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大醫生回顧|內科專家談「冬令時節養生之道」,乾貨滿滿!

2020-12-23 騰訊網

立冬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季的真正來臨,中醫學認為,立冬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的時節,此時的養生保健尤其重要,常言道:「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如何規範合理的養生呢?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12月7日立冬之際,仙芝樓特約播出的福建新聞廣播《共享大醫生》邀請了福建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內科專家黃蘇萍教授來到我們的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了一期名為《冬令時節養生之道》的公益直播,接下來,就讓小芝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本期的精彩內容吧。

關於冬季養生的概念

《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具體地說,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說明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歷代養生家都很重視在這個節氣上的養生。

「養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人的『精、氣、神』,而冬季三個月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性價比最高,尤其是在冬至前後的時間。」在談及養生的意義時,黃教授這樣說。另外,黃教授還表示:「人的體質可分為正常體質、虛性體質、實性體質以及複合體質。我們要注意的是,有虛當補,不虛不補。正常人好好吃三餐即可。」那麼,不同體質的調養之道有何不同呢?

關於不同體質的特徵

虛性體質

陰陽氣虛,虛則補之,所以虛性體質是要認真進補的,而虛性體質又分為四類,分別為: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其中氣虛體質的主要特徵有毛髮無光澤、面色偏白、唇色偏淡、易疲勞等。血虛體質的主要特徵為臉色蒼白、皮膚無光澤、毛髮枯燥、月經量少、眼瞼特別白、嘴唇無血色、通便困難等,若有做血常規的檢查,則會發現血虛患者的血紅蛋白都偏低。

氣虛體質可以通過服用人參、黨參、靈芝、黃芪等中藥材來進行補氣;血虛體質則可以服用較常見的當歸、大紅棗、阿膠、豬肝等中藥材、食物來進行補血的調理。

接下來,我們在來談談陰虛體質,這種體質的人通常偏瘦,臉色有點紅,尤其是兩顴的地方,眼睛乾澀、手腳偏熱、大便偏幹、舌紅苔少、口渴,主要關鍵字就是「幹」。可以通過食用石斛、水鴨母、麥冬、鱉甲等滋陰的中藥材、食物來進行調理。

最後,我們在來談談陽虛體質,陽虛體質患者通常偏胖,皮膚無血色、眼皮偏腫、毛髮易脫落、怕風怕冷、手腳冰涼、胃寒,塘便、舌體偏大等特徵,主要關鍵字為「冷」。可以通過食用鹿茸、羊肉等比較溫和的中藥材、食物調理。

實性體質

實性體質第一類是陰寒體質,此類體質體格比較壯實、皮膚緊實、四肢冰涼,特別喜歡喝熱的東西,也特別怕冷,跟陽虛體質不太一樣,陰寒體質屬於實症。

第二類是陽熱體質,此類體質性格健壯、臉上油光、眼睛充血、分泌物比較多、口氣比較重,也被稱為「張飛」體質。

第三類是痰溼體質,此類體質人群偏胖、易疲勞、四腳沉重,大便溏洩、脈象滑。

第四類為瘀血體質,這類人群偏瘦,頭髮弱、臉色暗、嘴唇偏暗、舌下現瘀斑。

第五類為氣鬱體質,此類人群偏內向,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憂鬱、焦慮,《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氣鬱體質的代表。

若想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最好是去中醫館讓中醫師幫您辨別一下哦。

冬季如何養生?

一、督脈灸

對於虛寒患者,黃教授還特別推薦了督脈灸,黃教授指出,「一個禮拜做一次督脈灸,對身體健康幫助非常大,尤其是對於虛寒性體質的患者,以及哮喘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督脈能夠溝通交流全身經脈。根據艾炙督脈的綜合性功效激起融洽諸經,充分發揮經脈內連五臟六腑,外絡肢節,溝通交流內外,運作血氣,均衡陽陰,抵抗病邪,調節實虛的作用,進而做到疾病防治的目的。

二、針對不同體質配製不同的進補湯藥

黃教授在談及補氣首推的食藥材時表示,「像黃芪、黨參、太子參、靈芝等,都是非常適用於煲湯的,像靈芝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就特別突出,另外,我還推薦山藥、蓮子、薏米、芡實等,都是健脾、補氣很好的食物。」

在談及補血食藥材時,黃教授表示,「補血首推當歸,比如當歸、黃芪和雞一起燉,就極好了,還有紅皮花生補血效果也非常好,比如,製作成花生黃豆煲豬腳食用。」

陰虛,主推海參、石斛、鱉甲、核桃、芝麻。

陽虛,首推當歸生薑羊肉湯。

「要注意的是,有缺才補,避免過量進補而引起上火等症狀。」在節目最後,黃教授提醒道。

直播答疑

題一:我是女生,一到冬天就四肢冰冷要怎麼辦?

