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了!《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明年6月1日實施,違者最高罰...

2020-12-16 東莞陽光網

東莞陽光網訊 (全媒體記者 吳燕玲)昨天(9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准了《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我市的實施。《條例》將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條例》共五章四十四條 將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隨著東莞經濟、文化的發展,養犬的人越來越多。但犬只傷人、養犬擾民等事件屢見不鮮,由此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群眾「抵制不文明養犬行為」的呼聲越來越高。《條例》作為一部與民生關係密切的重要法規,綜合考慮了保障公民養犬的權利和非養犬人不受幹擾的權利,能夠有效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為化解社會矛盾起到重要的作用。

《條例》共五章四十四條,分為總則、養犬備案與免疫、養犬行為規範、法律責任、附則。主要內容包括:市鎮兩級政府、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職責,備案、免疫、收治、無害化處理、記分、強制醫學觀察等制度,養犬人應當遵守的行為規範,法定、約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區域和時間,犬只經營診療規定,法律責任等等。

《條例》的出臺對規範養犬行為,加強養犬管理,保障人身健康和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第三十一號)

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於2020年8月5日通過的《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業經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於2020年9月29日批准,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東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0年9月30日


附《條例》全文:


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

(2020年8月5日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  2020年9月29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准  2020年9月30日公布  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養犬備案與免疫

第三章  養犬行為規範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範養犬行為,加強養犬管理,保障人身健康和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養犬行為以及養犬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軍事機關、公安機關、應急管理機關、海關以及動物園、專業表演團體、科研機構等單位因特定工作需要飼養犬只的,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養犬管理應當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遵循養犬人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對養犬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養犬管理工作協調機制,並將養犬管理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五條  公安機關是養犬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養犬備案、犬只攜帶外出的監督管理、流浪犬只的收治管理,查處未有效制止犬吠幹擾他人正常生活以及放任犬只或者驅使犬只恐嚇、傷害他人等違法養犬行為。

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犬只防疫,傷人犬只醫學觀察和犬只屍體無害化處理的監督管理,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犬只收治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負責查處影響城市公共場所市容和環境衛生的違法養犬行為。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監督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犬管理工作。

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養犬相關管理工作。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宣傳教育,對本區域內違法養犬行為予以勸阻、制止,依法調解因養犬引起的糾紛。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可以召集村民會議、居民會議依照本條例制定文明養犬公約,同時報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備案。

第七條  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收集物業住宅小區內養犬信息,開展文明養犬宣傳,及時處理業主、物業使用人關於違法養犬行為的投訴、舉報。

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違法養犬行為,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予以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並配合查處。

業主委員會可以召集業主大會依照本條例制定文明養犬管理規約,文明養犬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八條  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參與文明養犬管理服務,制定相關行業規範,協助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開展文明養犬管理活動。

第九條  公安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防治狂犬病和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等宣傳教育,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報刊、廣播、電視、網站、微信公眾號、客戶端等媒體應當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和文明養犬知識公益宣傳,引導養犬人形成良好的養犬習慣。

第二章 養犬備案與免疫

第十條  飼養犬只的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本市有固定住所,且獨戶居住。

飼養犬只的單位應當配備犬籠、犬舍、圍牆等封閉安全防護設施及專門場所,安排專人飼養和管理犬只。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飼養危險犬。危險犬具體目錄由公安機關會同農業農村部門確定和調整,並向社會公布。

第十一條  本市實行養犬備案制度。養犬人應當在養犬之日起三十日內,到養犬備案服務機構備案建檔。本條例頒布前已經養犬的,應當在本條例頒布施行後六十日內向備案服務機構備案建檔。

備案建檔時,養犬人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一)養犬人的姓名或者養犬單位名稱、聯繫方式、證件種類和號碼、固定住所或者場所地址、房產證明或者房屋租賃證明;

