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廢了胡善祥後,張太后更不喜歡孫貴妃了?世人都同情胡善祥

2020-12-14 歷史鑑賞者

張太后同情胡善祥,那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兒子朱瞻基這傢伙不靠譜,娶了人家做皇后,可偏偏又不喜歡人家。

你不喜歡胡善祥吧,為啥還跟人家生了倆女兒呢?在毫無道理的情況下,朱瞻基為了幫助心愛的人孫貴妃上位,狠心把胡善祥給廢了。

貴為皇后,一來沒有犯錯誤,二來不是沒有生育能力,只是暫時沒有生出兒子,憑什麼就把人家給廢了呢?張太后同情胡善祥也正是這個原因。

一、張太后不怎麼喜歡孫貴妃。

從同鄉關係上來說,孫貴妃和張太后的母親,還是老鄉。而且也正是在張太后的母親推薦之下,孫貴妃才能從小就進入皇宮,也才有了機會和朱瞻基一起長大。

朱瞻基和孫貴妃,那是青梅竹馬的關係,兩個人彼此玩得來,所以感情很不錯。但是在選拔皇太孫妃的時候,胡善祥有幸成為了皇太孫妃。

當時朱棣還活著,所以朱瞻基只是皇太孫而已,至於青梅竹馬的孫貴妃,當時只被封為嬪,也就是朱瞻基的小老婆。

等到朱棣去世以後,朱高熾繼位,朱瞻基成了太子。那麼胡善祥也就成了太子妃。朱瞻基登基以後,胡善祥自然就成了他的皇后,至於孫貴妃,只被封為貴妃,再精貴那也是小老婆。

孫貴妃自然很不情願,她跟朱瞻基要好得很,所以常常在朱瞻基身邊說胡善祥的壞話,希望朱瞻基改立她為皇后。

張太后憫後賢,常召居清寧宮。內廷朝宴,命居孫後上。孫後常怏怏。正統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後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嬪御禮葬金山。

很顯然這些招數是管用的,朱瞻基逐漸開始疏遠胡善祥,這引起了張太后的強烈反感。張太后和她的丈夫朱高熾,那都是仁厚之人,從來不做這種缺德事情,怎麼就教育出這樣的孩子呢?

所以張太后對孫貴妃,其實非常不感冒,而且她甚至有些討厭孫貴妃,誰讓她得到皇帝的寵愛呢?關鍵還喜歡吹耳旁風。

二、張太后對胡善祥十分照顧。

胡善祥給朱瞻基生了兩個女兒,孫貴妃給朱瞻基生了一兒一女。這麼一來孫貴妃就有優勢了,因為孫貴妃的那個兒子,就是朱瞻基未來的繼承人朱祁鎮。

有一個兒子在手裡,那麼母以子貴的情況就可以實現了。朱瞻基興高採烈地把一幫大臣們給拉了過來,開了一個廢后大會。

朱瞻基的理由就是胡善祥生不出兒子,應該要退位讓賢。大家都很慌張啊,胡皇后啥也沒幹,咋就要廢了人家呢?雖然大臣們有點反對,可朱瞻基的理由他們無法否決。

宣宗恭讓皇后胡氏,名善祥,濟寧人。永樂十五年選為皇太孫妃。已,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為皇后。時孫貴妃有寵,後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後上表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後。諸大臣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等不能爭。

這個時候孫貴妃還假惺惺地跑出來說:哎呀,胡皇后下一胎肯定是兒子,我的兒子哪裡能超過胡皇后的兒子呢?

那你把你兒子再塞回去!就算胡皇后接下來生了兒子,那也一定比你兒子歲數小,難道你心裡沒點數嗎?

朱瞻基打定了主意,立刻跑去找胡善祥,讓她主動辭職。所以說胡善祥是被朱瞻基和孫貴妃這一對夫妻倆給逼迫著辭去皇后之位的。

胡善祥好歹也是張太后的兒媳婦,兩個人的關係處得不錯,都是比較善良的人。所以張太后看胡善祥很心疼,經常照顧她。

被廢掉以後,胡善祥只能居住在長安宮,朱瞻基還給她賜了一個道號:靜慈仙師。那麼我就要問一句了:大哥,人家只是被廢了皇后之位,做個小老婆難道還不夠格嗎?直接送她一個出家人的道號,這是幾個意思?

