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第一次成功甩鍋後,後面兩次甩鍋都失敗了

2021-02-13 百態人生大觀瀾

  最近讀明末歷史,發現崇禎的三次著名甩鍋,很有意思。

  第一次他甩成了,但是大臣們旋即接受了「教訓」。所以後來兩次,他無論怎麼甩,都沒甩出去。

  崇禎實際上是一個有一定擔當的人,當皇帝期間發過六次「罪己詔」,可見還是能做自我批評的。但是首先,第一次發「罪己詔」時確實振奮人心,但是「罪己詔」發多了就沒用了,因為人們發現崇禎並不是真的覺得自己有錯。其次,當形勢越發嚴峻時,他並不敢承擔責任,而是把鍋甩給下屬。

  最有名的一次甩鍋,是1642年他派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和清朝議和。但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兒在明朝洩露了。於是群臣激憤,彈劾陳新甲。

  1642年是哪一年呢?在前一年,明清剛經過松錦大戰,明朝絕大部分精兵已經損失殆盡。而在明朝國內,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的農民軍已經如火如荼。所以此時的大明,早已危如累卵。

  但是,明朝的左傾氛圍仍然沒有絲毫改變,很多大臣認為決不能和「東虜」議和。所以,陳新甲的行為,就是漢奸行為。

  陳新甲,就是第二個秦檜。

  眼看輿情洶洶,崇禎不敢承認是他秘密委派陳新甲議和的。為了「自證清白」,他立刻下詔將陳新甲逮捕入獄,並讓他做出解釋。

  崇禎的想法是:這個鍋你先幫我背,咱們以後再說。

  但是陳新甲卻覺得極為冤枉,他在獄中向皇帝上書,說我做這些不是您指派的嗎?我議和有功啊!

  為了證明陳新甲「血口噴人」,崇禎索性錯到底,於1642年7月22日,將陳新甲斬首示眾。

  但是清朝那邊可是有記錄的。皇太極等了幾個月,不見議和的使臣來,覺得自己被耍了,於是大怒,又來打明朝了。

  不說皇太極了,就說崇禎甩鍋,底下的大臣們可不是傻子。

  我們要知道,大臣們都是進士出身,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都是全國前三百名,放今天都是超級學霸,智力槓槓的。這事兒傻子都能看出來,沒有崇禎的指示,陳新甲敢私自議和?更何況大家都是學霸?

  但是沒人敢說出來。

  沒有真憑實據,誰敢說陳新甲是崇禎指使的?想不想活了?

  所以沒人敢說。

  但是,所有大臣都知道,崇禎想保持高大偉岸的形象,一旦出了事,就會把鍋甩給下屬。

  一般的鍋也就算了,但現在形勢嚴峻,接鍋可能要命啊。

  於是,據歷史記載,崇禎後面的兩次著名甩鍋,都失敗了。

  先說第二次。

  松山戰役後,山海關以外大約二百裡的寧遠城(今天的興城),逐漸變成了一座孤城,只有吳三桂統兵三萬多人鎮守。從軍事上看,吳三桂鎮守寧遠已經毫無意義,隨時都會被清軍消滅,還不如撤到山海關,明軍集中兵力守衛這個險關,成算更大。

  這事兒,吳三桂看得很清楚,明朝大臣們也看得清楚,崇禎也看得清楚。清朝那邊,也非常清楚。

  大家都認為,吳三桂,隨時都可能成為清軍的大餐。

  那麼,清朝為什麼一直不打寧遠呢?

  因為皇太極一直想招降吳三桂。而且他身體不好,不想勞師動眾,1643年又駕崩了,清朝內部因此忙亂了好一陣。另一方面,皇太極和之後的輔政王多爾袞都知道寧遠不好打,雖然如果清軍出動,肯定可以打下寧遠,但也會損失慘重。

  與其如此,不如先把山海關外的明朝其他「據點」都清除,就剩寧遠一座孤城,以後再說。

  清朝就是這麼做的。皇太極死後不久,1643年9月,清軍把山海關外除寧遠的所有明軍據點都掃除了,然後退兵。這讓吳三桂更加心驚肉跳。

  因此,吳三桂在1643年秋給兵部和皇帝上書,再次表達了誓死保衛寧遠的決心。但他語氣很沉重,充分強調了寧遠嚴峻的形勢。

  吳三桂的意思是:

