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死於落鳳坡,諸葛亮死於五丈原,是因為宿命嗎?

2021-03-05 睿智百草園

鳳雛折翅落鳳坡,臥龍病逝五丈原,生死皆由天命決,富貴豈在一念間。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諸葛亮,字孔明 ,號「臥龍」。三國時期的人,原來是沒有所謂的「號」,而龐統與諸葛亮的「號」均來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龐德公。


龐德公稱呼龐統為「鳳雛」,稱呼諸葛亮為「臥龍」,還稱呼司馬徽為「水境」,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有著非一般特殊才能的人物,鳳雛是指初生的鳳凰,臥龍是指隱藏的真龍,並且龐德公還有一句話,流傳甚廣: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但是劉備得到臥龍和鳳雛兩個人,卻仍然沒有得到天下,為什麼呢?並不是臥龍和鳳雛不行,而是劉備得到兩人的時機太晚了,而且劉備在決策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臥龍和鳳雛的去世,並不是什麼宿命,而是事在人為,有著各種現實原因,而且二人的死,多少與劉備的決策有一些關係。

龐統其實並不是死於落鳳坡,而是安葬在落鳳坡,龐統是在圍攻雒城時戰死的,雒城就是今天四川廣漢市附近,而落鳳坡則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

龐統當時率軍攻城,中了飛箭而身亡。龐統死了之後 ,劉備非常傷心,親自為龐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做為墓地,將龐統安葬在這裡,並將安葬龐統的地方命名為落鳳坡,也就是今天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



龐統為什麼會死啊?因為劉備沒有選擇龐統的計謀。龐統在劉備進入益州後,獻計讓劉備與劉璋會見時,趁機拿下劉璋,這樣益州就能不戰而降。但劉備以自己剛來益州還沒有樹立恩義威信為理由拒絕了龐統的建議。

不僅如此,在劉備與劉璋決裂後,龐統再次獻上、中、下三計,劉備只選擇了中計,與劉璋決裂並一步一步向成都打去,並沒有選擇派精兵偷襲成都的上計,直接導致了龐統的戰死,龐統之死與宿命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就是人為。

如果劉備早選擇了龐統的計謀,益州早就拿下了,哪會有後來的雒城圍攻戰,沒有雒城圍攻戰,龐統又怎麼死呢?

再說臥龍諸葛亮,諸葛亮之死與龐統則完全不同,諸葛亮是累死的,蜀漢在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時,大好形勢完全被打回原形,蜀漢陷下建國以來,最低谷的時期,而且就連劉備自已也甩手而去,留下一個及及可危的國家和一個啥也不懂的後主。

諸葛亮受命於危難之間,力挽狂瀾,東聯孫權,平定南中,整頓內政,開始北伐,因經五次北伐,終於累倒在北伐的軍中,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真是累死的,劉備留下了什麼?什麼也沒有,五萬荊州軍及荊州三郡盡失,夷陵之戰又失去五萬精銳野外軍,諸葛亮拿來北伐的軍隊,全是自已一點一滴攢出來的,將領也是一個一個挑出來的,沒有能擔任重任的將領,只能諸葛亮一個人受累。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能成大業但凡是需要人才的,如果沒有丟失荊州,也沒有夷陵大敗,那蜀漢還是有些家底的,可是哪來這麼多如果?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從來也不是什麼宿命,而是事在人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最終表現罷了。

往期精彩推薦:

為什麼涇河龍王改了下雨的時辰和數量就要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沒事?

古人有法定節假日嗎

用歷史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高考起跑線!

為什麼希特勒一定要自殺,而日本天皇得以逃脫審判?

為何盜墓拜曹操,黑幫拜關羽,太監拜嶽飛,青樓拜呂洞賓?

