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之光|手工製作腦洞大開,南師大志願者還帶你品「無錫特色泥人文化」

2021-02-18 八隻腳丫
——疫線鋒情下留守兒童的家國情懷教育和身心健康輔導2020螢火之光夏令營正在火熱進行,貴州小分隊和蘇州小分隊的暑期實踐,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許多孩子們參與,其中貴州的「螢火之光」夏令營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已登上了當地電視臺。

貴州實踐小分隊以「關愛留守兒童,回饋社區,感恩社會」為理念,以「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科技知識教育」四大主題開展教學活動,具體以生活急救知識講座、科技探索展示、手工摺紙教學、集體觀影分享會、烈士陵園獻花等多樣化形式展開。

 

蘇州實踐小分隊將此次志願服務的重點放在留守兒童上,與蘇州「慈濟」(慈善機構名稱)合作,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留守兒童的教育提供一份助力。

常州小分隊x八隻腳丫  線上聯動「小講堂」


下面,腳丫君為大家分享的是常州實踐小分隊攜手八隻腳丫在暑期開展的線上聯動「小講堂」,走進常州名人堂、走進野生動物世界、走進手工的世界三場線上活動正在召喚著大家哦~

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不僅愛心爆棚,責任心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教導能力及隨機應變能力,精心為孩子們準備了每一場活動。

活動時間:2020年8月10日 14:00-16:00

本次小講堂課程設置為「自製口罩」、「自製紙花」、「泥人文化」三部分,充分地讓孩子們體驗手工的樂趣,取材於生活,關聯於生活,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綜合培養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等。

 ▶ 利用在家中隨手可得的材料,比如一張A4紙、鉛筆、尺子、水彩筆、剪刀等,就可以幫助孩子們腦洞大開,花樣自製口罩。

 ▶ 製作過程有趣易懂,實時互動和密切關注。主講老師親自帶領做手工,還有兩個助教隨時關注各個孩子,及時提供輔助,幫助孩子們順利完成手工作品。 ▶ 做完手工後,我們鼓勵小朋友們交流分享手工成果。 ▶ 實踐意義:自製口罩聯繫當下生活,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以及自信心。

▶ 自製紙花手工所需要的材料:三張正方形的彩紙和膠水,操作簡單。在我們整個活動的最一開始,我們就會提醒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東西準備好,所以中途不會麻煩到家長。▶ 我們設有休息時間,所以小朋友可以合理勞逸結合。▶ 如果遇到網絡卡頓,無法看到我們的親手教學,我們的PPT內容也很全面能夠讓小朋友通過圖片和文字理解如何操作,並且主講老師也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與小朋友溝通。
實踐意義:動手實踐是個能讓身心投入的過程,能夠有成就感,能夠領會其中的意義。這部分,我們會帶領孩子們了解無錫特色泥人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主講老師作為江蘇無錫人,具備一定的當地文化常識和文化情懷,因此講課會比較生動有趣,不會讓小朋友感到乏味。

▶ 實踐意義:採取線上活動的形式,讓我們身處各地卻又緊密相連,用這種方式了解中國其他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既是一種知識的拓展又是一種文化情操的陶冶。

第三場小講堂:走進手工的世界

孩子們可以選擇其中一場活動參與,或者參與三場活動,家長也可以陪同一起線上收看和參與。

螢火之光

——疫線鋒情下留守兒童的家國情懷教育和身心健康輔導

由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創辦的「螢火之光」夏令營暑期實踐項目,以「解惑青春、築夢人生」為主題,以「暑期安全講座、身心健康輔導、學業課程指導、愛國主義教育」四大板塊為核心,開展為期三至五天的暑期夏令營,豐富流動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在2020年後疫情期間,「螢火之光」溫暖上線,一群大學生志願者們打算繼續走下去,他們將攜手我們八隻腳丫進行線上聯動開啟「小講堂」模式,更好地適應線上教育的需求。

