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季的真正來臨,中醫學認為,立冬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的時節,此時的養生保健尤其重要,常言道:「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如何規範合理的養生呢?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12月7日立冬之際,仙芝樓特約播出的福建新聞廣播《共享大醫生》邀請了福建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內科專家黃蘇萍教授來到我們的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了一期名為《冬令時節養生之道》的公益直播,接下來,就讓小芝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本期的精彩內容吧。
關於冬季養生的概念
《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具體地說,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說明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歷代養生家都很重視在這個節氣上的養生。
「養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人的『精、氣、神』,而冬季三個月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性價比最高,尤其是在冬至前後的時間。」在談及養生的意義時,黃教授這樣說。另外,黃教授還表示:「人的體質可分為正常體質、虛性體質、實性體質以及複合體質。我們要注意的是,有虛當補,不虛不補。正常人好好吃三餐即可。」那麼,不同體質的調養之道有何不同呢?
關於不同體質的特徵
虛性體質
陰陽氣虛,虛則補之,所以虛性體質是要認真進補的,而虛性體質又分為四類,分別為: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其中氣虛體質的主要特徵有毛髮無光澤、面色偏白、唇色偏淡、易疲勞等。血虛體質的主要特徵為臉色蒼白、皮膚無光澤、毛髮枯燥、月經量少、眼瞼特別白、嘴唇無血色、通便困難等,若有做血常規的檢查,則會發現血虛患者的血紅蛋白都偏低。
氣虛體質可以通過服用人參、黨參、靈芝、黃芪等中藥材來進行補氣;血虛體質則可以服用較常見的當歸、大紅棗、阿膠、豬肝等中藥材、食物來進行補血的調理。
接下來,我們在來談談陰虛體質,這種體質的人通常偏瘦,臉色有點紅,尤其是兩顴的地方,眼睛乾澀、手腳偏熱、大便偏幹、舌紅苔少、口渴,主要關鍵字就是「幹」。可以通過食用石斛、水鴨母、麥冬、鱉甲等滋陰的中藥材、食物來進行調理。
最後,我們在來談談陽虛體質,陽虛體質患者通常偏胖,皮膚無血色、眼皮偏腫、毛髮易脫落、怕風怕冷、手腳冰涼、胃寒,塘便、舌體偏大等特徵,主要關鍵字為「冷」。可以通過食用鹿茸、羊肉等比較溫和的中藥材、食物調理。
實性體質
實性體質第一類是陰寒體質,此類體質體格比較壯實、皮膚緊實、四肢冰涼,特別喜歡喝熱的東西,也特別怕冷,跟陽虛體質不太一樣,陰寒體質屬於實症。
第二類是陽熱體質,此類體質性格健壯、臉上油光、眼睛充血、分泌物比較多、口氣比較重,也被稱為「張飛」體質。
第三類是痰溼體質,此類體質人群偏胖、易疲勞、四腳沉重,大便溏洩、脈象滑。
第四類為瘀血體質,這類人群偏瘦,頭髮弱、臉色暗、嘴唇偏暗、舌下現瘀斑。
第五類為氣鬱體質,此類人群偏內向,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憂鬱、焦慮,《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氣鬱體質的代表。
若想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最好是去中醫館讓中醫師幫您辨別一下哦。
冬季如何養生?
一、督脈灸
對於虛寒患者,黃教授還特別推薦了督脈灸,黃教授指出,「一個禮拜做一次督脈灸,對身體健康幫助非常大,尤其是對於虛寒性體質的患者,以及哮喘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督脈能夠溝通交流全身經脈。根據艾炙督脈的綜合性功效激起融洽諸經,充分發揮經脈內連五臟六腑,外絡肢節,溝通交流內外,運作血氣,均衡陽陰,抵抗病邪,調節實虛的作用,進而做到疾病防治的目的。
二、針對不同體質配製不同的進補湯藥
黃教授在談及補氣首推的食藥材時表示,「像黃芪、黨參、太子參、靈芝等,都是非常適用於煲湯的,像靈芝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就特別突出,另外,我還推薦山藥、蓮子、薏米、芡實等,都是健脾、補氣很好的食物。」
在談及補血食藥材時,黃教授表示,「補血首推當歸,比如當歸、黃芪和雞一起燉,就極好了,還有紅皮花生補血效果也非常好,比如,製作成花生黃豆煲豬腳食用。」
陰虛,主推海參、石斛、鱉甲、核桃、芝麻。
陽虛,首推當歸生薑羊肉湯。
「要注意的是,有缺才補,避免過量進補而引起上火等症狀。」在節目最後,黃教授提醒道。
直播答疑
問題一:我是女生,一到冬天就四肢冰冷要怎麼辦?
黃教授答疑:首先平時要注意衣服的問題,冬天不要「美麗凍人」,少穿露膝蓋露脖子的服裝,穿保暖點。第二點則是,在經前期及經期特別特別不要吃冷飲。另外,就是可以用暖寶寶等貼在衣服上,以及多泡腳,可以在裡面放點艾草、生薑等,也可以直接去醫院或是網上買泡腳的藥包,平時也可以多泡泡溫泉,這個是特別好的。
問題二:小孩五歲,最近就出現陰虛的情況,小孩要怎麼調整?
黃教授答疑:沒說具體的症狀,我推測孩子是實性體質,肝火旺一點,這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