日」,表達了羞愧之情;將「含蘊、溫柔敦厚而又深沉」的境界喻為「冬日之日」,表達了對這種境界的嚮往之情。③喜愛並崇尚寧靜、恬淡和收斂的生命狀態。「日影稍稍西斜,光輝卻仍舊不減」,在一天之中,作者偏愛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