  寧遠已經不可守,守不住了。我在這裡是做無謂犧牲,於大局無益。但是,我是軍人,必須維護軍人的尊嚴,不能露出貪生怕死的跡象。更要忠於大明,保持政治正確。

  沒有朝廷的調令,吳三桂不能擅自撤退,否則按明律,擅自棄守國土的,必斬。

  所以,吳三桂是在婉轉地提醒兵部和皇上:「趕緊把我撤回來吧。」

  但是,這種牽涉到喪失國土的重大決策,兵部不敢做主,於是把球踢給了崇禎。

  崇禎委婉地表示,山海關外「餘兵尚多」,如果調吳三桂和五千精兵回來,尚可維持山海關外的局面。

  但是,請注意但是,崇禎又說:「此等重大軍事行動是否可行,應該由兵部和內閣決策,你們不要相互推諉,延緩誤事。」

  也就是說,崇禎把球踢給了內閣,讓閣臣們決定。

  閣臣們都明白,誰提出讓吳三桂撤兵,以後誰就要承擔「棄地」(喪失國土)的重大責任,這可是要殺頭的。於是他們便唱高調來應付,又把球踢給了崇禎。時任首輔陳演,在奏書中給崇禎表達了三點意見:

  1、「一寸山河一寸金」,寧遠的兵萬萬不可調動,必須守衛國土。

  2、但是山海關內的局勢也越發緊迫,賊勢(李自成)越來越大,而吳三桂能徵慣戰(三桂敢戰),調他來鎮壓農民軍挺好。

  3、此時正是決定安危的關鍵時刻,臣等促膝密商,都不敢輕易做決定,還請皇上做主。

  老滑頭陳演,和崇禎一樣都說得滴水不漏。但是決策,還是您皇帝來做吧。

  崇禎做決策了嗎?沒有,他又要徵詢各地督撫的意見了,希望他們能提出明確建議。

  這樣幾來幾回,幾個月已經過去了。此時已經到了1644年3月初,李自成的大軍,已經攻克了山西首府太原,正在向北京進發。「京師為之震動。」

  薊遼總督王永吉,實在看不下去了。他抓著另一名官員楊鶚的胳膊說:「事情緊急,必須招吳三桂入關保衛北京,我們必須上書了!」楊鶚無法拒絕,於是兩人聯名上書內閣。

  但是內閣閣臣陳演、魏藻德仍在推諉,他們懷疑是崇禎讓他們上書,逼內閣拿出意見。越是這樣,就越不能「上套」。於是內閣又提出應該交各撫鎮的將官充分討論。閣臣們私下說:「皇上急啊!所以用這個計策讓我們表態。如果這事由我們定了,以後再以『棄地』的罪名殺我們,我們怎麼辦?」

  原文是:

  「上有急,故行此計,即事定以『棄地』殺我輩,且奈何?」

  可見,大臣們對崇禎甩鍋的手法早就門兒清了。

  崇禎於是又招六部九卿開會,爭了一天還是沒有結果。一個有責任感的大臣麟徵氣憤至極,獨自署名,建議吳三桂回軍。

  大概是他的級別太低,崇禎扣留了奏書,不批示,不下發。

  眼看事情越來越緊急,內閣建議崇禎接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時吳襄已經退休,住在北京。

  順便說一句,吳家在北京,這也是朝廷用來「羈縻」封疆大吏的手段。吳襄和吳三桂的其他家人,都相當於人質。

  但吳襄是個不亞於陳演的老滑頭,他慷慨激昂,但又充分強調困難,最後還是讓崇禎拿主意。

  這時已經是1644年三月初,崇禎終於下定了決心,封吳三桂為平西伯,並調他回山海關。

  一直在焦急等待的吳三桂,得到詔書後,三天就帶著三萬軍隊和十幾萬百姓回到了關內。

  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但是後來,崇禎又調吳三桂進京勤王,吳卻走得很慢。北京被李自成攻佔,崇禎上吊自殺,這些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過,就算吳能及時回來,他率領的五萬精兵,也難擋李自成銳氣正盛的五十萬大軍。所以到了這時候,明朝的滅亡已經是早晚問題了。

  可能有人會問:形勢都這樣了,崇禎難道不了解嗎?

