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員惡人」看世界各地的暴走族文化

2021-02-18 WAFER潮流志

「全員惡人」,不需要過多介紹,2018年最窮兇極惡的病毒 slogan ,相信北野武老爺子當年也難以猜到,《極惡非道》(港臺譯名《全員惡人》)的結局,是39元的包郵,和8折的團購。

▲《全員惡人》

▲「全員惡人」by 淘寶

等等

這些寫滿大字的衣服,好像在哪見過?


他們叫做暴走族,最早出現於昭和時期的日本,並在七八十年代盛極一時,最標誌性的象徵除了他們精心改良的染色飛機頭,就輪到那些繡著大字的「特攻服」了。

我們姑且認為,這些身穿「全員惡人」,開著魔改思域野馬的「gangster們」,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批「暴走族」(殺馬特家族對不起),因而特立獨行,強作社會老炮狀。

然而,如果單純地靠寫著「全員惡人」四個大字裝狠賣兇耍帥(帥?),脫離了「暴走族」特殊的發洩素求,那麼除了留下一條39元包郵的淘寶產業鏈以外,只是做做樣子的空殼罷了。

暴走族文化是世界亞文化發展進程的重要豐碑,在他們日漸退出舞臺的今天,依然在用餘熱影響著當下對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那麼世界上究竟有哪些真正的盛極一時的暴走族文化呢?


要說「全員惡人」最接近的形態,當屬來自東瀛鄰國的日本,正如上文所述,日本暴走族文化極具特徵,並且通過日本強大的動漫、影視作品聲名遠揚。

「暴走族」一詞是舶來品,是日文中「飛車黨」的意思,起源於日本戰後創傷之地——廣島,當地的「暴走」之風由於風靡一時而被日本人稱作「廣島現象」

二戰中被原子彈轟過的廣島留下了強烈的戰爭陰影,而退伍軍人正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無處發洩的「戰爭機器」們,穿著象徵武士道精神的「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制服(平均每套達到20萬日元的高昂售價),改裝家中老舊的鈴木本田重機車,扛起武士刀走上了街頭。希望通過叛逆的行為,獲得社會的關注

由於出格的做派個性顯赫的作風,威風凜凜的暴走族吸引著無數追求出位的日本青少年,20歲,日本法的法定成年之前,自覺沒有法律責任的年輕人們肆意地宣洩著胡作非為的權利

70年代,日本暴走族文化達到極盛,除了漫畫中常見的飛機頭、黑幫電影中常見的山本頭,剃掉眉毛也是常見的暴走族形態,甚至出現了不甘坐在機車後座的、花花綠綠的「女團」(當然不是勁歌辣舞那種)。

暴走族們有文暴走、武暴走之分,不同地區也會有不同的暴走族特徵,暴走族雖然是一種獨特有趣的文化現象,但也曾經為日本社會帶來過諸多不安定的騷亂和滋擾

日本政府通過逐步加強對於暴走族的法律管制,慢慢打擊了暴走族對於社會秩序的破壞,各幫會之間的相互衝突。如今,日本依然存在熱愛這種文化的文暴走,但多以三五成群的小圈子模式,低調玩樂。

然而諷刺的是,這樣的機車文化雖然被日本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國民情緒賦予了獨特的標識,但其實文化的發源地,卻是來自於為日本帶來戰爭裂痕的美國...

