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明星的光環換取一日三餐 網劇成了香港金牌配角們最後的歸宿

2021-01-10 望山閒人語

雖然標題有些刻薄,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昔日曾經享譽華語圈的一眾香港金牌配角們,如今大多混跡於橫店的影視城之中。這些黃金配角裡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香港老演員,比如吳孟達、黃一山、樓南光、徐少強、錢小豪等等。其中一些明星甚至在某一個時期一度成為當時香港最紅的主角,可在香港影視圈急劇衰落之後。最終他們都成為了如今網劇中的常客,也都成為了橫店裡最普通的一員。

雖然在現在的網友們心中,他們依舊是最好的演員,最沒架子的明星,最能引起情懷的人物。但對於他們自身而言,演員只是他們眾多身份之一。就像一個男人既是家中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兒子的父親一樣。這份明星光環對他們而言,並沒有網友們想像的那種重要,也沒有網友們想像的那麼輝煌。所以,在一眾網友看來各種消費情懷,各種降低身價的行為,只是他們為了生活而進行的一份工作而已。無分高低,難評貴賤。

與那些已經在榮譽、聲望和收入上到達頂峰的香港天王級別的明星不同。香港金牌配角們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差。在香港影視劇還過得去的時候,香港影視圈就以節儉而著稱。這種節儉不光是在道具上的摳,在一種角色的片酬是也是以摳聞名。偏偏那時候的香港影視正值巔峰,加上對人心的把握。所以明明收入不是很高,但香港的主角和配角們都恰到好處地忍受著。這也就使得那時候很多的香港明星明明出演了很多的電影,但收入卻剛好維持明星的體面,卻一分閒錢也沒有。

那時一些混不下去的,或者有遠見的紛紛選擇了北山或者出國。比如周潤發、李連杰、成龍、楊紫瓊選擇了國外。比如張衛健、湯鎮宗、陳浩民、蔡少芬、陳法蓉等等選擇了北山。出國的明星暫且不談,畢竟他們有著較好的資源,寬廣的人脈。而北上進入內地的香港明星則紛紛地受到了一種好評。在片酬上,無論是演員和投資方都滿意。在敬業程度和演技上導演與觀眾也都叫好。所以早期北山的明星紛紛都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片約接連不斷。

與這些北山的明星不同,那時候香港的配角們處於有戲可拍,但收入平平的地步,在缺乏北上的信心後。有資源的參與了香港小投資的爛片拍攝,沒資源的則另謀高就。而在香港的影視圈進一步萎靡的時候,恰逢內地的影視圈颳起了一陣懷舊潮,加之天價片酬影響了內地影視圈的健康發展。一眾找不到好明星的導演和投資者就紛紛地打起了香港金牌配角們的算盤。片酬低、演技好、敬業程度高、在加上知名度還很不錯。所以各種邀約導致了第一批的香港金牌配角們北上試水。

在這批金牌配角賺的腰包鼓鼓之後,香港配角們也就選擇大規模的北上了。內地影視圈的發展對於香港的金牌配角們來言,簡直就是天堂一樣。一部拍攝十幾天的的網劇就有著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片酬,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商演,唱兩首歌給個幾萬,陪著吃頓飯,又給了幾萬,出席某個剪彩,供吃供住還給幾萬十幾萬的出場費。這樣的生活簡直不要太好,所以很多的香港配角們都不願意再回香港發展了。所以這些年很多網劇裡,那些香港曾經的金牌配角們都是常客。但是,他們還能吃幾年的老本呢?

幾天前,曾經在周星馳電影裡多次擔任配角的「小龜」黃一山在微博上傳了一組照片,並稱:「今天是個好日子,在橫店白天遇到達哥、家仁哥、楊明哥、顏導、耀景兄;晚上開機宴遇到大俠徐少強、徐偉棟兩父子、袁祥仁老師。」僅僅在一天的時間就遇到了如此多的明星。而那些沒遇到的呢?還有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呢?這些香港配角們很多都已經是花甲之齡。比如吳孟達已經67了,袁祥仁更是已經74歲了,顏光興65歲。本應頤享天年的年紀,卻還要再影視城裡風吹雨打。關鍵是他們還有老本可吃,那些無老本可吃的配角明星們呢?