(二)犬只的品種、出生日期、主要體貌特徵和犬只站立側面全身彩色照片。

養犬人自辦理養犬備案後,犬只主要體貌特徵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更新犬只站立側面全身彩色照片。

第十二條  養犬備案服務機構自收齊養犬備案資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為犬只編制全市唯一序列號,免費植入犬只電子身份標識,並發放智能犬牌。

禁止偽造、變造或者買賣犬只電子身份標識和智能犬牌,禁止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犬只電子身份標識和智能犬牌。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養犬人應當在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更新備案信息:

(一)將犬只出售或者贈與他人,養犬人發生變更的;

(二)養犬人放棄飼養犬只,送犬只收治場所收治的;

(三)養犬人的住所地址、聯繫方式等信息發生變更的。

第十四條  已備案的犬只死亡或者失蹤的,養犬人應當自犬只死亡或者失蹤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註銷。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布養犬備案建檔、變更、註銷的流程和途徑,並利用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為辦理養犬備案建檔、變更、註銷等提供便利。鼓勵養犬人通過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辦理養犬備案建檔、變更、註銷等。

第十六條  養犬人飼養犬只,應當依法對犬只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並取得證明。養犬人可以將其飼養的犬只送農業農村部門或者受委託的動物診療機構注射免費狂犬病疫苗。

初生幼犬三月齡時進行狂犬病初次免疫,十二月齡時進行第二次免疫,以後每年免疫一次。

狂犬病疫苗實行政府財政補助。

第十七條  農業農村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狂犬病疫苗管理,組織做好狂犬病疫苗採購調撥和申領發放,規範免疫程序。按照合理布局、方便接種的原則設置狂犬病免疫點,指導監督狂犬病免疫點規範狂犬病疫苗管理和免疫技術操作。

狂犬病免疫點應當規範狂犬病疫苗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臺帳,按照免疫程序要求規範實施狂犬病免疫。發現狂犬病疫苗存在或者疑似存在質量問題的,應當立即停止使用,並向農業農村部門報告。

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應當設置犬只收治場所。

公安機關可以委託養犬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組織設置犬只收治場所。公安機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委託犬只收治場所代為收留、領養犬只。收留、領養的犬只不得出售。犬只收治場所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公安機關發現流浪犬只的,應當將犬只送犬只收治場所;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發現的,應當告知公安機關進行處理或者將犬只送犬只收治場所。

第十九條  對收治的犬只,自收治之日起七日內能查明養犬人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通知養犬人認領。

無法查明或者逾期無人認領的,按照以下方式處理:

(一)疑似或者確認患有狂犬病的,犬只收治場所應當立即通報農業農村部門依法處置;對未患有狂犬病的,應當注射狂犬病疫苗。

(二)對於棄養犬只和無主犬只,經農業農村部門或者受委託的動物診療機構診斷合格的,可以由符合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條件的個人或單位領養。

第二十條  犬只在飼養、診療過程中死亡的,養犬人應當將犬只屍體送至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理。

養犬人、犬只經營機構、動物診療機構以及犬只收治、無害化處理場所不得自行掩埋或者隨意丟棄犬只屍體。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應當建立養犬管理電子檔案,記載下列事項:

(一)備案建檔、變更、註銷情況;

(二)犬只狂犬病免疫情況;

(三)傷人犬只醫學觀察情況;

(四)患有狂犬病的犬只處置情況;

(五)養犬人因違法養犬被舉報、投訴、處罰情況;

(六)犬只傷人情況;

(七)犬只屍體無害化處理情況;

(八)其他應當記載的事項。

公安機關應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與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受委託的養犬備案服務機構以及犬只收治場所、犬只屍體無害化處理場所等實現養犬管理電子檔案信息共享,為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和養犬人提供信息查詢服務。

第二十二條  鼓勵犬只經營、診療機構、動物保護組織依法參與養犬備案、犬只免疫、醫學觀察和犬只收治等工作;鼓勵相關企業依法興辦犬只屍體焚毀或標本製作等無害化處理業務;鼓勵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參與養犬管理活動。

