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手ZARD 經典歌曲hi-res版本誕生的背後

2020-12-09 日本流行音樂情報

聽慣了的歌曲,用不同方式打開——向兩個關鍵人物詢問ZARD hi-res誕生的背後

2021年2月10日迎來出道30周年的ZARD。2020年作為「30周年YEAR」,將進行CD再發售、活動、書籍發售等各種紀念企劃。其中最讓人關注的一個就是2月10日開始在網站上進行「高音質版本發布」。收錄了《負けないで》、《揺れる想い》等52首大熱歌曲的精選盤《ZARD Forever Best~25th Anniversary~》,是一張新的高音質版本專輯。發布以來連續獲得專輯排行榜第一名。

這次,我們採訪了出道時就參與ZARD樂曲製作的監製寺尾廣氏和recording/Mastering Engineer島田勝弘。我們採訪了在進行高畫質化時所在意的地方,他們以及與坂井先生當時一起製作專輯時的軼事。

以原始母帶為基礎,為高畫質化的實施進行新的操作。

當得知ZARD決定發布高清版音檔下載的消息時,很多粉絲表示很高興。這是可以讓自1991年出道以來從未褪色的ZARD的音樂以及坂井的歌聲回味的高清配信。我想對粉絲來說是很開心的消息。

寺尾先生(以下簡稱敬稱略):想用更好的聲音聽音樂,想用更好的聲音傳達給大家的工作流程越來越複雜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對把ZARD的音源做hi-res版會變成怎樣的風格很感興趣。這次的hi-res版選擇了與出道25周年時發行的精選專輯《ZARD Forever Best25thAnniversary》相同的歌曲。也就是說,這張專輯集合了ZARD的「代表歌曲」。無論是春夏秋冬,無論哪個季節,都希望大家能一直聆聽ZARD,所以選擇了這些「代表歌曲」,希望大家能通過高音質再體驗一次。

這張專輯也曾通過Blu-spec CD2作為媒介發售過,大家都知道是因為在意音質而特別製作的,但是正因為高音質CD版已經發售了,所以hi-res只是將CD裡的內容轉換了格式嗎?也許有人會這麼想……。

寺尾:不不,不是這樣的。對於這次hi-res版我們重新進行了製作。

——原來是這樣!

島田先生(以下簡稱敬稱略):其實從10多年前開始,我就在做一個將當時的模擬錄音帶存檔的項目。1980至90年代的混合大師們使用的一般為半英寸的模擬母帶。但是磁帶的損傷越來越嚴重,重新製作的時候很難進行多次播放。這次使用了96kHz/24bit碼率標準進行了存檔,(源自半英寸模擬母帶的數據)實際上歸檔工作最初是用48kHz/24bit碼率,中途停了一次著眼於今後的發展,以96kHz/24bit碼率又重新開始。現在想起來那樣做真是太好了。

192kHz/24bit碼率也進行了討論,在當時的系統中考慮了容量和成本等各種各樣的要素的結果,認為96kHz/24bit是最佳的碼率。

——原來如此。

使用原來的Mix Master,用最新器材進行重新編輯

島田:ZARD的音源主要是半英寸的模擬母帶作為宿主,也有DAT的宿主。在做成CD的時候,在某些情況下我會將兩者的聲音進行比對調整各剪一半然後混合在一起使用也是可能的,主要根據不同歌曲的風格。比如說《サヨナラは今もこの胸に居ます》Feed Back是我關注的重點,用支持hi-res的揚聲器聽的話,我想可以知道二倍大的音檔具體會給以往的歌曲帶來怎樣的改變。我認為是「清爽感」這給了這首歌曲很好的感覺。

從初步混合的音源到最終成為CD,也有將混合好的音樂A與混合到的音樂B進行連接完成的額歌曲。進行連接工作的器材現在比當時進步得多了。因此在這次的hi-res碼率錄製時,用現代的器材重新進行剪輯或交叉整理了原本的聲源。

寺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次的hi-res版本的聽眾也許可以說是「第一次使用」這個音源。當然也有互相疊加交叉的地方,但嚴格說來和當時的CD可能不一樣了。

hi-res化時就連使用的電源和纜線都會變得非常講究。

島田:這次進行的hi-res化時,數據保存用的HDD電源,PC讀取輸入時使用的電纜等也全部重新進行了評估。果然聲音會發生改變。例如在A/D轉換器之間使用的是MADRIGAL AUDIO LABORATORIES的名為「CZ GEL-1」的XLR電纜,其實這是15年前買的但是從沒用過。也就是說當時的PC和音響設備配不上電纜的高度,在這之間無法取得平衡。但是現在器材也進化了和用CD製作時的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這次試一下就好了!等等。

——可以看出你們非常注重細節。在做hires版的母帶時,具體做了什麼呢?和製作CD的時候方向性不一樣嗎?

