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基金會積極參與抗疫國際合作——「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

2021-01-09 中國扶貧基金會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蔓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於3月發起「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推動國內民間力量通過物資捐贈、經驗分享、志願人員派遣等方式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截至6月,共推動近60家社會組織、企業和民間機構在50多個國家實施80餘個國際抗疫合作項目,捐贈物資總額達1.76億元人民幣,同時舉行線上經驗交流活動40餘場。

2020年3月27日,中國扶貧基金會積極響應「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正式啟動「我們和你在一起」國際抗疫行動。截至6月17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抗疫累計募集和調整國際抗疫資金627.25萬,其中新增捐贈資金45.45萬元,調整項目資金581.8萬元。國際抗疫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類,即尼泊爾社區防疫洗手站項目,微笑兒童供餐(糧食發放)項目和中外抗疫經驗線上分享項目。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扶貧基金會於1月26日正式啟動了國內抗疫行動,開展了醫療物資捐贈、特殊群體關愛和扶貧助農三大類項目。面對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我會積極響應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促會)發起的「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經請示國務院扶貧辦批准,於3月27日日正式啟動「我們和你在一起」國際抗疫行動。

隨著抗疫行動的深入開展,我會發現疫情爆發對發展中國家貧困社區和貧困群眾的影響巨大,健康衛生和糧食安全等問題凸顯,需求強烈,亟需外界回應;同時我會擁有多年在海外開展扶貧項目的經驗,並且在緬甸、尼泊爾和埃塞正式註冊了辦公室,擁有一支落地執行海外項目的團隊,聚焦解決海外貧困社區和群體基本生活需求的項目,具有一定的優勢。

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抗疫實際需求和機構的國際化優勢,我會迅速調整國際抗疫思路,把之前關注醫療物資捐贈為主轉變成以解決貧困社區和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為重點,將常態的國際項目與抗疫行動結合起來。截至6月17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抗疫累計募集和調整國際抗疫資金627.25萬元,其中新增捐贈資金45.45萬元,調整項目資金581.8萬元。國際抗疫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類,即尼泊爾社區防疫洗手站項目,微笑兒童供餐(糧食發放)項目和中外抗疫經驗線上分享項目。我會還積極協調醫療物資捐贈,聯合善心蓮心向緬甸、寮國、埃塞、蘇丹四國捐贈防護服。與此同時,我會對國際愛心包裹項目進行升級,在包裹中添加衛生用品和抗疫防疫知識,爭取為國際抗疫做貢獻。

01 尼泊爾社區抗疫洗手站項目

3月28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攜手合作夥伴SSN聯合啟動尼泊爾社區抗疫衛生項目。截至6月17日,項目累計籌集資金8.75萬元,建立大小洗手站234個,其中加德滿都127個、第二省46個、第三省61個。洗手站主要建立在警察派出所、公立醫院、貧困與弱勢社區、旅遊景點等場所,並張貼畫報,宣講防範病毒傳播、居家隔離、自我防護等健康衛生及防疫知識,增強尼泊爾貧困與弱勢社區的防疫意識與能力,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風險。

▲5月17日,尼泊爾第二省那格郡村民眾在中國扶貧基金會安裝的社區防疫洗手站洗手。

▲尼泊爾辦公室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警察站(左)、帕平市衛生醫療站(右)設立衛生抗疫洗手站

02 微笑兒童項目(糧食發放)

微笑兒童項目通過為發展中國家受飢兒童供餐或發放糧食,幫助受益兒童健康成長,幫助發展中國家早日實現零飢餓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該項目常態下是以學校為單位集中供餐,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許多國家宣布中小學暫停上學,學校供餐被迫中止。考慮微笑兒童受益學生均來自底層家庭,絕大多數父母靠日薪獲得報酬,疫情使本來生活拮据的家庭斷炊,為了紓解疫情下微笑兒童項目受益人的實際困難,中國扶貧基金會適時調整微笑兒童項目執行方式,將學校供餐模式調整為糧食發放模式,幫助受益兒童渡過難關,最大程度地緩解兒童飢餓問題。截至6月17日,募集和調整微笑兒童(糧食發放)項目資金617.4萬元,計劃為埃塞、尼泊爾和緬甸約1.5萬項目受益兒童發放糧食包,目前項目在這3個國家已經正式啟動,累計發放7617個糧食包。

