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被叫「外號」不想上學,提高孩子的逆商有多重要?

2020-12-15 東林富談育兒

作者|東林富

剛才,對門的豆豆又因為不想去上幼兒園在大哭大鬧了,我聽李姐在樓道裡邊勸說豆豆,邊拉扯著她快走,語氣很焦躁。

李姐和我傾訴過很多次了,女兒豆豆今年九月份剛上幼兒園,她經常把褲子尿溼,也不知道和老師說;別的孩子搶了她的玩具,她也只知道哭;豆豆吃飯也吃不好,她不太會用勺子,有時候乾脆就不吃飯,李姐說,豆豆越來越瘦了。

最讓李姐頭疼的是,豆豆在幼兒園受了挫,就不喜歡去上幼兒園了,每次去之前,家裡像打仗,大人對豆豆連拉帶拽,連哄帶騙,每次豆豆都是抹著眼淚進入幼兒園。

李姐無奈地說:「我也很心疼,可我得上班啊,她不去幼兒園誰帶?我有一家子人要養活。」

相信很多孩子即將入園的家長都會有各種擔心,怕孩子入園後不適應也有很多已經入園的家長正在焦慮,孩子在幼兒園裡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兒,孩子不知道怎樣去處理,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的外在表現就是不想上幼兒園。

一、逆商教育,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前後就要開始。

幼兒園,是孩子走出家庭的第一步,也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步。

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和外界接觸越來越多,幼兒園也像一個小社會,孩子要和不同性格,不同脾氣的小朋友相處,難免會有各種小摩擦。

沒上幼兒園前,孩子一般都是由家裡人一對一照顧或是多對一照顧;上了幼兒園後,幼兒園老師一人要照顧很多個孩子,更多的時候,孩子是需要自己和小夥伴相處的,獨自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關係。

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很重要。

一次節目中,霍思燕和杜江的兒子嗯哼非常苦惱地吐槽說,有同學給他起了外號,叫「肚臍眼」,他不高興被這樣叫,但同學們還是老這樣叫他。

霍思燕說,嗯哼大名叫「杜宇麒」,並扭頭問杜江,小時候他有被別人起外號嗎?

杜江說,有,也叫「肚臍眼」。

大家哄堂大笑,沒想到外號也能一脈相承。

其實明眼人明白,杜江是為了化解兒子的不快,故意這麼說的,他不想讓兒子把這件事想得這麼嚴重,以致於傷害到兒子的自尊心,甚至對上學產生牴觸。

面對和同學的小矛盾,有時候孩子會想不開,處理不好,因此,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逆商,對孩子的獨立和成長,是十分必要的。

逆商,又叫挫折商,是由美國職業培訓大師保羅斯託茨提出的,簡稱ADAdversity Quotient,就是指一個人面對挫折和失敗所表現出來的抗挫折力。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透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力。」

這個觸底反彈力,就是逆商。

二、如果智商和情商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的下限,那麼逆商就決定了你人生的上限。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決定是否能成功的往往是一個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商,智商和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下限,而逆商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

逆商是指在遇到困難時,能否有能力面對,並解決困難,逆商是指一個人克服困境的能力,逆商往往決定一個人走多遠。

沒有人會一帆風順,逆商高的人,往往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而不是束手無策,萎靡不振。

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高三一模的時候考得很差,但他並沒有沮喪失意,反而越挫越勇,高三一模很重要,給了他警醒,熊軒昂及時調整了學習策略,最終以數學滿分,文綜全市第一的好成績,成了當年北京市文科狀元。

浙江寧波寧海中學的趙啟琛,高一剛入學時經常是全班倒數第一,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想方設法奮起直追,特別是自己的弱項英語,他一直沒有放棄,高二時名次考入全班30多名,高三時進入班裡10幾名,有時候也會擠入班裡前幾名。

2020年高考,趙啟琛以705分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成了一匹逆襲的黑馬。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逆商很高的人。

馬雲曾經二次高考落榜,第三次才考上了杭州師範大學,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但他都克服過去了,才有了如今的輝煌。

劉強東在創立京東前,開過飯店,但因為管理不善,賠錢倒閉。在京東的發展史上,也是幾經挫折,如果沒有很強的抗壓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魄力,就沒有今天的京東。

搞教育的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了北大,在創辦新東方學校中,有無數個難題和困難等著他,但他也都一一克服了。

逆商高的人,總是無懼風雨,在困難和矛盾中尋求方案,讓事情向好的方面轉折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逆商,這樣孩子生活得更陽光、勇敢和健康。