張太后就更加憐憫胡善祥了,所以常常喊胡善祥過來一起吃飯。如果孫貴妃也在的話,那麼胡善祥一般都被安排在孫貴妃前面,可把孫貴妃給氣壞了。

三、朱瞻基最後還有點後悔了,你說怪不怪。

朱瞻基歲數大了依稀額的識貨,他想起了胡善祥以後,也是有些後悔,說自己當時太年輕,壓根就不知道這件事有多嚴重。

其實不僅朱瞻基有些後悔,當時的百姓們對胡善祥也充滿了同情,難道生不出兒子,就活該被鄙視嗎?這未免也太可憐了。

無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宣宗後亦悔。嘗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天順六年,孫太后崩,錢皇后為英宗言:「後賢而無罪,廢為仙師。其沒也,人畏太后,殮葬皆不如禮。」因勸復其位號。

我估計大部分可憐胡善祥的人,都是生了女兒的女人們,因為他們有著相同的命運,甚至在家中的待遇也是比較類似的。

雖然後悔,但是明宣宗朱瞻基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恢復胡善祥的皇后封號。朱瞻基去世以後,孫貴妃的兒子朱祁鎮繼承了皇位。

不過由於朱祁鎮年紀太小,朝中一直都是張太后說了算。有張太后給胡善祥撐腰,可以說就算是成了太后的孫貴妃,也不敢招惹胡善祥。

就這樣,胡善祥度過了非常平靜的7年,可惜在正統七年,張太后也去世了。沒有依靠的胡善祥,知道早晚都會遭到孫貴妃的清算。

與其被孫貴妃暗害,還不如自己把自己給解決了。所以胡善祥在第二年也去世了,她去世以後,孫太后以嬪御禮將她安葬。

總結:後世之人也看不下去了。

其實不光當時的人為胡善祥打抱不平,後世的人也看不慣孫貴妃的所作所為。一直到孫貴妃去世以後,明英宗的錢皇后才勸說自己的丈夫,希望恢復胡善祥宣宗皇后的封號。

明英宗思量一番以後,覺得自己的母親的確做得過分了,為了行善積德,明英宗便恢復了胡善祥封號,並且為她修皇后陵。

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下去呢?主要還是因為胡善祥太善良了,沒有一點反擊的手段。而且人家也沒犯錯,純粹就是朱瞻基和孫貴妃愛情的犧牲品罷了。

