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3歲大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活得輕鬆自在了

2020-12-22 繁星點點柚子皮

深度|原創|優質|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家在看電視劇時,應該在很多劇集結尾都能看到這句話:本故事由真實故事改編。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演繹屬於自己的故事。有的人生轟轟烈烈,有的人生平平淡淡。

我想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的悸動,年少的歡喜。無論男孩女孩,當青春甦醒時,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裡勾勒出一個美好的身影。

能和心愛的人一同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相伴到老是每個人的願望

每次在大街上看到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都忍不住熱淚盈眶,那是我所嚮往的生活,能夠和最愛的人白頭偕老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心願是美好的,現實卻總是事與願違。生活裡,平平淡淡的夫妻佔大多數,還有一部分人並不幸福。

生命是一場輪迴,最終都會分離。人到晚年,夫妻恩愛的兩個人,無論誰先走都是非常殘酷的。相反,對那些彼此煎熬的夫妻來講,也許是種解脫,活得更輕鬆。

我們來聽聽這位老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社區的崔大爺

崔大爺今年73歲了,老兩口在一起生活了47年,去年他老伴兒查出胃癌晚期,手術後也沒堅持多久就去世了。老伴兒去世後,崔大爺終於不再是每天愁容滿面,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崔大爺是個老實本分的人,一輩子兢兢業業的。而他太太也一直是他的賢內助,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熬出了頭,一雙兒女都順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誰曾想,迎接他們的不是安靜的時光,而是生活的「暴風雨」。

孩子上大學後,他老伴兒在家閒著無聊就去學跳廣場舞。幾個月後,他老伴變得越來越忙碌,總是很晚回家,崔大爺終於發現了異常。

四處打聽得知,他老伴和一個老頭兒有關係,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回家之後崔大爺和她大吵了一架。誰知她不但不知悔改,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早就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像個榆木疙瘩一樣,一點兒情趣都沒有,不行就離婚。」

崔大爺被氣得住進了醫院,但是他的封建思想導致他不敢說出口,因為他始終堅持「家醜不可外揚」的理念都這麼大了,影響也不好。況且孩子就這樣過著名不副實的婚姻生活,崔大爺再沒有露出過笑容。

從他老伴突然離世後,崔大爺的神色明顯發生改變,不再似從前那般烏雲密布,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吧。

崔大爺說:「她走了說一點傷心都沒有那肯定是假的。雖然做出了對不起我的事,但她是個非常合格的母親,把孩子們照顧得無微不至」。

他又接走說道:「孩子們怕我一個人覺得孤單,想讓我找個人搭夥過日子,我一口回絕了。表面上跟他們說一個人生活很好,其實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相信別人了,但我從始至終都沒有告訴孩子們他們母親的所作所為」。

結語:

希望每個人都能時刻保持高度警戒,不要迷失了自我。每走過人生的一段旅程,要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為什麼出發。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注我,分享更多情感故事。

