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是有「當代海明威」之稱的美國作家吉姆·哈裡森去世四周年的紀念日,他最為知名的代表作《秋日傳奇》中譯文,在紀念日當天面世。
《秋日傳奇》既是吉姆·哈裡森(Jim Harrison)的代表作,更是美國文學史上公認的中篇小說經典,根據小說拍攝的同名電影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小說是哈裡森根據其妻子的祖爺爺遺留下的日記經過藝術加工而創作的一部「歷史傳奇」:遼闊的蒙大拿州,拉德洛上校家的三個兒子為了世間正義毅然決心參加「一戰」。小弟塞繆爾不幸犧牲,二哥特裡斯坦悲痛欲絕,幾欲發狂。戰後,特裡斯坦迎娶了蘇珊娜,可婚後幾個月便離家闖蕩。痛苦不堪的蘇珊娜最終嫁給了大哥艾爾弗雷德。幾年後,特裡斯坦終於回到了蒙大拿,父子三人的愛恨糾葛仍然在繼續,一切都帶著悲劇的宿命感。
這部小說最初發表在《時尚先生》雜誌上,是該雜誌歷史上單期發表的篇幅最長的一部作品,而且一經發表,便引起轟動。它與《復仇》和《獨舞男亨》作為中篇小說集出版後,立即被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買斷版權,其中《復仇》和《秋日傳奇》先後於1990年和1994年拍成了同名電影,並引起了不俗反響和讚譽,也深受中國影迷的鐘愛。迄今為止,哈裡森的這部中篇小說已經被翻譯成了二十餘種語言,然而,中譯本卻姍姍來遲。
中文版書名採用了《秋日傳奇》這一直譯譯法。因為,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片名主要有《燃情歲月》《真愛一世情》和《秋日傳奇》三種譯法,《燃情歲月》和《真愛一世情》都以「情」吸引觀眾,但《秋日傳奇》既能體現出作品中的浪漫色彩,更能暗示其悲情基調和歷史厚重感,小說涉及的不僅僅是愛情故事和家族變遷史,更涉及到戰爭、禁酒法案、印第安文明與美國主流文化間的衝突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宏大問題,發人深思。
哈裡森不僅是作家,還是優秀的詩人。他在詩集《尋覓小小神靈》中寫道,「死神能偷走一切,唯獨偷不走我們的故事」。《秋日傳奇》就是「偷不走」的「我們的故事」。
「相關電影」
《秋日傳奇》(Legends of the Fall,1994)
導演: 愛德華·茲威克
編劇: 威廉·D·威特利夫 / 吉姆·哈裡森 / 蘇珊·希利迪
主演: 布拉德·皮特 / 安東尼·霍普金斯 / 艾丹·奎因 / 朱莉婭·奧蒙德 / 亨利·託馬斯
「圖書信息」
《秋日傳奇》
[美] 吉姆·哈裡森 著
殷書林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簡介:吉姆·哈裡森(1937—2016),美國詩人、小說家和影視劇本作家,素有「中篇小說大師」之稱。哈裡森酷愛垂釣、打獵等戶外活動,喜愛飲酒和美食,作品中又常現「硬漢」形象,因此被譽為「當代海明威」。他的作品被譯為20多種語言,深受讀者喜愛,認為它們真實地反映了美國社會生活和文明衝突。