公安機關會同農業農村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向社會公開參與養犬備案服務、犬只免疫、醫學觀察、犬只收治、犬只屍體無害化處理的機構名單。

第三章  養犬行為規範

第二十三條  養犬人應當妥善管理和飼養犬只,不得因養犬幹擾他人正常生產生活、影響公共秩序與安全或者破壞市容環境衛生。

養犬人不得遺棄犬只,任何人不得虐待犬只。

第二十四條  本市實行違法養犬行為記分制度,記分周期為一年度,分值為十二分,從犬只植入犬只電子身份標識之日起計算。在一個記分周期內分值達到十分以上的,公安機關應當提醒養犬人;分值達到十二分以上的,公安機關可以組織養犬人參加養犬管理規範學習。一個記分周期期滿後,記分分值累加未達到十二分的,該周期內的記分分值予以消除,不轉入下一個記分周期。具體記分辦法由公安機關另行規定。

第二十五條  犬吠幹擾他人正常生活或者犬只恐嚇、傷害他人的,養犬人、管理人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養犬人、管理人不得驅使犬只傷害他人。

攜帶犬只外出應當遵守下列行為規範:

(一)為犬只佩戴犬牌;

(二)用長度兩米以內的牽引帶牽領犬只或者將犬只裝入籠內或者袋內;

(三)為犬只佩戴口嚼或者嘴套,裝入籠內或者袋內的除外;

(四)主動避讓行人,特別是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五)不得在禁入時間段攜帶犬只進入禁入區域; 

(六)攜帶犬只乘坐公用電梯時,應當將犬只裝入籠內或者袋內,或者為犬只佩戴嘴套,並收緊犬繩。已搭乘人對犬只有不良反應的,應當告知攜犬人,攜犬人應當攜犬只主動避讓;

(七)攜帶犬只乘坐計程車、網約車的,應當徵得駕駛員同意;

(八)立即清除犬只的糞便等排洩物;

(九)不得由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單獨攜帶;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規範。

第二十六條  下列場所和區域禁止攜帶犬只進入,但殘疾人攜帶導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除外:

(一)公共汽車、軌道交通等公共運輸工具和公共運輸售票廳、候車室、候機室、候船室;

(二)博物館、展覽館、體育館、圖書館、影劇院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以及酒店和大中型購物場所;

(三)文物保護單位、宗教活動場所;

(四)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幼兒園及其他少年兒童活動場所;

(五)公安機關劃定的其他場所和區域。

為犬只開設的專門服務場所和區域不受前款規定限制。

公安機關可以劃定臨時區域,禁止在重大節日或者舉辦大型活動期間攜帶犬只進入。

公安機關應當向社會公開劃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區域和時間段。

第二十七條  除殘疾人攜帶導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外,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可以根據村規民約或者居民公約劃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公共區域和時間段;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可以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劃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公共區域和時間段;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在其管理的場所內劃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區域和時間段。

 第二十八條  禁止攜帶犬只進入區域的管理機構應當在入口等位置設置明顯的禁入標識;臨時禁止攜帶犬只進入區域的禁入標識,由公安機關負責設置。禁入區域的禁入期限屆滿後,應當及時解禁,撤除犬只禁入標識。

禁入標識由公安機關確定統一樣式。

第二十九條  鼓勵養犬人投保犬只傷人險。

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或者管理人應當立即將受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墊付醫療費用,配合受害人治療期間及後期的疫病防控工作。被傷害人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者殘疾人的,應當立即告知被傷害人的監護人或者家屬。

第三十條  犬只傷人的,養犬人、攜犬人應當將傷人犬只送受委託的動物診療機構、犬只收治場所等社會機構連續進行醫學觀察十日,以確認是否患有狂犬病。

醫學觀察確認犬只患有狂犬病的,應當立即採取隔離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並通知農業農村部門依法處置。