島田:果然是不一樣啊。96kHz/24bit碼率的話,高頻方向的信息會增加,所以整體的平衡會向高頻方向發展。因此通過加強低頻率,表現出了「搖滾風」。關於坂井先生的聲音的頻率,因為本身就是向高頻方向發展具有延伸性的類型,所以在這方面再進行再加固幾乎沒有意義。

還有過去也想過的想法一直殘留到這次也很好的表現了出來。例如說在歌曲開頭的部分,可以只在一瞬間就砰的一聲扎進了腦海中。

——用具體的歌曲來說是怎樣的狀態呢?

島田:是《きっと忘れない》和《グロリアス マインド》的開頭部分吧。還不到一拍的一瞬間。這次的版本抑揚頓挫的感覺更加明顯順耳。

坂井自費購買了NEUMANN的麥克風。配合她聲音的變化會使用3個麥克風

——請告訴我錄音時的事情。作為ZARD魅力之一的坂井先生的聲音是怎樣錄音的呢?

島田:首先作為大前提,我們要注意「如何創造一個能讓人心情愉快地唱歌的環境」。為了看不到唱歌的地方,在展臺上拉上窗簾之類的…。這最終會讓聲音聽起來更好。

麥克風大致分為初期、中期、後期是跟著坂井聲音的發聲方式發生著變化。

——具體使用了什麼樣的麥克風呢?

島田:初期是NEUMANN的「U87i」。中期,1993~98年左右是AKG的「THE TUBE」。然後進入後期的2000年代後使用了因鄧麗君而揚名的「U47」。

「U87i」的這種堅實的聲音傾向與當時的坂井先生的聲音相吻合,有著天真無邪、還沒有太多控制力的「素材」感。當時的演播室裡也有正統的麥克風。其實,「THE TUBE」並不是那麼好聽。主唱的聲音很容易被管弦埋沒,在EQ的時候,不要發出讓耳朵痛苦的聲音就好了。「U47」的發音特點是「音樂性」嗎?與伴奏樂團的融合性非常好。即使不怎麼進行加工就將主唱的聲音和樂隊的聲音混合在一起,歌聲卻會自動出現在最前方。

——《U87Ai》(U87i的後繼機)是坂井先生自己也非常喜歡的。

島田:坂井先生對照相機也有興趣,可能也是一位器材狂熱者。

寺尾:總之她是個提問狂。我想是在向工作人員提問收集信息。還自帶了可攜式DAT呢。

島田:但是我沒見過她在用(笑)

寺尾:可能是在家裡用哦(笑)。也曾在ZARD的巡迴展上公開過呢。

「企業的秘密」規則,製作了許多與歌聲原本音量稍有不同風格的音檔,從而實現了高品質的音樂/音質

——在hi-res發行時寺尾先生發表的評論中有寫道當時製作的小插曲,「總計花費了8個月的時間」「為了追求更好的聲音而重新混縮製作,也有從第二版開始替換的東西」,具體是指什麼樣的歌曲呢?

寺尾:那就是《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吧。雖然是動畫《名偵探柯南》的合作曲,播放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慢慢就有了不同的風格。因為製作人長戶大幸是一個非常講究編曲、歌曲和樂器平衡的人。還有,製作了很多不同風格的音檔呢。實際上那時企業機的秘密,混縮也要首先決定整體的混音平衡,然後再錄5次。我想在混音結束的階段歌手聲音的大小也會被決定,從那開始將歌手聲音的大小會製作成比標準稍小或稍大5個等級不同的版本。這樣的規則是從某個時候開始決定的。之後根據長戶製作人的指示和坂井先生的意見,會將樂器平衡的不同部分再混合在一起,認真注意到的話大概是具有相當數量級的不同風格吧。