而最令人唏噓的是,雖然這些香港金牌配角參演了眾多的網絡劇,但能受到網友好評的幾近於無。大部分都是爛到無可救藥。甚至很多影視網站上都不願意將這些影片貼在這些演員的身上。就比如黃一山,百科上他的電影在2015年就已經斷檔了。但在豆瓣上,從2015年到2020年,上映的沒上映的多達45部,評價幾乎上都在6分一下,甚至大多數都是三點幾分。而帶給我們無數回憶的吳孟達在百科上除了《流浪地球》《新烏龍院》以外就還有一個沒上映的《掃黑行動》。可在豆瓣上除了這三部還有近十部電影,這些大多沒有上映或者沒有評分。

對於這些香港金牌配角,網友們的心情大多是五味雜陳。這些演員給了我們太多的回憶,太多的經典。可充斥在爛片中的身影和情懷卻一次次的毆打著我們對青春最後的記憶。但偏偏他們蒼老的身影和滿頭的白髮卻又讓我們感覺到生活的無奈。商演和剪彩與飯局中近乎於卑微的吹捧,讓那些輝煌的光環成為了想當年。所以對於他們很多網友更多的是選擇了無視:看不到了,時光也許還停留在那裡。

香港影視劇的沒落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可是對於香港的金牌配角們,除了曾經和如今的巨大的落差以外,我們很難再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表達。也許除了離去以外,他們很難再掀起一絲波瀾。就如同在近日離世的香港老戲骨曾偉權一樣,他的離世在娛樂頭條掀起的波瀾甚至還趕不上女明星在機場的走秀,某個男明星手掌劃出一道傷口。除了幾個香港老演員為其默哀,娛樂圈裡的明星誰又能為其點燃一柱清香呢?

