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長江禁捕的開局之年,依然可以看到有些非法釣魚的人群,有很多人會說那他們都是以魚謀生不能捕魚那不是沒了生存的權利,其實這裡國家早已經考慮到了中央財政採取一次性補助與過渡期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對禁捕工作給予適當支持。退捕漁民臨時生活補助、社會保障、職業技能培訓等相關工作所需資金主要由各地結合現有政策資金渠道解決。
長江再無大魚也是由於長江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嚴重,小魚沒有了生存的水體環境,大家都知道大魚吃小魚,一旦小魚越來越少,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大魚自然就無法存活。10年的休漁期裡,至少可以保證長江的魚類繁殖2-3代,這樣,就會幫助長江儘快恢復生態環境。
那些大魚之中華鱘
中華鱘系我國特產魚類,體紡錘形,體表披五行硬鱗,吻長,口腹位,歪尾。這是一種海棲性的洄遊魚類,每年9—11 月間,由海口溯長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帶進行繁衍。孵出的幼仔在江中成長一段時間後,再回到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當中華鱘溯江生殖洄遊時,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較大數量的中華鱘,故有「長江魚王」之稱,也是長江最大的魚。重量可以達到1000斤,壽命有40年之久。
那些大魚之大鯢
野生娃娃魚,又名大鯢,學名為 Andrias davidianus,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在兩棲動物中要
數它體形最大,屬於隱鰓鯢科,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以及珠江流域。一般生活在水流湍急,
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
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也是最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那些觀賞魚之胭脂魚
胭脂魚體形側扁,背鰭起點處隆起,幼魚體色桃紅或墨綠,成魚通體呈現猩紅色縱橫,好似塗抹胭脂一般,色彩十分絢麗,被人們榮稱為「一帆風順」,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
胭脂魚在長江上、中、下幹支流和湖泊中皆有分布,但產卵場主要在長江上遊幹流及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成熟親魚在繁殖季節(3-5月)上溯洄遊,在水流湍急的礫石和亂石灘上產卵,仔魚和幼魚隨江水漂流到中下遊或附屬湖泊中生長。
十年的長江相信會孕育出更多的大魚,同時也希望禁捕期過後人們依然可以保持敬畏自然,不能再過度地向自然一味的索取否則再過十年又會出現今天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