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意外的自我防護

2021-03-05 熱搜平臺

四川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嶺,以雄峙霄漢的大面山為主峰,面向川西平原,周圍二百五十餘裡,勝景一百零八處,宮觀七十餘座,空翠四合,奇花異草,四季常青,諸峰環繞狀如城廓,故有青城之稱,是道家「洞天第五寶仙九室之天」。這裡曾是軒轅黃帝訪求長生高士寧封福地,也是張道陵、杜光庭、範長生等道家名人棲真之地,因此各處楹聊石刻中留有不少養生長壽的寶貴經驗。其中讓人們感觸最深的是青城山文人峰下建福宮內的:「惟自修始得道力,是真傳只說家常。」其原意是奉勸世人不必求丹尋仙,只須在日常生活中積德行善,便可納吉延慶。我在介紹行為醫學療法(behavior therapy)時把它改為「惟自治始得康健,是真傳只說家常。」得到許多醫友和病家的心許。

所謂行為醫學,實際上是生理學、心理學、內科學、精神醫學的綜合,用以指導人們如何適應環境,積極處理日常工作,科學地安排衣食住行,充分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進行預防或減輕疾病的自我鍛鍊。歐美各國近二十年來腦血管意外死亡率逐年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歸功於行為醫學,有人說它是:「人人能做人人健,平淡無奇實最奇」最有一定道理的。

亡羊補牢猶可及 未雨綢繆最相宜

中國的養生家一向主張預防為主。《黃帝內經》便有「上工治未病」的論點,認為若等生病而後用藥,猶如臨渴掘井,雖然有效,已經損失不少了。這個觀點已經科學實驗證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專家最近提出:「預防心腦血管病,應當從小開始。」所以即使身體完全正常的人,也應重視心腦血管健康的防護。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引用於保健則是要求人們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超避外界的不利因素,為了便於諸君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這裡介紹幾則自判心肺功能的檢測指標:

一、血壓檢查:正常人血壓收縮為14.7~15.8kpa(即110~120mmHg),舒張壓應為10~10.5kpa(75~80mmHg),收縮壓與舒張壓之比應為3:2到2:1左右,如果低於25%,或高於75%則為心肺功能較差。

二、體重與身高:國外男性的標準是:身長(釐米)100-[(身長-150))÷4];女性是:身長(釐米)100-[(身長-150)÷2],國人可簡化為男性:身長(釐米)-105=標準體重(公斤)女性則應再減二十五公斤,可允許10%的上下,女性超重20%即是肥胖,即應控制飲食,減少心臟負擔。

三、血壓、脈搏的快速起坐試驗:平時血壓、脈搏正常,在三十~四十秒內快速起坐,如果血壓下降不到1.4千帕-kpa(即十毫米汞柱),脈搏每分鐘加快十~二十次,為心肺功能良好;若血壓下降大於1.4千帕,脈搏每分鐘加快二十次以上為心肺功能不足,若兼見噁心、嘔吐、睡暈、出汗則為心肺功能極差。

四、登樓試驗:能從容不迫一口氣登上三樓者,為心肺功能正常,若感氣悶、氣急即為心肺功能不足。

五、小運動量試驗:原地跑步一~二分,脈搏

增加至每分一百~一百二十次,停止後可於五~六分鐘內恢復正常者為心肺功能良好,不能恢復者,為心肺功能不足。

六、呵氣試驗:能在一尺左右處一口吹熄火柴者,為心肺功能正常,如不能吹熄,則為心肺功能不足。

七、憋氣試驗:深呼吸能憋氣二十秒以上為正常,能達三十秒為良好,若不足二十秒,則為心肺功能不良。

八、血壓與脈搏計數:收縮期血壓與舒張期血壓之和(均已mmHg計)與每分針脈搏數的乘積應在13000-20000之內。

九、靜脈:正常人坐位時頸靜脈不顯,臥位時雖充盈而搏動極弱,不易察覺;心功能不全時則靜脈充盈明顯,如並發動脈硬化,還可見到表淺動脈如顳淺動脈、撓動脈、肱動脈等肱曲現象。

十、脈搏:正常人每分鐘脈搏多在六十~八十次之間,三歲以下小兒正常脈率也在一百次以上,正常人脈搏應是均勻和緩、節律規則一致的,若心肺功能失常則脈搏的節律、次數均有相應的變化。

此外,本身已有下列疾病,亦易引起腦血管意外:

①瞬間缺血發作或有過腦中風的病史

②高血壓

③心臟不正常

心電圖顯示左心室肥大

心肌梗塞

c.心律不整(尤其是心房顫動)

d.X光顯示心臟擴大

e.充血性心臟衰竭

④動脈硬化

a.心絞痛

b.間歇性跛行

c.動脈雜音(尤其是頸動脈脈膊消失時)