相關焦點

  • 香港演員黃一山第九次飾演皇上,來內地發展的「小龜」成網劇寵兒
    今年黃一山跟花花影業籤約之後,一口氣接了幾十部戲,在很多戲中,黃一山或是配角,或是客串,輾轉於各個劇組來回奔波,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近年來香港電影式微,大批的香港電影人北上,比如徐少強、黃一山、樓南光等等。
  • 那些為TVB服務了幾十年的金牌配角們
    上世紀九十年代,內地開始引進港產片,那些年通過錄像廳、DVD、VCD領略到的香港風情在我幼小的心靈落下深深的烙印。時至今日,仍然對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情根深種,依然未變。如今的TVB已不復當年的榮光,繁華落幕,然而,不得佩服當年的TVB是多麼強大的造星夢工廠,盛產出一大批優秀的電視劇、還有備受觀眾喜愛的Tvb明星,有的千年綠葉雖叫不出名字,每每看到他們,總能想起他們扮演過的角色,雖然不出名,混個臉熟也是極好的。
  • 謝霆鋒背後的女人:香港最後一位金牌經紀人
    符號之下,代表著那些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粵語歌曲,也代表著風格百變的香港電影,更代表著那些難以復刻的「港風」。而那些曾陪伴我們一同成長的歌星們,早已褪去稚嫩,在歌壇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這些巨星身後,不得不提到的,是同一個女人——香港最後一位金牌經紀人,霍汶希。
  • 《父母愛情》裡最牛的金牌配角,被孔笙拉來救場卻被觀眾忽略
    所以被很多觀眾喜歡,而它之所以經典,是憑藉它頗具生活氣息的劇情和接地氣的臺詞,那種年代感以及劇中人物的臺詞,都深深地吸引了觀眾,每次看都覺得親切,仿佛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劇中的人物也仿佛是自己的親人般熟悉,這部劇從播出至今,一直保持著超高的評分和觀眾口碑,是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經典好劇雖然劇中人物眾多,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有的性格,都說主角的戲精彩,但其實配角的戲也同樣出色
  • 盤點那些港片裡的金牌配角,「幽默祖師」馮淬帆
    他是香港知名的喜劇演員,當過導演,擔任電視節目的監製。「犀牛皮」馮淬帆今年也有75歲了,他出生在廣東省佛山市的一個戲曲之家,他父親是著名粵劇武生馮鏡華,姐姐也是一名花旦。因受到父親的影響,在畢業後進入了香港話劇社開始了演員之路。
  • 金牌配角苑瓊丹:碰牆我都不怕,我是一個比較硬的人
    人們都說,香港金牌配角「男有吳孟達,女有苑瓊丹」。但是,世人皆知苑瓊丹是金牌綠葉,卻不知道她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女人。每一段故事的背後,都折射出她那擲地有聲的靈魂。1.我沒有包袱,能令我有成就感我就去做苑瓊丹,1963年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排行第三。
  • 香港電影已離世的10大經典配角,值得影迷致以敬意!
    而在港片裡,也有很多「尹天仇們」,默默地將光環給予了其他人。他們當中有的或許曾經紅極一時,後來卻甘願在電影中擔綱綠葉;有的或許一生都在作主角背後的影子,哪怕連多一句對白,多一場戲都是奢望。雖然斯人已逝,但也是他們,將龍套變得光芒奪目,帶給觀眾無窮無盡的追憶。影展為大家盤點下香港經典龍套男星,值得人們致以敬意。
  • 入眼更入心:大熱影視劇中以小博大的金牌配角層出不窮
    有一種配角叫擔當。影視劇中有許多令人致敬的黃金配角,他們戲不多,甚至觀眾都不知曉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塑造的那些小角色卻總能讓人念念不忘,甚至成為"圈粉神器"。這些年在越來越多的熱門影視劇作中,小角色的光芒更多地被綻放出來,那些用心對待表演、甘於當配角的演員們也開始被廣大觀眾挖掘和熟識。
  • 突破偶像光環,當明星們遇上遊戲
    暴利的中國頁遊開發者們花費重金,請來了包括古天樂、郭富城、甄子丹等等影帝級別的演員為其遊戲站臺、代言,這些頁遊廣告一時之間席捲了中文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 是兄弟就來…但事實上,網頁遊戲開發商和代言明星們都很清楚,這些閃瞎眼的特效、令人厭煩的洗腦廣告,最終帶來的經濟收益遠遠大於虛假宣傳、審美糟糕帶來的負面影響。
  • 看到明星們的一日三餐表,三餐不夠我一頓吃,網友:活該自己胖
    看到明星們的一日三餐表,三餐不夠我一頓吃,網友:活該自己胖。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體型,對於女孩子來說,肚子上的贅肉和」大象腿「成了女孩子們的致命的打擊,閒談之餘你可以問女孩子的年齡,但是絕對不要問對方的體重,有此可見她們對於自己的體型是多麼的在意,前段時間網上爆料出某個女明星的一日三餐表,網友立即紛紛表示,看到這些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活該自己胖。下邊來看一下明星們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吧。
  • 他是香港電影的黃金配角,給成龍、嶽華當綠葉,演太監出神入化
