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將迎來一次行業洗牌。是浴火重生,還是淘汰出局?企業主動求變永遠勝於被動改變。優秀的企業不會踩剎車,而是踩油門。
——咖啡之翼創始人 尹峰
一天多的時間,武漢疫情定點醫院,亞洲心臟病醫院的醫護人員喝到了400多杯免費咖啡。這是咖啡之翼的工作人員在無人零售智能咖啡機後臺看到的數據。
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介紹,春節期間疫情爆發後不久,公司便已先後聯繫了武漢、長沙、北京等城市的148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本著幫忙不添亂的原則,為抗疫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送上一杯暖心的熱咖啡。
咖啡之翼,是尹峰於2000年創立的一家定位為「城市客廳」的咖啡館品牌,經過20年的發展,尹峰從湖南走向全國,在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130多個城市開設了300 多家門店。2017 年咖啡之翼進軍智能新零售市場,在全國布局智能咖啡機4000餘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咖啡之翼的業務線也都受到不小的影響:門店方面,部分直營店、加盟店無法營業,營業門店收入銳減;供應鏈方面,工廠停工,物流降效,只能依靠庫存維繫;無人零售端,由於院校停課,商業體停業,交通樞紐管控,智能咖啡機的運維周期被拉長。「毫無疑問,這場突發事件,打破了大多數企業的2020計劃,甚至於從原先的「求發展」,到當前的「求生存」。」尹峰說。
作為2006年即開始使用自研ERP系統的企業,多年來一直圍繞用戶、圍繞品牌以信息化、數據化的方式運營企業,開展線上業務,面對疫情對線下業務的衝擊,必然集中火力和資源在線上業務。他們通過外賣、電商平臺、小程序,甚至是社群營銷等方式,將咖啡之翼的產品線上化,線上業務運營精細化。尹峰說,新冠疫情會極大改變餐飲行業和整個服務業,線上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信息化能力將成為必備能力。
尹峰認為,經歷這次疫情使餐飲零售化迅速來臨。餐飲業將打破原有餐飲場景的禁錮,突破餐飲門店和用餐時間段的限制,向零售化轉變。在具體操作上,通過打造具有認知度的產品,並將產品進行電商化。
對於疫情期間大火的外賣模式,尹峰也認為會走向品質化和個性化。從食材的選擇,到配送過程的嚴格控制,包裝的呈現,服務的品質都將成為制勝的關鍵要素。
此外,多功能社區門店將迎來爆發。尹峰說,高便利性,高粘性的多功能社區門店生存能力更強。餐企可以開展全渠道運營模式,進行公域渠道和私域渠道的全面拓展。
儘管疫情對咖啡之翼的現金流造成很大的壓力,但尹峰依然對疫情後的消費趨勢抱樂觀態度。她說,疫情過後,在餐飲上的消費金額不會減少,但消費的構成方式會發生巨大改變,同時,普通大眾將在消費上更為謹慎,會選擇更穩妥、確定性更強、信賴感更強的產品和品牌上。咖啡之翼正加快進化的節奏,適應巿場的變化、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危機對於有抱負的人永遠是戰機,每一次危機的產生都是改變市場格局的機會。
蹲下,是等發令槍響時可以更快的起跑。
有的已經在為明天奔跑而努力準備,而有的卻還要忙著為荒廢的昨天補課。
疫情過後,優秀的企業只會踩油門,不會踩剎車。
「不確定的永遠是環境,確定的永遠是自己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尹峰說。
對話尹峰:
1、門店收入幾乎為零
Ø 此次疫情對您的企業造成怎樣的影響?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春節過後,疫情爆發, 全國經濟幾乎停擺。我們的企業也屬於嚴重受損之列,為響應國家全面防控疫情的要求,大面積線下業務也按下了暫停鍵:門店無法營業、收入幾乎歸零,收入稅減,但固定成本幾乎沒有變化;供應鏈方面,工廠停工,物流降效,只能依靠庫存維繫;無人零售端,由於院校停課、商業體停業、交通樞紐管控,智能咖啡機的運維周期被拉長。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對企業現金流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Ø 為了解決困難,您採取了哪些自救的措施?