相關焦點

  • 龐統死於落鳳坡之上的可能原因
    龐統,年少成名,協助襄陽郡守處理政務,治理郡縣,業務能力一流。獻連環計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身為名士 被天下招攬,最終成為劉備手下與諸葛亮同層的謀士。在三國演義中,龐統不聽遠在荊州的臥龍之言獨斷專行,最終因意外死於落鳳坡之上。然而真是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 三國奇才龐統,號稱鳳雛,為何會死於落鳳坡?
    三國時期,有四大奇才,分別是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其中的鳳雛就是龐統。何謂鳳雛,就是沒有長大的小鳳凰。龐統的這個稱號,已經在某些方面預示了龐統會早逝,而龐統的確落入了鳳雛稱號的魔咒。益州的張松、法正,覺得劉璋暗弱,以抵抗漢中張魯為由,邀劉備入蜀。
  • 若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龐統僥倖逃生,他能戰勝司馬懿嗎?
    曹操手底下有司馬懿,孫權手底下有周瑜,劉備手底下有「臥龍鳳雛」,指的便是諸葛亮和龐統。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劉備手底下能力強的謀士,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這兩個人的結合對劉備有很好的啟發作用。但不幸的是,龐統在落鳳坡殞命,英年早逝。要不然以龐統的才能,定能幫助劉備一展宏圖。於是諸葛亮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劉備手底下的第一謀士。
  •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啥還要去送死?他算錯了一事看錯了一人
    龐統綽號「鳳雛」,與「臥龍」諸葛亮齊名,而且從水鏡先生的點評來看,龐統能力也是非常強的,並不輸於諸葛亮。所以說龐統知道落鳳坡有埋伏,其實也是有這個可能性的,而他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兩個!
  • 龐統被吹得神乎其神,為何這麼容易死在落鳳坡?你看真正原因
    但閱讀完三國演義,不難得出,除諸葛亮一人,其它三人卻都是英年早逝,尤其是龐統,被後人渲染得神乎其神,可是,如此盛名之人為什麼輕易死在了落鳳坡?其實,諸葛亮卻也是死在了五丈原,只是沒有在對的時機選擇對的人罷了。龐統作為和諸葛亮齊名的能人異士,能如此輕易地死去,也恰恰是和諸葛亮有關。在龐統與諸葛亮同級之時,諸葛亮便為劉備立下了赫赫戰功。
  • ...在「落鳳坡」死的不是龐統而是諸葛亮,蜀國會如何?一句話告訴結局
    三國時的龐統龐士元就是一個作死的傢伙,他本來可以有許多不死的辦法,但最後選擇了一條非死不可的路。接下來咱就扒扒他作死的過程。在三國中有兩個牛逼人物都歸了劉備麾下,一個是號稱臥龍的諸葛亮,一個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號稱鳳雛的龐統龐士元。
  • 龐統若走出落鳳坡,蜀國能否吞併三國?老玩家在三國志14鑑明歷史
    原因就是在成都之戰時,龐統中了張任的埋伏,被一箭射死。本來諸葛亮和龐統,一個管外戰,一個管內政,蜀國絕對所向無敵,可龐統的死讓諸葛亮身負重擔,只能一個人幹兩人的活兒,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鞠躬盡瘁,最終也是死而後已了。
  •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何還要去送死
    建安十九年,劉備與龐統約定共取雒城,按照約定,龐統走小路,劉備走寬敞得大道。然而不幸的是,龐統在落鳳坡被張任伏擊,中箭身亡。於是有人便產生疑問,以龐統的智慧可以看出落鳳坡小路有伏兵,為何還要去送死呢?個人認為,龐統走小路,有著深刻的原因,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
  • 落鳳坡前話龐統:一代天驕,蓋世奇才,出師未捷身先死
    落鳳坡,這個人們十分熟悉的名字說到它,就不能不使人想起龐統。 龐統字士元,由於他才華非凡,博聞強記,足智多謀,曾被人們譽為「鳳雛」。在當時流行著「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的確,龐繞的品德才,是可以和傑出的諸葛亮相媲美的。
  • 龐統是知道落鳳坡有埋伏的,卻為何還要去送死?只因3方面一拍即合!
    落鳳坡這個埋伏,不但龐統知道,甚至劉備也有可能知道。當然,如果說劉備知道的話,有那麼一點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願,但是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落鳳坡有埋伏,而且必須得死一個人。 如果在落鳳坡沒有人死的話,那麼劉備就師出無名,師出無名的話就沒有辦法佔領蜀川,沒有辦法佔領蜀川的話一統天下就達不到。
