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玉林RG環氧修補砂漿廠家【中德新亞】
在施工後需要進行養護,雖然養護的時間很短,但是也是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在施工前充分準備才會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那麼灌漿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
1.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制度。灌漿前應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技術方案,並經審查批准。
2. 灌漿施工前應準備攪拌機具、灌漿設備、模板及養護物品。
3. 模板支護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4中的有關規定外,尚應 符合下列規定:
① 二次灌漿時,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頂部標高應不低於設備底座上 表面50mm。
② 混凝土結構改造加固時,模板支護應留有足夠的灌漿孔及排氣孔,灌漿孔的孔徑不小於50mm,間距不超 過1000mm;灌漿孔與排氣孔應高於孔洞高點50mm。
施工完成後需要養護的情況如下:
日平均溫度低於5°C時應按冬季施工並符合下列要求:
1. 灌漿前應採取措施預熱基礎表面,使其溫度保持在KTC以上,並清除積水。
2. 受凍前,水泥基灌漿材料的抗壓程度不得低於5MPa。
灌漿部位溫度大於35°C,應按高溫氣候暫緩施工並符合下列要求:
1. 灌漿前24h採取措施,防止灌漿部位受到陽光直射或其他熱輻射。
2. 採取適當降溫措施,與水泥基灌漿材料接觸的混凝土基礎和設備底板的溫度不應大於35°C。
3. 漿體的入模溫度不應大於30°C。
4. 灌漿後應及時採取保溼養護措施。
假如灌漿層不能修整,則應在初凝後用抹刀將灌漿層外表壓光。混凝土結構改造和加固灌漿:⑴水泥基灌漿資料觸摸的混凝土外表應充沛鑿毛。⑵在修補混凝土結構缺點時,應將鬆懈的混凝土剷除並暴露在鋼筋上,並將修補區域的邊際切開成筆直形狀。⑶灌漿前應剷除一切有碎石、粉塵或其它雜物,並溼潤底層混凝土外表。⑷將攪拌均勻的灌漿料灌入模板中並恰當敲擊模板。⑸灌漿層厚度大於150mm時,應採納相關辦法,避免發生溫度裂縫。超細水泥灌漿料是以水泥為基材的灌漿資料,在使用過程中,要戴手套和防護眼睛、防塵口罩,穿工作服,避免灼傷眼睛和皮膚。除此之外,灌漿料的價格還有其他外部要素,如運送地址的間隔和運送分配噸位的合理性。這也是灌漿料收集購買的終本錢。
低鹼耐蝕嚴格控制原材料鹼含量,適用於鹼-集料反應有抑制要求的工程。灌漿料與水泥的主要區別還在於低水膠比、摻有減水劑和礦物細摻料灌漿料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灌漿料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灌漿料抗壓強度與灌漿料用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灌漿料抗壓強度高許多。基面處理:清除粉塵、油汙和其它汙垢等不利於粘接的物質;修補裂縫等缺陷;基面應用清水溼潤至飽和,但施工時不應留有明水。根據施工面積或單位時間施工面積計算粉料量及用水量,每次拌和量應保證在砂漿失去流平性前全部施工完畢。CGM無收縮灌漿料系列產品(以下簡稱CGM灌漿料)是以高強度材料為骨料,以水泥作為結合劑。
參考用量:每道工序用量約0.2公斤/平方米,修復層厚度不同用量會有變化。混凝土表面保護與防潮處理:砂漿配置:按照J-302混合膠液:水泥:細砂=的比例進行混合攪拌。將配置的混合砂漿均勻地塗刷在基層上,道用較稀一點的混合砂漿,第三道要用稠一點的混合砂漿。每道工序間隔須在4小時以上。一般地混凝土保護須塗刷二道,防水防潮處理須塗刷二至三道。參考用量:每道工序用量約0.2公斤/平方米,厚度不同用量會有變化。有耐酸鹼腐蝕要求場合的抹灰或磚板粘貼施工:砂漿配置:按照J-302混合膠液:水:水泥:黃砂=的比例進行混合攪拌。使用配置好的混合砂漿按照正常抹灰或者鋪貼陶瓷磚的施工方法和要求進行施工即可。參考用量:以3-4mm結合層厚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