▲5月17日,尼泊爾微笑兒童項目糧食發放儀式現場,尼泊爾辦公室國家主任鄒志強為尼泊爾受益學生和家長發放糧食包。

▲5月14日,衣索比亞微笑兒童項目糧食發放儀式現場。

▲衣索比亞、尼泊爾、緬甸微笑兒童項目(糧食發放)受益兒童及家庭。

03 中外抗疫經驗線上分享項目

為了加強與發展中國家民間組織交流抗疫經驗,中國扶貧基金會積極參加和組織中外抗疫經驗線上分享活動。4月30日,與中促會等社會組織一起組織了中國-埃塞民間組織疫情防控經驗線上交流會,邀請埃塞衛生部、婦女兒童事務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公共衛生研究所等政府代表,十餘家埃塞民間組織代表等參會。5月19日,王行最執行副理事長參加了中促會舉辦的「民間力量的作用——從抗疫國際合作到國際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線上交流會並發言。5月30日,聯合尼泊爾華人華僑協會在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的支持下組織開展了中國-尼泊爾疫情防控線上交流會,在尼泊爾240多名華人華僑參加了活動。

▲4月30日,中國-埃塞民間組織疫情防控經驗線上交流會順利舉辦。

▲5月19日,王行最執行副理事長參加 「民間力量的作用——從抗疫國際合作到國際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線上交流會並發言。

▲5月30日,中國-尼泊爾疫情防控線上交流會順利舉辦。

04 抗疫物資(防護服)捐贈

除了上述介紹的尼泊爾社區防疫洗手站項目、微笑兒童供餐(糧食發放)項目和中外抗疫經驗線上分享項目外,我會還聯合善心蓮心捐贈團隊向緬甸、蘇丹、衣索比亞、寮國四國捐贈防護服各500套。

▲6月5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善心蓮心代表參加在緬甸駐華大使館(右上)、蘇丹駐華大使館(左下)舉行的抗疫物資捐贈儀式。6月12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善心蓮心代表參加在寮國駐華大使館(左上)、埃塞駐華大使館(右下)舉行的抗疫物資捐贈儀式。

05 國際愛心包裹升級

為積極應對全球疫情對項目造成的影響,同時更加多元地滿足受益學的實際需求,國際愛心包裹項目於2020年3月啟動升級調整工作。經項目團隊對多國別的調研訪談及內部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五大升級調整方向,並獲得國際愛心包裹項目獨家戰略合作夥伴阿里巴巴公益的認可和支持。五大升級調整方向包括:在包裹內容中新增衛生用品、增加便攜飲水用品、增加減防災等知識傳遞、增加基礎學習用品的種類和數量、對包裹內已有用品進行更替。

6月11日,升級後的國際愛心包裹項目順利完成供應商競爭性談判工作,目前。項目團隊正在和中標供應商進行二輪意見溝通,爭取早日將中國人民的愛心送到受益學生手中。

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並高度認可

中國扶貧基金會聚焦社區需求的國際抗疫項目開展以來,得到了項目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認可,他們為項目的審批一路綠燈,確保項目快速落地,及時惠及當地群眾,並且積極參加項目儀式,紛紛代表受益人感謝中國。

尼泊爾第二省賈那普爾地區米西拉比哈裡市(MithilaBihari)副市長安妮塔·庫瑪裡·薩(Anita Kumari Sah)在出席社區防疫洗手站項目啟動儀式時表示,「感謝中國人民,在尼泊爾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洗手站項目的開展得很及時,很有必要。貧困社區的環境衛生條件差、土坯屋聚居密集,居民沒有負擔清潔用水和衛生防疫物資的經濟能力,洗手站的建立將有效幫助社區居民在疫情期間養成清潔洗手習慣,科學防疫,能有效阻止病毒傳播。」

▲3月28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項目經理sanjey先生向尼泊爾第二省賈那普爾地區米西拉比哈裡市副市長安妮塔·庫瑪裡·薩(左一)交接洗手站。

埃塞阿迪斯阿貝巴市Lideta區政府官員在出席微笑兒童糧食發放的儀式上說:「······中國扶貧基金會所做的糧食包發放項目是對政府工作極好的補充,我們非常讚賞這一行動,也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也能有更多社會組織加入這一行動。此外,在學校提交發放方案時我們了解到,所有的捐贈都來自中國的民間,我們非常感動,感謝中國每一個為我們的孩子捐贈的愛心人士!」

當地受益民眾紛紛表達謝意

中國扶貧基金會社區抗疫洗手站項目和微笑兒童(糧食發放)項目直接深入社區,解決疫情下社區的實際需求,得到了受益群眾的廣泛支持和認可,他們對在疫情爆發的特殊情況下,獲得來自中國人民的關愛,內心非常感激,紛紛向項目人員和中國人民紛紛表達謝意。

