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在北京發布「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名單,福建省有6家企業入選,僅廈門企業就佔據三分之二,分別為四三九九、美圖公司、點觸科技、吉比特。
實際上,作為中國首批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很早就具有了網際網路氛圍。
「特區先行」的對外開放戰略,使得先行者意識深入廈門骨髓:最早進行政企分開試點、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首創保障房建設管理與立法、成立中外合資的國際銀行……現代化、國際性的開放視野還吸引了戴爾、Google、柯達等數百家國際知名企業的加入。
如今,美團民宿和美團研發總部落戶廈門、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落戶廈門,抖音也在廈門註冊新公司,隨著這一大批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的進場,廈門這個美麗文藝的海濱城市散發出濃烈的新科技、新經濟的氣質,逐漸在中國網際網路第二梯隊頭部站穩腳跟。
不過,談起廈門網際網路的發展之路,除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打造了廈門軟體園等福建創業者的頂級聚集區、提供各種優惠扶持政策之外,有一個人絕對不能不提,那就是蔡文勝。
1、創業時代
1970年,蔡文勝出生於福建泉州。那時候,福建人就在幹著他們最擅長的事——經商,擺地攤、搞房地產,什麼賺錢幹什麼。
或許是因為福建人的「商人」基因,彼時才十幾歲、正在上高中的蔡文勝,選擇了輟學,拿著家裡的幾百塊錢,跟著幾個膽大的同學擺地攤賣貨。
之後,翻制光碟磁帶、賣衣服、搞房地產,蔡文勝幾乎做遍了福建人可能嘗試過的傳統生意,也把自己做成了20歲就能買得起一萬多的摩託車、23歲就能買得起三萬多的大哥大的「大佬」。
到了90年代,就在馬雲、馬化騰等網際網路大佬們迎來自己的商業史覺悟的時候,蔡文勝的網際網路時代也終於來臨。不過,直到1999年,蔡文勝才第一次接觸到網際網路。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香港轉機回國期間,蔡文勝以5.8港元/股的價格買下了人生第一支股票。
走運的是,趕在中國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到來之前,蔡文勝以20港元/股的價格將股票出手,活生生上演了一部「人生贏家」的大戲,在大部分人都虧錢的情況下,賺了近4倍。
2000年,蔡文勝偶然間看到business.com域名賣了750萬美元的新聞,而當時,一個域名的成本只有220元。對此,蔡文勝十分震撼,開始了域名商業大運作。
其實,追溯廈門的歷史可以發現,廈門的網際網路產業有兩個源頭,一個是動漫,一個就是域名。
動漫是憑藉了獨特的對臺優勢,承接了臺灣的動漫產業轉移,之後又衍生出遊戲、影視等眾多產業。而域名則是真正的廈門土生土長的脈絡,由三五互聯起家,蔡文勝發揚光大。
實際上,在2000年進入域名行業時,蔡文勝已經錯過了域名的黃金時期,剛開始註冊的1000多個域名,也因為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一個也沒賣出去。
不過,蔡文勝並沒有因此而頹廢,而是認真分析其中原因,並在深入思考域名生意的本質後,歸納出了三大黃金步驟:發現、搶註好域名——調整搶註策略——調整域名售賣價格。
直到2001年5月份,蔡文勝賣出了做域名生意以來的第一個域名:wanli.com,價格是12000元。
從2001年到2003年,蔡文勝大約註冊了5000多個域名,賣了1000多個,總估值超過1億美元,其中不乏蘇州市的域名「suzhou」、攜程網的域名「xiecheng.com」等多個百萬域名。
此外,土豆網(Tudou.com)、愛奇藝(Qiyi.com)、微博(weibo.com)等域名也都出自蔡文勝之手,成名副其實的「域名之王」。也因此,整個廈門的域名生意都非常火爆,廈門成為公認的「域名之都」。
在域名行業從事很多年的孔德菁(易名中國CEO)曾回憶:廈門做域名生意最火時,湖濱南路一條街上就至少有300家賣伺服器、賣空間;廈門很多人至少都懂得,這是網際網路的基礎,有基礎再去做項目就很容易。
而蔡文勝更高級的是,藉助手中的域名,打開了更廣闊的網際網路大門。
2004年,聯想要做門戶網站,卻錯失了「FM365.com」的域名,蔡文勝因域名交易談判來到聯想,卻大手一揮將價值百萬的域名免費送還。
而這換來的,不僅是成為柳傳志老先生的座上賓、在北京中關村名聲大噪,更是IDG上百萬美元的投資,以及與雷軍等一眾大咖的結交,積累了大量的網際網路人脈資源,從此在北京網際網路圈風生水起。
2008年,蔡文勝從北京回到廈門,曾找到在域名圈早已深交已久的吳欣鴻,兩人商量孵化網際網路產品,研究網際網路行業還有哪些沒被開發出來的商機。最後吳欣鴻把眼光放在了 「傻瓜型 PS」工具,