美國飛車黨的誕生比日本暴走族還要更早,同樣是戰後,美國雖作為戰勝國,但依然有不少退伍軍人由於 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難以融入社會生活,在美國戰後經濟低迷、美蘇冷戰世界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摩託車俱樂部盛行。

▲  馬龍·白蘭度主演電影《飛車黨》

雖然美國政府早在1924年便成立了美國摩託車騎士協會(AMA),用於管理合法的有組織摩託車活動。但是一群不願意接受 AMA 嚴格管理的摩託車俱樂部逐步發展為了聚集法外狂徒的摩託車幫派(Motorbike Gangs)

誕生了諸如「地獄天使」、「強盜」、「黑色活塞」、「蒙古幫」、「不法之徒」、「異教徒」、「瓦戈斯」、「沉默之子」等被美國司法部定義為「摩託車界的黑手黨」

以最臭名昭著的「地獄天使」為例,組織高層不對塑造健康的外在形象,訂立「Ride hard and play hard」的宗旨,並且聲明「我們只是一幫騎士,唯一目的是不影響他人權利的情況下,自由騎行」,以一個辨識度極高的帶翅膀的骷髏頭骨—— Death Head 作為幫會標誌。

知名護膚品品牌科顏氏的門店,都會擺放著一輛哈雷摩託和一具穿著醫師服的骷髏骨,但和進出這些敞開大門的店鋪不同,想要隨意進出同樣擁有哈雷和骷髏骨的「地獄天使」是不可能的。

表面高尚的「地獄天使」實際上是紀律性極高的黑幫兄弟會組織,加入幫會的成員需要通過三個階段的嚴格考驗,從「hang around」、「prospect」成長為「take care of business」,並且必須付出自己的生活和時間,交予組織。

謀殺、打架、毒品交易、脅迫、敲詐勒索、賣淫、洗黑錢、武器非法交易這些黑社會行當一樣也不落下,尤其以種植大麻作為自己的主業。

如果你不是「地獄天使」的成員,而單純想用死亡頭骨作為酷炫的裝飾?抱歉,那不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地獄天使」在超過50個國家註冊了死亡頭骨的商標,如果不符合要求的人擅自使用了幫會標識,都會遭到手段殘忍的報復。

2002年,由於發生了性質惡劣的幫派鬥爭,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美國政府終於向「地獄天使」開戰,「地獄天使」開始逐步瓦解。

像「地獄天使」一樣的摩託車幫會在70年代的美國數量眾多,他們的惡劣行徑相比日本的暴走族,更為出格,隨著社會發展,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但飛車黨從未消失,即便在今天,依然活躍在美國社會的陰暗面,無論是現實還是影視作品,甚至勢力擴散到世界各地。

飛車黨雖然是危害社會的三合會組織,但客觀上對於機車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相較之下,日本暴走族就友善多了。

光頭黨

(Skinhead)

地區:英國、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

光頭黨沒有機車,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倫敦的工人階級中,屬於 Mods 團體的分支,展現了工人階級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追求中產階層品味的執著。

他們以每周一剪的寸頭為標誌,上身穿著潔淨的白襯衫背帶直筒牛仔褲高高吊起過腰,露出一大截據說是為幹架而準備的、鋥亮的馬丁靴。在後續的發展中慢慢興起了 Polo 衫飛行員夾克的搭配。

然而光頭黨的名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中,不斷被社會注入新的標籤,甚至在當代社會被扣上了「無政府主義」「新納粹主義」的帽子,有著差異巨大的興衰、遷徙歷程。

在嬉皮士文化的衝擊下,光頭黨文化在70年代走向了衰落,但當70年代末搖滾明星們重拾光頭黨造型致敬過去時,年輕人們的趨之若鶩成就了光頭黨的中興,並且開始加入了朋克文化的元素。

到了80年代,美國興起的硬核光頭黨開始將頭髮完全剃掉,拋棄過去光頭黨對於衣著的限制,臉上和額頭開始出現了紋身。即便沒有哈雷機車,但是為了彰顯男子氣概,總得騎點什麼,於是乎光頭黨一手捧紅的 Scooter 文化在當時居然和哈雷摩託平分天下,成為了又一樣光頭黨標誌。

隨著90年代工人階級的逐步瓦解和消失,和世界範圍內的政治動蕩,光頭黨的影響範圍跟隨民族融合和新移民擴散,定義開始走向複雜化,充斥著同性戀、流浪漢、不良少年、種族主義者等標籤