  崇禎當然了解。但他還有另外一手,就是出海南下,到南京繼續當皇帝,至少可以保留半壁江山。

  我們知道,南京是陪都,也有一套和北京相同的政府機構。崇禎到了那裡,可以立刻把爐灶立起來,根本不花時間。

  這就引出第三起甩鍋事件了。

  在1644年初李自成進軍北京時,崇禎有充足的時間南下,在南京重新組織抵抗。明末的江南基本上不受戰亂影響,而且為國家提供了大部分賦稅,如果崇禎在江南立足,採取守勢,至少可以支撐很久。

  崇禎自己,也秘密準備好了船隻,準備南逃。

  但是,一貫英明正確的皇帝,怎麼能主動提出南下呢?這不等於逃跑嗎?不行,這種建議,必須由大臣們提出!

  如果大臣們提出這種建議,崇禎就可以半推半就,一副「勇敢戰鬥但大臣們卻不給機會」的樣子,「勉強」來到南京了。

  但是,大臣們都很聰明,他們已經看出這是個套。

  道理很簡單,誰敢承擔放棄北京的責任?沒有!

  於是在朝堂上討論時,有人提出讓太子到南京,也有人提出不可(這又是政治正確)。但沒有一個大臣,說要崇禎去南京。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大臣提出崇禎南渡的建議。

  沒有一個大臣,給崇禎找個離開北京的臺階。

  這讓崇禎太尷尬了。

  但是,既然大臣們沒有給他半推桿就的機會,他也沒好意思直接提,於是只能在北京等待李自成的到來。

  可能有人會說:難道大臣們都不怕死嗎?大臣們為什麼不建議崇禎南逃?這樣自己也可以一起逃跑啊。

  因為大多數大臣覺得,改朝換代也要用臣子不是?可以在李自成的大順朝繼續做官啊,跑什麼跑?

  所以,他們寧可把崇禎晾著,也不提南渡建議。

  崇禎這第三次甩鍋,又失敗了。

  但是話說回來,崇禎還是有優點的。他能在煤山吊死,證明他有寧折不彎、面對死亡的勇氣。

  這種勇氣,可不是所有帝王都有。

  不過,從治國角度來說,崇禎的甩鍋讓大臣們無人敢負責。朝廷內也一直保持著嚴重的左傾氛圍,大家都在喊高大上的口號,都在對敵強硬,但無人負責,一切都等崇禎決策。

  最終,鍋還是得崇禎背。

瘟疫不是「疫情」,請不要再汙染漢語了!

