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日本何時開始計劃侵略中國的?

2020-12-22 騰訊網

抗日戰爭,都說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全民族勝利的大戰役,那麼究竟是哪些人在鼓譟戰爭的喧囂,又是哪些人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走上了炮聲隆隆的城牆,又英勇無懼的替我們迎接槍林彈雨的洗禮。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讓日本軍方覺得中國軟弱可欺,是清政府的"閉關鎖國"還是軍閥混戰的亂世煙雲?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讓他們覺得中國人軟弱可欺的呢?是老子"無為而治"的學說嗎?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和為貴"的思想?

又或者是妙筆生輝的書法藝術?甚至是錦繡江山的富春山居圖?日本又是哪裡來的自信企圖滅亡中國,是"明治維新"後的迅猛發展?還是"遣唐使"從大唐學到的禮儀教化?

一寸山河一寸血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這一場戰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很多人說是"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頭挑釁,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反抗,馮玉祥麾下名將佟麟閣在北平城頭戰死,盧溝橋作為從古至今進軍北京的咽喉所在,任何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張自忠將軍更是親自駐守天津城防。

而日軍方面也是派出了大將東條英機和土肥圓賢二坐鎮,這是這場曠日持久戰的起點嗎?不,當然不是,日本軍為什麼駐守盧溝橋邊,因此上"七七事變"只能稱之為中國軍奮起反抗的起點。

歷史再往前推演,1931年9月18日,駐守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故意製造紛爭摩擦,爆破南滿鐵路,日本關東軍佔領了瀋陽,長春,齊齊哈爾,哈爾濱,侵佔數個省會,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賢二,扳垣徵四郎,石原莞爾在這片黑土地"一戰成名",而有許許多多的民眾在東北親赴後繼的投入抗日鬥爭中,這應該就是開始了吧?

不,當然不是。1928年6月4日,時任中華民國實際元首,張作霖乘南滿鐵路在皇姑屯被炸,隨後傷重不治身亡,這應該是日本侵華的起始了吧?

很遺憾當然不是,早在1592年,豐臣秀吉就提出了以中國為功績目標的"大陸政策",無論是中日甲午戰爭還是八國聯軍侵華,都是亡我之心在作祟。

國破山河在

這場戰爭路上出名的戰役太多太多,要說可以作為轉折的一場,莫不過要說是淞滬會戰。淞滬會戰可以說是與日軍擺開擂臺,拉出兵馬,面對面的第一場大會戰。

從清朝後期開始,東部以及東南沿海一直是經濟中心地帶,特別是國民黨政權定都南京,使得千年古都金陵城再次繁花似錦,日本人自盧溝橋事變之後,鼓吹三個月滅亡中國,一路高歌猛進,兵峰直指南京,而蔣介石在亡國滅種的前夕,急忙在上海北側布置防禦,企圖將日本大軍逼向西擴張,以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

淞滬會戰中日對峙的三個月,可以說破滅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而且也為當時位於沿海的民族工商業內遷提供了轉機,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和日本帝國主義展示了中華民族抗日的決心與毅力,在上海的每一條街道,每一處民房都可以作為反抗者們的陣地與脊梁。

淞滬會戰雖然失利,但這基本上可以算當時國家第一次大規模抵抗。而在同一時期的歐洲,工業革命的先進腳步早已傳遍整個大陸,但是僅僅數十天乃至數天的日子裡,德軍就能滅亡一個國家,而在中國卻不是。

日軍一路從東北打到京津冀,再一路高歌猛進來到華北,甚至南京的大門口,似乎都沒有遇到過什麼強有力的抵抗,似乎在這片廣袤的國土上就不存在什麼軍隊與武裝,有的只是長驅直入的囂張和倉惶逃竄的流亡,直到這一仗,似乎是真正觸碰到了老蔣最切膚的痛點。

在之後的戰役中,除南京保衛戰失利,導致大量軍民被屠殺外,更多的人見識到了日軍的血腥和殘忍,紛紛加入反抗的隊伍,而在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南昌會戰,棗宜會戰,徐州會戰等等大規模的會戰。

無論勝負中國軍民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投入反抗中,這種有底氣有毅力有組織的反抗,更是彰顯了中國人一旦開始團結一心,抗爭的力量勢如破竹。

結語

一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才迎來了和平,從明朝時期的戚繼光抗倭到日本侵佔臺灣,再到抗日戰爭時期湧現的一批批愛國軍民,其實已經沒有人說得清究竟經歷了多少年的頑強抵抗,這條路已經走得太久太久。

期間無論是各個階層,各個派系甚至敵對的政治陣營都能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放下顧慮,團結一心,中國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的一批人,在當時他們在落後的中國,最大的願望僅僅只是吃飽飯。

