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城市在擴大,現代建築日新月異,已不再是過去的平房或低樓層、格局死板的建築,出現了大量新型建築體系,對內部的設備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
從航空航天、工農業生產,到人民的衣食住行,其環境保障均離不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可以說,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與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密切相關。
01專業解讀
建築、環境、還有能源,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一聽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文件的通知中,建築節能技術與工程、建築設施智能技術(部分)、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合併為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築環境工程專業是致力於解決民用、工業生產、醫療、交通、航天等領域的室內環境問題的學科,為人們創造健康舒適的熱溼環境、空氣品質環境、聲光環境等,是一門涉及國計民生的綜合性學科,涵蓋了健康、能源、環境等人們廣泛關注的內容。
02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建築環境控制、建築節能和建築設施智能技術領域工作,具有空調、供熱、通風、建築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建築熱能供應系統和建築節能的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管理能力和建築自動化系統方案的制定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03學在清華
本科學制4年,工學學士。
新高考選考科目要求——物理一門必選
【能源與電氣大類】
能源與電氣大類包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三個專業方向。涉及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航天航空學院和建築學院四個院系。其中,建築學院的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是今年新納入能源與電氣類招生的專業方向。兩個一級學科、一個二級學科在我國近十餘年的學科評估排名中,均持續名列全國第一;在2017年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電氣工程學科位列全球第七,建築/建築環境位列全球第10。
【建築學院建築技術科學系】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建築技術科學系成立於2000年,由建築學一級學科下的建築物理和建築技術兩個二級學科、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的市政工程和暖通空調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工程熱物理學科下的製冷工程二級學科共五個二級學科組合而成。
目前已形成以院士、長江學者、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市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北京市科技新星為核心的教師團隊,主要承擔上述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特別是碩士生和博士生培養,以及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培養,在國內的建築節能、綠色建築、建築環境品質等研究領域處於引領地位,並已躋身國際一流。
此外,建築技術科學系創辦並主辦了SCI和EI收錄的國際學術期刊Building Simulation以及中文學術期刊《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築》,主持清華大學教育部建築節能研究中心、室內空氣品質評價和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清華﹣太古地產綠色建築聯合研究中心。2015年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培養優勢】
近年來,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通過籤署協議,與來自歐洲、亞洲、北美、澳洲的數十所世界著名建築院校和國際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逐步形成了聯合學位、聯合設計、學生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教學體系。
【專業確認方案】
大一結束前,在尊重學生自身意願的基礎上,根據各院系資源保障的情況,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所學專業,並在大二進入各院系開始專業學習。
05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建築設計研究和規劃管理部門、工程建設公司、設備製造企業、運營公司等單位從事供熱、通風、空調、冷熱源、淨化、燃氣等方面的規劃設計、研發製造、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及系統保障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06開設院校
全國開設院校(198所)
該專業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有較好的數學基礎和物理基礎,以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新世紀裡,健康、能源、環境已成為倍受人類關注的三大主題,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和這三個方面密切相關。隨著城鎮化加速、國家節能減排戰略推動、環保意識深入人心,本專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