島田:內容也是,素材也是一樣的,但是製作出了平衡、定位和質感不同的東西。雖然也有大幅度改變的東西,但大體上其實只是一點點不同。

寺尾:但是這是非常好的規則。比如在製作專輯的時候,排列曲子的時候根據曲子的不同,歌曲聲音的大小也不一樣。並不是需要用到主控等級的調整來解決問題,而是可以用原來的素材進行調整。事實上,現在的歐美歌手的歌曲也是這樣製作的。

島田:在主旋律的時候,A旋律B旋律是使用標準大小的聲音,只有副歌部分使用稍微大一點的。

——光是想像就很費時費力的工作,但是追求的是品質和音樂性!

坂井先生的歌聲「實際上並沒有覺得非常有透明感」

——你覺得坂井的歌聲魅力在哪裡?經常被說是有透明感的歌聲……。

寺尾:透明感……事實上,我不覺得透明感非常強烈。要說哪一種的話,應該說是性感吧。因為很懂唱歌所以用合乎道理的發音在高音域上歌唱,所以給人一種清晰的印象吧。從她的容貌和CD中感受到的印象,會讓人覺得她的聲音不太好是偶像型的歌手。但實際上她的音量非常大,即使在有音響效果的樂器伴奏時也能聽到。在演唱會上也是如此。擅長唱歌的人會說「聽我的聲音!」我覺得她並不是這樣,而是一位傳遞「語言」類型的歌手。

「君に逢いたくなったら…」裡面有一句歌詞叫做「ふと鏡を見れば なんて疲れた顔」,好像是在低聲唱歌,仔細聽的話就會發現她有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好好地說出來。認真地唱著元音。但卻沒有朗讀的感覺…雖然傳達了感情,但並不會過多,而是承載了「歌曲的語言」的歌手。

明明是已經聽過的歌曲,卻又有了全新體驗的感覺——享受音樂新方法 hi-res

寺尾:在2006年發售的精選專輯《Golden Best15th Anniversary》中,也曾拜託了Chris Bellman先生重新mix,給人留下了嶄新的復甦印象。但是在2011年推出

《ZARD SINGLE COLLECCTION~20th ANNIVERSRY~》的時候,我拜託島田先生「希望他能超越《Golden Best》」。結果他完美得達成了目標。並且在《ZARD Forever Best~25th Anniversary~》中更是超越了這一點。為了不斷地更新經典歌曲的光輝,這次我們做成了hi-res版,感覺又打開了新的大門。在hi-res下音樂變得很有魄力。

每首曲子都很精彩地復甦了,讓人感覺到特別明顯的是《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這首曲子樂器採樣時使用了坂井先生中意的鼓聲,是與所謂的「ZARD風格」稍微有點區別,是有著前衛感覺的歌曲,在hi-res中雖然是已經熟悉的音樂,但還時有了全新體驗的感覺。