參考資料:《明史》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胡善祥歷史原型,因無子被廢為道姑,朱瞻基晚年很後悔
    胡皇后無過被廢,當時還受到了百姓們的同情和憐憫。 胡善祥是錦衣衛百戶胡榮的女兒,當時她因為賢德而聞名,被選做朱瞻基的太孫妃。朱棣離世後,太子朱高熾即位。朱瞻基被封為太子後,胡善祥被封為太子妃。一年後,朱高熾駕崩,朱瞻基即位,胡善祥被立為皇后。 雖然胡善祥貴為一國之母,但她為人忠厚善良、天性貞一、舉止莊重、無媚順態。
  • 胡善祥沒有兒子,她被朱瞻基廢掉後,兩個女兒生活如何
    胡善祥,山東濟寧人,父親是錦衣衛百戶胡榮。胡善祥以賢聞名,從而被朱棣看中,許給皇太孫朱瞻基為正妃。朱瞻基的祖父、父親、母親都對胡善祥十分滿意,唯獨朱瞻基,對胡善祥並無什麼感情。 朱瞻基喜歡的人是孫氏,可是朱棣不喜歡她,因此孫氏嫁過來,也只是小小的嬪。
  • 《大明風華》:真實的胡善祥無過而廢,孫貴妃竊宮人之子為己子!
    《 大明風華》:真實的胡善祥無過而廢,孫貴妃竊宮人之子為己子!《大明風華》熱播,主要人物的結局也浮出水面。劇中的明宣宗朱瞻基有一後一妃,而且頗為神奇的是這一後一妃同為靖難之役中失散的親姐妹。胡善祥本為宮婢,善於籌劃,心機深厚,一心向上爬,投奔漢王朱高煦成為了太子妃,朱瞻基繼位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還生育了一子朱祁鈺。孫若薇是朱瞻基一見鍾情的伴侶,後來成為太孫嬪、太子嬪,之後成為皇妃,生育一子朱祁鎮,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因為皇帝的寵愛,以及胡氏與漢王串聯的事態敗露,孫若薇成為了皇后。明英宗繼位,身體孱弱年齡幼小,一直由母親孫若薇攝政。
  • 「大明風華」胡善祥:明朝第一廢后,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原配被廢,小三上位。這類戲碼雖然在皇家大院頻繁發生,但是胡善祥作為明朝第一個廢后,天下人紛紛表示同情,就連皇帝後來也感到抱歉,還是值得嘮嗑嘮嗑的。胡善祥的丈夫,叫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任皇帝,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孫子。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為何被廢,又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重用「三楊」,整頓吏治,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史稱「仁宣之治」,史學家把他跟周朝的「成康之治」,西漢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按理說,這該是一個頗有建樹的皇帝,但是他卻在廢后一事上了犯了糊塗,也成為他一生的汙點。公元1428年,朱瞻基立後僅三年,皇后胡善祥被廢居長安宮,改立皇貴妃孫氏為皇后。胡善祥自此成為一個道姑,跟青燈古佛為伴。
  • 謙恭恬和、無寵退位——明宣宗髮妻胡善祥
    張太后雖然同情憐憫胡皇后,但是孫貴妃也是自己從小帶大,多少也有感情,此事又是皇帝以兒子的身份求上門來,拒之不理也不好。於是,張太后一面同意了授予孫貴妃金寶,使得她與胡皇后同待遇,一面又特地說明,破例為孫貴妃授予冊、寶後,是額外的優待,以後孫貴妃不可再與皇后攀比,安守本分。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2、孫貴妃的委屈對於沒什麼切身利害關係的吃瓜群眾來說,大都是同情弱者的。明朝的大臣百姓眼看著並無過錯的胡皇后如此被迫摘下后冠,年紀輕輕就寂寞深宮,都情不自禁為她抱屈。他們認為,這都是因為孫貴妃的「狐媚惑主」,她太壞了!
  • 無過被廢、天下憐之——明宣宗原配皇后胡善祥(下)
    皇太后一是拗不過宣宗再三請求,二是確實也喜歡孫氏這個養女,於是頒懿旨,賜貴妃孫氏金寶,孫貴妃因此得以和皇后同等待遇,成為大明後宮中第一個得授金冊金寶的貴妃。但是張太后在頒詔後又特地加以說明,此事是破例,孫貴妃得授冊、寶是額外的優待,以後孫貴妃不可再與皇后攀比,安守本分。但從此後,大明曆代皇帝冊立貴妃時,均援引此例授予貴妃金冊金寶。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朱瞻基為何一定要廢掉她,可以說她非常冤枉
    1426年,朱瞻基即位,當時他冊封了胡善祥為皇后。不過誰也沒想到,看似恩愛的皇帝和皇后,卻出現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廢,她也因此成為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胡善祥被廢後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法師,得到張太后眷顧。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麼,朱瞻基要廢掉她。
  • 歷史上恭讓章皇后胡善祥無大過,為什麼會被迫讓出皇后之位呢?
    胡善圍便把舉薦自己的妹妹,當朱棣看到面貌嬌好、品行端正的胡善祥後,便做主定下了這門婚事。但朱瞻基不喜歡胡善祥,因為他自己心中早有了意中人,便是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孫氏。而在胡善祥入宮之前,張太后的母親彭城夫人想明成祖推薦了剛滿十歲的孫氏。孫氏出生在大家族,從小就是美人胚子,從大家族出來的孫氏聰明伶俐、知書達理,朱瞻基對她很是喜歡。
