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年九月,田錫給宋太宗上了一道密奏,其中言道:「交趾(今越南北部)為蠻荒之地,得到它就如同獲得石頭之地。希望陛下不要在那裡駐紮軍隊浪費錢財。」宋太宗覺得有道理,不久後就從交趾全面撤軍,放棄收復交趾。
交趾,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包括東吳等南方政權)的直轄領土,東漢名將馬援曾在交趾立下銅柱以示大漢天威。唐朝建立後,在交趾設立了安南都護府,並在安史之亂後成為牽制南詔的戰略要地,到了唐末則改立為靜海軍節度使。
938年,此時唐朝已亡,交趾隔壁的南漢國意圖收復交趾,結果被靜海軍節度使吳權擊敗。939年,吳權自立為王,交趾開始脫離中原王朝的版圖。979年,越南丁朝內亂,權臣黎桓陰謀篡位,邕州知州侯仁寶(趙普妹夫)為了立功,便上奏請宋太宗出兵收復交趾。
宋太宗自從高粱河驢車漂移後,就急於幹出點成績來,以找回面子。交趾和燕雲之地一樣都屬於漢唐故土,所以在宋太宗看來,如果能收復交趾,那絕對是豐功偉績!畢竟他哥宋太祖就沒有收復交趾。於是宋太宗立馬開始籌劃用兵交趾之事。
沒多久,黎桓篡位,建立黎朝,宋太宗隨即打著匡復丁氏的名義,發兵討伐黎桓。四百多年後的明成祖也是用類似的名義徵討交趾,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黎桓自然不肯退位,於是在遣使求和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
宋軍一開始進展很順利,黎朝軍隊在正面根本不是宋軍的對手,但是打仗這玩意拼的不僅僅是軍隊戰鬥力,還得看地利、天時和計謀。宋軍主帥侯仁寶在深入交趾內地後,孫全興等豬隊友故意坑他,結果致使宋軍大敗。轉運使許仲宣請求班師回朝,但沒有得到朝廷批覆,只好率軍駐紮在邊境地區。
事後,宋太宗追究戰敗的原因,將孫全興等坑隊友之人全部問罪處斬,而對殉國的侯仁寶則進行追封,並直接授予侯仁寶的兒子官職。宋太宗對於此次兵敗自然是不甘心的,打不過遼朝就算了,要是連小小交趾都打不過,那他豈不是要被貽笑萬年?所以他有意再度南徵。
宋太宗
不過許多大臣都反對用兵交趾,於是就有了開頭田錫的那一段話。然而事實真的如田錫所說的那樣麼?如果交趾地區真的和石頭一樣沒用處,那秦始皇又何必派兵南徵,在那裡設置郡縣?交趾的戰略地位在唐朝時再次得到印證,所以田錫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宋朝就是因為有許多田錫這樣的文官,才會到處丟地盤。
至於宋太宗最後放棄收復交趾的原因,估計還是因為收復燕雲之事。就在兵敗交趾後不久,宋太宗謀劃北伐燕雲,並派使者渡海聯絡渤海國,希望其能協助出兵。也許對宋太宗來說,燕雲的重要性遠非交趾能比。但是,由於沒有趁著交趾內亂而收復交趾,導致數十年後交趾發兵入侵宋朝,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