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領導制度
1、成立辦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管理、協調單位的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內設一位負責同志任組長,綜合科室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同志作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指定專人為保密員,承擔具體保密工作。
2、明確辦保密工作領導小組主要工作職責。
(1)高度重視保密工作,建立和落實保密工作領導責任制。把保密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定期召開會議,聽取保密工作匯報,解決保密工作問題,完善保密工作機制,配齊配強保密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保密設備,提高保密技術防護能力。
(2)組織本機關、單位人員學習黨和國家有關保密工作的文件,學習《保密法》等法律法規,開展保密教育。
(3)根據法定程序和保密範圍,指導本機關單位的定密工作,做好國家秘密載體的保密管理工作。
(4)確定本單位保密要害部門,加強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負責對涉密人員進行審查、考核和管理。
(5)對機關人員的保密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開展保密自查,及時消除洩密隱患,發生洩密事件的,應及時向主管部門和同級保密工作部門報告,採取補救措施,做好查處工作。
二、定密管理制度
1、明確定密工作責任人,負責本單位的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接觸工作。定密責任人和承辦人應當接受定密培訓,熟悉定密職責和保密事項範圍,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2、定密應當堅持最小化、精準化原則,遵守定密權限。
3、執行上級或辦理其他機關、單位已定密事項時,根據所執行或辦理的國家秘密事項確定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確保派生的密級應當與原始秘密的密級一致。
4、定期對機關定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保密要害部門管理制度
1、確定涉密科室為保密要害部門,包括綜合科、銀行服務科、擔保與保險科、資本市場科。
2、保密要害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要結合崗位責任,把保密責任落實到人,加強保密管理和保密教育,確保國家秘密的絕對安全。
3、保密要害部門工作人員要由單位審核確定,需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訓,籤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加強教育和管理,因私出國(境)的須經單位批准,離崗的實行脫密期管理,籤訂離崗保密承諾書。
四、涉密文件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1、涉密文件信息資料必須堅持專人負責、專本登記、專櫃存放、全程管理、確保安全的原則。
2、涉密文件信息資料必須單獨登記,與非涉密文件信息資料分來登記管理。
3、涉密文件信息資料要存放在鐵質文件櫃中,與非涉密文件信息資料分開存放,並定期清查、核對。
4、保密管理員應嚴格按照知密範圍進行傳閱,送閱涉密文件應使用專用文件夾,做到當面送交,嚴禁隨意放置在辦公桌上。傳閱人員閱覽完畢後應及時當面交還管理員,不可直接進入下一環節。
5、嚴格涉密文件信息資料的借閱、使用和管理工作。借閱和使用涉密文件信息資料,要如實登記,管理員要及時掌握文件資料去向。
6、涉密文件信息資料一般不得複製,確因工作需要的,經單位主管保密領導批准並履行登記手續。複製的涉密文件信息資料視同原件管理,不得更改其密級、保管期限和知悉範圍。
7、涉密電子文件應當存儲在涉密計算機內,不得隨意下載、複製。不得違規使用涉密、非涉密計算機,一切移動存儲設備和光碟介質嚴禁存涉密文件信息資料。
8、禁止通過普通傳真、郵政、快遞、網際網路或者其他非涉密網絡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涉密文件信息資料。需要郵寄的應通過機要通信部門傳遞。
9、實行密級文件清退制度。按照年度清退上年度密級文件,辦理清退手續,確實需要留存的,應在清退手續中註明。
10、銷毀涉密文件信息資料要履行清點、登記手續,經過主管保密領導審核批准後,由兩人以上押送到保密部門指定的銷毀單位銷毀。嚴禁私自銷毀或作為廢品出售涉密文件信息資料。
11、涉密文件信息資料管理人員離崗前,要徹底清退文件信息資料,並辦理移交手續。
12、科室負責人為各科室保密工作主要責任人,應督促、教育本科室人員落實好各項保密制度,保密領導小組應定期對各科室安全保密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五、計算機及網絡保密管理制度
1、單位內部計算機及網絡,要按照涉密與非涉密進行嚴格區分,單獨管理。
2、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應當根據涉密程度,採取相應的安全保密防護措施。
3、單位計算機及網絡保密管理應當堅持全面管理、依法管理、分類管理,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
4、涉密計算機及存儲介質、印表機等設備應當統一採購、登記、標識、配備,統一納入市保密局管理範圍。
5、涉密移動存儲設備要統一配置,登記編號,規範管理。涉密的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非涉密計算機中使用。
6、淘汰處理的涉密信息設備要統一交市保密局集中處置。
六、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
1、單位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的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
2、保密審查應當依據《保密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秘密範圍和上級有關文件,對信息不確定是否可以公開的,應報上級主管部門確定或諮詢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涉及業務工作的,要聽取業務主管部門的意見。
3、單位門戶網站要建立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制度,做好相應的記錄備查。
4、對在門戶網站上發布涉密文件資料造成洩密的,要及時刪除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七、手機保密管理制度
1、不得在手機通話中涉及國家秘密。
2、不得在手機上存儲、處理、傳輸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
3、不得連接涉密電腦、涉密信息設備、涉密載體等一切涉密信息系統。
4、不得在涉密公務活動中開啟和使用位置服務功能。
5、不得將手機帶入保密要害部門、有明確要求的涉密會議和活動場所內。
6、不得在使用涉密信息設備的場所內使用手機進行視頻通話、拍照、上網、錄音和錄像等功能。
7、不得使用未經國家電信管理部門進網許可的手機。
8、不得使用境外機構、境外人員贈送的手機。
9、保密領導小組應定期對手機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八、專項保密工作制度
舉辦涉密會議或涉密活動,要採取相應的保密措施,制定保密方案,限定參加人員範圍,使用安全保密的場所和設施、設備,對參加人員提出保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