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音樂課堂開啟 張洪量下鄉自創「小蘋果」

2021-01-10 人民網娛樂頻道
美麗鄉村音樂課堂開啟 張洪量下鄉自創「小蘋果」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3月10日11:24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美麗鄉村音樂課堂」自今年2月開播以來,「公益音樂課」的形式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數位明星嘉賓深入農村,化身良師益友,尋找和幫助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並通過自己的演唱會募集資金,為偏遠山村籌建音樂教室。節目中,明星都拿出看家本領,用音樂和孩子們交流的同時,彼此間的感情慢慢升溫,用飽含笑與淚的親身體驗,與山村孩子共同踏上一段以心換心的溫情之旅。

「熊孩子」來襲 明星嘉賓慘成配角

在到達目的地前,明星嘉賓們都精心準備了很多開場的小遊戲以及自我介紹,以試圖更快地融入孩子們。而實際情況卻出人意料,當地小孩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羞澀,他們敢唱敢跳,熱情好動,即使面對眼前的大明星,也敢於上前「戲弄」一番。

首期節目中,剛到村裡的張洪量老師就接受了隆重的江邊歡迎儀式,飄逸的髮型和標準配備的吉他使得這位張老師看起來溫文爾雅,不過孩子們可沒有對「斯文」的張洪量手下留情,不僅當場和其對起了山歌,還端來攔路酒,喝了多碗之後,「歡迎儀式」才就此作罷。而在課堂上,張洪量仍免不了被臺下的學生「刁難」,一曲自創的「張」氏《小蘋果》唱罷,其儒雅的形象也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腕明星齊聚 上演十八般教學武藝

已經參與到節目中的明星嘉賓,有來自臺灣的「音樂鬼才」張洪量,也有韓國藝人裴澀琪,馬來西亞的童冰玉等。作為老師,為了給孩子們上好每一課,明星們都費盡心思,使出十八般教學武藝。宋慶琳展示別樣的開嗓方法,周啟生則告訴孩子:音樂教育要從節拍開始。裴澀琪則像一個溫柔的大姐姐,在課堂上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們唱韓國兒歌,還不忘細心地幫他們整理頭飾。

黃高翔和黃高美兄妹的父母都是聾啞人,為此,哥哥早早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對於兄妹二人來說,學音樂一直都是奢望,而葉世榮為了幫助兄妹二人重拾音樂夢想,不僅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彈鋼琴、電子琴,還幫他們做家務,甚至和他們父母一起出海打漁,只是為了在各種勞動以及家務中耐心地將音樂知識一點點傳授給他們。

用音樂感動 經典老歌唱出孩子心聲

節目中,大部分山村孩子都屬於留守兒童,因此,明星們在向孩子們傳遞音樂夢想的同時,也給予了他們父母般的呵護。三江侗族自治縣十歲的吳佳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日裡只有心愛的侗琵琶陪伴,是音樂填補了父母不能陪伴的時光。「會唱歌的明星到來,教自己和妹妹唱歌」是他的夢裡無數次出現的場景,如今夢想終於成為了現實,聽著明星老師邊彈琴邊教他們音樂,佳援覺得自己不再寂寞。

而在首期節目中,張洪量老師幾天來的陪伴喚起了小吳鑫對於親情的渴望,電話中得知「爸爸不能回家過年」的消息後,吳鑫頓時情緒失控、淚如雨下。忘不了節目中留守在山村的吳婉婷、吳鑫姐妹二人對著電話向自己的父母唱出《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時的情景,而這恰恰也唱出了無數山區孩子對於親情的渴望以及對於幸福生活的嚮往。 