——製作時就多次聽寺尾先生這麼說,我覺得很厲害。請一定要讓更多的人通過這次的hi-res版本,再次體驗ZARD的歌曲。

相關焦點

  • Hi-res 真的來了:Sony 三支全新概念麥克風亮測評
    模擬時代1950年7月,Sony發布日本第一臺G型收音機1955年8月,Sony發布世界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TR551979年7月,Sony發布革命性的Walkman世界第一臺隨身聽產品:TPS-L2並推出帶有Hi-res Audio標識的PHA-1耳放、ZX1 walkman、PCM-D100錄音機等一系列高解析消費級產品2017年,Sony推出了C-100 、ECM-100U、ECM-100N三款Hi-res麥克風面向專業錄音市場今天這三款麥克風來到我的手上
  • 韓國歌手翻唱經典華語歌曲 你聽過幾首
    2000年前後不少華語歌手靠翻唱韓國流行歌曲而走紅,有的還成為了「天王天后」。回看那段歷史可能會讓人覺得華語樂壇是那麼的「缺乏原創」,不是翻唱日本歌曲就是翻唱韓國歌曲! 其實華語樂壇從來不缺乏優秀原創作品,也有很多歌曲曾被海外的歌手翻唱過。
  • KPOP歌手翻唱過的經典中文歌曲 你都聽過嗎
    2000年前後不少華語歌手靠翻唱韓國流行歌曲而走紅,有的還成為了「天王天后」。回看那段歷史可能會讓人覺得華語樂壇是那麼的「缺乏原創」,不是翻唱日本歌曲就是翻唱韓國歌曲!其實華語樂壇從來不缺乏優秀原創作品,也有很多歌曲被海外的歌手翻唱過。
  • 陳慧嫻的經典歌曲(千千闕歌)背後的故事:曲折又經典的來歷!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經典之歌(千千闕歌),想必大家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曲背後的故事及來歷!(千千闕歌)這首歌是由香港著名女歌手陳慧嫻在1989年所演唱的一首經典的粵語歌曲,用他自己的話來講,這是一首與歌壇暫別的歌曲,當年24歲的陳慧嫻在歌壇正處於巔峰時期,卻突然宣布要暫時退隱到美國去留學,給香港的娛樂圈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 【情人節】用日本經典愛情歌曲唱出你的愛
    原標題:【情人節】用日本經典愛情歌曲唱出你的愛 愛情是一種甚是玄乎的東西,令人愛不釋手卻又擔驚受怕。愛情是書中的常客,亦是歌中被傳唱的精靈。你還只會傻傻地、直接地表白嗎?2016年的情人節,或許你可以將愛大膽唱出來。一起來看看,日本都有哪些經典愛情歌曲。
  • 鄧麗君的十大經典歌曲
    整理出的鄧麗君十大經典歌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1、《美酒加咖啡》1972年,作曲:古月,作詞:林煌坤《美酒加咖啡》是在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有較高知名度的港臺流行金曲,許多歌手都曾經演唱過。1972年麗風唱片公司旗下的鄧麗君唱了此歌曲。
  • 日本歌曲改變了華語樂壇?這些經典的中文歌曲全部由日本歌曲改編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改編/翻唱歌曲成為推動香港音樂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一些流傳至今的經典歌曲,如《酒紅色的心》(譚詠麟)、《風繼續吹》(張國榮)、《情已逝》(張學友)、《千千闕歌》(陳慧嫻)等,都是改編/翻唱自日本歌曲。不僅僅是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和大陸樂壇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幾十年都有哪些經典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
  • 精選經典日本歌曲,令人百般回味
    當夕陽西下,世界萬物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今晚小編精選了幾首經典的日本歌曲中島美雪是日本的知名女歌手,有不少人稱之為「日本殿堂級常春後」「國寶級天后」。中島美雪是1975年出道,至今已經橫跨了四個年代,但仍然活躍,而且深受大眾喜愛。中島美雪除了唱歌好聽,也是個創作型的歌手,她的很多歌曲被很多知名的華人歌手翻唱,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王菲《容易受傷的女人》。加藤登紀子是以為非常出名的女歌手和詞曲作家。
  • 一首紅了30年的經典歌曲,兩大天后為之反目,播放器以它命名
    曾經有這麼一首歌,誕生於31年前的香港歌壇,從誕生之日起就廣為傳唱,直到今天依然是不朽的粵語經典。歌曲誕生那年,曾有兩大天后為之反目,最終以其中一位被逼退出歌壇而告終。這首歌就是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千千闕歌》從何而來?
  • 這首經典的英文歌,歌手們無不爭先翻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首歌的最早的一個版本是來自於美國民謠女歌手Lori Lieberman演唱的一個版本。這首歌的誕生也源自於她的親身經歷。直到Roberta Flack於1973年發表的另一個版本。才使這首歌真正的火了起來。這個版本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一個版本
  • 那些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究竟有多悽慘