4月6日,加德滿都17區警察局負責人lalit khatri從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領到了便民洗手桶非常開心。他說,「居家隔離意味著加德滿都所有警察進入到24小時站崗無休的狀態,而交通要道的檢查站大多是臨時設置的,烈日炎炎狂風暴雨不說,整天沒有地方洗手吃飯,中國人民便民洗手站來的太及時了,解決了警察站崗執勤的抗擊疫情最主要的洗手問題,保障我們經常洗手安全執勤,解決了警察們的大問題!感謝!」

▲4月6日,加德滿都17區警察局負責人lalit khatri領到了便民洗手桶。

緬甸Win Win Maw 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有一個6歲的兒子。她告訴我們,她平時在家料理家務,她的丈夫在市裡的一家店鋪打工。疫情爆發後,她們家從三月份開始就沒有收入了,收到了我們的糧食包後,她特別感動,感謝中國人民給了這麼多食物。

▲5月19日,緬甸受益學生和媽媽Win Win Maw領到糧食包。

9歲的Meselu今年在埃塞阿迪斯阿貝巴Omedla學校讀二年級。父母因意外去世後,她一直跟著姑媽在學校附近的貧民區生活。微笑兒童學校供餐正常開展時,她的姑姑從沒覺得每天吃飯是個問題,因為上學不收費,學校還提供免費的早午餐。孩子也很懂事,常常從學校帶食物回家給她們分給弟弟妹妹。受到疫情影響學校停課,供餐暫停,姑姑工作也不好找,一家人的食物都要精打細算。兩個月下來,Meselu的姑媽表示非常辛苦,不只是生活上的拮据,更有對生活的焦慮:「心裡總也不能放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去工作,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日子可以恢復正常。現在Meselu能每個月領到口糧,至少我心裡是輕鬆些的,不用擔心孩子們餓著了,真的很感謝你們。」

▲5月14日,衣索比亞亞迪斯Omedla學校老師向該校受益學生Meselu發放15公斤的苔麩。

正如06月17日《 人民日報 》17 版刊發的評論文章《千裡同好 堅於金石》中所指出的:

「千裡同好,堅於金石。作為民心相通的使者,中國民間力量連接起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深情厚誼,為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積極參與國際雙多邊事務,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傳遞中國聲音、踐行中國承諾,架起各國民心相通的橋梁,中國民間力量將繼續發揮更大作用。」