該夏令營暑期實踐項目聚集了一群愛心志願者,他們以地域為單位形成各小分隊,目前已有黑龍江、遼寧、南京、常州、南通、蘇州、湖南和貴州8個小分隊,大部分小分隊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開展線下實踐活動或者線上活動。

黑龍江團隊——黑水波濤聚鄉情,白山螢火照人心

遼寧團隊——遼寧溫心

湖南團隊——」湘「擁螢火,匯聚星河

貴州團隊——」貴土「生流螢,」光明「在四方

對於「螢火之光」來說,每一個地域小分隊就像是一隻小小的螢火蟲,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卻用自己的點點星火照亮兒童的生活,最終匯聚成一片螢火光海。

相關焦點

  • 百師人物 | 喻湘漣:泥人文化的守望者
    喻湘漣,女,漢族,1940年出生江蘇省無錫泥人世家,是著名藝人蔣三元的曾外孫女。潛心鑽研,集各家之長,融會貫通,她繼承發揚了惠山泥人的地方風格,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各級工藝美術展覽,並多次獲獎。修復歷史作品達到「整舊如舊」、「以假亂真」的境地。1993年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部授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 無錫最具特色小鎮,以泥塑聞名於世,被人譽為「小周莊」
    近年來,由於各地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積極推動旅遊業發展的舉措,原本散落在各地未被世人了解的特色小鎮也逐漸展現在人們眼前。小鎮不僅記錄了當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承載了人們內心的懷念與感到。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就是無錫當地以泥塑聞名於世,被人譽為「小周莊」的特色小鎮—惠山小鎮。
  • 無錫銀仁社區開展「螢火繪夢 助愛飛翔」志願行動
    為加快新社區建設,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崇安區廣益街道新成立的銀仁社區於近日建立了螢火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們秉持「螢火繪夢,助愛飛翔」的理念,為服務社區居民、建設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一是凝聚力量,不斷注入新生活力。銀仁社區居委把社區的青少年充分調動起來,佩戴志願臂章,凝聚成第一股極具銀仁特色的年輕志願者力量。
  • 食在無錫,這條路線,帶你一路逛吃到底
    這一碗與無錫水鄉氣質極為契合的湯麵,不知是多少人心裡的白月光。店裡可以直接把生面買走,也可以搭配著無錫排骨點一碗雞湯銀絲面在店內慢慢吃,門口還有一排澆頭,7-20元不等,如果不喜歡吃湯的,也可以選擇拌。一些無錫特色都有,比如惠山油酥餅,無錫惠山"油酥餅"的製作,歷史久遠。
  • 【文化】中國四大泥塑
    無錫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公元前202年置縣,1295年升為州。無錫泥人的生產和銷售都集中在無錫惠山附近,故無錫泥人又稱「惠山泥人」。無錫惠山泥人的製作始於明末,《古今圖書集成》有載。清代開始出現專業化的惠山泥人手工作坊,五裡長街、上下河塘開設了數十家泥人店、兩百多家泥人作坊,形成有名的「泥人街」。20世紀初,惠山鎮的泥人店不少於120家,這一狀況一直延續至今。
  • 《奧日與螢火意志》光之池珊瑚謎題圖文通關攻略 還沒通關的你戳...
    :原標題:《奧日與螢火意志》光之池珊瑚謎題圖文通關攻略 還沒通關的你戳進來吧 Steam上大賣的《奧日與螢火意志》作為一款冒險探索類遊戲,其中有不少東西需要玩家自己去找,一旦找不到就要卡很長時間,為了方便大家通關遊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光之池珊瑚謎題的圖文攻略
  • 【品非遺】賞非遺 品文化 購特產 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
    【品非遺】賞非遺 品文化 購特產 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正式開街 2020-09-29 17: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對無錫的愛,就藏在這一張26個英文字母表裡
    EEmbroidery(刺繡)無錫精微繡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在一針一線中,感受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FFountain(噴泉)蠡湖,太湖伸入無錫的內湖。蠡湖之光(百米高噴)是環蠡湖風光帶的一顆明珠。GGardens(園林)園林,我們身邊的文化瑰寶。寄暢園,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洗鍊的建築,還引名泉之水入園,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
  • 螢火之光增輝日月 ,園法用行動助力公益!
    螢火之光增輝日月 ,園法用行動助力公益!✿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全世界抗擊新冠疫情的奮鬥年也是全中國脫貧攻堅的決勝年在宏偉的大背景下