當今世界,光頭黨象徵著與社會決裂的極端分子,主要集中於俄羅斯,他們奉行白人至上的信條,排斥一切有色人種,行為暴力,常常令非斯拉夫民族的居民提心弔膽。另外,世界聞名的英國足球流氓也是當今光頭黨的一支,通常懷揣著強烈的國家情懷,熱衷於通過拳頭解決爭執。

但當今的光頭黨文化已經脫離了誕生之初集中於音樂、時尚和生活方式領域的精神追求意義,政治意味強烈

我並不應該把嬉皮士文化稱之為「暴走族」文化,畢竟這是本篇唯一沒有訴諸暴力的組織群體,但嬉皮士對於世界思想文化藝術的解放程度和影響力度,就像某種暴力的行徑,一下子捶破了固若金湯的保守壁壘

嬉皮士運動有三大特徵:搖滾樂、毒品性解放。因而西方的保守派常常認為,嬉皮士運動是一種腐朽墮落的倒退文化,嬉皮士是「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1967年,嬉皮士運動爆發,又被稱作「愛之夏」,嬉皮士們齊聚美國舊金山,發起了一場反對越戰、反對狹隘的傳統道德、反對傳統宗教文化、反對當時社會制度,提倡「無差別的愛」的文化運動

這些吸毒、不愛工作、反叛、熱愛自由的年輕人,雖然只讓這場看似胡鬧的文化運動持續了一個夏天,但卻激起了深遠的迴響。在其影響下,世界各地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運動,嬉皮士運動的威力席捲全球

嬉皮士們提倡衣著的自由,打破了男士們西裝領帶的刻板形象,也打破了社會對於女士諸多不合理的著裝要求。

嬉皮士們提倡擁抱異類的文化,不再奉行文化上的歐洲中心論,將目光投向了第三世界和東方,日本文化就在這一時期,承蒙了西方人的青睞,讓世界感受到了獨特的東方魅力。

嬉皮士們還講一開始的反越戰、反種族歧視的素求,轉向了環境保護,覺醒了西方的環保意識。

可以說,這個看起來有點天真有點傻的嬉皮士文化運動,對於整個西方文化的激蕩是深刻而正面的,也為亞文化爭取了更多的社會話語權,大大促進了亞文化的發展,無愧「暴走」之名。

你們怎麼看?

在下方說出你的想法

留言點讚數最高者獲18.8元紅包

20日24點截止

- 完 -

(圖片資訊來自網絡)