  • 溫暖的落鳳坡
    但落鳳坡和龐統祠(墓)都在金牛古道旁邊,均屬白馬關景區,相距不遠,更重要的是「落鳳坡」大名鼎鼎並且有龐統的血墳。因此,人們常常混為一談,去龐統祠不說是去龐統祠,去白馬關也不說是去白馬關,而是通說去「落鳳坡」。第一次去落鳳坡是和張君一起,當時我們倆剛複習完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對劇中龐統換馬尋死、捨生取義感慨不已,每每說起無不慷慨激昂。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上)諸葛亮痛哭龐統
    龐統心中狐疑,勒住馬問:「這是什麼地方?」軍內新投降的士兵回答說:「這裡地名落鳳坡。」龐統大驚說:「我道號鳳雛,此處叫落鳳坡,對我不利。」忙下令撤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全向騎白馬者射來。龐統瞬間死於亂箭之下,時年三十六歲。
  • 諸葛亮和龐統有多大差距?若讓龐統較量司馬懿,會不一樣嗎?
    諸葛亮投靠了劉備,被劉備委以重任,當上了劉備軍中的軍師中郎將,是第二把手。 龐統 之後多虧了張飛舉薦,龐統才有機會在劉備面前表現才華。這時候劉備也聽說龐統就是鳳雛,這才對他以禮相待。但是龐統的命運和諸葛亮比起來,就差得遠了,在龐統加入劉備軍中沒多久,龐統就在一個叫做落鳳坡的地方,中了埋伏,導致全軍覆沒,龐統自己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 龐統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心知肚明不敢說
    龐統,這個在三國中只有短短一幕的人物,他和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鳳雛,傳言得到此二人者便可得到天下,無奈造化弄人,龐統正值立功建業時卻殞命在落鳳坡。當時劉備進軍漢中,駐守漢中的是劉表,因為劉備以仁義道德為重,沒有任何理由去攻打劉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掉不下臉面。
  • 諸葛亮贏不了司馬懿,如果換成龐統,結果會怎樣?
    諸葛亮雖在五丈原積極組織士卒屯田,打算與司馬懿打持久戰。然而,命運弄人,諸葛亮不久便因勞累過度而病逝,北伐大業以失敗而告終。毋庸置疑,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博弈高手。司馬懿堅壁不戰而退人之兵,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勝利;諸葛亮多次引蛇出洞未遂,卻從不貿然攻城,也是為了保全蜀軍。兩人可謂是旗鼓相當吧。
  • 落鳳坡、殺胡林——古代那些一語成讖的神奇地名
    落鳳坡、椴密澗、殺胡林、病龍臺,堪稱古代四大一語成讖的神奇地名。當「落鳳坡」三個字飄入龐統耳中的那一刻,他就頗感大事不妙。險峻的地勢,狹窄的棧道,倘若蜀兵在山上埋伏,山下這一票人哪裡有路可退?龐統並不知道,在山上埋伏的張任雖然看不清山下誰是劉備,卻認得劉備身騎的盧白馬。這匹寶馬,目前正在龐統胯下。
  • 龐統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心知肚明不敢說
    ,這個在三國中只有短短一幕的人物,他和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鳳雛,傳言得到此二人者便可得到天下,無奈造化弄人,龐統正值立功建業時卻殞命在落鳳坡。  但事實確實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龐統在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了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知道卻不敢言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龐統他作為一個謀士,很多人求賢若渴,而他也是經過諸葛亮的邀請,才選擇了劉備這個主公。
  • 取西川,劉備贈龐統的盧馬,好意也能變歹意
    而且這時候諸葛亮也從荊州派馬良來下書,也要求劉備要慎重,能取則取,不能取不能強求,不要躁進!龐統看完信後,認為諸葛亮怕他立功,才讓他們不要冒進!龐統這邊歸順劉備之後,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功績,急於立功,所以極力勸劉備趕快進兵,一舉拿下洛城,取成都,劉備最後同意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