    在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很多一線當家小生如「邵氏雙璧」嶽華、狄龍,武打小生薑大衛、汪禹、英年早逝的傅聲,演技獨到的劉永、羅烈;一線花旦如井莉、周潤發前妻餘安安、陳萍、傾國傾城的林黛,等等。但除了這些一線明星,還有一群綠葉默默奉獻著,他們在電影中飾演配角,以精湛獨到的演技為電影增光添彩。而這些黃金配角很多已經去世,比如田豐、苗天、井淼、楊志卿等等。今天無二君說一下香港電影的黃金配角——苗天!提到苗天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尤其是沒看過香港、臺灣老電影的人。苗天作為臺灣藝人,1925年出生於大陸,曾經當過小學教員。
  • 終於明白,金牌經紀人霍汶希為什麼不肯復出當明星
    霍汶希是香港娛樂圈的一位傳奇人物,在英皇工作了24年,一手捧紅了謝霆鋒、張家輝和Twins等超級巨星,也撐起了香港娛樂圈的半壁江山。在擔任金牌經紀人之前,霍汶希其實只是一名演員,14歲被星探發現,並邀請參與了電影《七兄弟》的拍攝,16歲進入模特界,直到21歲才轉行成為職業經紀人,從此放下了明星的身份。近日,《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組正式官宣了製作團隊,由霍汶希擔任女團總顧問。
  • 紅花也需綠葉配:誰才是你心目中香港電影的十大金牌配角
    當然更為人熟知的是雙周一成,也就是成龍、周潤發、周星馳。俗話說紅花也需綠葉配,香港電影輝煌的時候,造就了一大批國際知名巨星,也造就了很多黃金配角,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香港電影界的十大黃金配角。閱歷是演員的寶藏,演戲是人生的濃縮。這些配角,隨便拉一個出來演技都可以吊打現在小鮮肉幾條街,為了防止被噴,首先聲明一點,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 「金牌配角」羅君左:梅豔芳與他私交甚篤,經歷三次截肢遺憾逝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可謂是一個人才輩出傑作雲集的時代。經很多香港娛樂圈的明星,基本都是在那個年代裡冒出來的。這麼多年仍經久不衰,足以見得其影響力之深遠。不過紅花再好也需要綠葉相襯,人們往往只關注到了那些大牌,卻忽視了很多配角的精彩發揮。其實在這其中有不少的配角,我們自己也都有一點印象,比如說八兩金、林子聰,這些都因為與一些大牌明星的長期合作而讓我們都有印象。如今他們老了,人氣早已大不如前,何況他們所賴以生存的那片市場也在日漸萎縮,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生存處境也越來越堪憂了。
  • 唐人街探案網劇收官豆瓣評分是多少 網劇評分為什麼下降了
    沒有了邱澤、張鈞甯、肖央、王寶強等明星,網劇唐人街探案的評分開始呈現斷崖式下跌,故事品質也是直線下降,說好的良心劇感覺也開始注水了……  唐人街探案網劇豆瓣評分  近日,網劇《唐人街探案》完結,第三個故事上線之後口碑卻開始下跌了,說原因的話,一個是演員不行,新人沒有辨識度,演技也不行,第二個是故事不行
  • 金牌太沉重,前東德的原罪,舉國研發興奮劑,用成績換取認同感
    ,以期望用體育成績來烘託政治氣氛,每次在世界大賽上獲得金牌,升起國旗,都會讓國民對東德更有認同感,從而彰顯偉大而英明的領導,當政治摻和進體育之後,一切都變了味道,為了金牌不擇手段,只有奪得金牌才能受到重視,但要想獲得好成績的捷徑就是服用禁藥,隨著東德的解體,一些秘密檔案的曝光,讓人看到了令人髮指的一面,
  • 曾TVB金牌配角廖啟智靠擺攤賣衣服為生,成年人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TVB影視劇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尤其80後,那些曾經劇中人物伴隨著太多兒時的記憶,而近日,有網友曝出曾經TVB金牌配角廖啟智,如今已淪落到靠擺攤賣衣服為生,相比較從前的風光模樣,現在的他頭髮稀疏,面黃肌瘦,和普通商販也沒有什麼區別。
  • 從一線紅人到網劇配角,明明不缺資源,張靜初究竟得罪了誰?
    不過即將大紅大紫成為頂流的張靜初,一代女神最後卻敗給了緋聞,雖然每次在公眾面前時,她都極力否認這些事情,但如果你要問觀眾們相不相信她說的話,從她的事業來看就知道了,從曾經的一線紅人到後來的網劇配角本來導演和明星之間緋聞,並不是什麼太稀罕的事情,但張靜初和顧長衛兩人不一樣,一個是當紅的大明星,一個是已經有了婚姻和家庭的大齡男人,這樣的組合是所有人都不會接受的。
  • 影視視明星們名字的由來,林正英「改名換命」成鼻祖
    「舒淇」名字取自傳統文化,當年16歲的舒淇籤約臺灣巴比倫公司做模特和廣告女郎,出版社、問她要不要用自己的真名林立慧,舒淇斷然拒絕想起一個有點氣質文化的藝名,想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人的要求是「琴棋書畫」,於是她便從中取了兩個字「舒淇」,後來香港著名導見王晶在一本雜誌封面中看到了舒淇的照片而被驚豔
  • 香港著名演員患抑鬱症十年 曾被封「軟飯男」現用演技成金牌配角
    本文編輯劇透社:issac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說到香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大家第一對想到的會是誰?是被外界譽為「神仙愛情」的張家輝和關詠荷?這幾年張繼聰憑藉自己的努力靠著精湛的演技,可謂在香港和內地都非常有人氣!像早前賣座電影《犯罪現場》和《反貪風暴4》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他在《反貪風暴4》中更是被封為「金句王」,那句最為經典的「坐牢是香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更是成為了整部電影的神來之筆。在熒幕上一向嘻嘻哈哈沒心沒肺的張繼聰其實早年也經歷了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