1、為孩子受挫進行「免疫」教育。

從小就要告訴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是人生的常態,沒有誰會一生一帆風順,關鍵是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希望,要學會如何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李玫瑾教授說,挫折訓練也是性格訓練的重要部分,有很多孩子讀到碩士了,博士了,卻因為一點挫折從樓上跳下來,動不動就跳下去,論文延遲答辯也跳下去,談戀愛失戀了也跳下去了。這就是父母在教育中的缺失,一是沒有讓孩子克服自私,二是孩子沒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

李玫瑾教授認為,挫折力和意志力相關,而意志力同樣也需要通過體力培養出來。孩子小時候要讓他吃點體力之苦,像拉練就很好。

馬末都也說:「我覺得在我們整個教育體系中,最得要的一點就是挫折教育,我們老是宣傳成功學,成功學是一件概率很小的事,我們生活中不知道怎麼面對挫折,不知道怎麼去上這個課,西方人有很多的體能訓練,比如殘酷的氣候訓練,日本冬天會把幼兒園孩子放入雪地裡,我們中國沒有一家幼兒園敢把孩子放入雪地裡,家長那一關就過不了,在這種挫折訓練中,對強化身心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

當然,對孩子進行體能意志鍛鍊,不一定是非要讓孩子去雪地裡進行,但家長要有這種意識,平時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有及的勞動,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帶孩子做一些體育運動。

另外,不要溺愛孩子,不要事事都順從孩子,讓孩子適當地吃一些虧,他自然就會長一點教訓,有些事情,只有孩子經歷了,他才知道真正的對錯。

郭德綱在教育孩子方面說過,他家的家教一向嚴格,他來管,總比孩子沒管好,讓外人來管要強得多。

不溺愛孩子,讓孩子自身有抗挫折的「免疫力」,家長才會更放心,孩子才會更堅強。

2、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讓孩子把眼光放長遠,一次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不要給自己貼標籤,不要用固定思維禁錮自己。

比如孩子做手工,一次沒做好,孩子就可能認為自己不擅長做手工,在這方面是一個失敗者,從而自暴自棄,放棄再一次的努力和嘗試。

而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一次失敗不能代表什麼,要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取得寶貴的經驗,下次避免失誤,爭取成功。

要讓孩子用發展的眼光和長遠思路來考慮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認為,我做不好,就是我不擅長做這件事,別人能做好,是別人有這個天賦,而不承認是他人努力的結果。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不要誇孩子聰明,而是要強調孩子的努力和過程,也是這個道理。

這樣孩子就不會僅僅把自己的一次成績好歸於天生聰明,而是懂得要做好事情,需要自己的持續努力和用心規劃,這就是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

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他們不懼怕困難,不只看結果,他們更看重努力的過程和從失敗中總結教訓,會讓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3、早立規矩

李玫瑾教授認為,3歲到6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最好時期。這時候要給孩子立好規矩,12歲之前要管好孩子,特別是3歲到6歲,不然12歲之後再管就管不住了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是這樣闡述給孩子立規矩這個話題的:「人的成長過程中,他要形成一些東西,就是除了愛之外,還有一個敬和畏,我們有時候在講,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讓他真的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不溺愛,把做人最根本的原則,把好規矩教給孩子,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知道好歹,懂得尊重他人,學會感恩等等,這些將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一個懂規矩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就不會那麼脆弱,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更經得起風吹雨打。

懂規矩,知進退的孩子,才更有韌性。

4、告訴孩子要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人不能被情緒控制,而要成為情緒的控制者。

失控的情緒是一把利劍,會傷了別人,也會害了自己。家長要想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一個脾氣暴躁,經常在家裡大吼大叫的家長,很難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不要情緒化,出現問題,要先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好榜樣,冷靜地處理任何棘手問題。

5不護短,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有一次我帶女兒在廣場上玩,一個2歲半的小男孩由爺爺奶奶帶著也在玩耍。這個小男孩見誰都打,其實,廣場上的孩子好幾個都比他大,只是讓著他,爺爺奶奶不但不批評孩子,還笑眯眯地看著孩子打人,覺得自己孫子很厲害。

我實在看不過眼,就告訴小男孩說不要打架,要友好,大家一起好好玩。

奶奶對我說,沒事,孩子打人不疼,他就是覺得好玩。另一個孩子的媽媽對這位奶奶說:「你現在覺得沒事,不管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他還這樣,那時候他就有勁了,遇到厲害的,會吃大虧的。」