    大家好,我是水哥,從記事起到現在,水哥也聽過不少的歌曲,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歌曲,但水哥發現,有故事的歌曲往往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今天水哥帶你了解一下那些歌曲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故事。歌手刀郎在為他們的故事感動的同時,也寫下了這首《西海情歌》。即便是沒聽過背後故事的人,也會被這憂傷的旋律和歌詞所打動。《丁香花》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 米希亞唱張國榮經典歌曲,卻慘敗給袁婭維,原因有二
    米希亞,日本國寶級歌手,當得知她參加《歌手當打之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她會是冠軍大熱門,尤其是當她的對手是袁婭維、蕭敬騰、徐佳瑩這樣名氣一般的歌手時,但誰能想到,在總決賽裡,米希亞被袁婭維奇襲,不僅敗了,還是慘敗!
  • 當一首歌曲出現國粵兩個版本時,才會發現原來粵語歌才是經典歌曲
    喜歡聽歌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個問題,許多香港歌手除了唱自己拿手的粵語歌之外,還將同樣的歌曲改編成國語,甚至有時候還將歌名也一起改了。但是當歌曲語言互換時,聽眾們的感受也會發生變化。絲毫不影響他對歌曲的喜愛!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首國語粵語相同的歌曲。
  • zard翔哥是誰長什麼樣 鬥魚主播zard為什麼叫翔哥真實名字個人資料
    鬥魚這個平臺應該很多人都認識,這是一個很出名的直播平臺,主演是經營遊戲直播,在這個平臺上有很多出名的主播,zard翔哥就是其中的一個,經常使用鬥魚的人應該都有看過zard翔哥的直播,那麼zard翔哥是誰呢?他長什麼樣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科接一下吧。
  • 不看日本動漫不知道,原來中國這些經典歌曲,都是翻唱的日語歌
    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其實原曲都來自於其他國家。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原來很多經典的中文歌,原曲都在日本動漫中。即使到現在,這首歌還是那麼經典。《後來》翻唱於自日本組合Kiroro的《未來へ》,兩版的歌詞意境不同、表達的內容也不同。原版歌曲是女兒寫給媽媽的歌,而《後來》則是寫的追悔莫及的愛情。有多少人現在才知道,這首經典的歌曲是翻唱的日語歌?
  • 4000年一遇,日本樂隊神話最美女主唱,已離世11年
    所有流行音樂中,樂隊可以說是最能點燃內心的音樂類型之一了,也正是躁動的音樂引領了一次次的音樂潮流,正是因為這種自我放飛以及彰顯青春的態度,樂隊的壽命都相對來說比較長,但也有因為主唱離世而物是人非的例子,中國有黃家駒,日本更不可不提,上世紀很多中文歌曲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手原創,說到讓人惋惜的日本歌手
  • 譚詠麟經典歌曲:(講不出再見)的背後的故事及歌曲解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譚詠麟的一首歌(講不出再見),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講不出再見)這首歌由譚詠麟在1994年所演唱的歌曲。是譚詠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雖然近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已有近半個世紀,但是沒有哪首歌能像(講出再見)一樣。每次聽起總能讓無數人因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而落淚。
  • 從蔡琴齊秦,到五月天周杰倫和陳立農,寶島幾代歌手都愛這首經典
    之所以想寫這首《思慕的人》,是因為,根本不會說閩南語的風叔,最近偶然聽到了頂流中的臺灣男生陳立農,15歲的時候在舞臺上,唱了這首《思慕的人》——就感覺,這真是一首穿破了次元壁的經典啊,自它誕生之日起,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緊返來阮身邊」的人其實要去深究這首歌,就不得不提到「寶島歌王」洪一峰先生
  • dota2主播翔哥Zard的那些梗
    但其實不然,翔哥不僅dota玩的菜,而且其本身還是一位風流瀟灑的帥氣小夥,內華達數學系畢業,人形自走受教育程度查詢機,絕活哈斯卡,選了就是autowin,經典開霧打盾,經典VCD,可以說是非常完美的一個人設了。目前在鬥魚直播dota2,偶爾玩玩新出的熱門遊戲,背景據說是紅二代,直播不為錢財,只是興趣使然,是一名真正的player。
  • 【日語歌曲】精選經典日語歌,百聽不厭的循環曲
    很多歌手包括鄧麗君、張學友、李克勤、周華健、陳慧嫻、張國榮、陳慧琳都對日語歌曲進行過翻唱。不可否認,在當時的日本歌曲特點非常鮮明,製作水平高,編曲優質,聲結構極其合理,樂感極好,朗朗上口。1972年第五屆「明星誕生」歌唱比賽中以《迴轉木馬》一曲獲得第二名。1974年出版唱片《妙齡》、《不禁止的遊戲》,出演電影處女作《伊豆的舞女》。1975年第一次入選「紅白歌曲大賽」。拍攝第一部電視劇集《血疑》。1976年出版唱片《愛將跑掉》、《橫須賀的故事》、《赤的衝擊》獲「日本唱片大賞」歌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