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長諮詢奧而思郭老師關於生物競賽的考試範圍考試時間參考書目等一些問題,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生物競賽的相關內容。
一、生物競賽賽制
生物競賽分為初賽、聯賽、決賽,部分省有初試和省選,像湖南、四川、內蒙等省選前八名直接組成省隊。
初 賽
在全國生物學聯賽之前,部分省份會先組織初試。初試的作用就是成績依高分到底分排序的原則確定複賽的學生名額。考試時間一般在3或4月。
聯 賽
聯賽需要注意的是其章程:允許高一、高二學生參賽,禁止高三學生參賽。我們常常說的省一省二省三便是聯賽獎。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的5月第二個周日。
省 選
選出8名省隊成員的考試。選拔對象為聯賽省一,但有些省沒有省選,省隊成員為聯賽的前8名,這種情況就要求聯賽不能失手。在有省選的省份中,不同省份參與省選的人數也有所不同(比如山東省、江西省等要求一等獎即有資格參加省選,河南省取省隊人數的1.5倍參與省選)。省選除了對理論再次考察之外,還會加入對實驗部分的考察,比如對動物學、植物學和生物化學等部分的實驗的考察,所以這就要求同學在省選前進行一些實驗相關的培訓。
國 賽
參見國賽的隊員都是從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獲獎學生中產生的,目前各省隊均為8人,故一般一共240人左右參加全國決賽,當年的承辦省可以組成兩隊。國賽一般在8月份左右舉行。
國際生物競賽(IBO)
全國生物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的前50名選手獲得參加冬令營選拔資格,當成績出現並列,以實驗分高者為先;全國競賽委員會負責冬令營選拔的組織工作,從參加冬令營的選手中選出4名,作為國家代表隊隊員參加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
二、考試範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生物競賽中拿獎,必須要知道生物競賽考什麼,難度如何。
初 試
部分省初賽難度接近高考,部分省貼近聯賽,所以有初試的省份同學還是要認真準備一下,當成聯賽前練手。考試範圍是各省自主命題,每個省都不一樣。
聯 賽
聯賽的考試範圍比較廣,難度基本介於高考和全國生物學競賽之間。考試形式一般時間為2小時,試題120道,包括單選與多選,滿分一般150分。
主要考察學科及比例如下:
1. 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技術 25%
2. 植物和動物的解剖、生理、組織和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30%
3. 動物行為學、生態學 20%
4. 遺傳學與進化生物學、生物系統學25%
每年具體比例可能會有所調整,分數同樣存在變化。
國 賽
從近三年的國賽來看,國賽難度和聯賽相當,只不過國賽題量大,難題所佔比例會上升。同時微觀部分比例上升,宏觀部分比例下降。
考試範圍:一般來說考試部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實驗考試包括宏觀微觀兩部分,實驗考試分為動物解剖和生態學、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一般是分設實驗1、2兩組,交換進行考試。理論與實驗分數比例各佔50%,並分別對理論總分和實驗總分進行T-score計算,按T值後兩項分相加後的總分排定學生獎項,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以實驗分高者為先。
三、T值究竟怎麼算
對於參加生物競賽的學生都會有一個疑問:T值是什麼鬼。其實T值就是一種加權分,能夠衡量同學所答題目的難易程度。
關於T值大家需要知道的是:
1. 聯賽T值分為四個部分(T1-T4,也即大家熟悉的四個模塊);國賽T值分為兩個部分(理論、實驗)。先獨立計算模塊T值,然後再按照模塊權重加和便能得到最終T值,所以如果模塊難度不同的話實際得分的權重也會有差異。
2. 聯賽T值是分省統計的,也就是說大家都只跟省內的小夥伴們進行比較,其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T-SCORE 計算公式:50+10(X-M)/SD其中X是你的實際考試分數,M是本省這屆考生的平均分,SD是大家的標準差。卷子共分四個部分(T1,T2,T3,T4.),總T值=25%T1+30%T2+20%T3+25%T4。
四、參考書籍
書籍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聯賽到國賽至國選,需要看的書也逐步進階。今天奧而思郭老師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省獎:此部分書單閱讀所需時間較短,適合半年之內速刷省獎。
國獎:此書單適合於有一年以上長期投入且已閱讀上面書單的同學衝擊國獎。這部分書單給大家附上了經驗值,大家可以根據時間來挑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