那位奶奶聽了另一個孩子媽媽的話,不太高興,但我卻深以為然。

果然,過了一會兒,沒有一個小朋友願意和那個小男孩玩了,他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我想,如果奶奶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並且引導小男孩及時和小朋友道歉,孩子就不會被孤立,遺憾的是,2歲半的孩子,因為奶奶的失職,可能還不知道為什麼小朋友們都不喜歡他,都躲著他,孤立他。

應採兒在這一點上做得就非常好,兒子Jasper犯了錯誤,她不護短,硬核糾正,當Jasper改正了錯誤,她又會溫柔地安慰。

在《新生日記2》中,Jasper因為應採兒沒給自己買喜歡的閃電俠衣服,就偷偷刪掉了之前錄製的視頻,應採兒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兒子:「你可以刪除自己IPAD裡的東西,但不能刪別人設備裡的東西。」

認識到錯誤的Jasper無心吃飯,上樓後拿起對講機和節目組道歉,在各個攝像機前一一說對不起,應採兒看兒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且也主動道了歉,又安慰兒子說:「放鬆點,放鬆點。」

對於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是不是對孩子有點太兇,應採兒在節目中說:「我覺得抗壓性很重要,因為現在的小孩子,童年都過的很好,我就很害怕你們將來,碰到一點點事情,就先爆炸,這個事情可能不至於摧毀你,但你先把自己摧毀了。遇到問題需要自己學會處理。」

應採兒說得非常中肯,抗壓性,也就是孩子的逆商很重要,甚至決定著孩子未來幸福與否。

孩子在幼兒園、學校裡或者是外邊遇到困難,該如何解決呢?向您推薦一套適合2歲到8歲孩子閱讀的兒童逆商培養繪本,小點的孩子可以親子共讀,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自己閱讀。

《失敗了也沒關係》、《挨欺負也沒關係》、《被孤立也沒關係》、《說錯話也沒關係》、《被嘲笑也沒關係》、《比賽輸了也沒關係》、《膽子小也沒關係》、《做錯事也沒關係》、《被拒絕也沒關係》、《成績落後也沒關係》、《不高興也沒關係》、《有困難也沒關係》,共12本書,幾乎囊括了小朋友們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插圖豐富生動,吸引孩子喜歡,內容有趣有道理,讓孩子豁然開朗又樂於接受,在故事中懂得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更獨立,樂觀,開朗陽光,父母更放心。