你來搶我的棗樹沒關係,大不了我不吃棗了,你來搶我的桑樹也沒關係,大不了我不養蠶了,直到有一天你用刀抵著我的喉嚨,要搶我的小米,那不行,我要活著,我要生存,你不能搶我的糧食,否則我就和你拼命,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逼得人奮起反抗。

無論對面的人拿的是洋槍洋炮,還是飛機軍艦,這一代的中國人是沒有退路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是被逼著反抗,從古至今中國人即使是在自身國力最強大的漢唐,也從來沒有抱著對外擴張的野心,從一開始東北軍的"不抵擋",到後期三百萬川軍出川抗日,"母親送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可以說每個中國人骨子裡都是無比的渴望著安貧樂道的生活,但卻被人"逼"著走向戰場,可以說他們並不慷慨,也沒有人慷慨的想去拋頭顱,灑熱血,只是他們沒有辦法。

身後的川渝大地,有他們的父母妻子,姐妹幼兒,只能共赴國難,將侵略抵擋在家門以外。也可以說他們並不高尚,只是為了自己的家園不得不罵罵咧咧的走向戰場。

相關焦點

  • 日本當年到底為啥要侵略中國?
    近代的中國因為落後而飽受戰爭的摧殘,一提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由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日本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教訓。日本其實和我國的淵源頗深,據記載在秦始皇時期,徐福第一次東渡就是去的日本,還給日本帶去了一些文明。
  • 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呢?
    在對我國進行了14年的抗日戰爭進行回顧時,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除了我國頑強鬥爭的抗日軍民以外,還能想到侵華日軍在中華大地上實施的種種暴行。很多人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疑問,上世紀的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從兩國所處的位置上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同為亞洲國家,是隔海相望的鄰國。
  • 抗日戰爭前,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策劃侵略中國的?
    日本侵華在中國人的心理是難以釋懷的,因為日本侵華對中國同胞難以原諒的罪行。他們在中國燒殺搶掠,壞事做盡,讓中國的無辜人民遭受到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其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南京大屠殺,日本軍屠殺中國同胞這件事情是無數個中國人,乃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無法忘記的事情,也無法原諒的事情。
  • 日本為何侵略中國?揭開歷史真相
    上世紀的二戰是由德國法西斯發動的一場世界大戰,但對中國人而言,我們能想起的都是抗日戰爭當中,先輩們倒在中國大地上的軀體和日本侵略軍醜陋的嘴臉。但實際上,在早前,日本由於受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對於中國是非常崇拜的,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講還有些許尊敬。
  • 【罄竹難書】日本侵華檔案公布
    檔案從內容到形式、從記事到行文都比較規範、嚴密、有序,如《通信檢閱月報》詳細記錄了信件的時間、發信人、收信人、信件內容摘要、具體處置意見等,較為完整翔實。  新發掘日本侵華檔案具有特殊價值。這批檔案是日本在侵華過程中自己形成的,真實記錄了日本侵華的各種活動。多數檔案屬於第一手史料,相當一部分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 日本右翼為何否認侵華歷史,竟敢把「侵入中國」換為「進入中國」
    日本人這種特殊的「恥感文化」與其武士道精神相結合,將不懺悔,不坦白的思想推向了頂端。面對鐵證如山的日本侵華事實,在「恥感文化」的影響之下,日本人恥於承認自己的罪行,儘管侵華罪行已經被揭示,他們依然否認、美化侵華歷史等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方式拒絕承認,而不向中國人民道歉。
  • 以史為鑑,日本退休教師講解侵華日軍製造毒氣歷史
    本報記者劉軍國攝核心閱讀位於廣島縣竹原市的大久野島是日本瀨戶內海上一個周長約4公裡的小島。這個小島曾在1929年—1945年間作為日本陸軍芥子氣、路易氏氣等致死性毒氣生產基地,這座「毒氣島」生產的大量毒氣在侵華戰爭期間被運往中國,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74歲的退休教師山內正之目前擔任毒氣島歷史研究所事務局長。
  • 日本延續四百年的侵華戰略
    為了維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正義性成果,駁斥日本右翼及保守勢力有關「侵略未定論」的肆意妄為,防止對於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翻案,繼續深入探討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思想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日本國內否認甚至美化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言行逆流而動。
  • 日本侵略我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遠沒有史書上說的那麼簡單