  • 製作水晶燈球、手工點心、手繪DIY……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增添暖心
    華涇鎮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社區,各居委準備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社區居民的冬日增一份快樂,添一份暖心。
  • 錫博代言人出爐 將向大眾持續傳播錫博文化無錫文化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博物館、利用博物館、愛上博物館,無錫博物院與無錫日報報業集團攜手,推出了「我為錫博代言」短視頻大賽。昨天(12月19日),錫博代言人正式揭曉。無錫博物院猶如一個強大的文化磁場,吸引著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公眾前來打卡,高校師生還把團建活動搬到了錫博展廳。一條條代言短視頻腦洞大開,讓無錫博物院與無錫在網上一展風採。
  • 如見故人·喜不自勝|對話張錩 :百年「泥人張」永葆青春的秘密
    從中醫到武術,從文字到宗教,從建築到舞蹈,從農耕到手藝……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當我們談及中國民間藝術時,總不免有這樣的感慨: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很多優秀的手工技藝和產品逐漸被邊緣化,不再受市場青睞,而成為一種只能依賴保護才得以生存的文化遺產。
  • 青島城運控股旗下5個品牌榮膺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獎項
    記者從頒獎現場獲悉,青島城運控股交運集團溫馨巴士斬獲「企業類十佳文化品牌」,愛心驛站榮獲「傳播力文化品牌」,「青島巴士—紅葉紅」「青島巴士—螢火之光」「溫馨校車」榮獲「優秀文化品牌」獎項。至此,在連續兩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展示活動中,城運控股共有9例品牌獲獎,充分彰顯了集團的品牌建設影響力和引領力。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職教特色,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產教融合平臺為依託,以非遺傳承大師為引領,以「雙師型」師資團隊為智庫,以網絡
  • 為何有的傳統手工製作「叫好不叫座」
    為鼓勵文化創新,充分挖掘柳州市地方民族文化資源,今年4月柳州市啟動了首屆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暨2016年「三月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商品一條街活動,共有52個商家在60個展位上帶來了上百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產品,不僅有排簫、蘆笙、月琴等民族樂器,還有糖畫、刺繡、創意生活用品、民族服飾等。
  • 致乘風破浪的青春丨帶你花樣玩轉暑假~
    還想再吃點?雛鷹小隊活動之「泥塑雅韻」活動時間:7.23(周四 9:30)活動內容:通過泥人歷史學習結合泥人捏塑、彩繪學習體驗的方式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了解惠山泥人的創作過程和藝術特色,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精髓。
  • 奉獻螢火之光,無悔青春之我: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五四青年節」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 迅百年滄桑,激昂青春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了中國作為戰勝國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正當主張,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不法權益又被列強竊授於日本,激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 【建始印象】特色小吃之手工餈粑
    【建始印象】特色小吃之手工餈粑 2020-12-09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強開酥師傅帶你手工開酥,玩轉它!
    現在我們也與老師約好了賽後第一期,也是今年第一期手工開酥課的時間:11月16-17日,遊東運師傅的手工開酥課就要開班了!這次,是 真·世界最強開酥師傅 來教你!手工開酥!看老師行如流水一般操作幾個來回,心想「原來開酥這麼輕鬆!回家搞起來!」
  • 有的傳統手工製作「叫好不叫座」 創新是最好的傳承
    原標題:為何有的傳統手工製作「叫好不叫座」  4月9日,農曆三月初三,廣西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商品一條街一派熙來攘往的景象。身著藍色民族服飾的侗族姑娘潘正純拿著一個花樣安靜地做刺繡,引來眾多遊客駐足觀賞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