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精卵著床後開始,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迎接新生命的降臨,而在這期間孕媽們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胎兒情況。
因為胎兒在發育期間是非常脆弱的,孕媽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了胎兒健康,特別是孕早期胎兒成形階段,最不能忽視的就是「產檢」。
有部分孕媽在產檢時發現自己「孕酮過低」,但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孕酮到底是什麼?
孕酮其實就是日常所說的黃體酮,它在女性體內有重要的作用,在月經期過後會促使子宮黏膜內的腺體生長,使得子宮內膜逐漸增厚,為受精卵植入著床打下基礎。
同時,在受精卵著床成功後,足夠的孕酮也能減少懷孕後的子宮興奮性,抑制子宮收縮活動,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打下基礎。而且孕酮還會與雌激素相互作用,促使女性乳房迅速發育,為女性產後分泌乳汁做好充分準備。
所以孕酮對女性有重要意義,如果孕婦體內孕酮分泌不足或孕酮過低的話,不僅孕早期會影響受精卵著床,即便是著床成功後也會影響胚胎的發育成長,從而造成流產、胎停育等情況出現。
即便是沒有懷孕的女性,如若體內孕酮激素分泌不足的話,同樣也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導致經期紊亂、精神狀態差等多個問題出現,在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女性「不孕症」。
造成孕酮過低的因素也有很多,通常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身體傷害:如若女性在懷孕之前,出現過胎停育、多次刮宮、宮外孕等等問題,就會對體內的孕酮分泌造成影響,若沒進行調理就再次懷孕,孕早期就可能會有「孕酮過低」表現。
黃體功能不全:如若女性本身黃體功能不完整,比如卵巢黃體發育不全,就會造成體內孕酮含量過低,這不僅是表現在懷孕後,即便是日常生活中,女性也會有月經不調、乏力等症狀。
疾病影響:如若女性存在腎上腺或甲狀腺疾病,就會對卵巢功能造成影響,比如甲狀腺機能減退就是其中一種。在患病後,體內孕酮水平也會相對降低。
無論是哪一種因素造成的孕期孕酮過低,都需要及時進行調理,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方式:
飲食調整:孕媽若是在孕早期發現孕酮低的情況,可通過飲食方面來進行調整。比如多吃一些豆製品、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促進體內黃體酮的分泌。
補充黃體酮:如若孕婦體內黃體酮水平過低,已經威脅到胎兒健康的話,醫生就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補充黃體酮的藥物或者是黃體酮針劑。通常情況下,打針要比吃藥見效的快,一般在補充10天左右的針劑後,症狀就會緩解。
當體內孕酮水平恢復至正常狀態後,孕媽們也不能忽視定期體檢,觀察自身和胎兒的生長情況。如若是孕酮水平過低,通過治療後也沒有留住胚胎,那首先就應對身體進行全面篩查,看是什麼問題影響到了孕酮分泌,然後再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