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建築除了承載展覽功能之外,也逐漸被賦予了很多的社會、城市屬性,在水鄉紹興,一座富有地域特色、充滿活力的會展綜合體正在加緊建設中。
去年年初,同濟設計集團與精工鋼構集團組成EPC投標聯合體,從國內多家團隊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紹興國際會展中心一期(B區)工程項目。該項目由建築設計一院作為設計總負責,聯合集團多個部門,承擔項目方案調整、初步設計至施工圖的全方位深化設計及各專項設計工作。
紹興國際會展中心是柯橋區融杭聯甬接滬的重要設施,也是柯橋打造國際紡織之都的重要平臺之一,是紹興市地標性重大工程和加快對外開放的重要基礎設施。它的建成,將有效帶動客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全方位集聚,有力提升柯橋區乃至紹興市的城市能級和形象。
項目概況
紹興國際會展中心位於紹興市柯橋區,金柯橋大道以東、柯袍線以南、鏡水路以西區塊,其中一期分為A、B兩區,一期B區總用地面積約12.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7.4萬平方米。
項目包含大型會展場館、多功能展廳、會議中心等功能,其中1號館淨展覽面積約2.6萬平方米,跨度約72米,是可靈活分割大型會展單體;2號館為雙層展覽建築,容納了展廳、1500人報告廳、多功能廳、大小會議廳及配套用房,可滿足展覽、會議、宴會、餐飲、服務等多重需求;會議中心主體包含兩個多功能會議廳及一組新聞發布廳。
三個單體相互服務,相互補充,共同形成功能複合的「會展綜合體」。多元的服務空間,在為參展企業和客商提供展商交流平臺的同時,也給予參展商和採購商更加人性化的參展體驗,極大程度提升了展會附加值。
設計特色
「時聞機杼聲,日出萬丈綢。」紹興自古就是著名的「紡織之鄉」。幾十年前,人們自發地搖著紹興傳統的烏篷船,聚集在水鄉的河邊,迎接著四面八方的商客。
會展中心的形態設計充分結合了紹興本土文化特色:其中大展廳採用了「簷」的意向,回應「水鄉」傳統鄰水建築層疊的屋簷之美;深化處理的立面細節增加了建築的韻律與質感,凸顯出水鄉的靈動之美。
登錄大廳與2號展廳採用反弧的形式,回應傳統屋面、水紋與輕紡的意向,讓人聯想起染坊曬布架的形態模樣。
會議中心臨近水岸,採用形似「傳統燈籠」的標誌造型, 輕盈唯美。為了實現其獨特的質感,立面運用了膜結構材料,形成半透的朦朧之美。
在室內空間的塑造中,同樣延續了造型設計理念,融入「水」「紡」等設計元素,營造出簡潔而富有韻律的空間效果。
技術亮點
項目由於其尺度、功能及形態的特殊需求,在深化設計中,我們運用了多種技術手段以應對消防、結構、屋面等諸多設計難題。其中,主展廳因展覽面積接近3萬平方米,所以採用了滑動屋蓋技術,以滿足大空間消防的安全要求。
結構設計採用了鋼結構主體,實現結構裝配率60%以上,同時建築橫跨地鐵線,實現場館與地鐵站的無縫連接與結構轉換。此外,項目中的河上連橋採用桁架橋與斜拉索橋組合方案,屬國內首創。
該項目作為EPC項目,對設計管理、專項整合、技術協調提出極高的要求。集團各部門緊密配合、高效推進,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設計到施工配合全過程,其中1號館展廳從深化設計到建成僅用時10個月時間,並成功舉辦了「2019年世界布商大會暨國際紡織品博覽會」,2號館與會議中心的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這是同濟設計集團繼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之後又一個大型會展中心項目實踐。
項目檔案
項目名稱:紹興國際會展中心一期(B區)工程概念方案設計單位:深圳市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EPC設計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EPC聯合體: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總負責人:曾群、豐雷
建築及室內設計:豐雷、王翔、劉軍明、陶漪藍、佘翔、林愷怡、趙子墨、張彌弘、程瑋瑜、鄒智樂、李恭琳、霍麗、任培文、陳亞楠 、吳韻詩、周若蘭、張馨培、陳頁
結構設計:丁潔民、萬月榮、張崢、許曉梁、洪文明、肖陽、鍾毓仁 、李振國、戴嘉琦、李璐、王松林、黃卓駒、耿柳珣、張文斌、賈國慶、姚樹典、毛鵬程、鄭亞瑋、賓志強、孫後偉、謝軒
給排水設計:杜文華、施錦嶽、王文清、黃志東、王麗萍
暖通設計:劉毅、周謹、朱偉昌、唐振中、葉耀蔚、黃思怡
電氣設計:包順強、陳水順、李志平、張其松、姜寧、郭煜華、陳瑜
幕牆及屋面設計:張崢、王壘、金穎、田利軍、陳誠、張磊、胡逸倫、李根恆、李峰、張亮
照明設計:楊秀、卞晨、王佳俊、葛雪婷、顧興花、葛文靜
建築面積:17.4萬平方米
項目業主:紹興市柯橋區體育中心投資開發經營有限公司
本文資料來自:同濟設計TJAD,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