基於「做一款簡單的圖片處理軟體,讓用戶把照片變得更好看」的想法,2008年10月,美圖秀秀面世,之後美圖公司逐漸成為中國首家以「美」為核心的、最具有實力的網際網路公司。
之後,美圖公司又相繼開發了美顏相機、美妝相機、BeautyPlus、AirBrush、美圖宜膚、美圖魔鏡等10餘款流行海內外的軟硬體產品,改變了用戶創造與分享美的方式,引領了一代美學潮流,成為女性新消費最為成功的探路者之一。
2016年12月15日,美圖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至此,這家從廈門孵化出來、專注「變美」事業的網際網路公司成長為立足廈門、放眼世界的上市公司。
2018年,美圖公司發布「美和社交」戰略,宣布從「美的工具」向「美和社交」轉型。如今,美圖秀秀已經成為一個「美學內容生產和分享平臺」,涵蓋美妝、護膚、美發、美體、穿搭、美食分享、生活分享等多個垂直方向,美圖秀秀社區內各類內容興趣標籤超300個,影像及內容頁面的瀏覽量超80億。
截至目前,美圖公司的影像及社區應用矩陣已經在全球超過20.8億臺獨立設備上激活,月活躍用戶超過2.95億,照片和視頻每月產生數達60億,業務覆蓋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
美圖公司成為廈門當之無愧的「門面擔當」。
2、投資風雲
2008年,蔡文勝將265.com以幾千萬美元賣給谷歌中國,隨後從北京回到廈門,開始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活躍在廈門的網際網路創業中。
但實際上,蔡文勝的投資生涯從很早就開始了。
2004年,蔡文勝經人介紹與企業家李興平相見恨晚,遂投資了四三九九小遊戲。如今,四三九九已經成為國內一股不可忽視的網際網路力量,連續多年上榜「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
2005年,蔡文勝在廈門發起首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大會,食宿全包,邀請國內流量最大的150名個人網站站長參加。而這一屆的站長大會被認為是「個人站」向「商業站」轉型的標誌。
之後,蔡文勝先後投資了參與過第一屆站長大會的Chinabbs創始人王定標、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並在伺服器、寬帶、域名等方面給一些更小的網站以幫助,且不佔股,以至於後來,很多小輩們都稱蔡文勝為「個人網站教父」。
2008年回到廈門之後,蔡文勝開始拉攏和說服站長大會中的人去創業,並慷慨解囊,重點幫持福建網際網路創業的年輕人,包括飛魚科技的姚劍軍和陳劍瑜、同步推創始人熊俊、「冷笑話精選」 CEO伊光旭等等。
陳劍瑜曾是美圖的研發者之一,之後進入遊戲行業創業,並憑藉《保衛蘿蔔》系列一炮而紅。之後,其公司與姚劍軍的光環遊戲合併,改名為「飛魚科技」。蔡文勝在作為背後投資人的同時,還一手主導了飛魚科技的上市。
熊俊則是網際網路圈知名的創業者,早年在廈門創立91手機助手,之後賣給網龍。後來,熊俊離開網龍重新創業,獲得蔡文勝的投資,在廈門創辦了同步推,就在蔡文勝當時位于吉祥家園的辦公場所辦公。
伊光旭則是蔡文勝專門邀請回到廈門的,創立了飛博共創,如今,「冷笑話精選」擁有數億粉絲,飛博也已經在新三板上市……
至此,廈門形成了以天使投資人蔡文勝為主的,包括美圖公司、飛魚科技、易名中國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在內的圈子。
不過,對於廈門而言,作為天使投資人的蔡文勝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是氛圍。毫無疑問,任何一個地方創業環境的變化都離不開領軍企業的影響力和幫助,先發展起來的公司會帶動當地整體的網際網路創業環境。
蔡文勝在廈門本地的網際網路投資很多,最初的時候,他甚至花重金在鼓浪嶼的園區打造了一座連體式辦公樓,將網際網路創業者安置在此。2005年,廈門軟體園二期動工建設,很多企業相繼在此落戶。
而稍作梳理就能發現,軟體園中的多數企業,都與蔡文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企業匯聚在軟體園,為廈門網際網路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這些企業創始人聚集在此之後,蔡文勝也會經常約他們出來喝茶聊天,談工作、聊生活,一起分享創業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遇到的問題,逐漸形成開放的網際網路交流氛圍。
經濟學上有一個詞,叫「熱帶雨林效應」,獨木難以成林,只有形成熱帶雨林生態,才能形成穩定持續的生長環境。蔡文勝顯然很清楚這一點,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也在給廈門其它網際網路企業澆水施肥、一起成長,從而助力整個廈門網際網路行業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