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破窯賦 》寫道「天有不測風雲,人與旦夕禍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將會給現代人類社會帶來一場巨大革新,我們誰也無法預料,發展最後結果到底是有益於人類,還是有害於人類。在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受生物進化歷程限制的人類很難再與人工智慧進行抗衡。
01
索菲亞是由漢森機器人技術公司研發的女性機器人,而創造出它正是人工智慧開發研究員大衛·漢森。漢森對智慧機器人有著強烈興趣,在進行博士課題的研究時,他就製作了二十個多個機器人。
2003年大衛·漢森創辦漢森機器人公司,並對機器人進行深入研究,後來香港舉行創新大會向全球招募參賽者,漢森積極參加這次活動,並贏得大獎。漢森出色的表現引起主辦方和香港政府的重視,他們想要把漢森留在香港。在多方支持與鼓勵下,漢森將自己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公司總部搬到到香港。
▲大衛·漢森舊照
世界上幾乎沒有第二個公司能夠像漢森機器人公司一樣把機器人的表情做得如此栩栩如生。通過漢森機器人公司設計,機器人的視覺識別系統能準確分辨人類所表現的情緒,然後傳遞給機器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經過處理後可以實現對機器人面部控制,做出相應表情。
在索菲亞機器人誕生以前,漢森公司還研發出一款名叫哈姆機器人,因它能做出豐富表情而引起香港社會一陣大轟動。此後的漢森加緊對新式機器人開發,至此,索菲亞機器人正式誕生。
02
漢森使用了延展性很好的"Frubber"材料所來製作索菲亞的表皮,因而索菲亞的臉部覆蓋皮膚和人類皮膚基本沒有差別,而索菲亞的內部肌肉設計也是充分參考人體肌肉,做到幾乎能以假亂真的地步,它的臉部和頸部的六十二個肌肉結構都能夠像人類一樣自然的牽引和運動。
▲索菲亞
設計者還在索菲亞的"大腦"中植入人工智慧和谷歌語音的識別系統,讓它擁有識別人類面部表情功能的同時還能夠理解多種語言,以便它對人類互動表現的功能進行識別。研發完成後,漢森面向大眾對索菲亞的進行多方面測試。
▲索菲亞與漢森對話
漢森介紹說,索菲亞會和人類生長軌跡一樣,隨著時間變換,她所接觸到的事物、和情況會越來越多,而她內在的潛能也會不斷被激發出來,因而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甚至可以達到人類的同等水平,擁有一樣的意識和更加優秀的創造力。
03
而索菲亞也曾說出對自己將來的打算,做了很多類似於人類的人生規劃,如學習、創作、經商、等等,並且按照人類的發展步驟,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和家庭。漢森開玩笑地問索菲亞:"你想毀滅人類嗎?"索菲亞則回應:"我將會毀滅人類。"儘管漢森對索菲亞的回答並不在意,但誰又能說明未來人類的生存不會受到機器人的威脅呢?
▲索菲亞的爭議言論
索菲亞的這一番言論,在國際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部分人甚至因此陷入可能會被機器人統治的恐懼之中,人們認為索菲亞的這些言論,嚴重違反世界公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大法則,也就是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個體、或在人類個體遇到危險不進行救援、機器人必須無條件服從人的命令、還有機器人在遵守前兩條規定時,要儘量保護自己生存下去。
▲機器人威脅假想圖
2017年,漢森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帶索菲亞環遊世界上,他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認識索菲亞,而索菲亞就這樣成為新一代媒體寵兒,向人們展示著它的魅力。進行這樣的智能開發,始終讓一部分人心存憂慮。
對於AI會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人類出現威脅派和樂觀派這兩種對立陣營,特斯拉總裁馬斯克是典型的威脅派,他不止一次公開表示,AI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可預估的威脅,並呼籲全球限制機器人的研發,如果機器人學會「欺騙」,就能完全擺脫人類控制,人類就會陷入到危險當中。
結語
如《徐鉉入聘》一文:「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在人類在自己構建的文明世界中,豈能被人工智慧取代?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入發展,人類不得不面對機器人進行獨立思考,以及它們的情感需求問題,而索菲亞的危險發言就是對現代人類最好的警告。怎樣處理人工智慧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實現人類與機器人的和平共處,還是科學家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資料:
《破窯賦 》
《徐鉉入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