原價153.6元,打3.2折,現價只需49.9元,12本書,每本書僅合4元,就可以把一套正版好書買回家。

點擊最下方「購買」即可查看和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學校被別人起外號,您會怎麼辦?用力還擊還是無所謂?
    起外號看起來事情比較小,但是會有很多孩子把這件事當成大事,悶悶不樂,不開心。比如孩子身材很胖,本來就有些自卑,同學有意無意地起個外號「肥豬」,這對於女孩子簡直就是不能忍受的直面攻擊。無傷大雅的外號也就算了,戳中孩子的痛點就會成為孩子的心事。
  • 嗯哼在校被起外號「肚臍眼」,杜江機智回應,打消兒子壞情緒
    不過,當嗯哼被提到了同學起外號的事情,氣氛突然變得沉重了起來。嗯哼很不開心的表示:「我的同學都喜歡給我起難聽的外號!」主持人好奇的問:「他們叫你什麼呢?」嗯哼委屈的回答:「他們都叫我肚臍眼!」(由於嗯哼的原名叫做杜宇麒,跟「肚臍眼」諧音很像,這才有了外號!)當時,我明顯的看到霍思燕瞬間就不開心了,因為她對這件事毫不知情,嗯哼又繼續低頭說:「他們叫我肚臍眼的時候,我聽了非常難受,我不喜歡他們這麼說我,但是他們還是那樣。」
  • 嗯哼不愧是10後梗王,哈哈哈哈哈
    嗯哼又讓我短暫的快樂了一下。一家三口上教育節目,就說到了父母打孩子的話題,主持人就問嗯哼,「你覺得父母該打小孩嗎」,搖頭,「我不喜歡嚴厲的人」,主持人追問,「那你以後會打你的小孩嗎」。嗯哼的回答果然沒讓我失望,「我以後不會有小孩」。
  • 嗯哼被稱「全能小學霸」,霍思燕: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我有秘訣
    嗯哼小可愛不僅是霍思燕的貼心小暖寶,還是一個「全能小學霸」。在《爸爸去哪了》的節目中,可以看到嗯哼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除此之外,嗯哼可愛有禮的言行和樂觀向上的心態,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而言,是很難得的。
  • 有種「整容式長大」叫嗯哼,眼睛變大不算啥,7歲情商令人佩服
    有種「整容式長大」叫嗯哼,眼睛變大不算啥,7歲情商令人佩服女大十八變,實際上男生也一樣,每個男生在一定的年紀都會蛻變,不僅五官長開,骨骼方面也會更加成熟,顯得更加立體和好看,自然,這件事也發生在我們熟悉的演員杜江和霍思燕他們的兒子身上
  • 不想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在6歲前應進行逆商培養,父母別忽視
    挫折教育有多重要上學的時候學習就是孩子遇到的困難,面對這麼多的困難,父母應該想辦法提高孩子的逆商,不能讓孩子遇到一點小事情就退縮。誤區二誇孩子就會讓孩子自信還有父母的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誇孩子就是為了孩子好,就會讓孩子更有自信和信心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孩子過於脆弱受不得打擊?因為逆商較低,提高孩子逆商可以這樣做
    也是人們最為看重的,但是要想達到事業成功的頂峰,最重要的一種『商「卻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逆商」。智商,情商,逆商,是金三角關係,缺一不可。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逆商,可是,關於逆商,我們又了解多少?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在逆商上的缺陷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尤其應該從小就培養起孩子的逆商,讓孩子在挫折中越戰越勇,而不是越戰越頹廢,甚至自取滅亡。這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可是到底又是什麼令我們背道而馳?而父母,失敗逆商的最大的教育責任人,在孩子從小到大的逆商培養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 嗯哼的高情商到底是怎麼培養的?杜江、霍思燕的秘訣令人稱讚
    看過《媽媽是超人》這個綜藝後,大家對杜江、霍思燕、嗯哼三人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看到了杜江和霍思燕對孩子嗯哼的教育,是值得很多家長學習的。嗯哼無論是和爸爸單獨在一起還是和媽媽單獨在一起,時時刻刻都透露著暖男體質。展現著他良好的家教的同時,也能看出嗯哼其實有著很高的情商。
  • 嗯哼5歲成「全能學霸」,黃磊養娃也這樣,網友:行走的百科全書
    嗯哼5歲成「全能學霸」,這一習慣很重要提高霍思燕和杜江的兒子嗯哼,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嗯哼的高情商,在《爸爸去哪兒》的節目中,除了受到觀眾喜愛的Jasper之外,再者想必就是嗯哼了,也讓觀眾稱讚起霍思燕和杜江對嗯哼的教育。
  • 《爸爸去哪兒》2年後,應採兒與兒子Jasper向左,霍思燕與兒子嗯哼向右
    嗯哼因為媽媽關注其他小朋友而「吃醋」,霍思燕沒有講大道理,而是接納孩子的情緒,用一句「他長得像你,所以媽媽喜歡他」給孩子吃了定心丸。她尊重孩子的想法,會用商量的口氣問嗯哼願不願意給自己籤名。在嗯哼籤完之後,她會像普通粉絲一樣道謝。得知嗯哼被小朋友起外號「肚臍眼」,她沒有深究來龍去脈,而是轉頭問杜江兒時的外號。杜江說「也叫肚臍眼,這是遺傳」時,嗯哼就釋然了,內心的傷害瞬間被填平。
