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6日,慕尼黑機場風雪交加。
那裡埋葬了整整一代曼徹斯特聯隊球員的光榮與夢想,也讓曾經立志使曼聯成為歐洲最偉大俱樂部的巴斯比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自己未來的路。儘管當他拄著拐回到曼徹斯特的時候,感受到的是曼聯球迷猶如英雄歸來般的歡迎,依舊很難從悲痛中走出的巴斯比決定暫時遠離老特拉福德。
在馬特•巴斯比遠離足球的半年時光裡,1958年歐洲冠軍杯的比賽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慕尼黑空難後的第112天,1958年5月29日,比利時布魯塞爾海塞爾球場內的數萬名球迷目睹了歐冠決賽加時賽中,皇馬球員亨託將足球送入米蘭隊的大門,皇馬3比2擊敗米蘭鑄就歐冠三冠王的偉業。
在馬特•巴斯比遠離足球的半年時光裡,1958年瑞典世界盃隆重開幕,這是電視媒體首次進行現場直播的第一屆世界盃,在那斑駁的黑白色影像裡,來自歐洲和世界範圍內的球迷開始在電視機前為方丹、雅辛、加林查和席勒這些足球巨星的出場而歡呼,更加重要的是,通過電視畫面,球迷們親眼見證了球王貝利的偉大與傳奇。
1958年6月29日,慕尼黑空難發生後的第143天,瑞典拉森達球場,17歲的貝利將足球輕盈的挑過瑞典後衛帕林後,凌空抽射將球送入網窩。最終,記分牌上的比分定格在了5比2,巴西隊的球衣前終於繡上了第一顆星,捧杯時刻,鏡頭前貝利伏在迪迪肩頭哭泣的畫面成為世界盃歷史上永恆的經典瞬間。
在馬特•巴斯比遠離足球的半年時光裡,世界足壇在發生巨大的改變,唯一不變的是老特拉福德球場的歌聲,和他們對慕尼黑空難的祭奠。由於掛帥威爾斯而倖免遇難的曼聯助教墨菲帶領著空難中的倖存者開始了新的徵途,儘管此時的曼聯僅有博比.查爾頓、比爾.福克斯和格雷格等幾名一線隊球員,但是在空難後的第13天,臨時拼湊起來的曼聯隊還是站在了球場上,那是1958年2月19日,悲傷和歡呼同時籠罩著老特拉福德,所有人都在為他們的足球天才鄧肯•愛德華茲祈禱,但是就在曼聯重回賽場三天後,從慕尼黑醫院傳來了21歲的愛德華茲離世的消息。
很多年後,很多人在提起愛德華茲的時候都認為,如果沒有慕尼黑空難,愛德華茲或許可以帶領曼聯挑戰皇馬的歐冠霸業,愛德華茲或許可以在瑞典世界盃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天才,就像貝利一樣,通過黑白色的電視畫面走進全世界球迷的視野。可是生活只有現實,沒有如果。現實是,馬特•巴斯比回來了。巴斯比的歸來宣告著曼聯重建工作的正式開始,當時的曼聯也得到了歐洲很多俱樂部的援助,其中皇馬給予曼聯的援助最為溫情,也最為重要,皇馬傳奇主席伯納烏甚至想通過外租迪斯蒂法諾的手段援助曼聯,儘管這筆轉會因為重重阻力未能成行,但是通過舉辦友誼賽和一系列紀念活動皇馬還是從醫療、經濟上給予了曼聯極大的幫助,這段往事也為兩家俱樂部此後半個世紀的友誼奠定了基礎。
除了外部援助,巴斯比也在積極的進行曼聯的重建,阿爾伯特•奎克塞爾、諾爾•坎特威爾、丹尼斯•勞和喬治•貝斯特這些曼聯日後的建隊基石都在空難後加盟曼聯,而作為也英格蘭足球的靈魂人物,空難的倖存者博比•查爾頓則成為了巴斯比建隊的核心。空難時,查爾頓年僅20歲,但是這次空難給查爾頓帶來的心理陰影是巨大的,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查爾頓都在說服自己的內心,使自己堅強並從陰影中走出,儘管當他復出並被巴斯比任命為曼聯隊長的時候,他已經滄桑了很多,但是博比•查爾頓還是重新走進了老特拉福德,他帶領曼聯在空難後的第五年奪得了1963年足總杯冠軍,紅魔獲得新生。
三年後的1966年,在本土舉辦的世界盃上,28歲的博比•查爾頓帶領英格蘭隊一路披荊斬棘,在溫布利舉起了雷米特金杯。但是,無論是巴斯比還是查爾頓,歐冠才是他們心中永遠的心結。1967-68賽季的歐洲冠軍杯,曼聯再度向冠軍發起衝擊。不可阻擋的曼聯隊殺進歐洲冠軍杯最後的決賽。
在這場幾乎遲到了十年的決賽中,查爾頓梅開二度,曼聯也最終以4比1戰勝本菲卡捧得歐洲冠軍杯,終場哨音響起的時候,查爾頓久久地伏在草地上,淚水從她的眼眶中奔湧而出。年近花甲的巴斯比也老淚縱橫,不能自已。捧杯時刻,巴斯比先後八次舉起獎盃,而他每舉起一次獎盃,就高聲呼喊著那些在空難中逝去球員們的名字,來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回到更衣室後,巴斯比收到了一封來自馬德裡的電報,為曼聯的奪冠送上了真摯的祝福,發件人時他的朋友皇馬主席聖地牙哥•伯納烏,電報日期1968年5月29日。閱讀這封電報的巴斯比早已淚流不止。這一天距離慕尼黑空難過去了十年,過去了3765天。慕尼黑空難後15年的1973年,博比•查爾頓爵士宣布退役。慕尼黑空難後36年的1994年1月20日,84歲的馬特•巴斯比爵士與世長辭。
如今,曾帶領曼聯復興的「三聖」博比•查爾頓、丹尼斯•勞和喬治•貝斯特的雕像正矗立在老特拉福德球場外,和他們隔空對望的那尊塑像則正是馬特•巴斯比爵士,半個世紀過去了,63年過去了,巴斯比爵士依舊在安詳的注視著老特拉福德孩子,傾聽著這座球場的人聲鼎沸,風雨傳奇。
而所有故事的起點,都在1958年2月6日那個慕尼黑寒冷的午後。跑道上,英國歐洲航空公司第609次航班專機「波利勳爵號」 機長詹姆士•泰恩決定嘗試第三度起飛。而機場休息室內,21歲的鄧肯•愛德華茲望著窗外的雪,給自己遠在曼徹斯特的房東發了一封電報,在電報裡愛德華茲寫到,由於天氣原因,他可能要明天才能抵達曼市家中。
下午下午3時04分,愛德華茲登上了飛機扶梯,慕尼黑的大雪飄落在他那張年輕而英俊的臉上,空氣有些寒冷。那一刻,或許愛德華茲會下意識的回頭望向遠處。1958年2月6日,慕尼黑機場風雪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