⑤糖尿病

⑥血脂肪過高

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

在以上各項自測中,全年達到良好標準的,固然值得祝賀,如有某些項目不夠理想的,也不必恐慌,只要及時檢查、治療,配合行為醫學也有希望恢復健康。上海文史館九十九歲的女才子吳琴清女士,在七十歲時便診斷為心功能不全,但以後她注意飲食調節,不近菸酒,長期堅持服靈芝等多種食藥用菌製劑,不但疾病得到了控制,而且還能吟詩文直到九九高壽。

為吳女士長期作保健指導的大華老年醫院中醫主任總結出,只要沒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堅持服用半年以上食藥用菌製劑,各項相應檢查便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若能堅持一年以上,則改善率可達85%,其中更有40%的長期使用者,有關檢查可由不正常轉全部正常。

《太公兵法》引黃帝語說:「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意思是要除禍患於初萌,堵塞堤岸的滲漏,重視初燃的火苗。

在健康問題上,行為醫學與食藥用菌製劑產品正是當代最佳的保健珍品。

「惟自治始得康健,是真傳只說家常。」請記住:健康、幸福全在你的手中!

食用菌--現代人類維護健康的第一選擇

關注微信公眾號:wuqinan1953-2001

   亦可添加老師個人微信號交流:qinchuanyao

   從此你將與健康和財富結緣


掃一掃       開啟健康與財富大門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菌臨天下.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權或不實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氣轉冷 心腦血管患者要學會自我防護
    天氣轉冷 心腦血管患者要學會自我防護 瀋陽日報
  • 強化防護技能、練就防控本領——市腦血管病醫院開展穿脫防護服...
    12月10日下午黃岡市腦血管病醫院組織全員進行穿脫防護服技能競賽,此次技能大比武由院感辦牽頭實施,各科室按照二級防護的要求組織科內人員進行了穿脫防護服的標準流程演練,經過前期的初賽選拔推薦,共有18名選手進入了今天的最終決賽比拼。
  • 有效防治高血壓,遠離「腦血管意外」
    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王敬卿主任介紹,腦卒中相當於中醫的中風,是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其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而高血壓是促成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處,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以及某些大動脈血栓脫落可造成腦動脈栓塞,這些情況可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腦梗死。
  • 有效防治高血壓,遠離「腦血管意外」|高血壓|腦卒中|血壓|腦梗死|...
    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王敬卿主任介紹,腦卒中相當於中醫的中風,是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其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而高血壓是促成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處,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以及某些大動脈血栓脫落可造成腦動脈栓塞,這些情況可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腦梗死。高血壓也是導致腦出血的常見原因。
  • 當寒冬遭遇腦血管意外,神外團隊開啟72小時手術不間斷模式
    當寒冬遭遇腦血管意外,神外團隊開啟72小時手術不間斷模式 2020-12-18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腦血管造影術——診斷腦血管病的「金標準」
    如果你發生了腦血管病,神經科的醫生會建議你做腦血管造影術。這種手術可以非常精準的看清你腦部每一個血管的形態學變化,包括動靜脈血管的走形、位置、分布、狀態、粗細變化、腦血流的循環時間變化等等。他在1927年發明了腦血管造影術,這種手術經歷了近100年的時間考驗一直沿用至今。1926年Moniz在經歷了15隻狗的實驗後,才清楚的顯示狗的腦血管影像。後來他想弄清楚人腦血管的影像,不得從解剖研究所,把頭從屍體上切下來,裝在盒子裡,開車送到很遠的一家有放射科的醫院,做完實驗在把頭部送回研究所。
  • 加強自我防護 當好疫情防控監督員
    公安部離退休幹部局就抗擊疫情發出倡議 加強自我防護  中國警察網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王傳宗報導: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公安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切實保障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公安部離退休幹部局28日向公安部機關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發出倡議書,要求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公安部黨委的關心關懷下,切實加強自我防護
  • 腦血管瘤的症狀有哪些,怎麼治療腦血管瘤
    核心提示:在生活中,仍有許多血管瘤病患者,而且血管瘤病的發病率也比較廣泛,例如腦血管瘤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由於人們對腦血管瘤的了解不多,因此他們常常無法及時發現病情。那麼腦血管瘤的症狀是什麼呢?我們應該如何治療腦血管瘤?今天,我將向大家介紹它!