黃教授答疑:首先平時要注意衣服的問題,冬天不要「美麗凍人」,少穿露膝蓋露脖子的服裝,穿保暖點。第二點則是,在經前期及經期特別特別不要吃冷飲。另外,就是可以用暖寶寶等貼在衣服上,以及多泡腳,可以在裡面放點艾草、生薑等,也可以直接去醫院或是網上買泡腳的藥包,平時也可以多泡泡溫泉,這個是特別好的。

問題二:小孩五歲,最近就出現陰虛的情況,小孩要怎麼調整?

黃教授答疑:沒說具體的症狀,我推測孩子是實性體質,肝火旺一點,這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看一下。

相關焦點

  • 廣東韓妃怎麼樣 美沃斯盛會幹貨滿滿,行業大咖聯袂坐診
    廣東韓妃怎麼樣 美沃斯盛會幹貨滿滿,行業大咖聯袂坐診 2020/12/17
  • 肝病內科專家王景林
    那麼,肝病內科專家王景林怎麼樣?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一、肝病內科專家王景林擅長領域擅長高新技術在肝病臨床診療中的科學應用,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等疾病,尤其是在B肝大小三陽、藥物性肝損害、C肝、脂肪肝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 冬令時節,快來看看膏方是否合適您?
    又是一年冬令時,是服用膏方進補強身的好時機新華醫院中醫科開展冬令膏方特色門診十餘年,按照藥食同源的理念,甄選道地藥材,遵從古法工藝,匠心製作出色澤亮、口感佳、療效好的上乘養生臻品。摒棄不便儲存的傳統熬製罐裝,特製易於攜帶儲存的小包裝膏方等。製作過程嚴格質量把控,在便捷服用的同時,確保膏劑的安全、有效。哪些人群適合服用膏方?
  • 最佳進補期來臨,教你正確冬令進補
    現已進入冬至節氣冬至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冬令進補有哪些講究又有哪些進補方式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而冬令進補,膏方則是首選,是「治未病」的好方法。冬令進補有何講究為了讓冬季進補能更好地達到預期效果,應該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以及食物和藥物的屬性進行分類進補,中藥和食物有四性,即寒、熱、溫、涼,以及五味,酸、苦、甘、辛、鹹。中醫進補要根據食物及藥物的屬性來進行一個分門別類的進補,主要為平補、溫補以及峻補、清補。
  • 著名神經內科專家薛現明_上海健橋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
    他,是上海健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有著近20餘年神經內科臨床診療經驗; 他,是「中國神經內科學科研組成員」,「神經內科資深臨床診療醫師」、「國內神經內科十佳好醫生」; 他,秉承「懸壺濟世」祖訓,他恪守古訓
  • 今日美國進入冬令時 1V1美國試管專家會診將有時差變化|時訊
    今日,2020年11月1日(星期日)凌晨2點夏令時結束,美國正式進入【冬令時】! 錦欣國際 美國試管嬰兒醫院溫馨提示 今日起美國正式進入冬令時,此後預約與美國試管嬰兒專家視頻會診的朋友們請注意時差變化
  • 金沙縣茶園鎮產業調整見成效 冬令時節採收忙
    金沙縣茶園鎮產業調整見成效 冬令時節採收忙 發布時間:2020-12-16 10:02:42      來源:畢節日報   今年秋冬季,金沙縣茶園鎮圍繞產業發展破局
  • 共享大醫生回顧,第一次知道,中醫治療風溼病的優勢居然這麼多!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內分泌科、十佳優秀中青年醫師吳方真在仙芝樓特約播出的福建新聞廣播《共享大醫生》欄目直播中,就「中醫如何治療風溼病?」問題,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解答,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直播的精彩內容吧。 什麼是風溼病?
  •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凌晨三點的朋友圈
    11月26日凌晨3時04分,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魏東發了一條朋友圈:72歲,突發意識障礙3小時,既往多次梗死、出血病史,高血壓,房顫。急診的醫師判斷楊先生患卒中可能性大,在卒中中心值班醫生引導下,患者迅速完成了查體、病史採集和影像學檢查,確診楊先生患有的是缺血性卒中中最為兇險的一種類型-基底動脈尖症候群。該病很可能是心源性栓子栓塞所致,急性期病死率高達50%,由於患者曾經有過腦出血,屬於溶栓禁忌症,經神經內科專家評估建議進行取栓治療。