本次疫情爆發恰逢春節,正是我國消費最旺盛的時節,感染人數多、波及範圍廣,對於疫情受損企業來說,保持大局穩定不裁員不給社會添麻煩,已是最大的社會盡責。因此,在收入斷崖式受損的困境下,我們緊衣縮食確保員工工資發放、其他各項運營房租、咖啡機點位費、水電費、供應鏈等企業基礎費用開支安全。我們也陸續向各個部門及單位發函申請支付展期,也得到了友善的支持反饋。
在線下業務開展受損時,集中火力和資源大力發展線上業務,包括基於本地服務的線上外賣、社區服務(淨菜配送、半成品及飲品配送到家等服務)。
倡議大家使用無人零售智能咖啡機,作為0接觸的生產消費品,更安全更便捷。同時免費向醫院投放無人咖啡機公益援助疫情定點醫院。
2、疫情加速餐飲行業線上化進程
Ø 在自救的過程中,您發現和嘗試了哪些運營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對於企業今後的發展有哪些啟示?
我們從外賣業務著手,將咖啡之翼的線上業務進行了精細化運營。通過分析消費數據,收集門店配送範圍內的用戶特徵、消費習慣以及不同時段的不同需求,更千人千面地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我們認為,疫情的發生,會極大改變餐飲行業和整個服務業,消費的構成方式會發生巨大改變,普通大眾將在消費上更為謹慎,會選擇更穩妥、確定性更強、信賴感更強的產品和品牌上,甚至商品不僅要提供功能,更應該能撫慰心靈和情緒。同時,線上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數據化信息化能力將成為企業反脆弱的必備能力。
危機與機遇並存,疫情過後也許迎來一次行業洗牌,優者恆優,弱者出局。企業主動求變永遠勝於被動改變。
在抗疫過程中,您為抗疫做了哪些貢獻?
咖啡之翼在全國130多個城市投放了4000多臺無人零售智能咖啡機,我們一邊積極聯繫已經合作的全國各家醫院、一邊克服困難對接新的全國疫情定點醫院公益投放機器,為奮戰在戰疫前線的醫護工作者勇士們提供免費的「戰疫能量包」。
目前已聯繫武漢、長沙、北京等城市的148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通過無人智能咖啡機免費為醫護工作者提供現磨咖啡,同時還在陸續跟進更多醫院。
哪些國家和地方政策對企業止損和復工起到幫助?您認為最迫切的政策支持是什麼?
稅收的減免、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的減免、以及流動資金貸款是比較行之有效的政策。以上各省市都不斷有各種力度不同的扶持政策出臺,我們在湖南的省、市、區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動關懷和推動下,也陸續獲得了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在這樣背景下,雖然我們無法預測疫情結束的時間,但可以以冷靜的心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行業的基本特徵積極做出應對。
不確定的永遠是環境,確定的永遠是自己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
3、2020年提速線上化,推進咖啡之翼持續升級
您預計經過此次疫情,企業今年的增長情況會如何?
疫情之後,消費會迅速回暖,消費者端經歷此次疫情後,消費結構和傾向將發生改變。普通大眾可支配收入水準下降,將在消費上更為謹慎,將把錢花在更穩妥、確定性更強、信賴感更強的產品和品牌上,而有能力的白領骨幹精英,城市3億主流中產階級,有可能會消費反彈,但消費會更呈現出愛美愛玩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等個性特徵,商品不僅要提供功能,更要能撫慰心靈和情緒。
同時消費的方式也會發生巨大變化,線上比例將進一步增加。
疫情總會結束的,只要業務是剛需、有行業競爭力、符合消費新需求的,疫情對業務影響有多大,疫情過後業務反彈的力量就有多強勁。真正優秀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一定能從危難中找到更多的機會實現逆襲。
作為20年的咖啡之翼,是親歷過2003年非典的企業,清晰記得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和疫情後的重振。
今年,在咖啡之翼的規劃裡,原本就是線上業務的發力之年,疫情的出現加速了這一進程,也促使我們提升了節奏,在信息化、數據化建設板塊上,從2006年開始全面啟動ERP內控管理、到2019年打下堅實基礎的情況下,我們會重點拓展平臺外賣、品牌電商,持續深耕無人零售業務,進一步做好品牌建設、數據沉澱以及用戶精細化運營,預計開店業務及智能咖啡機業務比去年同期增長40%以上。
您認為此次疫情,對於企業來說,是危機大過機會,還是反之?