點擊查看

最近熱點內容

相關焦點

  • 夜幕下的日本東京暴走族文化
    「百科全說」×「碟子來稿」在日本,暴走族是一群厭惡了傳統教條的日本人,他們或許等到年紀大了,又做回傳統的日本人,或許就直接由此進入黑幫。可以說,暴走族不過是一群開了一會小差的日本人。在美國哈雷從一種車型變成了一種文化,就像《荒野大鏢客》裡的中年騎士,對胯下哈雷的喜愛從未改變。但在日本,暴走族們對機車的喜好不停的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以誇張的造型、轟鳴的噪聲對社會秩序橫衝直撞。
  • 我是「暴走族」,但20歲後也終將脫下我的特攻服.
    暴走族成員大多是20歲以下的青少年。一般過了20歲就要自動引退,開始融入或者說回到普通年輕人的生活軌跡—成為按部就班的上班族。還有少數暴走族成員會加入黑幫成為下級成員,不過究竟有多少暴走族會加入「極道」,目前尚無確鑿的數據來證實。
  • 【由「慈雲山十三太保」到綠葉王】李兆基病逝 港片「四大惡人」僅剩一人
    李兆基有「影壇四大惡人」之一的外號。加入娛樂圈前,他曾是童黨「慈雲山十三太保」成員,後來成功戒毒洗底,重投社會。當中最廣為人知是他在《古惑仔》系列電影中飾演「吹水基」一角,他亦因而被稱為「基哥」。在80年代李兆基獲導演林嶺東賞識,加入娛樂圈。由於外形草根及樣子兇惡,多飾演江湖人物等惡人角色,如《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慈雲山十三太保》及《紅燈區》等。
  • 日本東京暴走族文化日常,夜幕下的極速世界丨What's Hot
    在美國哈雷從一種車型變成了一種文化,就像《荒野大鏢客》裡的中年騎士,對胯下哈雷的喜愛從未改變。但在日本,暴走族們對機車的喜好不停的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以誇張的造型、轟鳴的噪聲對社會秩序橫衝直撞。後期因為日本摩託車管理條例的限制開始向小排量400cc發展,改裝思路簡單的來概括就是「能多大聲就多大,能多炫就多炫」,加上英美機車幫派文化的影響,就出現了這種「Bobber式階梯車座+高高仰起的cafe賽車風格整流罩」這種。
  • 迷你暴走族!本田復古小車CUB/CT 125暴走族樣式!
    本田HONDA推出的Fun Bike在全球都有相當亮眼的銷售成績,同時各國的玩家也都用這些Fun Bike小車玩出各種不同的風格,不論是改成Cafe Racer、Scrambler等復古風,又或者是改成仿賽樣式等,近日來自泰國的Bosozoku Bike Siam粉絲專頁,貼出一群相當特別的「暴走族樣式
  • 我們都是惡人
    本書下載編碼(下載說明見文末):12021:我們都是惡人作者簡介安東尼.史脫爾 Anthony Storr(1920-2001)「人類是如此脆弱,然而唯有少數勇者發現:身處地獄之際,才有機會窺見天堂。」一九二○年生,英國知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
  • 讓日本暴走族頭目跪舔的,竟然是幼兒園男老師?
    第一屆「THE OUTSIDE」還是在有明會館正式拉開戰幕。當我看到當晚44名參賽選手各自的名號時,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看漫畫。>15歲創立暴走族組織「魔璃闇薔薇」,20歲開始練習柔術的初代頭目吉永啟之輔:有「橫濱之狂犬」之稱的,黒石高大
  • 藍潔瑛:「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
    日前,他已正式入稟法院,控告內地有「模特兒教母」之稱的韓穎華誹謗。事件緣於藍潔瑛在一三年接受訪問時,自揭曾遭兩名「影壇大哥」X侵,但該訪問視頻懷疑遭重新剪輯和配音,內容真實性疑點重重。而她多年來受著情緒病困擾,近年一直避世隱居,已難找她再現身說法。
  • 叛逆取代一切 解讀日本暴走族文化興衰
    原標題:叛逆取代一切 解讀日本暴走族文化興衰   [汽車之家精彩汽車生活] 一提到暴走族,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日本街頭飛車黨、小流氓、奇裝異服、另類人士等,但究竟真正的暴走族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最引人注目的「座駕」都是什麼樣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暴走族文化。
  • ▲12/22 Make your story——「白鯨物語」動漫音樂祭!
    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我們是穿梭在銀河的反派角色!以上就是首屆「白鯨物語」動漫音樂祭的所有參演陣容!【下面來插播一則通知】這是一支不是來參演的隊伍他們只是為了有個舞臺可以玩所以就拉了上面那麼多人陪他們一起玩就是那種吃不到葡萄就去種一棵葡萄樹的人全員惡人請務必要給他們打call特別嘉賓:真面目腐る·一本正經