  • 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建立員工健康檔案,為員工提供防護設施和用品,優化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主動如實申報。廣大返崗朋友們要提前聯繫好用人單位,協商確定返崗時間,選擇合理出行方式,做好出行防護措施,分批有序平安到崗。員工要自覺主動配合用人單位和居住所在地社區進行排查工作,按照相關規定,如實申報返崗的行程和旅居史及健康狀況。做到不扎堆、不聚會、不聚餐及不參加集中娛樂活動。
  • 旅埃僑領呼籲:做好自我防護,積極開展就地抗疫
    2020年03月16日 14:20:56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3月14日,駐埃及使館與旅埃僑領代表舉行座談,就在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形勢下如何發揮僑團力量,自助互助、科學防護、減少流動、就地抗疫進行交流。
  • 這5個症狀,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出的信號,別忽視,早知早好
    腦血管疾病常常表現為腦組織缺血,或者是導致出血性意外,其後果非常嚴重,輕則可能導致身體的殘疾,重則有可能危及生命,導致死亡。很多患者因為腦血管疾病變得半身不遂,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也有的患者半身麻木,眼前蒙黑。這5個症狀,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出的信號,可別忽視,早知道、早發現、早治療。
  • 瀋陽市愛衛辦教市民在疫情之下如何自我防護
    瀋陽市愛衛辦教市民在疫情之下如何自我防護 作者: 2020-05-31 07:41   來源:瀋陽日報     市愛衛辦發放110萬份宣傳材料 教市民疫情之下如何自我防護  「愛衛辦將愛國衛生工作與疫情防控有機結合。」
  • 患有腦血管病的人不要大意,如果經常出現頭痛,要及時進行檢查
    父親平時就患有高血壓、脂肪肝、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加上在疫情期間的種種原因,老爺子最終還是因為腦血管病,大腦出血,在送去醫院的路上就去世了。腦血管病奪走了我們身邊許多親人朋友的生命,關於腦血管,有哪些常識呢?
  • 顱內動脈瘤遇上腦血管狹窄 介入手術成功為六旬老人「拆雷架橋」
    拿到檢查報告時,哈醫大四院微創神外二病房血管病醫療組副主任醫師慕璐巖十分意外。他表示,從治療的原則上這兩種疾病是相互排斥的,血管狹窄的治療需要進行單抗甚至雙抗的一級卒中預防,也就是抗血小板治療;而動脈瘤的治療不能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因為一旦動脈瘤破裂,之前的抗血小板治療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造成出血增加,所以治療便成了一個「複雜」而又「棘手」的問題。
  • 腦血管當場破裂,只因大清早做了這件事
    鍛鍊方式不對、運動過量等,很可能導致意外的發生!案例一:六旬大爺堅持撞樹,「撞」出敗血症60多歲的劉大爺長期去公園「撞樹」鍛鍊身體,突然有天持續高熱不退,住進了醫院。經過檢查,劉大爺患的是敗血症。案例二:晨練40個「下蹲」,大爺腦血管破裂完成150個下蹲動作,這是70多歲的張大爺每日「鍛鍊清單」上重要的一項。 在一個下雨的早上,張大爺完成了40個下蹲動作後暈厥倒地,被送往醫院搶救。原來張大爺患有高血壓,運動過量導致其腦血管破裂,出現腦溢血。
  • 中老年人總是打哈欠 警惕可能是腦血管病
    但如果頻繁打哈欠出現於年紀偏大,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就要引起警惕了,很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的先兆。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康濤生在病房內看到李大爺哈欠連天,建議他進一步做腦血管檢查,影像顯示,他出現了左側大腦中動脈的重度狹窄。  據了解,李大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此前就經常打哈欠。康濤生說,很多患有腦血管疾病、腦缺血的病人,症狀輕的經常打哈欠、打瞌睡,嚴重的嗜睡、昏迷,出現意識障礙。
  • 腦血管瘤千萬別大意!
    大多數患者比較常見,為早期腦血管瘤的症狀,該症狀會隨腦部血管瘤發展而加重。 2、視覺障礙,包括視力、視野和眼底的改變,由於顱內壓增高發生視神經乳頭水腫或腫瘤直接壓迫視神經,日久皆可致視神經萎縮而影響視力,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 全國網格員迎戰疫情如何自我防護?
    全國網格員迎戰疫情如何自我防護?2020-02-12 18 : 32 來源:中國長安網你知道在抗擊疫情的繁重工作中,如何保護好自己嗎?該手冊圍繞網格員具體工作各流程,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醫學防護、社區服務、心理諮詢等方面參考建議。面對這場疫情「大考」,全國網格員每天奮戰在社區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穿梭於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 解密罕見腦血管病——煙霧病
    然而並非如此,煙霧病是典型的腦血管疾病,患病後對健康會構成很大的威脅,一定要加強對疾病知識的了解,警惕危害及早治療。煙霧病的得名是因為患者在做腦血管造影檢查時,呈現出許多細小的血管網,形似煙霧。
  • 增強自我防護 專家給出十點建議
    為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引導民眾增強自我防護意識,2月8日,記者採訪了全國知名溫病學專家、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馮全生,他從中醫藥角度給出了民眾對新冠肺炎自行預防的十點建議: 1.外出需戴口罩,不去人流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