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yourlife/文
幾場冬雪後的北京,涼意襲骨,卻是一個圍著吃火鍋的好時節。
而蟹棒作為大家比較熱衷的火鍋美食之一,上座率可不低。
可你知道,蟹棒到底是啥嗎?難道真的是硬硬的拔下一個螃蟹腿?
圖:123rf.com.cn
哈哈哈,太天真了,能出這麼多肉的螃蟹腿得多貴啊!
可是,蟹棒吃起來真的是鮮甜啊,而且一條一條的有肉的紋理啊,真的不是螃蟹做的嗎?
圖:123rf.com.cn
這麼想的,你不是一個人!
很多人都以為,蟹棒是用蟹肉製成的。
曾有一個「好事」的日本節目組,到處採訪無辜的吃瓜群眾,是否了解蟹棒的原料。80%的人都說:「蟹棒當然是螃蟹做的啊!你是不是傻怎麼會問出這種問題?」
可是事實總是讓人跌破眼鏡。
蟹棒跟蟹並沒有直接關聯!蟹棒的主要原料是阿拉斯加狹鱈(Alaska Pollock)。
節目中知道真相的群眾也是目瞪口呆。
目前咱們吃的蟹棒大多為狹鱈碎肉製成,上面的紅條多為染色。
蟹棒(Crab Stick),包括咱們超市裡經常見到的各種魚豆腐(Fish Cake)等,通常都是採用魚糜作為原料。
通常情況下,他們多以鱈魚類為原料。但是隨著近幾年鱈魚資源量的減少,製造商也逐漸開始採用諸如黑線鱈Haddock等其他白肉魚類。
蟹棒這貨,最初是在1973年被一家名為Sugiyo的日本公司開發,起名叫做Kanikama。起初它並沒有蟹棒的形狀,只是一個薄片狀。
直到1974年,由大崎水產公司Osaki Suisan重新開發並創造了真正意義上的「蟹棒」。
到了1976年,加州一家公司和Sugiyo開始了世界範圍內的蟹棒推廣。現在,在日本他們還是稱蟹棒為Kanikama。但是其他國家,名字可就多種多樣了。很多國家認為蟹棒並沒有真正含有蟹肉成分,禁止用Crab Sticks來命名呢。
蟹棒的製作首先要有魚糜。
當狹鱈被捕獲後,首先會對其進行分類和清洗。然後便是去鱗和清洗。這個步驟和咱們日常生活的「殺魚」還是很相似的。接著去頭,去內臟,去尾。
不過,對於捕獲量很大的船來說,船上如果有相應的設備,這個預處理的步驟一般是在船上就完成了的。
大噸位的捕魚船,一次的漁獲量是很大的
會在船上直接進行初步加工,去頭去尾去骨去內臟
準備製作魚糜。對於現代化加工船,這些步驟全部是機械化完成。被機器加工好的魚糜會被冷凍至零下20度,以備後用。
然後按照規格包裝冷凍起來
得到了魚糜之後,下一步就是製作蟹棒啦。
魚糜首先會被加熱升溫至零下4度左右,以便切成薄皮。然後混合一定量的澱粉、鹽等其他佐料。然後製作成型,就變成蟹棒了。
蟹棒的製作過程。
圖最上,是混合原料,加入的有澱粉、調味料、蛋白、鹽。
然後進入左下機器,魚糜被做成片狀,還進行了蒸製。
接著,右邊一幅圖是說製作好的魚糜片被壓制,模仿蟹肉的質感和外觀,然後被捲起來,上色,並切成適當大小。
雖說蟹棒不是蟹肉做的,但是其實應該有一定比例的魚肉成分。
然而,我們從市場上買到的蟹棒,質量卻參差不齊。
蟹棒不存在真假問題。因為它本身也屬於仿海鮮類產品。但是很多蟹棒幾乎不含有效的魚肉成分,全靠各種調和劑配出海鮮的味道。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挑選購買蟹棒呢?
目前,很難從外觀上面確定他們的成分。所以在購買時,要注意,一定要從正規放心的渠道購買,不要購買三無產品,查看產品背面的成分含量表,這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選擇方法。
除了火鍋之外,其實,蟹棒還有很多吃法呢!
直接吃!痛快!圖:123rf.com.cn
蟹棒壽司卷,蟹棒的鮮美,牛油果的柔滑,小黃瓜的爽脆,卷在一起!圖:123rf.com.cn
炸蟹棒也很好吃!
切碎,簡單調味,然後夾到麵包裡做個營養早餐也是極好的
原料:
蟹棒,壽司飯,甜豆皮
方法:
蟹棒切碎,用沙拉醬拌勻
豆皮填入1/3~1/2壽司飯
用調好味的蟹棒填滿豆皮壽司
看自己喜好,喜歡醋飯就多放飯,喜歡蟹棒就多放蟹棒,所長覺得1/3醋飯,2/3蟹棒的吃起來最棒!
本文來自果殼網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