  • 76歲內科專家,分享治療經驗之談
    首都醫科大附屬醫院的常務副院長——周玉傑院長,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心梗防治,『重在三早』」的口號,號召全民積極預防:● 「早預防」至少90% 的血栓問題都是可預防的,要先從戒掉不良生活習慣開始,減少外界因素對心血管造成的傷害。
  • 俄羅斯取消冬令時 莫斯科與北京永久縮短時差
    以後,俄羅斯將永久使用夏令時,取消冬令時。頻繁調整時間有壓力此次調整後,莫斯科時間與格林威治時間相差4小時,位於北京以西的俄羅斯各大城市與北京時間的時差縮短了1小時,位於北京以東的其他俄羅斯城市則與北京的時差增加了1小時。比如,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城市與北京之間的時差縮短到4小時,而俄羅斯遠東的海參崴與北京的時差則變為3小時。
  • 大寫的服 看看北京協和醫院如何開展內科大查房
    協和一景:內科大查房的程序「大查房」最早稱為「大巡診」,英文是「medicalgrandround」。最初醫生人數少,在病房的病人床邊,即可容納全部醫生的巡診。當時,北京協和醫學院1940屆學生林俊卿還以一幅幽默的漫畫描繪了當時的內科大巡診場面。
  • ...13日上午在浙江紹興市人民醫院,今年70歲的消化內科醫生馬先槎...
    70歲醫生背患者疾走400米送搶救室】據@浙江之聲 13日上午在浙江紹興市人民醫院,今年70歲的消化內科醫生馬先槎正在專家門診坐診,突然接到二樓B超室來電,說有個患者狀態很不好,想請他去看看。馬醫生快速趕到B超室,只見患者臉色蒼白,表情很痛苦,他迅速作出判斷,患者病情危急,須立即手術。搶救室位於一樓,據B超室400多米。隨即,家屬背起患者,馬醫生在前面帶路。
  • 疫情肆虐下的心內科醫生的日常
    在此,我給大家匯報下心內科醫生的日常。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本來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治就急迫而兇險,現在又來了一個作亂的新冠肺炎,心內科醫生,又被增加了一層鐐銬,診治難度大大增加。而有的患者,出於恐懼和自我保護的心理,在就診時並不會披露自己的發熱史和疫區接觸史,可能害怕被隔離,可能害怕醫生不願診治,可能害怕被區別對待,這臆想的種種原因,讓他們做了這錯誤的決定,而這很可能使得一線的心內科醫生不幸被傳染,醫生處於潛伏期,再傳染給其他患者,以及自己的家人,後果不可想像。
  • 【點讚】小禮儀,大形象!花都這場政務禮儀培訓乾貨滿滿~
    【點讚】小禮儀,大形象!花都這場政務禮儀培訓乾貨滿滿~ 2020-12-12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聯盟活動 | 腦科聯盟權威專家神經內科楊玲主任、介入科盧旺盛主任,抵達前旗人民醫院展開會診
    今天是十九大召開的日子。在這個全民觀看十九大直播的日子裡,腦科聯盟權威專家神經內科楊玲主任、介入科盧旺盛主任和聯盟運營團隊如期抵達內蒙古前旗醫院。 十九大的第一天,已經入秋的北京漂著冷冷的小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北方的秋天已經變得溼漉漉的寒冷。因為十九大召開的關係,從北京起飛的航班大面積延誤,安檢措施更加嚴密,導致團隊到達時間也比預計要晚的多。 腦科聯盟專家團隊抵達內蒙古前旗人民醫院已經是下午五點。不過溫度並沒有澆滅前期人民醫院的熱情。
  • 高血壓日| 協和心內科專家團隊獻上關於心血管的健康秘籍
    高血壓日| 協和心內科專家團隊獻上關於心血管的健康秘籍 2020-10-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周六,來黃埔中醫院看首屆膏方節,十位名醫專家義診
    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而在民間,冬令進補往往食膏方。12月19日本周六8:30-11:30,黃埔區中醫醫院首屆膏方節就要來了,屆時,省名老中醫、省中醫院、暨南大學中醫學院專家教授和本院資深名醫等十位專家,將到黃埔為百姓義診。
  • ...浦南,病變,冠心病,心血管,人口老齡化,支架,中國,內科,日本...
    會議邀請了日本與上海的有關專家、教授在會上做了關於冠心病診治新進展的專題學術報告與經驗分享,為上海心血管內科醫師在專業上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交流、切磋的平臺。來自本市、區有關二、三級醫院的心血管內科專家及醫務人員共150餘人參加了學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