相關焦點

  • 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情況...
    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情況 ——「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 2020-07-20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參與國際疫情防控情況—「絲路一家親」民間抗...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積極響應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促會)發起的「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啟動國際疫情援助行動。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聯合國際志願機構理事會共同舉辦主題邊會,介紹中國民間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模式與經驗。會後,面對正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紛紛祈願「Good luck China」,對中國社會力量參與防疫工作給予熱烈的掌聲。
  • 劉文奎:中國扶貧基金會援助24個國家,探索民間組織走出去的經驗
    經過八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是中國重要的減貧經驗之一,作為一家中國社會組織的代表,我想以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實踐為案例,把我們在國內和國際參與減貧的實踐和經驗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 劉文奎:中國扶貧基金會援助24個國家,探索民間組織走出去的成功經驗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是中國重要的減貧經驗之一,作為一家中國社會組織的代表,我想以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實踐為案例,把我們在國內和國際參與減貧的實踐和經驗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減貧經驗,分三個部分: 1.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減貧。
  • 抗疫國際合作的中國故事
    抗疫國際合作拓展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主體,政府、企業、社區、家庭都可以參與到其中,主體的擴大意味著合作層次的擴展和延伸。全面深化各個主體之間的團結合作,有利於提升抗疫國際合作的效果。一方面,中國抗疫國際合作以官方抗疫合作為主體,擴大政府間合作。首腦外交,顧名思義,就是實際掌握國家最高決策權的首腦人物,一般為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直接出面以多種方式參與和處理對外事務的外交方式。
  • 中美民間合作抗疫過程
    這是一支積極高效、專業靈活、潛力巨大的生力軍。在此次中美民間抗疫合作中,非政府組織及慈善基金會迅速的反應、高效靈活的組織體系、豐富多樣的合作方式以及在大輿論環境不利情況下繼續推動合作的堅韌決心,都讓我們看到了民間力量在全球性挑戰與災難面前的強大。
  • 中國民間力量助力全球抗疫合作,這4家基金會終於上榜!
    接下來敬請收看善達輿情風雲榜之基金會輿情周榜,知曉公益那些事兒~周榜要點速覽>>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再登榜首,本周主要聲量事件:在抗疫國際合作中,157家社會團體和單位發起「綠絲帶行動」,根據收到的需求提供物資援助的相關報導
  • 綜述:中國社會組織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健康、扶貧、教育等...
    、扶貧、教育等一系列話題的看法。在與健康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對話中,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代表馬菁菁在發言中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國際社會深刻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強烈感受到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今年3月,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啟動「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動員中國國內社會組織和企業以物資捐贈、志願派遣等形式,向60多個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
  • 「各自探路」,中國民間組織的海外抗疫
    很快,「高溫青年」決定調轉方向,開始馳援海外,合作對象、物資標準、物流通關全部「掉了個兒」,捐贈物資就此從溫州發往世界各地。更多的國內民間組織和企業基金會也行動起來,進入海外救助,參與方式包括捐贈物資、派遣醫療團隊、提供網上培訓資料等。
  • 提升抗疫合作 共謀健康絲路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展望十四五 八桂開新局」】提升抗疫合作 共謀健康絲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會」重要致辭精神綜述之五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視頻致辭,提出了「提升抗疫合作,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的倡議。
  • 中國社會組織的海外抗疫:跨界抱團,覆蓋六大洲上百個國家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3月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當國內疫情防控轉入後半場,海外疫情卻處於爆發的前夕。「讓我們互相幫助,因為我們彼此需要。」世界衛生組織3月11日呼籲。抗疫無國界,中國政府和社會組織積極應對這場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其中社會組織在海外的抗疫行動格外受到關注。
  • 中意民間組織發起「支援義大利抗疫聯合行動」,傳播中國溫度
    由「中意慈善論壇」發起機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與義大利都靈大學中國研究中心(To China Hub)共同發起的「支援義大利抗疫聯合行動」於3月20日在北京舉行捐贈儀式。「支援義大利抗疫聯合行動」發起方和捐贈方代表合影。
  • 國際時評 | 中非團結抗疫中的「真實親誠」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杜白羽)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重要時刻,中國和非洲國家日前通過視頻舉行的特別峰會,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中非團結抗疫」成為高頻關鍵詞。中國和非洲同屬發展中世界,始終是患難與共、相互扶持的兄弟和夥伴。
  • 抗疫無國界!中國向82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非盟提供抗疫援助
    四是在民間援助方面,中國的很多企業和民間機構已經開始為有關國家提供捐贈。除中央政府層面,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已經行動起來,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此外,中方還通過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等國派遣醫療專家組、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視頻會議等方式,對外分享中方診療和防控經驗。歐洲當前是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地區,像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等國家,疫情膠著。
  • 中華慈善總會藍天救援隊赴柬埔寨援助抗疫
    柬埔寨相關人員在金邊國際機場迎接藍天援助隊並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赴柬藍天抗疫援助隊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藍天抗疫援助隊抵達柬埔寨首都金邊,柬方人員迎接並舉行簡短歡迎儀式據了解,藍天抗疫援助隊將在柬埔寨開展為期15天的援助工作,主要任務是在政府機關、車站、廣場、醫院等人群活動密集區域開展全面消殺作業,以最大程度降低民眾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對當地醫護人員
  • 合肥市向中國科大教育基金會捐贈校友抗疫專項物資
    4月2日上午,合肥市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校友抗疫專項物資捐贈儀式在東區理化大樓科技展廳舉行。合肥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小樵,市政府副秘書長閆萍,市政協副秘書長張纓,中國科大黨委副書記何淳寬,黨委常委、校長助理、秘書長,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傅堯出席儀式。儀式由對外聯絡與基金事務處常務副處長、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周宇主持。
  • 德諾集團積極參與全球抗疫獲國際點讚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郭錦輝)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世界蔓延,海外確診人數不斷增長。總部位於杭州濱江的德諾集團旗下啟明醫療、堃博生物等多家醫療企業充分發揮行業優勢,通過物資捐贈、經驗分享、平臺搭建等多種形式,積極投身到全球抗疫一線,彰顯了中國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  捐贈應急物資,解決一線醫護燃眉之急。
  • 專訪中國駐德國大使:中德抗疫合作為全球抗疫發揮正能量
    中新社柏林6月10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德作為全方位戰略夥伴,在疫情發生以來,兩國抗疫合作實,效果好,成果豐,為全球抗疫發揮了正能量。「可以說,在疫情背景下,中德高層交往對雙邊關係和國際合作的引領推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中德多層面攜手戰疫成果豐碩  「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唯有攜手努力,才能戰而勝之。」吳懇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戰略夥伴,疫情發生以來,兩國抗疫合作實,效果好,成果豐,為全球抗疫發揮了正能量。
  • 中青報記者專訪中國駐亞塞拜然大使郭敏——合作抗疫彰顯中阿傳統...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時,阿駐華使館降半旗致哀;巴庫地標性建築蓋達爾·阿利耶夫中心「點亮五星紅旗」對中國表示支持和聲援;尼扎米·佔賈維國際中心等民間團體拍攝宣傳片《加油武漢!加油中國!》。這些都體現了中阿患難與共的友好情誼。二是重要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