  • 洗白孫若微就算了,為什麼還要往死裡黑本來是好女人的胡善祥?
    電視劇裡朱瞻基並不怎麼喜歡胡善祥,很遺憾的是在歷史上同樣是如此,儘管胡皇后擺脫了編劇給她加的「壞女人」標籤,但帝後之間感情仍然冷淡,為什麼朱瞻基不喜歡端莊賢淑的皇后?問題就出在這「端莊賢淑」上,胡皇后實在是太端莊,端莊到近乎於古板,這樣的女人當然適合做母儀天下的皇后,但卻註定了她不受自己丈夫寵愛的現實。
  • 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一直在追劇的人應該已經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廢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與漢王朱高煦有染。大家應該知道,胡善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也確實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她是不是真的與漢王朱高煦有什麼不可描述的「潛規則」呢?其實答案是否定的。
  • 《大明風華》胡善祥真實歷史,不受皇帝喜愛的女人,最終還是悲劇
    從電視劇《大明風華》開始,不受皇帝喜愛,歷史上默默無聞的皇后胡善祥也逐漸讓世人熟知。那麼歷史上的胡善祥皇后是什麼樣的呢?胡善祥,山東人,父親:胡榮,光祿卿、驃騎將軍,中軍都督僉事。按照生活的發展規律,官宦人家的女兒,長大後有個門當戶對的婚姻過一輩子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是了。
  • 她是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一生賢良淑德,卻因無子被廢除皇后之位
    講到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絕對要擁有姓名,這部電視劇中的演員都是十分出名的老戲骨,此外也還有不少的舊面孔。等到這部電視劇播出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支持,並且也給予了這部電視劇自己該有的評價。
  • 真實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不久,朱棣下令要準備給皇太孫朱瞻基選擇配偶,彭城伯夫人立即推薦孫氏入宮,這一年孫氏才剛滿十歲。按照《勝朝彤史拾遺記》中的記載,孫氏入宮後由太子妃張氏親自教育宮廷禮儀長達七年時間。這一點值得懷疑,因為歷史上以賢惠聞名的張皇后並不怎麼喜歡孫氏,後來還處處給孫氏難堪,照理說如果孫氏是出自她的門下,斷不該如此。
  • 大明風華:朱瞻基為何再次臨幸皇后,1細節表明胡善祥最終歸宿
    由張挺執導,根據蓮靜竹衣小說《六朝紀事》改編,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聯袂主演的大型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是心不由己的帝王;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是為大義放棄個人情感的明事理之人;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自小見識宮廷冷暖為了權利不擇手段的腹黑女;說到底其實不論是胡善祥還是孫若微對朱瞻基都不是真愛
  • 胡善祥皇后生前無過為何被廢為「道姑」
    而在胡善祥墓志銘所載:「後以無嗣多疾,……朕念夫婦之義,……退居長樂宮」以常人所見,此段墓志銘表達出胡善祥皇后,因自己無子才主動湊請自廢,並彰顯出明宣宗朱瞻基是迫於無奈才答應其主動退位。"這就是明宣宗廢除胡善詳的藉口,胡善詳十五歲嫁於明宣宗,十一年間為其誕下二女,被廢之時二十六歲,而孫貴妃與其一同嫁於明宣宗,十年間未曾有孕,於十一年才誕下一子,而且明宣宗此時才三十。
  • 大明風華:歷史上的胡善祥,其實並不是心機婊
    歷經曲折,她終於如願以償,成為皇太孫朱瞻基的太孫妃。再後來,她成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然而,朱瞻基從未喜歡過她。他只愛孫若微,後來又廢掉胡皇后,胡皇后因此很快鬱鬱而終。 據說,在後來的劇情中,胡善祥一直和漢王暗中有來往。她被漢王要挾,因此做了一些不利於朱瞻基的壞事。胡尚儀無意間發現她的秘密,結果卻被她狠心殺害。最後,漢王兵敗被殺,胡善祥也被打入冷宮。
  • 在正史裡,朱祁鎮是孫若微的兒子,朱祁鈺是胡善祥的兒子嗎?
    除此之外,劇中很多人物的出身都是虛構的。比如說胡善祥胡皇后,大明風華中的胡皇后是靖難遺孤,自小便進入宮中做宮女,後來經過漢王的推薦,得以被選為太孫朱瞻基的正妻,後來成為了皇后。但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是錦衣衛百戶胡榮的女兒。
  • 明英宗為何追復他爹的廢后胡善祥?
    明成祖朱棣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戰場的度過的,最後死在了徵戰的途中,在明成祖朱棣去世後,為了防止京城因為皇帝去世,而導致動亂,因此跟隨明成祖朱棣左右的大臣們,決定不對外洩露明成祖朱棣的死訊。明仁宗朱高熾去世後,遺詔命太子朱瞻基繼承皇位,不過此時的太子朱瞻基卻不在京城,而是在南京,太子朱瞻基在接到父親明仁宗朱高熾去世的消息後,急忙趕回京城奔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