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途#
關於web前端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這個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但卻又是針對那些技術一般的,沒有明顯優勢的程式設計師來說的。
雖然年齡確實是程式設計師繞不開的一道坎,但這也並非程式設計師的獨家問題,畢竟對於所有人來說,比起20出頭,30歲後精力和活力都不太夠。很多人都知道30歲後的技術員,跟20初頭的去競爭,確實會有劣勢。主要體驗在精力不夠,活力不夠,這就導致沒辦法長時間加班,思維也不夠活躍,學習新技術也比較慢。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程式設計師,也都有家庭壓力,公司給予的薪資福利都會比20初頭的多,這就讓企業覺得支出和回報不成正比。這也是,有些企業不招30歲以後程式設計師的原因。
年齡的劣勢只是表面現象,根源還在於自身技術水平上。
很多到了30歲以後的web前端程式設計師,無論是被裁員失業,還是工資沒有上升空間。都會開始抱怨並把問題都歸根於年齡導致的。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因素。但不是絕對性因素,主要還是看自身技術能力如何。
事實上BAT裡許多程式設計師都過了35歲了,照樣被他們所在的公司追捧,一個在國有銀行做技術管理,人家對C語言非常精通,對底層技術很熟悉,還自己業餘用Python寫出一個開源量化項目網絡上。
還有一個30多歲經常在電力,電信行業跳來跳去的,人家學習一門新語言需要只需要3天時間就能上手,JAVA,PHP,js,Python還有Net都可以隨手拿來用,移動開發,web開發,伺服器集群都涉及,平日的愛好就是研究技術,軟硬體都感興趣。
另外一個之前主攻運維的,後來自學web前端就專門前端開發了。現在已經成為自由職業者,無需坐班,同時也在為多家企業做技術顧問。
類似上面的幾個技術例子,只是想說明的是,技術員能否持續吃香,跟年齡沒有關係,而是跟你的技術水平有關係。
只有把技術當成一種愛好,而不是一份工作來對待,才會樂此不疲的去研究技術,才會讓自己的技術變強。事實上,企業對技術強的人才一直都是渴求的。
問題總結:很多技術員到了30歲後就厭倦了敲代碼的工作,覺得非常無聊,然後都在吃老本,一旦被年輕人追趕就必然落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