  • 「白鯨物語」動漫音樂祭! Make your story!
    魔法紀元2018年火炬大陸與中職大陸五大魔王訂下了契約他們繼承者大魔王的遺願尋找著白色鯨魚的蹤跡五大魔王經歷了多次新生不息的洗禮終於破土而出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以上就是首屆「白鯨物語」動漫音樂祭的所有參演陣容!
  • 為什麼日本人非常忌諱「落井下石」?
    這就是「落井下石」這個成語的來源,意思説:有人遇到一點蠅頭小利,就翻臉不認人;看有人落進陷阱,不僅不伸出援手,而其還往下扔石頭。                      不知其他的人是否注意到,日本人似乎是非常忌諱「落井下石」的。
  • 【回巢】御用惡人鄭家生重返無綫 新劇繼續做黑社會:我都想有突破呀
    幾年前他毅然離開效力了二十年的TVB,轉投新開的香港電視,咁點解當時佢會離開呢?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他表示原來當年他覺得TVB拍劇好唔認真,可能係因為無競爭對手,呢個情況直到港視開臺先有所改善,他說:「我地作為演員緊係想套劇好喇,但如果喺公司立場我就唔知佢地點諗喇,作為演員我地都無話叫公司點做喇,公司有公司自己嘅諗法。」
  • SpeXial發新專添生力軍 12位成員全員到齊
    男子團體SpeXial 2016年全新專輯「Boyz OnFire」將於明(20日)開始預購,今天舉辦專輯預購記者會,SpeXial 12
  • 「裸胸大遊行」曼哈頓上演 冀打破傳統文化籲男女平權
    )的到來,紐約市一年一度的「裸胸大遊行」昨日在曼哈頓熱鬧開走。與會者們表示,冀以「放鬆胸部,放開思想」打破傳統文化對女性的束縛,呼籲男女平權。  乍入秋季的大風及大溫差天並未影響到參與者們當日的活動熱情。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 可悲又無奈凋零的日本暴走族
    一眼看不透為什麼要弄成這樣的胡鬧改裝車,卻代表著一種有著近70年歷史,在世界機車文化裡也算得上舉足輕重的一個「另類」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夜晚街道的王者,正在消失的日本暴走族!請多多關照。什麼是暴走族暴走族是日文ぼうそうぞく 的直譯,就是「飛車黨」,但是背後的意思卻沒有這麼簡單。
  • 「五一」的香港旅遊發生了什麼?
    今年五一假期的香港旅遊業形成內地「客增團減」的局面。■圖為5月1日遊客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觀光。中通社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指,本港酒店減價,日圓升值,令香港對內地旅客的吸引力回升,內地個人遊旅客增長理想,對香港整體經濟有好處,但內地旅行團數目仍然下跌,去年同期內地團平均每日有320個,但今年初步瞭解每日平均只有百多個,反映旅行團的服務水平未如理想。
  • 發老脾拉死財會卻惡人先告狀 陳健波轟泛民:大聲唔等於有道理
    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昨提倡利用四已完被DQ、建制派地區議席過半的良機修改議事規則,杜絕惡性拉布。對於被泛民瘋狂指責,波哥餘怒未消,專誠拍片上載Facebook,狠批泛民拉死民生撥款,卻惡人先告狀指責他,直斥他們「大聲唔等於有道理」。
  • 大英博物館藏品站襲港 香港特別版的「百物看世界」有何亮點?
    作為年度展覽盛事之一的「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將於周六(18日)與大家正式見面。展覽以大英博物館所藏的101組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重現橫跨200萬年的人類文明故事。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展品,不一定是精美的藝術品,更多是生活用品,例如貨幣、科學儀器及儀仗用具等,分別在四個展廳為大家「講古」。
  • 中美電影節主席蘇彥韜看「兩會」︰國民外交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
    以下是專訪全文。編者按:他說,「過去一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反腐。這次的中國反腐不僅在高度、廣度、深度都比以往有了本質上的提升,而且已經初見成效。」他說,「眾多國家放寬簽證政策,中國遊客出境遊也越來越普遍,這對於中國的積極影響是深遠的,通過中國遊客日益劇增的全球消費力,伴隨著國民外交把中國的影響力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