相關焦點

  • 美國此時公布UFO視頻,甩鍋他人不成甩鍋外星人?
    早在疫情暴發之初,外界譴責川普政府抗疫不力時,川普就甩鍋給前總統歐巴馬,聲稱是因為歐巴馬給自己留下了一個「破舊」的醫療系統,才導致出現抗疫不及時,呼吸機供應不足等問題。對中國的詆毀、甩鍋更是主動出擊、有增無減、煽風點火。到了4月7日,川普甚至還甩鍋給世衛組織,稱其應對危機的反應遲緩,指責世衛組織不盡責。
  • 超實用,「背鍋」「甩鍋」的英語怎麼說?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最近「甩鍋」這兩個字頻頻出現在新聞裡,今天我們來說說「背鍋」和「甩鍋」的英語。所謂背鍋,就是替他人承擔錯誤,而甩鍋,則是把自己的錯誤或是責任推卸給別人。英語中,過於背鍋和甩鍋,可以有很多種表達。今天我們學習幾個非常常見,也比較好理解的,能表達這兩個意思的英文。
  • 剛甩鍋完女友,又甩鍋俱樂部!阿森納球迷:下個莫非要甩鍋給我們
    甩鍋,是埃梅裡最愛用的伎倆。早在一個月前,埃梅裡的前女友也向媒體透露了埃梅裡不為人知的一面,他透露,埃梅裡將自己在球場上的失利歸結於她,稱她是白巫師,意思是她給他帶去了不好的運氣。說起來,埃梅裡這樣的甩鍋行為固然是壓力使然,但甩鍋女友的做法,讓人對其人品產生了懷疑。
  • 歐文正式回應此前言論,成功甩鍋
    歐文此前針對「最後一投誰是最佳選擇」的問題的時候,歐文非常自信的發表言論認為自己是最後一投最佳選擇,並且在成為杜蘭特的隊友之後,才第一次感到杜蘭特也能夠做到自己做到的事情!這番言論遭到口誅筆伐,認為歐文在黑詹姆斯,認為詹姆斯不如杜蘭特,這不,對於球迷的指責,歐文第一時間發表了自己的解釋,但是這不是明顯甩鍋嗎?
  • 很難,所以我選擇了甩鍋
    昨晚,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在延期4個月後舉行。面對如期而至的「劫日」考驗,各品牌公關嚴陣以待。3在職場中有幾句話可能你耳朵都聽出繭子了:「我不知道誒」、「不是我的錯」、「跟我沒關係」、 「這個問題你去找XXX」……這些都是典型的職場甩鍋語錄。
  • 職場被「甩鍋」,該怎麼辦?
    請教職場老江湖,一定會說,那要看「甩鍋」的是誰!(一)老闆愛「甩鍋」。有的私企老闆習慣推卸責任,凡出現問題都要追究,而且一定要「甩鍋」給部門經理或員工,還不容人家申辯,說什麼「我僱你來不是讓你來證明我是錯的!」難道老闆一定是對的?明明是老闆的決策造成了後果怎麼還是員工的錯了?真真是冤死人。
  • 「甩鍋」用英語怎麼說?
    繼「背鍋」之後「甩鍋」現在也變成了一個網絡熱語就像這次疫情美國就不止一次地甩鍋給中國
  • 仲裁員:孫楊現在開始甩鍋了
    其中,現任CAS仲裁員Jeffery認為孫楊是在甩鍋,而體育專業律師蔡果女士則稱,孫楊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他總說自己沒錯,都是別人的錯。具體詳情如下:02仲裁員為何認為孫楊開始甩鍋了?從前,有一個放羊的小孩,為了捉弄其他人,便在放羊的時候大喊「狼來了」,第一次其他人相信了,第二次其他人還是相信了。後來,狼真的來了,小孩趕忙大喊「狼來了」,但是卻無人上前幫忙。從中告誡大家一個道理「不要說謊」!回歸「孫楊事件」,當孫楊第一次在證詞中聲稱是自己拿的血藥瓶,第二次卻當眾翻供,這就會旁人一個直觀的印象,即孫楊是在說謊(甩鍋)。
  • 印度、日本、美國三獠聯手,瘋狂甩鍋中國!
    憑啥阿三衛星失敗卻叫罵中國?他們時刻不忘甩鍋中國,內心戲更是十足:這都是中國的錯!都怪中國!都怪中國人沒將北鬥全部公開給我們印度人copy!. 哈哈哈哈 原來,阿三一直矢志不渝地追求著「超級大國」的夢想。何謂超級大國,武器裝備絕對得牛逼,於是,土豪阿三踏上了「買遍全球、選遍世界」的漫漫長路。儘管阿三買什麼都和中國沒什麼關係,卻敵不過阿三凡事都把中國設為「假想敵」的算計。
  • 「甩鍋」英文怎麼說?
    > 甩鍋的意思大家在熟悉不過了,自己不想背鍋就甩給別人,對於這種行為簡直不能忍啊。劃重點:Scapegoatn.替罪羊;代人受過者v.使…成為替罪羊甩鍋可以說:be made a scapegoat for...
  • 應對職場甩鍋的錦囊妙計
