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娛樂圈可以說是風平浪靜,微博熱搜上每天除了電視劇綜藝營銷就是各種時尚活動紅毯新聞,讓人有點提不起精神。倒是今天刷到伊能靜發的一篇微博,突然來了興趣想聊兩句。
因為在19日播出的《我就是演員》裡面,伊能靜說自己十幾年沒有碰過戲劇,再回來演戲心裡有了敬畏感,又cue到前陣子《浪姐》選女團,說自己可能對女團沒有敬畏心,從而引起爭議再次被批沒情商,於是她又發了這篇微博來回應。
說實話看到這篇回應我的第一感覺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你還不如不解釋呢。《浪姐》播出那會有網友扒出她節目裡某些表現和以前黑歷史,對她各種謾罵攻擊,我都沒有討厭過她,因為知道節目有剪輯,而且之前沒有詳細了解過她,不知道那些黑料裡面有沒有添油加醋的部分,所以對於她參加《浪姐》,只覺得挺欣賞她的勇氣和拼勁。但她今天這番話一出,可真是讓我有點反感。
花錢開會員看節目卻被欺騙感情的觀眾,真心實意打投的粉絲,這些人誰都有資格罵《浪姐》,唯獨參加節目的30位姐姐,沒有資格罵。
比較關注娛樂圈的應該都知道,《浪姐》對於姐姐們事業和熱度的提升幫助有多大。雖然節目播出時不少姐姐們承受了一些輿論攻擊,但這些在和節目組籤訂合同的時候肯定都有心理準備,來參加節目就要遵守規則。當然不是說姐姐們就該罵,而是因為她們承受了多少攻擊,同時就收穫了更多讚美和實打實的熱度。吃到了《浪姐》節目紅利,現在卻在另一檔綜藝節目裡和一個公眾平臺上拉踩《浪姐》,怎麼看這個行為都太不厚道。
就算當初參加《浪姐》伊能靜是受了不少委屈,但那委屈也不全然是節目帶來的,她就算心裡有不滿,也不應該像這樣在公眾平臺上公然拉踩。參加完一個讓自己重新翻紅的綜藝節目之後,卻說出「參與一個節目身心俱疲,我真的不想說那是愉快的經驗」這種話,聽到這種話的網友,尤其是從頭到尾追完《浪姐》的觀眾,真的不會覺得這就只是你在單純表達自己的個人感受。
大概從《浪姐》翻紅之後,她已經忘了自己之前有多久沒有出現在公眾面前。百度百科伊能靜的資料顯示,她的演藝經歷和主要作品都停留在2015年之前。
而《浪姐》播出的同時,芒果TV《婆婆和媽媽》有她,《浪姐》播出之後,從《我們戀愛吧》《火星情報局》到現在的《理想家》《我就是演員》,她的綜藝資源說是飛升也不為過,結果還參加著芒果的節目呢,轉頭就說這些敗好感的話。沒有人否認她在《浪姐》裡面的努力,哪怕沒有成團,但她的最終收穫在30位姐姐裡絕對不算差的。除了綜藝資源,能夠籤約摩登天空,想必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有《浪姐》舞臺,讓人重新注意到她音樂方面的能力。
也許她本身並沒有拉踩的意思,也許她就是表達欲過盛,從她微博下對網友的回覆也能看出來,態度還是挺誠懇的。但就還是那句話,不會說話就少說點吧,這種回應真的很像得了便宜還賣乖。不知道有多少像我一樣從《浪姐》開始對她好感的路人,因為這次一番操作對她好感度蹭蹭下降。不過大概她也不在乎,畢竟在當今娛樂圈,對於某些藝人來說熱度才是第一位的。她要真這麼敬畏自己的演員之路,一開始就不會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cue《浪姐》,這幾句話一出,除了粉絲誰還關心她在《我就是演員》裡面演技表現如何。
現在有些明星似乎越來越熱衷於表達自己,最近就看到不少,什麼李沁說「現代人都被手機綁架了」,楊冪的「草船借箭」各種通透等等等等,明明該以演技作品吃飯的明星藝人們,倒是越來越喜歡當人生導師,開始跟網友講起各種「人生道理」。殊不知這些乍看似乎有那麼點意思的「道理」,實際上全是空中樓閣空洞無比。
伊能靜的這篇微博也是這個味道,「成年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句話本身沒大問題,但問題是,姐姐你今天才成年嗎?
「真正的情商低,是欺騙自己,不聽從內心」,少說幾句不該說的話,不等於欺騙自己,內心怎麼想,你自己知道就行了,沒必要強求別人理解。
「希望被看見用心的那個部分,不是只有話題」,你不在臺上亂cue不在微博亂回應,沒人會關注這個話題,話題都是自己挑起來的。
「做自己是我唯一能做的,無論被喜歡與否也只能如此」,沒人逼你不做自己,感覺你做自己一直做得很快樂。
就希望明星藝人們還是好好用作品說話吧,你們的態度其實都能從作品舞臺裡看出來,不必解釋那麼多。我們從小到大道理聽得夠多,不缺你們這似是而非、邏輯不通的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