疫情過後,有抱負有追求的企業和品牌不僅不會踩剎車,而且會踩油門。
表面上疫情對大多數企業都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大量企業面臨生死存亡問題,沒有競爭力的可能被淘汰出局騰出市場空間,但優秀的企業卻都憋著勁搶反彈,擴大份額。
回歸到常識,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個消費規模整體並不會因為疫情發生改變。
疫情對各企業影響不同,競爭格局也可能發生變化,戰略節奏也會發生變化。有創新能力、有差異化價值、有充分應變能力的企業有可能在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當然也有行業裡的抗風險能力差的企業將中途離場。
可能出現兩級加速分化。
「危機對於有準備的人永遠是戰機,每一次危機的產生都是改變市場格局的機會。」
咖啡之翼一致以來在持續對研發進行投入,保障了線上化、信息化有序進行。
我們堅信機會大於危機。
Ø 經過此次疫情,您對企業未來經營發展有哪些思考?準備做出哪些部署和調整?
第一,品牌是企業最堅實的護城河,品牌力是企業最最核硬的免疫力。
經過這場疫情,消費者會趨向於選擇更有安全感可信賴的品牌,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發現品牌力才能帶領企業在這場逆襲戰中勝出。品牌是資產,但無形資產在日常情況下經常被人所忽視。經過疫情可以看到品牌是保險,關鍵時候甚至決定生死。
第二,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和生活回歸。
疫情帶來的是全民恐慌,在這個背景下,消費者會更領悟到食安及健康的重要性,餐飲品牌需要的食品安全將上升為第一戰略。
同時,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將是疫情之後大眾消費的趨勢變化。人們對飲食在健康有益、養生滋補、增強免疫力等功能性的需求也將提升,這也是疫情後餐飲食品爭取顧客的黃金機會。
第三,數位化是企業關鍵的反脆弱能力。
在線化、數位化成為中國各行各業的必然趨勢。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深刻理解了lBM20年前的一個廣告: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
如何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如何實現用戶數據的有較沉澱?用戶可連結、產品可推送、投放可精準、效果可評估?若再出現類似疫情等不可抗力,企業有能力從容應對。
第四,餐飲零售化的時代加速來臨。
餐飲業將打破原有餐飲場景的禁錮,突破餐飲門店和用餐時間段的限制,向零售化轉變。通過打造具有認知度的產品,並將產品進行電商化,同時也可以根據品牌定位進行產品延伸或者周邊產品拓展。
第五,外賣品牌化、品質化。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真正重視,外賣市場同樣會形成品脾化競爭,品質化產品成為用戶選擇的重要標準,從食材的選擇、到配送過程中溫度的嚴控、包裝安全、最後一公裡外賣人員的健康與衛生儀表,都將成為品質要素。
第六,渠道布局多元化。
能給消費者提供高便利性,和消費者保持高粘性的多功能社區門店不僅離用戶更近,在疫情下顯示出抗風險能力更強。餐企可研發拓展展全渠道運營模式,進行公域渠道和私域渠道全面布局。
經歷了這次疫情,現在您最想對自己、對家人、對員工、對合作夥伴、對客戶、對競爭對手,對國家等說些什麼?
在不可抗力的疫情下,對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我們的國家都是一次重大考驗。
不確定的永遠是環境,確定的永遠是自己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
從小我說,我們每個公民個體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家人負責、對團隊負責、對社會負責。
我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咖啡之翼走過了風風雨雨的20年,也經歷過當年的非典,我們有信心和囯家和人民和團隊和客戶一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很快迎來恢復生產振興發展的春天。
危機對於不同的人意義不同。
暫時蹲下,只是在等待發令槍響起。
有的已經在為明天起跑而奮力準備,而有的還在忙著為荒廢的昨天補課。
疫情過後,優秀者,只會踩油門,不會踩剎車。
人如此,企業亦是如此。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