    總經理讓我們人力資源部和行政管理部同時交出一份幹部後備人才培養策劃案,公司上市後,優秀的管理和技術雙重人才奇缺,公司股東們很不滿意,認為人力資源部的工作沒有跟上公司發展步伐,他們想高薪引進一批人才,但是對於人才如何轉化為生產力的問題,一直在討論。我們人力資源部經過大家一起努力,做出了方案。行政管理部的領導是剛引進的高級人才,他希望能展示一番,但由於缺乏對行業了解,遲遲沒有拿出方案。
  • CSGO中的N種甩鍋方式,你中了幾條?
    CS:GO雖然硬核,但是作為團隊遊戲,玩家可以將自己的失誤轉移到其他原因上,俗稱甩鍋。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玩家對於自身的否定,保全了自己的遊戲體驗。這可能也是CS:GO能夠成為電競常青樹的原因之一(23333),他給了玩家很多不說出「自己菜」的理由。當然了,並不是所有輸掉遊戲的原因都是菜是原罪,而本文將盤點一下遊戲中的N中甩鍋方式。
  • 勇士慘敗20分2連敗,科爾賽後實力甩鍋的一句話,慘遭不滿與辱罵
    勇士慘敗20分2連敗,科爾賽後實力甩鍋的一句話,慘遭不滿與辱罵勇士在自己的主場迎戰雷霆隊的比賽,成為NBA季前賽中的焦點比賽,由於雷霆隊的核心球員安東尼因受傷而未出戰,本應勇士會輕鬆贏下比賽,可是他們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在主場以105-125
  • 歐美國家百般甩鍋中國,到底在擔心什麼?
    歐美國家百般甩鍋中國,早已有之。今年的3月16日舉行的G7外長和財長會議期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企圖在7國集團聯合聲明當中將此次新冠病毒標籤化「WH病毒」,但是,他的這一行為就立刻遭到了其他6個國家的嚴詞拒絕。1:6徹底遭到了失敗,這樣的結果出乎美國人的預料。
  • 這一屆的美國,是甩鍋甩得最差的一次
    但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並沒有重視這場集體感冒。借著這一場人類的戰爭,這種病毒從美國流傳到中國、西班牙、英國等國。但在當時,這場類似於普通感冒的流感,還不嚴重。到了1918年的8月,這種病毒開始變得具有侵略性。
  • 從甩鍋心態,談談人們的逃避心理
    凡事先甩鍋,這在職場上非常常見。經常遇到要承擔事情的時候,各部門互相推諉,然後就扯皮吧,最後往往是鬧得不可開交。有個開明的上司還算好,還能明察秋毫;大部分情況下,遇個和稀泥的上司,往往各部門各打五十大板了事。這種和稀泥的作風,只會加劇人們的甩鍋心態,大家都像在法庭上辯論的律師一樣,想抓對方痛點大作文章,偷換概論的事時有發生。
  • 「甩鍋」英語怎麼說?別告訴我是「throw a pan」!
    川普為了推卸抗疫不力的責任,先是甩鍋中國,後又甩鍋世衛組織。
  • 冀媒:恆大陣容沒有明顯提升,責任都甩鍋給卡帥有失公允
    虎撲12月07日訊 近日,河北媒體《石家莊日報》撰文稱,本賽季恆大陣容沒有明顯提升,俱樂部將全部責任都「甩鍋」給球隊主帥卡納瓦羅的做法有失公允。也許是過去10年裡太習慣了成功,讓恆大俱樂部有了不奪冠就是失敗的固定思維。但即便是世界足壇頂級豪門,也不能躲過俱樂部發展低谷和球員的更新換代。今年恆大陣容並沒有明顯提升,外援年齡結構偏大並且大多狀態不佳。
  • 繼甩鍋俄羅斯後,美國指責這次是辛巴威"幹涉內政"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 說白了,俄羅斯、白人至上主義者、販毒集團我們這些外國勢力都一直在等待。等著讓一個明尼蘇達州的警察,殺害了一個手無寸鐵的非洲裔美國人,直到這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這劇本還真是又臭又長啊!而對於美國的一系列甩鍋行徑,美國抗議示威者並不認同,並直言這只是在轉移注意力而已。
  • 生活要有儀式感 快手「甩鍋隊長」甩鍋甩來的職業規劃
    這段無釐頭的畫面,來自快手用戶「甩鍋隊長」(ID: 710919245),正如他的名字,甩鍋就是他的「絕活」。不但甩來了200萬粉絲,還甩來了數十萬的收益,未來還將繼續借快手平臺打造自己的山莊旅遊私人訂製項目。用他的話說:「這就是快手短視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