    從1931年開始,日本發動侵略真正,其中歷經十四年抗戰,日本終於戰敗投降。作為中國人,這一段苦難和屈辱的歷史人盡皆知,但是大家知道日本侵略我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嗎?歷史書上說日本想要把我們國家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從而侵佔我們的領土和資源,其實侵華戰爭的真正原因遠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除了銘記更應該好好反思。
  • 香港「高考」出現「美化日本侵華傾向性」試題,這是在打自己臉嗎
    所以,二戰最早開始於中國,也結束於中國,不可避免,中國這片土地應該都會出現在全世界各國歷史的課本上,因為作為二戰亞洲的主要戰場,當時是牽制了一大批日軍主要兵力,而作為當時二戰協約國之一的日本是發動世界二次大戰的國家之一,這是眾所周知,不可辯解的事。
  • 日本為何一直不肯為侵華戰爭道歉?這位日本老兵說出真相
    近代中國的恥辱,一遍遍的在提醒我們一代代的中國人,勿忘國恥!雖然我們並不是戰爭的直接受害者,但是在我們的奶奶輩甚至太奶奶輩,可是對那段歷史刻骨銘心,不敢忘懷!其實何止他們,在那段日軍發起的全面侵華戰爭中,在我們那麼多年的抗日戰爭中。對於那些死難的同胞們,對於屈辱挨打的歷史,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們,祖祖輩輩一刻都不敢或忘。
  • 你知道大多數日本人是不知道侵華歷史的嗎
    一提起小日本估計很多中國噴青便會恨得牙根直癢吧!沒錯那一段歷史的確讓中國人恨之入骨,而那些侵華戰犯基本上已經不在人世,而在日本卻被後人標榜為保家衛國的英雄,好多都永"住"在了日本的靖國神社。那為什麼現在很多活著的日本人是不知道那段歷史的呢?
  • 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其實在當時已經是早晚的事
    事實上,日本覬覦中國的土地並不只有侵華戰爭,早前當西方列強敲開中國大門之後,日本就已經加入到他們的隊伍,比如最開始的中日甲午戰爭,日軍一舉殲滅了滿清的海軍力量,中國的國防自此成為一張薄如蟬翼的白紙。當然如果我們縱觀中國歷史就能發現,早期的日本對中國只有畏懼和崇拜,他們也接受了許多中國文化,所以歷史中日保持了長久的建交關係,但看看日本近代的表現,它對中國已經完全沒有敬畏之心,瘋狂的找滿清割地賠錢,所以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 抗戰題材影片《八佰》:說日本侵擾,而不是日本侵略
    片中確實出現了國軍軍官說日本侵擾中國,而不說日本侵略中國的臺詞,是符合歷史事實的,當時,國府對於日本軍隊侵華,沒有對外宣稱日本侵略中國。日軍自侵佔東三省,再派兵出關侵佔華北開始,實際上日本已經持續擴大對華戰爭。
  • 傳說中日本侵略中國大綱田中奏摺
    《田中奏摺》是《田中義一呈日皇之奏章》的簡稱,是日本政府謀劃侵華的策劃書。1929年12月,南京出版的《時事月報》刊出一條讓世人震驚的新聞——《驚心動魄之日本滿蒙政策——田中義一呈日皇之奏章》。田中義一在此奏章中明確表示:「過去發生的日俄戰爭實際上是中日戰爭,將來如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倘若中國完全被我國徵服,其他如小亞細亞、印度、南洋等地區的民族,必然會敬畏我國而向我國投降,使全世界認識到亞洲是屬於我國的,而永遠不敢侵犯我國。
  •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有一段時間是停滯的,他們在幹什麼?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大清朝的統治結束後,就遇到了日本的侵華戰爭。日本的侵華讓整個中國陷入了一個深淵,每個人的眼中都沒有了希望。而在日本侵華的過程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停滯,那麼這個時候的日本在幹嘛呢?在1905年的時候,日本軍隊花了很大的代價想要將俄國擊敗,但是並沒有取得很好的結果。
  • 那麼多國家都侵略過中國,為何就恨日本呢?日本人一番言論道明
    中國人對日本的人怨念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當年的釣魚島事件,國內甚至全面出現了反日的風潮。 當然,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主要就是因為日本的 侵華戰爭 。日本在中國做盡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給中國幾千萬的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 日本侵華時一共大概來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
    自從中國1840年被英國的洋槍炮彈打開國門後,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就一直歷經戰亂。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這些重要的戰爭都對中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要說起史上最刻骨銘心的戰役,那就一定會提到抗日戰爭。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比中國先走上工業化,在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分到一杯羹。
  •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男人在侵華,那日本的女人都在幹什麼?
    相信大家對日本在二戰期間所犯的罪行都有所聽聞,日本領土只是一片島嶼連接在一起,不僅領土小,資源也是十分的不足。而且日本這個國家,作為一個島國,總是發生大大小小的海嘯以及地震。
  • 日本為何總想侵略中國?因為總惹事被吊打,害怕被報復
    日本侵略中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行為,從明朝時候倭寇開始,一直侵擾中國,到近代更是野心膨脹,直到侵華戰爭,甚至都想全盤佔領中國。為何日本自古至今一直想侵略中國呢?究其原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圖:日俄戰爭九一八事件決定了日本侵略方針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