相關焦點

  • 張洪量歌手、音樂家、詞曲創作人
    音樂歷史的今天 張洪量,臺灣歌手、音樂家、詞曲創作人、牙科種稙牙專科醫師、歷史學社會人類學作家、未來趨勢思想家、電影導演。1959年12月15日出生於臺灣新竹代表作品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廣島之戀、美麗的花蝴蝶、為什麼你背著我愛別人、黃書、神曲牙醫為了繼承爸爸的衣缽
  • 邑大三下鄉丨我們在中山市陸泉沙農業生態園,「邑」心「邑」意建設美麗鄉村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帶著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關心國家、關心人民,擔當社會責任」的寄語,以「燈塔工程」為引領,赴中山市大湧鎮開展「三下鄉」活動。通過了解陸泉沙島生產工程、當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當地產業鏈發展的情況,對鄉村建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原因資料分析、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 七旬老人造了間鄉村音樂課堂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音樂老師馬修,用音樂讓一群頑皮的孩子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激發了孩子們對美好的嚮往,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株洲醴陵,也有一位七旬老人,打造了一間「鄉村音樂課堂」。夏日炎炎,這處坐落在田邊的老房子,卻時常飄來一陣陣讓人心曠神怡的民樂曲。
  • 常州安基美麗鄉村開園揭牌 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安基美麗鄉村是常州市第二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位於鐘樓區鄒區鎮,總面積990畝,涉及5個村村民小組,147戶600多名村民。自項目啟動以來,安基美麗鄉村緊緊抓住自身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人文優勢,圍繞「燈」文化和「運河」文化兩大主題,定位「城市郊野,運河慢村」主基調,打造「特色鮮明、水田交融、果蔬滿園、村富人淳」的常州近郊都市後花園,並著重凸顯鄒區「燈光」特色,激活夜經濟,秀出新「夜」態,全新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 常德:259名駐村規劃志願者下鄉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紅網時刻常德5月29日訊(記者 姚曉雅 通訊員 黃書冶) 為推進2020年鎮村規劃編制,助力鄉村振興,5月29日,常德市「助力規劃編制、助建美麗鄉村」駐村規劃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愛喜為志願者授旗。
  • 破中文歌詞紀錄 張洪量寫2000字《神曲》
    原標題:破中文歌詞紀錄 張洪量寫出2000字的《神曲》 最近音樂人們和歌詞「槓上了」。許嵩的新歌只有八個字反覆唱,華晨宇的新歌僅有三個英文單詞,被稱作「一句話神曲」。而蟄伏多年復出的老將張洪量乾脆推出了一首長達2000字歌詞的《神曲》,顛覆了歌詞極限,還將挑戰個人最長中文歌詞金氏世界紀錄。
  • 首屆美麗鄉村音樂節將在河北大廠舉辦
    央廣網廊坊9月28日消息(記者杜震)記者從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了解到,當地將依託大廠美麗鄉村,於10月15日舉辦首屆「美麗鄉村音樂節」,唱響以「覽鄉村美景、享動感音樂、品中華美食」為主題的特色文化盛宴。
  • 美麗鄉村音樂節第二站唱響陶倉理想村
    今天晚上,嘉興首屆美麗鄉村音樂節第二場在運河陶倉理想村正式唱響。本活動由嘉興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秀洲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王江涇鎮人民政府、嘉興鄉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傍晚時分,記者來到現場,音樂節主場尚未開唱,周邊已聚集了不少提前來到的遊客。這裡正在舉辦荷下生活季集市活動,捏唐人、畫糖畫,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攤位,吸引遊客駐足。記者了解到,嘉興鄉伴·運河陶倉理想村,位於上海、杭州、蘇州城市交匯點—嘉興王江涇鎮。項目總佔地面積122畝,建築面積約38000m 。
  • 臺灣歌手張洪量在京獻唱 經典老歌引觀眾合唱
    臺灣歌手張洪量在京獻唱 經典老歌引觀眾合唱 (1/6) "← →"翻頁
  • 《廣島之戀》60歲張洪量曝近況,標配長發仍瀟灑,身材挺拔似不老