一位53歲女人的自述:跳了兩年舞蹈,我害怕了

相關焦點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人到晚年,對於先走的老伴,恩愛夫妻剩下的那個人會因悲傷思念;可平常就不是很好的夫妻,反而會覺得自己活得更輕鬆了。02、傾訴人:70歲的姚阿姨我今年70歲了,有一兒一女,跟老伴在一起生活了43年,老伴是3年前突發疾病走了。
  • 64歲老人坦言:老伴意外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尋常夫妻百事興,不尋常的夫妻,巴不得一方早點脫離他的生活,那讓自己能活得更輕鬆些。02、有關於婚姻不尋常的傾訴人:吳大爺,64歲我今年69歲了,有兒有女,5年前我一直以為我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是幸福的生活從5年前開始變味了,這五年,我活在煎熬當中。半年前我的老伴去世,感覺這種煎熬消失,心情再也不那麼沉重。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兒過世後,我反而覺得生活輕鬆了許多
    每次在公園看到老人相互依偎著散步,總是心生羨慕,能有一位相濡以沫的伴侶,真是太幸福了。馮小剛曾在《非誠勿擾2》裡說過:「婚姻怎麼選擇都是錯的」,我們看著那些老夫老妻,從青春年少攜手走到遲暮之年,這樣的感情讓人敬佩,甚至覺得能有這樣的老伴兒,此生無憾了。
  • 76歲大爺坦言:老伴離世之後,才是悽涼晚年生活的開始
    但是如果老伴去世後,一個人過特別的孤獨,做什麼都是一個人,就會覺得很沒意思,晚年也不會過得開心。一位76歲大爺哭訴:「自從老伴去世後,我的生活過得苦不堪言,以前老伴在的時候,經常陪我一起做我想做的事情,雖然有時候也會吵架,也特別的包容我,不管發生什麼都會對我不離不棄。
  • 搭夥7年後散夥了,73歲老人:我負責養她,但不負責養她全家!
    我們小區73歲的王大爺和62歲的朱阿姨,就是年齡差距比較大的搭夥夫妻,他們已經在一起搭夥過了七年,剛開始的時候,王大爺就喜歡朱阿姨,年輕漂亮,身材又好,朱阿姨有退休金,還有一套房產,在小區裡可算是非常優秀的女人呢,當時王大爺為了討朱阿姨的歡心花了不少心思,甚至跟朱阿姨保證跟他在一起後,朱阿姨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活問題,王大爺全包了,以後養著她。
  • 65歲老人坦言:我退休後月入10000,相親兩次,卻寧願單身
    兩人第一次見面,楊阿姨就問謝大爺:「如果我們牽手成功,日後住哪裡?生活上的開銷怎麼分配?要是生病……」  謝大爺認真思考了一下,說:「如果牽手成功可以住在我那裡,每個月的日常開銷我出3000元,估計這錢也夠我們兩個人花了。至於生病,就各自掏錢治好了。」  楊阿姨問:「那牽手成功後,誰來管錢?有什麼事聽誰的?」
  • 65歲老人拒絕40歲保姆求婚:兒女每月給我2萬,我不需要老伴
    導語: 65歲的柯大爺平時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喝茶。 柯大爺家有個保姆,保姆才40歲。保姆最近和柯大爺求婚。
  • 68歲大爺癱瘓後才知道:子女再不好,也比再婚老伴好一萬倍
    一位六十八歲癱瘓大爺自述:「癱瘓後才知道,子女再不好,也比再婚老伴靠譜。」歐大爺/68歲我今年68歲,是一個很勤快的男人,當時我為了老婆孩子,但願付出一切,當時前老伴嫁給我的時候,我家裡特別窮,他從來都沒有說過什麼,依然陪伴我和我一起吃苦,去賺錢養家,後來通過我的努力,我拼出了一番天地,生活也好了很多。
  • 一位70歲大爺的真心話:有倆兒子,晚年我卻只想進養老院
    一位70歲大爺的真心話:「有倆兒子,晚年我卻只想進養老院。」老人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報怨及不滿的想法,顯得非常冷靜與平和。他為何會有這種打算呢?可能聽過他的訴說,大家就會明了。01我姓佟,今年70歲了。我跟老伴育有兩個兒子,現在他們都40多歲的,早已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當年為了支持兩個兒子結婚,我們倆口子算是砸鍋賣鐵,傾其所有。大兒子當時結婚的時候,我們為他出了婚房的首付款以及彩禮。
  • 66歲男人坦言:七千退休金,不願找老伴,寧願餘生和保姆度日
    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晚年階段,身邊有個老伴,無論是對男人還是女人來講,都是最大的保障與福氣。 因為彼此能夠陪伴;彼此也能相互照顧。 但是一位66歲的男人現如今卻坦言:「我每月七千退休金,不願找老伴,寧願餘生和保姆度日!」 他這樣選擇的理由如下,一起來聽聽看,你是否也同意對方的觀點呢?
  • 要想活得輕鬆自在就多積德行善!