第三十一條  犬只銷售、寄養、訓練、美容、診療等經營機構,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並接受相關主管部門的監督:

(一)場所應當符合動物防疫要求,做好免疫、消毒等動物疫病預防工作。經營動物診療機構的,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二)場所應當符合環保要求,並按規定配備汙水、汙物無害化處理等設施;

(三)按照規定對飼養的犬只辦理養犬備案,進行狂犬病免疫;

(四)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犬只擾亂公共秩序,影響環境衛生;

(五)發現犬只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採取隔離控制措施,並及時報告農業農村部門,不得擅自轉移、出售;

(六)對犬只屍體或者摘除的犬只組織、器官以及對犬只進行診療產生的廢棄物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七)建立經營診療管理制度和相關檔案記錄;

(八)其他應當遵守的規定。

禁止在住宅小區內開設犬只經營機構。從事犬只經營活動不得幹擾他人正常生活。

第三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法養犬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可以通過12345政府服務熱線或者向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舉報、投訴,並有權了解處理結果。

相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受理舉報電話、信箱、電子郵箱和移動終端應用軟體等,及時處理舉報、投訴。對不屬於本部門管轄的違法養犬行為,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移送有管轄權的部門,並告知舉報人、投訴人。有管轄權的部門不得推諉。

有關養犬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舉報、投訴或者接受移交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投訴人。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正當理由不予辦理或者拖延辦理備案建檔、變更、註銷手續,以及其他未按規定履行養犬管理職責的;

(二)擅自收取養犬管理費用的;

(三)對養犬管理工作中獲悉的個人信息未予保密的;

(四)對違法養犬行為查處不力,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三款,飼養危險犬的,由公安機關對每隻犬處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並沒收犬只。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未按規定辦理養犬備案建檔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每隻犬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每隻犬處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偽造、變造或者買賣犬只電子身份標識和智能犬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犬只電子身份標識和智能犬牌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未按規定辦理養犬備案變更、註銷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每隻犬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每隻犬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未按規定進行犬只狂犬病免疫的,由農業農村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自行掩埋或者隨意丟棄犬只屍體的,由農業農村部門責令無害化處理,有關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遺棄或者虐待犬只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對單位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未採取有效措施制止犬吠,被投訴三次以上的,由公安機關對養犬人或者管理人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未採取有效措施制止犬只恐嚇、傷害他人,造成危害後果的,由公安機關對養犬人或者管理人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至第三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對攜犬人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以二百元罰款:

(一)未為犬只佩戴犬牌的;

(二)未用長度兩米以內的牽引帶牽領或者裝入籠內或者袋內的;