  • 逆商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有多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逆商培養?
    影響孩子逆商提高的因素我們還能夠發現,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低逆商的表現。難道說,是孩子天生沒有接受過逆商培養,所以逆商才較低嗎?並不完全是這樣。導致孩子產生這種懼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對孩子來說比較重要的,就是家長會以怎樣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失敗。如果孩子一失敗,家長就對孩子進行斥責,或是其他的消極行為,那麼孩子自然會懼怕失敗。換而言之,不是孩子本身的逆商低,而是家長將孩子的逆商培養低了。
  • 為何嗯哼的英文的名字叫Daniel?原來是因為「吳彥祖的介入」!
    說到過去杜江的兒子嗯哼,因為名字老是被陳小春叫錯,各種在微博上、節目裡澄清,「我叫嗯哼」但還是不敵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啊哈」的印象。在前幾期中,嗯哼的「真實英文名字」曝光叫作Daniel (丹尼爾),更被小小春調侃:「不是叫A-ha嗎?」
  • 嗯哼:小小年紀,已嘗遍人間「狗糧」的滋味
    幾個月前,夫妻倆曬出了給兒子嗯哼過生日的照片。想想嗯哼這個全民寶貝,可是從小就吃著爸媽的「狗糧」長大的。時刻看著爸爸媽媽在親親。你們確定這個自拍裡有嗯哼嗎?從小生活在和諧家庭環境中,嗯哼也成長為一個甜甜的小暖男。給媽媽點飲品,也是細心的點熱美式,因為怕媽媽感冒。不願媽媽做一條美人魚或者一個超人,原因是不想媽媽太辛苦,媽媽應該當一個小公主。
  • 杜江兒子「嗯哼」被欺負,霍思燕沒說打回去,高情商做法值得借鑑
    當年杜江和霍思燕的愛情故事,引起了不少粉絲的羨慕,如今兩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幸福結晶,杜江還帶兒子參加過綜藝節目,可愛的「嗯哼」還圈了不少粉絲。杜江和霍思燕雖然是明星,但在生活中,他們依然是兩個平凡的父母,依舊會為孩子而操心。記得在一次訪談當中,嗯哼被問到,如果在學校受了欺負該怎麼辦?
  • 看看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就知道,從小被科普餵大的孩子,眼界不一般
    科學課現在已經是小學的必修課程了,雖然不比數學語文英語重要,但是也可以看出,科普在生活中,已經慢慢地重要起來。其實讓孩子從小接觸科普類書籍有很大的好處。不僅能夠有遠超他人的知識儲備,而且觀察力,記憶力都高於其他孩子。最關鍵的是,要給孩子培養科學的思維。這點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就是最好的例子。前段時間,杜江帶著兒子上了一檔真人秀欄目。
  • 霍思燕餵嗯哼「吃百科全書」?與黃磊不謀而合!同款繪本都火了
    要說娛樂圈最叫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那非霍思燕家全能學霸嗯哼莫屬!記得以前看過一集《媽媽是超人》,當時霍思燕和兒子嗯哼聊到蕨菜的時候,嗯哼反倒給媽媽普及起了知識:「蕨菜很早就有了,在恐龍之前就有了"。
  • 高情商的嗯哼4歲之前未曾上過幼兒園,霍思燕:繪本很重要
    霍思燕杜江經常帶兒子嗯哼參加活動,很多觀眾朋友也對這個情商高、陽光帥氣的小朋友非常有好感。事實上,霍思燕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額哼4歲都還沒上過幼兒園,但他的表達能力、情商這些軟實力卻遠遠高於其他同齡的小夥伴,這些從他在《爸爸去哪兒》節目裡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有一次,杜江問嗯哼:「飛機為什麼會飛」。嗯哼回答:「飛機可以飛在天上,是因為它有噴射引擎,它用力旋轉就可以飛了。」
  • 杜江霍思燕疑似二胎曝光,小女孩活潑可愛,嗯哼真的有妹妹?
    7月14日早上,杜江霍思燕帶著孩子和朋友聚餐的畫面被曝出,夫妻倆與友人相談甚歡,期間嗯哼還帶著妹妹在餐廳外面玩耍。網友驚呼,被傳是霍思燕二胎的3歲妹妹出現在聚餐之中,難道真的是嗯哼的親妹妹嗎?嗯哼此前曾在某綜藝中疑似說漏了嘴,在和爸爸聊天時說"我猜我回去,妹妹就長大了。"霍思燕還點讚了一條報導該消息的動態,疑似默認了女兒的存在,照片裡小女孩身穿黃色連衣裙,個子已經很高了,霍思燕在一旁很有耐心的照顧著小女孩。
  • 嗯哼4歲玩轉難題,霍思燕育兒經亮了,家長要讓娃「吃知識」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為什麼父母總會對別人家的孩子加以關注呢?第一,優秀的孩子總能獲得更過關注,不管在什麼時候,優秀的人總會有優先權。於是當父母看到優秀的孩子時難免會多看幾眼。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想必大家對霍思燕十分熟悉,她的兒子嗯哼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嗯哼不僅情商在線,智商也是比同齡人高出不少。
  • 霍思燕培養嗯哼成學霸,孩子智力都差不多,差距在於家長教育方式
    嗯哼沒上過幼兒園,知識量卻遠超同齡人霍思燕與杜江的兒子嗯哼不僅情商很高,知識儲備量也遠超同齡人,更重要的是,嗯哼「小暖男」並沒有上過幼兒園。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睡前爸爸杜江問嗯哼:「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