    當年這首情歌《廣島之戀》可謂是火遍兩岸三地,演唱者張洪量莫文蔚也被打上情歌代表的標籤,如今,莫文蔚仍活躍在鏡頭前,但是張洪量的消息卻少之又少。5月25日,有臺媒曝光了60歲張洪量的近況。除此之外,他還給了媒體一張自己的近照,照片中,張洪量依舊留著他標誌性的小長發,還是那麼瀟灑,雖然到了60歲的年紀,但是看不出明顯的老態,身材似乎也沒有發福,看著精神奕奕的。雖然張洪量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音樂作品呈現,但遙想他當年的事業巔峰,也十分輝煌。
  • 建行「裕農通」下鄉助農精準營銷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中宏網山東7月28日電(記者 王博)為助力鄉村振興,深耕「裕農通」站點聯動效應,將普惠金融助力鄉村發展做到實處,建設銀行各支行利用其在農村地區的服務網點,為周邊村民們提供助農存取款等服務,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有效解決了目前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痛點和難點。
  • 安基村,開啟常州美麗鄉村「夜時代」!
    市委書記齊家濱宣布安基美麗鄉村開園,市長陳金虎為安基村美麗鄉村示範項目揭牌。市領導蔡駿、方國強、戴士福、許崢、蔣鋒、趙正斌和市政府秘書長杭勇參加揭牌儀式。夜晚的安基村流光溢彩,同時不失鄉村之美、田園之趣。齊家濱、陳金虎一行先後來到運河生態廊道,感受運河繁華;穿行燈街夜市,體會火爆人氣;參觀千尋燈博館,了解當地燈文化、燈產業、燈科技。
  • 《音樂大師課》第四季回歸 用音樂開啟別樣人生課堂
    在觀眾們的期待下,這一次升級回歸的《音樂大師課》第四季將會如何開啟別樣音樂課堂、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呢?同學們現場連線南極中山站1月17日,《音樂大師課》第四學年即將開學,這一經典課堂再次迎來九組純真少年,在全新模式下學習音樂、感悟人生。此次「孩爸」胡海泉作為《音樂大師課》的班主任,與音樂助教秦奮組成「常駐老師團」,一同帶領同學們完成新學年的音樂體驗。
  • 梅河口中和鎮開啟美麗鄉村建設「高級模式」
    如今,走進梅河口中和鎮處處透露著新農村的新景象,鄉村振興的腳步在這裡愈發鏗鏘。年初以來,中和鎮東下村逐步擴展以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等為主要內容的微景觀建設,大膽探索、大膽嘗試、大膽創新,以新思路、新理念,挖掘出了大能量。原生態、鄉土味、有創意的做法,開啟了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高級模式」。
  • ...饒河縣文化館「美麗鄉村 幸福生活」送戲下鄉——走進大佳河
    此次送戲下鄉活動,把群眾喜聞樂見的好節目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鼓勵群眾充分利用鄉村舞臺,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文化廣場、鄉村舞臺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 張洪量的這首歌完全可以和《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媲美
    耳機中偶然聽到了張洪量的一首歌曲《我的愛情》,感慨不已。歌曲從「16歲的初戀金華國中少女「唱起,18、25、32、33、34、36、38、一直唱到41歲,每一個年齡數字都有故事。「永恆的無邪花蕊 消失在百花最深處 告別清純學生時代 北京春天的三十四歲。青春的我去了哪裡啊 少年的我去了哪裡啊 我不相信青春喚不回。
  • 德陽市教科院組織中學音樂骨幹教師赴中江送教下鄉
    音樂是一杯清茶,潤人心脾;音樂是一片秋葉,撩人鄉思;音樂是一縷陽光,暖人心田。12月2日德陽市教科院中學音樂教研員駱婧帶領中學音樂骨幹教師和名師,赴中江縣清河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本次送教活動不僅送去優秀課例,同時結合中學音樂現代課堂教學設計帶去了系列專題培訓。
  • 市派莒縣龍山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送醫下鄉,為健康保駕護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 通訊員 於曉燕11月15日上午,市派莒縣龍山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聯合民盟日照市委,邀請市人民醫院、港口醫院、莒縣人民醫院、莒縣中醫院盟員醫療專家走進西樓社區,開展慶祝中國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送醫下鄉活動。
  • 橫瀝鎮推特色產品帶動鄉村旅遊熱 打造美麗鄉村
    橫瀝鎮推特色產品帶動鄉村旅遊熱 打造美麗鄉村 2021-01-07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點】走進岔鞍村 開啟美麗鄉村建築新篇章
    近年來,岔鞍村堅持「高標規劃、高位建設、高質管理和科學計劃、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生態協調」的總體要求,規劃建設美麗鄉村。 同時,緊扣「我們的節日」主題,舉辦「新春喜樂會」「清明鮮花寄哀思」 「岔鞍櫻桃節」等系列活動和乘涼晚會,著力打造文化和教育的活教材、活地圖、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