(三)除裝入籠內或者袋內外,未為犬只佩戴口嚼或者嘴套的。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九項,由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單獨攜帶犬只外出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養犬人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五項、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攜帶犬只進入禁入區域的,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有權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攜犬人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八項,攜犬外出未立即清除犬只的糞便等排洩物,影響城市公共場所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清除汙物,對攜犬人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未按規定將傷人的犬只送受委託的動物診療機構、犬只收治場所等社會機構進行連續醫學觀察十日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機關將傷人犬只送受委託的動物診療機構進行醫學觀察,對單位處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六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至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按照規定設立的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濱海灣新區管理委員會參照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責,管理轄區範圍內的養犬活動。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聊城市養犬管理條例》9月1日施行
    7月10日上午,《聊城市養犬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在聊城市會議接待中心舉行。據悉,《聊城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於2020年4月29日經聊城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通過,於2020年6月12日經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0次會議批准,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市擁有地方立法權以來的第七部實體法。
  • 晉中市民熱盼《晉中市養犬管理條例》的實施
    文明養犬,反映市民素質、關乎城市形象。10月1日起,隨著《晉中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實施,我市養犬管理將邁入有法可依的時代。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推動《條例》落地見效,不僅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齊抓共管,更需要養犬人和社會各界的全力配合。養犬人如何看待《條例》的實施?市民對《條例》的實施有何新期盼?
  • 《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5月1日起實施 55個點可辦智能犬牌
    等待申領智能犬牌的寵物狗 劉暢暢 攝 華聲在線4月29日訊(記者 張鼎峰 通訊員 劉彬)「5月1日起,是不是所有養犬人就要申領智能犬牌和電子標識了?」「智能犬牌要到哪裡辦?怎麼辦理?」5月1日起,備受長沙市民關注的《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下文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近日,長沙市公安局就市民關心的實施準備情況進行了通報。 據介紹,《條例》制定過程中,將立法的關注點放在如何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保障人身健康安全、尊重養犬人的合法權益和犬類的生存地位等方面。
  • 德牧、大白熊、比特等50種大型犬種禁養!德州禁養犬名錄來了!明年1...
    11月9日,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於公布德州市養犬重點管理區域禁養犬名錄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藏獒犬、阿富汗獵犬、阿根廷杜高犬、德國牧羊犬等50種大型犬種,及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市公安機關補充公布的其他禁養犬種,在重點管理區域內禁養,公告有效期為五年。
  • 《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頒布,中華田園犬已從禁養名錄中刪除
    中新網合肥5月21日消息,記者21日從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頒布實施《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0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田園犬(別稱:土狗)不在禁養名單中。
  • 哪些場所不能帶犬進入?《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早有規定!然而……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琦)如今,不少市民選擇養狗來陪伴自己,打發閒暇時光,但帶狗出門時常遇尷尬——要去的地方是否允許犬只入內?《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文規定,多種公共場所禁止攜帶犬只進入(導盲犬、扶助犬除外)。
  • 明年5月1日起株洲將不能養這些犬只
    《株洲市城市養犬管理條例》將於明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株洲市城市養犬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市公安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制定株洲市禁養犬只名錄一起來看下吧!這些犬只不能養1.高加索犬2.紐波利頓犬3.巴西菲勒犬4.阿根廷杜高犬5.中亞牧羊犬6.日本土佐犬7.牛頭梗犬8.卡斯羅犬9.美國鬥牛犬10.美國斯坦福犬11
  • 濟南垃圾分類明年5月1日起實施,最高罰50萬,山東已有五市出臺...
