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叫魚路?
俗話說,蝦有蝦路,魚有魚路。這裡講的魚路,指的是魚類經常出沒的地方,或者說是魚類經常聚集在一起活動或休息的地方。魚路,包括魚活動的區域和區間兩個方面。了解和掌握魚路的知識,對成功的進行筏釣是很重要的。它關係到在不同的季節,釣點和釣位的選擇,關係到筏釣時深淺度的把握,關係到筏釣的成功和失敗。我們經常看到,在筏釣過程中,在同一氣候條件下,在同一釣點,有的人釣的好,有的人釣不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魚路的判斷。判斷正確的,釣在魚路上,釣獲就好,否則,就差。所以,學會看魚路,是每個筏釣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二,構成魚路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魚路的形成是有條件的,它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安全性。任何動物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安全的食物不吃。影響安全的因素很多,如,聲音,水質,水下的移動物體,構成食物鏈的天敵等等,這是判斷是不是魚路的首要條件。
2,趨食性。哪裡有食物,哪裡就有魚;哪裡食物多,哪裡魚就多。魚類活動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覓食。食物來源豐富的地方,是魚類活動頻繁的地方。如餵料的網箱附近,水草豐盛的地方,小魚小蝦多的地方,水頭風尾等等。這是判斷魚路的一個重要條件。
3,趨氧性。不同的季節,水中供氧的情況不一樣,不同的目標魚,對氧氣的要求也不一樣。春夏,水中供氧情況不理想,魚類活動空間小,往往在岸邊,中上層 活動比較多;秋冬季節,水中供氧情況比較理想,魚類活動空間比較大,活動區間也比較大。魚類對氧氣的需求不一樣,有的魚屬高氧魚,有的魚屬低氧魚。一般在中上層活動的魚屬高氧魚,在中下層活動的魚屬低氧魚。掌握了這些,對魚路的判斷有很大幫助。一些筏釣高手,不要用探魚器,在不同的季節,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不同目標魚的活動區域和區間。
4,趨光性。不同季節,不同目標魚,趨光性是不一樣的,有強弱之分。一般來講,在中上層活動的魚種如翹嘴,草魚等,趨光性比較弱;在中下層活動的魚如鯉魚,鯽魚以及一些無鱗魚種,趨光性就比較強。但不是絕對的,如鰱鱅,小魚在上層活動的比較多,趨光性就比較強。趨光性不同的魚,活動的區間和範圍往往不一樣,趨光性弱的淺一點,趨光性強的深一點。根據不同目標魚趨光性的 特點,我們在判斷選擇魚路的時候,對釣位的陰陽,深淺就有了一個判斷的依據。
形成魚路的因素還包括水流的速度,水的清晰度,ph值,受汙染的情況等等,我們在考查魚路的時候,要綜合地加以考慮。
三,魚路是變化的
季節不同,水中供氧,水溫,食物來源就不一樣,魚路就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有規律的,也是可以認識和把握的。
春夏,由於光照逐漸增強,水溫逐漸上升,水中供氧減少,大部分魚類喜歡在淺水處和中上層活動;秋冬,隨著光照角度變化,水溫逐漸下降,水中供氧情況得到改善,大部分魚類在深水和中下層活動。從漲水期和降水期角度看,魚類的活動區域和區間也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講,漲水期魚類在淺水區活動較多,降水期魚類在深水區活動較多。這對魚路的判斷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
魚路,是一個涉及到多種因素的東西,既是穩定的,也是變化的,是可以被認識和把握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潛心研究,就可以增強針對性,主動性,避免盲目性。你掌握了魚路,你就掌握了開啟筏釣成功大門的鑰匙。
三樂
二零二零年七月於萬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