    記得在接觸佛學之前,我活得那才真叫苦。看到別人活得舒服自在,而自己平時的吃穿住行都很低劣,還常遇到不順心之事,心裡感到有些不平衡。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上都很吃苦賣力,付出並不比他人少,可就是難得好結果,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還常遭別人指責侮辱。難道自己生來就是吃苦受累的嗎?為此,我痛苦過,抱怨過,無奈過……但這都於事無補。
  • 再婚7年,70歲大爺坦言:退休金才3千,卻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
    導語現在的老年人再婚現象,說怪也不怪了,因為現在的老人思想特別開放,不會像以前那樣,老了再婚還被人家說閒話,被人家說不正經的,如今每個單身老人都會選擇找老伴,也不會介意別人說什麼,只要自己過得好就行了。一位70歲大爺自述:再婚7年,我的退休金才3000塊,卻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 女人退休後,找老伴成了最大的坎:餘生,還是一個人更安穩
    不碰,比碰更自在。」當然,與感情相關的事情不只存在於年輕或壯年時代,就算是年紀大了,只要有嚮往,有需要,就會產生情感糾葛與煩惱,這就是最真實的人生。女人退休後,找老伴成了最大的坎。三位有此經歷的女士皆坦言:「餘生,一個人更安穩!」
  • 72歲+73歲,倆大爺組團考駕照,青島迎來新規實施後嘗鮮者
    「我來報名學車了!」11月24日上午,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駕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學員——今年72歲的市民郝建生。據了解,隨著公安部12項「放管服」新政實施,從11月20日開始,年超70歲老人也可以考取駕駛證,郝建生是新規實施以來島城首名超70歲報名學車的老人。
  • 河南大爺給80歲老伴找保姆:體力得好,能背人上下四層樓!
    李大爺今年79歲,老伴今年80歲,人一旦上了歲數,生活上可能就沒有辦法自理。李大爺還能勉強照顧好自己,但是老伴已經走不動路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於是李大爺就想給老伴找一個保姆照顧。上個月4號,他在平臺上發布招聘啟事,要求是保姆體力好,能夠背老伴上下樓。李大爺說,他家住在4樓。在網上發布信息後,就有工作人員聯繫他,承諾幫他找到合適的保姆,服務費用是3600元。
  • 60歲大爺的真實發言:晚年找老伴,其實目的都是很明確
    導讀人們年紀大了,老了之後,如果是孤身一人,身邊沒有另一半的陪伴,難免會孤獨,難免會希望身邊能夠有人陪著,如果到了老年還是獨身一人,就希望再找個老伴了,但是這個時候找老伴確實比較現實的,談感情的少之又少,我們一起看看60歲大爺的真實感想,其實目的是很明確地,想要找到是怎樣的人。
  • 兒孫常年在外,73歲老人「撿田種莊稼」,一舉兩得
    「雖然我今年已經73歲了,兒孫常年在外,但家中的糧食,我和老伴根本吃不完。」儲大爺把稻穀一袋袋從老屋裡搬出來,然後倒在屋前的空地上,他說,為了防止稻穀黴變,這不,趁著天氣晴好,他把糧食搬出來晾曬。路過的行人都問他,孩子們不在家,怎麼有那麼多的糧食。
  • 老伴去世後,另一半真的會很難過嗎?聽聽三位70歲老人的真實想法
    希望大家看到他們的經歷後,能夠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莫及。70歲王大媽:老伴兒走了我反而很輕鬆我和老伴兒結婚有40幾年了,其中有10多年我們都不在同一個城市,他去城裡打工,而我則留在農村老家,照顧公婆和孩子,而他在外地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我知道後又哭又鬧,老伴兒為了家裡的孩子,還是和那個女人分了手。
  • 62歲女人坦言:兒子相中的老伴,再婚4年,我們越過越像一家人
    院區裡62歲的梁阿姨,40歲失去了老公,自己一個人獨自帶大兒子,現在兒子早已成家,孫子都幫忙帶大了。兒子覺得母親一個人過了那麼多年,希望母親的後半生能夠有個伴相陪,就給自己的母親找了個再婚老伴。梁阿姨現在跟再婚老伴錢大爺生活了4年,日子越過越開心,總是說,兒子相中的老伴,再婚4年,我們是越過越像一家人了。02、傾訴人:62歲的梁阿姨我今年62歲了,獨生兒子早已結婚有孩子了,我的老伴在40歲那年,因一場意外走了。那時兒子還在讀初中,身邊人也給我介紹對象,可我不想再找。
  • 不合群的人,活得更自在
    然而,合群真的可以讓一個人生活的更輕鬆,生活的更好嗎?其實,事實並不是如此。大多數時候,合群往往是在刻意的迎合別人的喜好,雖然得到了短暫的熱鬧,看似過得很開心,實際上,這種合群只會讓人更空虛,活得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