    濟南生活垃圾分類有了明確時間表最高罰50萬明年5月1日起實施11月30日,濟南市人大發布通報,《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2020年11月27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准
  • 山東一市明確50種禁養犬!2021年1月1日實行!
    山東一市明確50種禁養犬!2021年1月1日實行!」明確50種禁養犬將於明年1月1日起在重點管理區域內禁養公告的有效期五年此次涉及的禁養名錄中共有藏獒犬、阿富汗獵犬、阿根廷杜高犬、德國牧羊犬等50種大型犬「上榜」今年8月4日和9月16日市農業農村局先後兩次發布公告
  • 6月1日起 寧波這27類犬只禁養
    6月1日起,《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記者從寧波市公安局獲悉,公安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公布了在重點管理區禁養犬名錄及大型犬標準,27類犬只禁養。據悉,在養犬重點管理區禁養的27類犬只包括:1.藏獒;2.比特鬥牛梗;3.阿根廷杜高狗;4.巴西非拉狗;5.日本土佐犬;6.中亞牧羊犬;7.川東犬;8.蘇俄牧羊犬;9.牛頭梗;10.英國馬士提夫;11.義大利卡斯羅;12.大丹犬;13.俄羅斯高加索;14.義大利扭玻利頓;15.斯塔福犬;16.阿富汗獵犬;17.波音達犬;18.威瑪獵犬;19.雪達犬;20.尋血獵犬;21.紐芬蘭犬;22
  • 《肅州區養犬管理辦法(試行)》於5月1日起實施
    養犬自由但必須依法依規2020年3月1日肅州區正式發布了《肅州區養犬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將於2020年5月1日正式實施近日公安機關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二、城區內養犬一律實行圈養、拴養和有看護的放養,養犬要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免疫,併到指定的犬只登記點進行登記,同時養犬市民要增強責任意識,加強犬只日常管理,杜絕犬只傷人事件發生。三、2020年5月1日前,肅州區將開展流浪犬只集中清理整治工作,自整治開始起凡未圈養、拴養,在小區、街面遊蕩的犬只一律視為「流浪狗」,一經發現一律捕捉至肅州區犬只留檢所集中養殖。
  • 《肅州區養犬管理辦法(試行)》於5月1日起實施
    養犬自由但必須依法依規2020年3月1日肅州區正式發布了《肅州區養犬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將於2020年5月1日正式實施近日二、城區內養犬一律實行圈養、拴養和有看護的放養,養犬要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免疫,併到指定的犬只登記點進行登記,同時養犬市民要增強責任意識,加強犬只日常管理,杜絕犬只傷人事件發生。三、2020年5月1日前,肅州區將開展流浪犬只集中清理整治工作,自整治開始起凡未圈養、拴養,在小區、街面遊蕩的犬只一律視為「流浪狗」,一經發現一律捕捉至肅州區犬只留檢所集中養殖。
  • 這些犬種將禁養、禁售!東莞正在徵求意見中!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1月8日,東莞市公安局對外發布通告就《東莞市禁止飼養、銷售、繁殖的危險犬標準及品種的通告(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徵求意見。
  • 山東一市禁養犬名錄確定!德牧、比特等50種犬只不能養!
    >及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市公安機關補充公布的其他禁養犬種在重點管理區域內禁養公告有效期為五年▼11月9日,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於公布德州市養犬重點管理區域禁養犬名錄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1月
  • 違者最少罰2000元!南海這些區域禁養烈性犬
    9月7日,記者從南海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南海區禁養烈性犬區域正式劃定,桂城全域和其餘6鎮部分(詳見下圖)區域列為禁養區。若在禁養區域飼養烈性犬,由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改正,對單位處每隻五千元罰款,對個人處每隻二千元罰款。
  • 6月1日起合肥市禁養這些犬只!
    人民網合肥5月21日電(趙越)為了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做到文明養犬,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市容環境衛生和社會公共秩序,根據《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現就合肥市養犬重點管理區域內禁養犬名錄公告如下: 1.所有種類的獒犬 2.比利時牧羊犬 3.弗蘭德牧羊犬
  • 「太原最嚴養狗令」11月施行!不清理糞便罰500!亂養大型犬罰2000!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的決定(2019年9月27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太原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19年6月27日通過的《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決定予以批准。
  • 男子重點管理區內飼養禁養犬被罰2000元
    中國寧波網通訊員 楊熙瑾 記者 徐挺 王曉峰《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6月1日正式施行。市民對新規了解有多少?養犬行為又是否規範?前幾天,江北開出全市首張重點管理區違規飼養禁養犬的罰單,涉事人被依法處以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 最高罰3萬!三亞擬修訂養犬管理暫行辦法,正在徵求意見…
    三亞市公安局關於公開徵求《三亞市養犬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為了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保護環境衛生,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三亞市養犬管理暫行辦法》。
  • 5月1日起,延吉市犬只登記系統微信小程序啟用 受理養犬登記申請
    在交通主幹道、廣場、綠地、公園等養犬管理問題突出的重點公共區域開展巡查工作,嚴厲查處養犬人不按規定牽繩遛犬、不按規定攜犬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入公共場所和限定區域等不文明養犬行為;開展抓捕收容非法飼養的違規犬只工作。5月1日起,延吉市犬只登記系統微信小程序啟用,開通受理養犬登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